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影片中事物隱含的意思,被人們稱為「符號電影」。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就在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對!——《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的口風一直處於兩個極端模式,有人對它嗤之以鼻,說它極度做作!有人對它作出高評,說從影片中聽到了共鳴!尤其是最後1900的選擇,耐人尋思。
但是就我而言,當我們能從影片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當我們能被影片的情節所打動,當我們覺得這個故事所反映的懦弱是如此真實,是如此的可怕的時候,這就是它的閃光點,而這或許就是這部影片所傳達的。當一個影片值得你反覆推敲,並且它每次帶給你的感受都是新的。
那麼,這是一部你用心去體驗了的電影,你被帶它所感染了,我們知道1900的好多經典語錄,尤其是留給朋友最後的話語,我一遍一遍重複的去聽去思索,想找到它為何不願意下船的理由,可是,慢慢的發現,或許是我連自己生活的真相都沒有找到,最終還是無疾而終,懵懵懂懂。
就比如有網友說「我總覺得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他的懦弱,懦弱的真實」也有說,「他明白了,1900離不開的並非是那艘船,他離不開的是他生長的地方,一個撫養他長大的家園」。這部作品從一些手法上來說,比如影片中的很多事物都有其隱含的意思,導致很多人說這是一部「符號電影」。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它以鋼琴、大海、1900這三個符號貫穿全片。我們對於暗喻,隱喻這些手法從何時起已經司空見慣,但是,一個好的影片,你會驚嘆於它的背後所折射的隱含意思。鋼琴,簡簡單單兩個字,可是就這簡單的二字,腦海裡的畫面總是壯闊的,有時候,你會想像這是一個絕世孤立的背影,然後漸漸的,浮現這樣的情景。
海浪扑打在它那黑白的鍵盤上,奏出那大海的波濤洶湧,在貧窮的小部落,陽光從那一個個小小的補丁中透過來,洋洋灑灑的落在黑白相間的格子上。尤記得電影中的那個畫面,男主在船艙裡彈琴,他望著那甲板上的姑娘,當時影片的畫面,音樂,意境令人如痴如醉,附上鬥琴那一段,都給我帶來了和情緒上的衝擊。
毫無疑問,鬥琴那一段是高潮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出彩的地方,但是相比起這段高潮,我更喜歡那個在暴風雨中自娛自樂的孤獨背影,更喜歡那個在看到心儀的姑娘時手指下那微妙的變調,還有那個經過久久掙扎仍選擇沒有下這搜船的依戀。那麼大海是他的歸宿嗎,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在那時,鋼琴師是有機會踏上大陸的。
會苦苦掙扎,可是嚮往的話,那為何又放棄了呢?這真的是一個死循環,但是現實就是如此,而他害怕的不是所謂的那些已知,而是害怕盆友們描述的已知背後那些隱藏的危險,不,準確應該說是那些盆友們所沒說到的。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擁有一艘自己的船。
一個我們能從那裡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安全感,沒有要面對未知所帶來的恐懼。而只在自己世界裡堅持的人,哪怕生命就這樣消逝,或許吧,我們何嘗不是這樣,既恐懼著眼前安逸的現狀,又恐懼著那些已知背後的未知。而我就比較不實在了,倒是希望做一個既能裝下一艘船,又能容下整個世界的人!本文由 娛樂老周侃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