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至31日,受地球觀測組織(GEO)中國秘書處委託,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在常州國家高新區舉辦第三屆亞洲大洋洲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AOGEO)國際研討會。來自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尼泊爾、比利時等16個國家和多個國際組織的百餘名代表通過線上參會並參與網上交流互動。
GEO是國際地球觀測領域規模最大、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政府間合作組織。中國是GEO創始國之一,今年擔任輪值主席國。AOGEO是全球四大區域性GEO,由我國與日澳韓聯合牽頭。
當前,數字經濟給地球觀測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空間信息不受國界限制,但數據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壁壘令廣大發展中國家很容易在技術演變過程中形成依賴。與此同時,亞大地區不同國家和地區地球觀測能力差異巨大,地球觀測應用的需求十分迫切且不同,在太平洋島國、喜馬拉雅山區、湄公河流域等,都面臨嚴峻、複雜和多樣的氣候變化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協調地球觀測應用的成本和有效性,聯合應對區域發展所面臨的複雜多維公共問題,是我國落實GEO和AOGEO有關協議和承諾,樹立我國作為GEO聯合主席國和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的重要議題。
GEO中國秘書處主任、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指出,目前AOGEO已成為亞大區域地球觀測領域覆蓋範圍最廣、最具共識的國際合作框架。他表示,中國科技部給予了專項經費支持GEO合作計劃,歡迎並期待國際團隊與中國專家之間進一步合作,共同推動2020-2022年GEO工作計劃的實施,共同促進亞大區地球觀測技術進步。
GEO中國聯合主席執行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介紹了2020年及未來GEO的主要工作,包括通過2020-2022年工作計劃下設的60餘個項目和若干工作組,GEO將繼續著力於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三大優先事項,並將一步加強與聯合國相關機構和組織的深度合作。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孫家棟為本次會議題詞寄語。
AOGEO牽頭科學家顧行發、安藤健太郎、大衛?哈德森,歐洲EuroGEO牽頭科學家吉爾?奧利耶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AOGEO的能力建設及本次會議所搭建的合作平臺,指出AOGEO已經開始面向亞大區域實際應用的空間大數據的開發的實質性合作,進一步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用科學的方法建立數據系統,為區域問題的地球觀測應用提供有利支撐。希望未來進一步深入探討加強AOGEO區域合作及AOGEO區域應用與GEO活動之間的聯繫,以及與GEO框架下現有旗艦項目、啟動項目、預研項目等工作計劃的學術互動和區域性協調問題。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指出,地球觀測應當服務全人類可持續發展,如何將較早積累的地球觀測應用實踐在後發國家和地區推廣、復用和擴展,如何共同應對數字經濟給地球觀測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規避地球觀測技術發展演變過程中產生的「鎖定效應」,這是在全互聯時代開展地球觀測應用合作的使命和任務,也是開展區域統籌協調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本次會議期間將發布《亞洲大洋洲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常州宣言》,還將舉辦主題為「空間大數據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峰論壇系列邊會。
當前,中國在軌遙感衛星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二,地球觀測應用正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初步實現天地一體化發展。地球觀測形成的空間大數據作為第三類戰略資源的開發深度和規模日新月異,正加速釋放極高經濟社會價值,形成數據石油中的「富礦」。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專門籤署了合作協議,共同建設空間信息應用平臺。
本次會議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與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
作者:許琦敏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顧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丨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