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市已進入主汛期,近期我市還將迎來大到暴雨天氣,昨日記者從市城市防汛辦獲悉,我市防汛排水部門市區共排查城市積水點261處,其中重點部位28處,提醒市民雨天出行儘量避開積水區域。此外為了防止井蓋脫落引發人員墜落傷亡意外,城市防汛部門已陸續對易受雨水頂託的古力井蓋加裝防漏網。
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
今年以來,市區平均降雨量為351.1毫米,與往年相比偏高41.5毫米,比去年同期降雨量多109.2毫米。自6月底進入主汛期以來,市區平均降雨量為170.5毫米,與往年相比偏少16.8毫米,比去年同期降雨量多15.6毫米。
進入7月份以來,我市已斷斷續續降雨13天,7月21日晨,天氣預報為小到中雨,考慮我市已進入旅遊高峰期,且10點左右短時降雨強度較大,城市防汛辦相關人員全部到崗到位,並於早8時啟動了視頻值班。通過專人巡查、視頻監控、積水監測系統,共排查海岸路、青海路、孟莊路、瑞金路等重要積水點,市城市防汛辦調度城市防汛各成員單位聯動,通過大屏幕報警、現場警示牌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水深危險,禁止通行。此外為城市防汛還裝配了38套GPS指揮調度系統,增強了防汛設備的指揮調度力度,增設防汛室外數字監控系統17處,全市城市防汛專用數字監控系統達到100餘處,基本實現了重點區域防汛監控全覆蓋;購置液壓動力站以及配套的渣漿泵10套,進一步提高了防汛搶險強排能力。
安裝LED屏提醒市民
昨日,記者來到海岸路四方火車站鐵路涵洞邊看到,橋兩側出入口顯著位置已安裝了大型LED顯示屏,上面不僅標註了日降雨量,而且還顯示積水水位。「我們在涵洞橋下還安裝了雷達自動雨量檢測器,積水水位、降雨量等信息將自動反饋到城市防汛辦總指揮部,以便及時作出決策。此外,還同步將監測到的降雨量、水位顯示在LED屏上,提醒周邊居民水深危險。」市城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在市區重點積水部位設置了積水監測系統,其中7處下穿式鐵路涵洞和橋梁安裝了大屏幕顯示報警系統,避免因積水造成的事故發生,分別位於海岸路、青海路、孟莊路、瑞金路、唐河路、滄臺路、遵義路。
與此同時,還對部分容易脫落井蓋的古力井加裝了防墜網,在杭州路上施工人員打開一個古力井蓋記者看到,防墜網距離井口約半米左右距離,主要結構是一層網狀尼龍繩,邊緣處被7個鐵螺栓固定在四周,被扯出了「七角星」的形狀。現場一名重約150斤的工程人員雙腳站在上面,還跳了兩下,但尼龍網並未咧開口子。「網由高強度尼龍繩構成,非常結實。」市城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稱,在前期設計中,專家曾想過用鐵絲網當主要材料,但擔心鐵絲網容易鏽蝕,就換成了抗腐蝕性極強的尼龍繩,至少能承重150公斤。
28處積水點躲著走
此外,我市加大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從4月份以來,市區共排查城市積水點261處,其中重點部位28處,均已提前制定了相應的防汛應急措施。
「針對瑞金路鐵路橋西側1000米積水點、四流南路北段積水點等因管理不到位形成的重點積水部位,要區分不同的積水成因,分類研究制定解決辦法。」市城市防汛辦負責人指出,對近期能解決的,要儘快拿出工程改造措施;對近期難以解決的,要迅速研究制定臨時處置措施,並著眼於長效機制建設,確保安全度汛。針對濱海路西南角匝道積水點、銀川路—安慶路路口積水點等因工程建設形成的重點積水部位,從7月23日開始,利用半個月的時間,集中開展「排水暢通」迅速排查整改行動,加大市政道路施工現場監督檢查力度,對難以及時回填的道路,通過鋪裝鋼板等臨時措施,保障道路交通順暢。
28處城市重點積水處
●山西路濟南路口●河北路濟南路口●孟莊路鐵路橋下●海岸路鐵路橋下●鎮平路鐵路橋下●開封路大沙支路口●瑞金路鐵路橋下●遵義路鐵路橋下●青海路普集路口●遼寧路大港緯三路口●大連路臨沂路口●昌樂路孟莊路口●壽光路遼寧路口●杭州路四方機廠門前●四流南路勝利橋●山東路與延吉路交口●東海路市立醫院門口周邊●寧夏路大福源門前●香港路太古工地●寧夏路隆德路●燕兒島路書城段●福州路(漳州一路——香港路)東側●京口路重慶路口●書院路●蓮花山路●文登路延安一路口●常州路太平路口●商丘路海琴廣場門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