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是我們小學階段接觸得最早的一種多邊形。什麼是三角形?我們還是從基本概念說起。
三角形的定義是:由三條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線段,首尾順次連接組成的平面圖形叫做三角形。
在這個定義裡有幾個地方需要重點強調,第一個是:不在同一直線上。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我們強調的第二點,首尾順次連接,這樣才能保證它圍成一個封閉圖形,否則只是順次連接,有可能開成"Z「字形之類的。第三個強調的是平面圖形。
我們分別來解釋一下:第一個,如果這三條線段它在同一條直線上了,大家想想發生什麼事?能組成三角形嗎?不能吧?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是沒有辦法組成三角形的,所以第一個還比較好理解。
第二個首尾順次相接,什麼叫首尾順次相接呢?就是我們的最後一條,一定要和第一條去連起來。經典錯誤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三條線段也是順次相接的,但是它並沒有首尾順次相接,這樣沒有形成封閉圖形。出來的就是個」u「型等等,包括」z「型,像這樣的情況,它也是順次相接,但並沒有首尾順次。
因此我們要強調第二個首尾順次相接。
第三個:平面圖形。其實對於三角形而言,它不需要強調平面圖形。
不過以後在學四邊形,甚至其他多邊形的定義可以參照一下三角形的定義,這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不過除了三角形以外,其他的都需要去強調一下平面圖形。至於為什麼?大家可以用手指頭比劃一下四邊形就明白。在這就不詳細展開,到高中學習立體幾何時會有詳細章節。
但是三角形為什麼不用強調?比如說我們用手指頭擺出一個三角形,那麼你能把它撅了嗎?你怎麼撅,是不是都撅不動了,對吧?除非你把手指頭給撅斷了,對吧?這個也是三角形的穩定性。
和其他多邊形不同,三角形怎麼拉,怎麼擠壓,它都不會改變形狀。因此在所有的平面圖形中,我們的三角形是最穩定的。

可能有時在考試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題,給你任意一個四邊形,請把它變成穩定圖形。我們知道四邊形是不穩定的,拉伸和擠壓都會變形,對吧?你怎麼才能把它變得穩定?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只要連接一條對角線,就把一個四邊形變成了兩個三角形,這個時候它就穩定了,對吧?
或許有同學們一定會問一個問題,圓能變得穩定嗎?圓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圖形,比如各種瓶子,輪胎了,包括井蓋,大多是設計成圓形的,這些都是利用了圓的一些性質。
但是圓沒有辦法變更穩定,因為它不是直線,它是曲線組成的。由封閉曲線圍成的圖形,所以它沒有辦法變得穩定,在平面圖形中,只有直線型的才有辦法變得穩定,方法是變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性質非常多,內角和、外角和。在小學階段更多的只需要背下這些結論,並能運用就可以了。當然到了初中會有更高的要求,而且那時候,我們也能自己證明出諸如三角形內角為什麼是180度,外角和為什麼是360度了。
是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這三條線段會有什麼長度之間的關係嗎?
下一往篇文章我們將介紹一下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以及如何證明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這差小於第三邊。
敬請關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