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講講如何做實驗記錄

2021-02-25 食品加 智食科技


來源:科研的路上公眾號

顏寧微博截圖

從我進Shi Lab的第一天,就被導師灌輸:好好記實驗記錄

施一公在實驗室

到現在還能想起進實驗室rotation的第一天,正好趕上一公教當時二年級的Eric做實驗,我就在旁邊看著(題外話:因為第一次觀摩做實驗耳濡目染效果良好,於是也就成了一貫的習慣,在進實驗室的第一年抓住一切機會用心觀察、琢磨、總結其他資深成員做實驗),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公對實驗記錄的重視。我大概總結一下:

顏寧:給實驗室博士的三點忠告

顏寧在實驗室

1. 實驗記錄是給【未來的自己和其他成員】看的,每一天都要好好整理;也許很多內容,比如PCR、protein purification,每天同樣的內容你都煩了,但是依舊要如實記錄。別忘了,lab notes是可以用來作為呈堂證供的。我經常對學生說:你的工作體現在實驗記錄裡。我們談課題,你帶著實驗記錄本給我看,如果沒有當天的記錄,等同於沒做實驗。

2. 一本新的實驗記錄本,前面空出五頁,用來做索引或者回溯的時候寫一些東西;

3. 每一天另起一頁,標明實驗日期(年月日)、標題(也就是一句話總結當天的主要實驗內容,比如Purification of GLUT1; subcloning of Nav1.7之類的,方便之後查看);

4. 實驗記錄本的頁碼要連貫,記錄不能用鉛筆。說白了,實驗記錄是不允許篡改的。我們在普林的記錄本自帶頁碼,後來回國一般都沒有,於是我要求學生務必自己標出頁碼,務必保證實驗記錄的完整性;

5. 實驗記錄本是要保存很多很多年的(這是屬於實驗室或者學校的財產,個人不得拿走),一定要特別結實別散架;實驗記錄本的表皮認真寫好實驗室、記錄者、以及之後補上這個本子裡的實驗日期(比如April 2, 2001 -- June 30, 2001這一類)。

一公會把實驗設計直接寫在記錄本上,比如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一系列實驗需要的試劑、濃度、體積等等,真的一目了然當然啦,我本著冰寒於水的精神,會用兩三種不同的顏色對個別需要重視的地方略作強調,就更清晰了。

我現在還記得一公當時打趣說:這一個記錄本十美元,但是你不用給我省錢,做實驗比這個花銷大多了;所以實驗設計和操作過程記單頁,留下另外一面貼幹膠等【原始數據】,越詳細越好。

未來你實驗卡殼沒主意的時候,就翻實驗記錄,只要用心、準確地記了,回頭綜合起來看,一定會有收穫,因為記錄的時候也許無心,但回溯的時候也許能看出當時忽略的東西。


此外,實驗記錄還有個功能就是對自己reagents的一個備案。比如你純化完蛋白分裝到eppendorf管裡面,那不可能每個蓋子上都label蛋白名字吧?於我而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蓋子上lable「序號+時間」,而在記錄本相應的日期純化profile那裡會記錄清楚:

pool fractions 14-16, 「DR1, 01/20/03」, Box: YN2;

這就說明我是把這些純化好的蛋白分裝放在了label是「YN2」的盒子裡。簡簡單單,一目了然,比起故弄玄虛的十一倉高大上多了

我讀博四年半,第一年是rotation,正兒八經工作的三年半期間滿滿當當寫了大概12本實驗記錄。不過我的實驗記錄本並不都是按照時間順序的,而是每個課題另起一本,同一個課題按照時間順序,給記錄本編碼123...先寫這麼多。

『原創』僅為原創編譯之標記,不表示本平臺對文本主張版權。作者團隊或單位如需使用編譯文本,可聯繫小助開放白名單。

相關焦點

  • 顏寧:從我進課題組第一天,就被導師灌輸「好好記實驗記錄」
    @nyouyou 作者:顏寧    顏寧微博截圖  從我進Shi Lab的第一天,就被導師灌輸:好好記實驗記錄。  ,在進實驗室的第一年抓住一切機會用心觀察、琢磨、 總結其他資深成員做實驗 ) ,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公對實驗記錄的重視。
  • 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顏寧西湖大學問答全記錄—新聞—科學網
    應該如何在這其中找到平衡?   顏寧:這個其實是如何處理Hands on和Hands off的關係。在初期的時候你一定要「Hands on」,施老師說過的前三年我們要做super postdoc就讓我很收益。不論學生有多聰明、多用功,經驗教訓總是比不上你的。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顏寧這十年
    顏寧說:裝實驗臺、訂購儀器試劑、手把手教學生做實驗……曲折之多,進展之慢,讓急性子的她直抓狂:「大約有半年我都異常焦慮,後來步入正軌後,就順暢得多了,感覺做實驗跟國外沒什麼區別。」自2007年回清華獨立領導實驗室以來,顏寧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近二十篇以她本人作為通訊作者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科學》《細胞》等頂級期刊上,其成果兩次入選《科學》評選的年度十大進展。
  • 女科學家顏寧:以智慧定義美麗
    她們在這個年紀,離開繁華和喧鬧,壓縮在廚房裡、搖籃旁、梳妝檯前的時間,去觀察顯微鏡、作實驗記錄、處理實驗數據、撰寫論文,在多數為男性的科學界撐起一片天。  顏寧就是其中耀眼的一員。  別人看來晦澀枯燥的科研,在顏寧心中卻如同「打怪通關」。顯微鏡前的顏寧,如同一個天真、純粹的小女孩,「玩」轉科學是她心中最大的事。  「做科研要做的狠,玩兒也要玩兒的狠。」她的眼睛裡忽地閃過一絲狡黠。  喜歡和學生在課題上爭論得面紅耳赤的她,最不喜歡的就是研究上的「蠻幹」。
  • 顏寧:
    因「美猴王」迷戀生物: 科學的世界對性別沒有偏見  2018年6月底到9月初,短短70天內,顏寧團隊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連發3篇論文,人們對這個年輕的團隊刮目相看。顏寧說:「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與眾不同,而當我的研究成果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出來,那種感覺就會讓你覺得挺踏實的,挺有成就感。」
  • 顏寧用行動告訴世界
    學生物是父母希望她以後學醫,不過顏寧害怕解剖小動物,就報了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曾將娛記作為奮鬥目標的她,壓根不愛做實驗,在最好的朋友印象裡,她是個說話不著調,做實驗可以毀掉整個細胞間的主,當時有人斷言,顏寧肯定不會走上科研之路。
  • 給工科小白研究生的乾貨分享:如何做好實驗筆記?
    實驗筆記可以作為證據。有些期刊發文章可能還要提供原始數據,以防造假。實驗記錄就是最好的證明,證明你確實做了實驗而非虛構數據。留給師弟師妹們作為經驗分享。你的實驗記錄不僅你自己看,還需要作為經驗分享給師弟師妹,比如具體設備、儀器的操作,具體的實驗參數等,可以分享給下一屆繼續深入研究。實驗筆記記什麼記錄實驗參數。
  • 對顏寧影響至深的三男一女,施一公、鍾毅、柴繼傑、吳嘉煒!
    注重細節和大局觀的施一公2019年截止11月,顏寧發表4篇CNS主刊論文,成為本年度全球發表CNS論文最多的華人科學家,已經是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雙聘教授的顏寧算是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結構生物學家,然而顏寧作為科普博主,和自己的粉絲們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 【畢業論文】【研究生】如何下載國外碩博士論文
    【技巧】如何隨心所欲下載外文文獻/書籍【經驗分享】如何應對朋輩壓力顏寧:講講如何記實驗記錄科研方法 |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是否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學生物是父母希望她以後學醫,不過顏寧害怕解剖小動物,就報了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曾將娛記作為奮鬥目標的她,壓根不愛做實驗,在最好的朋友印象裡,她是個說話不著調,做實驗可以毀掉整個細胞間的主,當時有人斷言,顏寧肯定不會走上科研之路。
  • 清華大學教授顏寧:享受科學的純粹與永生
    「很多時候不過機緣巧合做了一個選擇,選擇本身也許並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選擇之後怎麼走。」  剛從普林斯頓回到清華組建實驗室不久,同事劉國松教授曾經對顏寧說過做科學家的三個境界:第一重是職業,第二重是興趣,第三重是永生。顏寧覺得自己「有點被震撼」。「從事基礎科研的科學家何嘗不是有這麼點虛榮心呢?
  • 顏寧追問4位男科學家: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網上很多人一說到我,就說顏寧之所以能成功,因為她是單身,沒有家庭拖累。但事實上,有家庭、有事業才是絕大多數人的現狀。我們這次請來四對科研伉儷,不僅都是科學家,而且也都為人父母。他們的科研和家庭能平衡嗎?—— 顏寧熟悉顏寧的人,可能都聽過 2014 年時她講的這段故事。「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現在她的想法實現了。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SA
    壓根不愛做實驗,在最好的朋友印象裡,她是個說話不著調,做實驗可以毀掉整個細胞間的主,當時有人斷言,顏寧肯定不會走上科研之路。一旦解除做實驗狀態,天真勁兒就冒出來了,她有時會把學生做不好的實驗做出來,然後去學生面前顯擺一番:「你看,姐姐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做出了你們3天的工作,我覺得你們真的還沒有出師啊。」
  • 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作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的顏寧,還曾一度上了熱搜。如果你還不知道顏寧是誰,那說明你可能是生活在沒有網絡的時代。人物介紹顏寧,不到30歲就受聘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2007至今,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另外,顏寧還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副理事長。2017年5月7日,經過清華大學的證實,顏寧已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
  • 科研女神: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學生物是父母希望她以後學醫,不過顏寧害怕解剖小動物,就報了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曾將娛記作為奮鬥目標的她,壓根不愛做實驗,在最好的朋友印象裡,她是個說話不著調,做實驗可以毀掉整個細胞間的主,當時有人斷言,顏寧肯定不會走上科研之路。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在線打假@顏寧!
    9月6日凌晨,清華教授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 她表示,目前的微博帳號@顏寧 不是她開設運營的,但這個帳號卻有冒充「清華教授顏寧」來誤導網友的嫌疑。
  • 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顏寧追問4位男科學家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7日開幕,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在「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科學伉儷專場」上說道。這次論壇中,顏寧對話4對科研夫妻,並追問男性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科研伴侶怎樣相互扶持,以及女性科技工作者如何從社會中獲取力量等。圖片來源:網絡男性科技工作者: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 顏寧:科學家的名片是她的科研成果,而不是各種頭銜
    面對當時出現對她教職的質疑,顏寧毫不在意地回應道:"不管我在哪裡,回到國內我也是為了做研究的,我對職位鬥爭毫無想法,我只想用我的研究成果說話"。科學既是人類智慧的偉大成果,又是世間最能帶來希望的物質福報的源泉。人生的意義在於自己選擇什麼,選擇在生物結構的科研世界為自己開闢天地的顏寧,最好的人生便是自己喜歡的人生。
  • 清華顏寧在線打假!
    6日凌晨,清華教授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顏寧在微博表示: 微博有個@顏寧 與我無關:這個ID什麼時候出現的我不知道,但有相當一段時間顯示的第一條微博都是我的《開講啦》視頻,害的我只好註冊了@清華顏寧 以區分。
  • 施一公弟子,不是顏寧,榮獲「諾貝爾女性獎」,顏寧發文耐人尋味
    而近些年來讓施老更加出名的除了自己本身的科研成就之外,還有培養出顏寧、白蕊、萬蕊雪等優秀的弟子。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施一公教授麾下的弟子,也是一代比一代優秀,每一位都獲得了令世人佩服的科研成果。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的一代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