體型呈三角形的青蛙,花姬蛙體型雖小,卻是蛙類跳躍能力比較強的

2021-01-13 六維自然

在蛙類中,它們種類繁多,不同的青蛙也有不同的特點,例如這種這種體型呈三角形的青蛙——花姬蛙,這樣體型是蛙類中非常少見的,同時花姬蛙是一種小型的蛙類,但跳躍能力是蛙類中非常強的。

一、花姬蛙的種群

花姬蛙屬於姬蛙科姬蛙屬的兩棲動物,其外形顏色一般為棕灰色,背部有三角形花紋,其體型略呈三角形,體型比較小,一般體長27—30毫米左右,以鐵甲蟲、葉、螞蟻、小蜂、蝽象等為食。

花姬蛙種群主要分布在中國、 寮國、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家中,棲息地為水田、園圃及水坑附近的泥窩、洞穴或草叢中,白天隱蔽在泥土中,在夜間和清晨才活動,尋找食物。

二、花姬蛙的別稱體現其特點

花姬蛙在國內分布比較廣泛,在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都有其分布,所以花姬蛙是其中文學名,不同地方根據其不同特點,有不同的別稱,例如犁頭飈,犁頭蛙,三角拐,犁頭螞拐,轟地螞拐等等。

之所以有這些別稱,是根據花姬蛙特點而稱呼的,例如花姬蛙的頭部像犁所以叫犁頭蛙;叫犁頭飈是因為它的跳躍與其身形不成正比,跳得又高又遠;叫三角拐,它在跳的過程中會一跳一拉;叫轟地螞拐是因為其個頭小雖小但聲音奇大,雄蛙鳴叫聲為「嘎!嘎嘎嘎嘎」,像自帶超重低音炮,所以花姬蛙的別稱是有來源的。

三、花姬蛙的保護

花姬蛙是一種比較難發現的蛙類,一方面是它白天躲藏,夜晚活動,加上體型小等原因,同時由於花姬蛙跳躍能力極強,若人為追捕它是有難度的,是蛙類的比較難捕捉的。

但由於化學藥品的過度使用,加上花姬蛙的食用價值大,還有入藥藥效等功能,都讓花姬蛙種群陷入危機,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花姬蛙還屬於一種無危級別的動物,而在國內,野生花姬蛙已列入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花姬蛙主要以害蟲為食,是保護莊稼的為衛士,又是三有保護野生動物,禁止非法捕獵!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青蛙都是「呱呱」叫?其實還有「嘎嘎」「嘰嘰」叫的...
    尤其在中國南方,這個時節雨水很多,為蛙類的求偶、產卵以及蝌蚪成長都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你生活在農村或在農村生活過,就會知道,每到夏季夜晚,或是半夢半醒的清晨,外面傳來陣陣蛙鳴。那麼你是否認真聽過,那些在鳴叫的青蛙,真的都是「呱呱」叫的嗎?有沒有叫法不一樣的呢?
  • Sbike動植物百科:世界體型最大的五種蛙類排行(均可作為寵物飼養
    蛙類大多為溼地生活的兩棲爬行動物,它們形態千奇百怪,遍布全球各地,其中很多品種色彩鮮豔,憨態可掬,可作為寵物飼養,有些大型品種還可以食用。那麼世界上最大的蛙類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排行按從小到大進行排序。
  • 眾所周知青蛙是吃害蟲的益獸,但是你知道青蛙的看家本領嗎
    青蛙雖然並不像橈足動物那樣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跳躍者,但它們的跳躍能力同樣非常出色。在青蛙家族,一些體型較小的成員跳躍距離可達到身長的10倍。根據最近刊登在《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研究發現,青蛙強大跳躍能力的秘密就隱藏在腿部肌肉內,其腿部肌肉的柔韌性遠遠超過哺乳動物。跳躍前,青蛙會讓自己處於蹲伏姿勢同時拉伸後肢肌肉,挑戰物理學定律。
  • 地球上十大最怪異的青蛙,第十偽裝大師,第二長的太醜,第一透明
    4、非洲巨蛙:蛙類家族中個頭最大的,要知道一般情況下,一隻成年雄蛙體重足有2.5公斤左右,最大身長30釐米左右。6、紅壁蛙:這種青蛙的個頭體型很小,僅僅只有2.5釐米,它們因整個後背為橙紅色而得名。7、豬籠草姬蛙: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種青蛙,它們的成年雄性體型也僅僅只有一粒豌豆那麼大。這麼小的身軀使得它們很難被發現,但是身體最小的它,叫聲卻很大。
  • 我國數量最多的毒蛇,體型雖小卻很致命,它就是人稱「草上飛」
    白眉「狗屎」草上飛蛇  短尾蝮蛇,因為適應性強在我國各地都有存在。  它的體型不大,一般成年的短尾蝮身長也只在半米之內,是一種小型蛇類。雖然是小型蛇類但你可別小看了它,它可是劇毒的蛇類的一種,體型雖小但是成長的不同階段,它的危險程度也不同,當它50CM長度時的毒液量可是它30CM時的五倍。
  • 長有牙齒的青蛙,體型大到難以想像,2.5億年裡吃了無數恐龍
    筆者-小文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見到的青蛙不過是拇指般大小,而蟾蜍等蛙類的體型就稍大些,體型一般在拳頭大小,但是,在數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生物體型都異常龐大,就算是一隻小小的蜻蜓,放在遠古時期蜻蜓展開翅膀也有2米大小。
  • 永康首次發現這種「不怕冷的青蛙」
    「春明景和」名叫徐春景,是永康市舟山鎮石塘徐村人,在該鎮舟山一村的天馬山路邊,他偶然發現一隻青蛙。 這隻青蛙背部呈橘黃皮色,皮膚看去很薄,色彩比蛤蟆要漂亮,正趴在枯葉叢中。 徐春景拍下幾張照片,發到當地鄉賢群裡請教大家。
  • 巨大體型,讓哥利亞蛙建造更安全的巢,也讓它們淪為了食物和寵物
    這是因為哥利亞蛙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是地球上發現的最大的青蛙種類,可以長到34釐米,3.3公斤。我們常見的食用牛蛙,個體也算比較大的,也就20cm,2公斤左右,相較之下,哥利亞蛙作為巨人蛙,也是名副其實。
  • 3分鐘弄明白回農村創業養殖青蛙的事情,區分出適合我們養殖品種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絕大部分養殖青蛙的養殖蛙類的創業者基本上都傾向於將青蛙售賣給那些收購商,然後直接換取經濟利潤。 那麼我們未來我們將來的文章也會延續著這個養殖主要的一些技術,來講解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 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蛙類魔鬼蛙,它們豪橫到會吃恐龍
    因為這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史前蛙類,由於長相和身體結構十分特殊,人們也將其稱為「魔鬼蛙」。根據相關研究,魔鬼蛙的體長可達1米左右,是現在世界上最大蛙類的三倍,它們的體重也有10公斤之多,同樣是非洲巨蛙的三倍。
  • 農藥對蛙類的影響研究進展
    在蝌蚪階段,農藥的暴露同樣也會導致生長發育受到抑制,賽林霖等[23]發現在0.40μg/L的高效氯氰菊酯處理下,非洲爪蟾蝌蚪從第51期到完成變態發育所需時間長於對照組;肖永紅等[24]發現中華大蟾蜍蝌蚪的體長、體寬、尾長、尾寬和體質量的增長率均與草甘膦濃度 呈極顯著負相關,同時還能抑制運動頻率,並且對成體的撲食能力產生負面效應;Babalola等[25]也發現 草甘膦對蛙類蝌蚪生長具有抑制效應;馬瑜等
  • 蛤蟆和青蛙有哪些區別? 青蛙和癩蛤蟆有何不同?
    這個笑話雖然有點冷,但如果真的問起青蛙和蛤蟆的區別,可能很多人也就只能回答出來一個好看,一個難看。那麼,青蛙和   原標題:蛤蟆和青蛙有哪些區別? 青蛙和癩蛤蟆有何不同?     具體來說,青蛙體形狹長,頭呈銳角三角形,而且後肢的腳趾很長,趾間還有有發達的蹼。這些特點使得青蛙在水裡是遊泳高手,在陸地上是跳躍高手。而蛤蟆身體臃腫呈橢圓形,頭部為鈍角三角形,四肢也都很短,各種因素都導致了它在水裡遊不快,在陸地上又只能以爬行為主,不善於跳躍。可是如果遇到天敵,青蛙可以一逃了之,行動不便的蛤蟆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它的那些「青春痘」了。
  • 全球體型最小的脊椎動物:熱帶島國發現硬幣青蛙
    網易探索1月13日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熱帶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片葉子上,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科考隊發現了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脊椎動物。這個最小脊椎動物是一種此前未知的青蛙,身長只有0.25英寸(約合6.35毫米),一枚5便士硬幣上便可以放下兩隻這種青蛙。
  • 世界十大怪異蛙類:彩蛙遇威脅身體膨脹嚇跑捕食者
    但我們經常看到的都是青蛙家族中的普通成員,而對於其它一些主打「怪異牌」的成員,不要說親眼得見,很多人甚至聞所未聞。以下是十種最怪異的蛙類: 1.馬達加斯加彩蛙 馬達加斯加彩蛙生活在馬達加斯加伊薩羅·馬希夫的多巖且氣候乾燥的森林地區。
  • 廈門各小區蛙類數量逐增 專家稱是城區環境提升的印證
    夜幕降臨,在不少小區裡,青蛙的叫聲變成了城市裡最動聽的夜間「交響曲」。  近兩年,隨著城區環境的改善,許多小區都能聽到蛙聲。專家介紹,廈門常見的蛙類有20多種,其中東坪山的蛙類物種是島內最為豐富的。近日,本報記者跟隨一群自然觀察者、生態攝影師、親子家庭來到東坪山,踏著夜色尋訪蛙類,走近這群「夏夜歌唱家」。
  • 最獨特的青蛙,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且聲音不像蛙聲更像蟲鳴
    在青蛙種類中,已知的蛙類大約有4800多種,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並且大多數青蛙都是在水草上產卵,蛙卵慢慢地變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圓圓的身體,有一條長尾巴,蝌蚪一天天長大,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漸漸地縮短退化,最後變成青蛙。
  • 青鱂的體型和鰭的形態
    最近幾年青鱂的改良品種數量直線攀升,從最初的楊貴妃,到最近比較火的半月、蝶系品種,對於老手來說,看一眼就能猜出這魚疊加了哪些表現,而對於新手來說確是一籌莫展
  • 抓青蛙、捕畫眉、賣鸚鵡……統統判刑!廣西接連宣判多起捕獵野生...
    抓青蛙、捕畫眉、賣鸚鵡……統統判刑!廣西接連宣判多起捕獵野生動物案7月21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4名男子因抓青蛙,被判處拘役3個月,緩刑6個月;7月上旬,巴馬瑤族自治縣一男子因非法狩獵畫眉鳥領刑……連日來,廣西接連宣判多起關於捕獵野生動物的案子。
  • 地球上7238種青蛙和蟾蜍中,「巨蛙」和「小矮蛙」花落誰家?
    巨諧蛙是兇猛的食肉動物,能捕到的都會成為它的食物,如昆蟲、蝦、魚和小型蛙類等。巨諧蛙聽覺很敏銳,但沒有聲囊(通常沒有聲囊的蛙類不鳴叫或者叫聲很小);目前尚沒有巨諧蛙鳴叫的研究證據,我們暫時可以認為巨諧蛙不鳴叫,因此巨諧蛙可以說是蛙類中的啞巴,大自然蛙類中悄無聲息的「巨人殺手」。
  • 走進青蛙的科學世界:帶領大家認識人類的好幫手
    絕大部分青蛙通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種青蛙進化至體內受精,部分會把受精卵排出體外孵化成蝌蚪。 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遊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