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進入防汛最關鍵期 極端天氣災害須防範

2020-12-05 大蘇網

蘇州市舉行防汛工作暨「蘇州水利」微信公眾號發布會。

名城新聞網訊(記者 熊曙光)昨天(6月24日),蘇州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近期的防汛工作,同時市水利局推出「蘇州水務」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將為市民發布權威水務信息。

6月底多強降雨 不排除局地出現冰雹龍捲風可能性

蘇州市氣象局副局長董尚力分析了氣象形勢。據統計,4~5月全市平均降雨量357.9毫米,比常年偏多1倍;6月以來全市已出現5次區域性強降雨過程,截止到23日,月累積平均降雨量已達235毫米,比常年偏多約1倍。

市氣象局預計今年梅雨期降水對流性明顯(雨強大、雷暴多)、雨帶南北擺動、高溫高溼。受梅雨帶南北擺動,預計6月底前蘇州市仍多強降雨過程,期間伴有突發短時強降雨、雷電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不排除局地出現冰雹龍捲風等極端天氣災害的可能。

氣象部門預測,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有一次較為明顯的降雨過程,26日多雲到陰有雷陣雨,27日-30日有強降雨過程。

由於今年梅汛期多突發強降雨、加上流域性強降雨偏多,給廣大市民的生活和出行安全帶來較大影響,提醒大家多關注天氣變化、提高防災安全意識、切實做好避險自救等工作。

蘇州進入防汛最關鍵期

蘇州市水利局副局長夏堅介紹了今年的防汛工作。他說,今年4月以來,太湖流域降雨較常年偏多,受此影響,太湖水位從4月1日的3.09米上升至昨天(6月24)日的4.02米(超警戒水位0.22米)。目前,蘇州市區域河湖水位普遍偏高,京杭大運河楓橋站水位4.02米(24日8時,下同),超出警戒水位0.22米;陽澄區湘城站水位3.40米(警戒水位為3.7米);澱泖區陳墓站水位3.61米,超警戒水位為0.01米。

6月19日,蘇州市進入梅雨期。21日晚,蘇州市普降大到暴雨,全市河湖水位迅速上漲,23日8時,太湖平均水位達到了4.02米,根據汛情分析和《蘇州市防汛防旱應急預案》,市防指決定於23日11時30分起,啟動了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現在蘇州市已進入今年防汛工作最關鍵的時期。

不輕信不傳播非官方消息 主動客觀反映情況

近年來,蘇州市大力加強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由於歷史原因及城市建設發展開挖施工多和多年未受災的麻痺心理等因素,蘇州市防汛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薄弱環節。

夏堅介紹,主要原因有河道斷流築壩情況比較嚴重,汛前檢查發現河道築壩435條,截至5月底,已拆除137條,有298條壩埂需要度主汛期。另外,還存在航道防汛隱患較多、航道新建堤防標準不高、局部區域防洪格局不夠完善等。一旦遭遇流域或區域強降雨,區域水位易漲難降,極易造成災害。

針對下一步防汛防臺工作,市水利部門要求各級防汛部門要更加密切關注汛情發展,繼續加大沿江水閘排水力度,全力排除區內澇水,努力降低太湖和區域河網水位,加強重點地段、堤防巡查,全力做好後續各項防汛工作,確保全市防洪安全。

據統計,蘇州前期已加強了水利工程調度,全力排除區域澇水。截至6月23日,全市共發出調度指令39個,沿江八大閘共排水532潮次,共排水27億立方米,相當於排掉7.3個陽澄湖的水量。

同時,呼籲廣大市民朋友不輕易相信和傳播非官方發布的消息,主動客觀反映積水點等情況。如果市民發現積水點或堤防出現險情時,可主動通過官方微信平臺(蘇州水務)或撥打蘇州防指電話0512-68253843,客觀地向市防指反映情況,便於及時掌握和排除險情。

相關焦點

  • 極端天氣或偏多 國家防辦要求全面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孝金波)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4月24日,國家防辦召開北方省份防汛抗旱工作視頻調度會議,落實全國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分析研判形勢,部署北方省份防汛抗旱工作措施。據預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偏多,防汛抗旱形勢複雜嚴峻。
  • 【防汛科普】汛期是什麼 災害全知道
    央視網消息: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進入主汛期,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過程,多地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導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汛形勢嚴峻。那麼,我們如何開展科學防汛,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汛情的常識,做好防範和自救互救?
  • 齊魯早報|防汛關鍵期來臨,山東下達防汛「戰備令」
    一天之計在於晨早起的你快跟隨齊魯壹點來速讀昨夜今晨的新聞吧防汛關鍵期來臨,山東下達防汛「戰備令」當前,山東省正值主汛期,防汛工作已經到了最緊要關頭。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各應急救援力量全面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援。
  • 應對極端天氣 做好自我防護
    陳雲芬7月以來,隨著強降水、強對流等極端天氣增多,暴雨、洪澇、雷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頻繁發生。6月至8月是雲南的主汛期,在防汛最為關鍵的時期,如何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公眾應掌握哪些防災知識來保障生命財產安全?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洪澇雷暴滑坡泥石流雲南為何這些災害易發頻發?
  • 降水特點及對防汛造成哪些影響?
    隨著7月17日正式入伏,我國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就此開啟。與此同時,也進入了每年汛期中最讓防汛人員緊張的「七下八上」時期。根據以往經驗,我國北方80%的大洪水都集中在這一時期。  大家都知道「七上八下」形容的是心裡慌亂不安,還有一個詞看著跟它差不多,那就是「七下八上」。
  • 預計今年極端天氣頻繁,有3-5個颱風...
    再來說個讓人扎心的消息↓↓↓浙江今日入汛據氣象部門分析,預計今年汛期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會比較頻繁,氣象災害偏重。「我省受南方雨帶影響,暴雨強度偏強,尤其是梅汛期強降水過程較明顯,全省大部雨量接近常年或偏多,浙西和浙北的部分地區可能偏多2成以上。」
  • 江蘇風災|蘇州氣象局:月底局地或出現龍捲風等極端天氣
    江蘇風災|蘇州氣象局:月底局地或出現龍捲風等極端天氣 王繼亮/人民網 2016-06-25 07:12 來源:澎湃新聞
  • 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 溫州災害天氣防範應對工作
    當天,溫州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各單位高度重視防範應對工作,落實各項防範措施。通知強調,此次寒潮過程降溫幅度大、影響面廣、破壞力強,將對農林養殖業、市政設施、海上交通、電網負荷及公眾生活等帶來較大影響。
  • 餘勇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
    一些事實可以佐證:從國內看,1951年以來,我國平均氣溫和極端氣溫都呈顯著升高的趨勢,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強度更強、頻率更密、時間更長的特點;從全球看,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 蘇州預計6月底不排除局地冰雹龍捲風極端天氣
    人民網蘇州6月24日電(記者王繼亮)24日下午,蘇州氣象局發布氣象通報稱,受梅雨帶南北擺動,預計本月底該市仍多強降雨過程,期間伴有突發短時強降雨、雷電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不排除局地出現冰雹龍捲風等極端天氣的可能。通報同時預計25日、26日兩天均有一次明顯降雨過程,26日多雲到陰有雷陣雨,27日至30日亦可能出現強降雨過程。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這是又一起由極端天氣引發的重大災害。  近年來,「天氣君」的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暴躁,一言不合就「出大招」,一會兒在四川廣元的江面導演一出「風翻船」,一會兒又用罕見的大冰雹砸向山西陝西境內。從6月14日起,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暴雨過程也粉墨登場,接連發生的強降雨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什麼極端天氣呈現頻發態勢?是否可以提前預測極端天氣的發生?面對暴脾氣的「天氣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為何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氣候專家這樣說
    現在也正處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未來可能除了要防範長江上遊和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的降水,對於北方地區海河流域、黃河上中遊以及松花江流域、遼河流域可能有比較嚴重的汛情,所以後期可能也要關注北方汛情對各方面造成的一些影響。 7月的異常天氣 今天到26日,新一輪強降雨,將自西向東影響西北地區東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至長江中下遊地區。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報告》基於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全面系統地分析了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成因及未來趨勢,評估了天氣氣候災害對不同領域和區域的影響與風險,總結了中國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管理、實踐及適應措施方面的進展,提出了中國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策略選擇與行動措施。  《報告》認為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種類多,頻次高,階段性和季節性明顯,區域差異大,影響範圍廣。
  • 強冷空氣來襲 寧波市防指發通知:全力防範低溫冰凍災害
    今天,寧波市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於做好寒潮及雨雪冰凍天氣防禦和應對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全力防範低溫冰凍災害,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強化隊伍物資保障並加強應急值守工作。
  • 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一些事實可以佐證:從國內看,1951年以來,我國平均氣溫和極端氣溫都呈顯著升高的趨勢,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強度更強、頻率更密、時間更長的特點;從全球看,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 防汛關鍵期 緊盯要害處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當前,我國多地進入主汛期,一些地區汛情嚴峻,近期即將進入颱風多發季節。  本版「深閱讀」欄目今起推出系列報導,關注各地各有關部門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和防災救災工作。  ——編 者  我國已進入防汛關鍵期。記者日前在重慶、四川、貴州等防汛一線採訪,多地強化監測預報預警,緊盯山洪地質災害,做好水庫等重要部位巡查防守,在「要害處」發力,嚴陣以待、落實責任,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災。
  • 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
    現在也正處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未來可能除了要防範長江上遊和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的降水,對於北方地區海河流域、黃河上中遊以及松花江流域、遼河流域可能有比較嚴重的汛情,所以後期可能也要關注北方汛情對各方面造成的一些影響。 7月的異常天氣今天到26日,新一輪強降雨,將自西向東影響西北地區東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至長江中下遊地區。
  • 5大湖泊3個超保2個超警 湖北防汛工作仍嚴峻多部門紛紛預警
    1位,洪澇災害風險隨之而來。7月13日國新辦舉行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介紹,將安排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匡算總投資約1.29萬億元。仍處防汛關鍵期強降雨仍未結束。從7月16日晚到17日早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氣象局等部門陸續發布多條預警。
  • 實踐探索:地質災害防範 因地制宜 於基層見真功-中國氣象局政府...
    華南入汛偏早、南方強降雨頻繁、部分地區地質災害風險較大……這個汛期,地質災害防範形勢不容樂觀。5月12日,自然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共同部署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由氣象因素引發的衍生、次生災害,地質災害的有效防範尤需拉緊部門合作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