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受重視的探索,揭開了冥王星的真容,改變了過往的行星理論

2020-07-31 科學信仰


一次不受重視的探索,揭開了冥王星的真容,改變了過往的行星理論

在海王星被人類發現之後的大約100年,克萊德·威廉·湯博才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它就是冥王星,至此,太陽系擁有了9顆行星。

冥王星的直徑只有2370公裡,別看它的個頭不大,卻有著一個霸氣的名字,冥王。其實冥王星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霸氣的名字還就是因為它的小,因為在神話傳說之中,冥王是具有隱身能力的,而冥王星又小又遠,所以自然就難以被發現,而這個特點與傳說中冥王的隱身能力不謀而合。冥王星雖然是太陽系中最後發現的一顆行星,但一直以來並不很受重視,因為它實在太小也太遠了,以至於我們根本無法看到它的真容,它對於我們的意義不過就是宇宙中一個難以觀測到的小點。直到2006年,隨著一個太空飛行器的發射,冥王星的命運才開始得到改寫,而同時改寫的還有過往的行星理論。

一次不受重視的探索,揭開了冥王星的真容,改變了過往的行星理論


2006年發射起航的太空飛行器名為「新視野號」,它是有史以來航行速度最快的太空飛行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阿波羅登月時用了三天才到達月球,而新視野號同樣的距離只用了9個小時。

那麼新視野號速度如此之快,它是要趕去哪裡呢?在太陽系的邊緣存在著一個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這個區域被我們稱之為柯伊伯帶,柯伊伯帶中天體眾多,且距離遙遠,默默守護著太陽系的疆域,這對於人類而言是無比神秘的,人類想要更多地了解這個天體密集的神秘區域,於是就將新視野號發射升空了。如果說探索柯伊伯帶是新視野號的主線任務,那麼新視野號還同時接到了一個支線任務,那就是拍攝近距離的冥王星照片。冥王星是太陽系最外側的一顆行星,如果不是這次機遇,人類不知何時才能夠一睹冥王星的真容。

一次不受重視的探索,揭開了冥王星的真容,改變了過往的行星理論


有趣的是,新視野號剛剛發射不久,它所接到的這個支線任務就降級了,人類通過投票的方式將冥王星投出了行星的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了。

新視野號拍攝冥王星照片的過程可以說是非常匆忙的,因為這個高速太空飛行器為了保證自身的速度,所攜帶的燃料是非常有限的,其只能夠對航向進行微幅調整,所以在途徑冥王星的時候不能進行些許停留,拍攝只能在高速路過的時候進行。即便如此,新視野號的拍攝能力並沒有讓我們失望,看看下面這幅冥王星的高清圖片吧,這是新視野號在2015年7月14號傳輸回來的第一張冥王星照片,是不是非常美麗?雖然此時的冥王星已經降級成為矮行星,但它再也不是一個宇宙中模糊不清的小點,它在人們的心中有了清晰的形象。

一次不受重視的探索,揭開了冥王星的真容,改變了過往的行星理論


冥王星真實的樣子和人類此前想像的是截然不同的,在冥王星上,我們可以看到高山、峽谷、多變的地貌,甚至於還存在流動著的氮冰川。

不僅如此,在後來傳輸的照片之中,甚至展現出了在冥王星上存在著活火山,僅憑這一點就可以說明冥王星不僅保持了地質學上的活躍性,在它的內部至今還存在著熱源。在新視野號為人類傳輸回來的最後一張照片上,一件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新視野號拍攝到了冥王星蔚藍的天空,這說明什麼?說明冥王星有大氣,一顆比月球還小的星球有大氣,而且從顏色上來判斷,大氣的成分應該是以氮氣為主。此前,在人類的想像之中,冥王星應該是一顆冰冷死寂的星球,而事實上冥王星充滿了活力。這完全改變了人類過往的行星理論。

一次不受重視的探索,揭開了冥王星的真容,改變了過往的行星理論


在過往的行星理論之中,一直認為像冥王星這樣的小型天體會在形成之後迅速冷卻,變為一顆冰冷死寂的星球,但冥王星複雜多變的地貌昭示了它的地質學活性,活火山表明了它的內部存在著熱源,而氮氣大氣則更是帶給了人們無限的驚喜。

對於新視野號而言,拍攝冥王星的照片不過是一個支線任務,而且如果在新視野號發射之前冥王星就被投出行星的行列,這個支線任務很可能會被取消,而就是這樣一個起初並不受重視的支線任務卻帶給了人類一個最大的驚喜,並且讓人類開始反思過往的行星理論,糾正了以往認知上的錯誤。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太過淺陋,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奧秘,一顆普通的矮行星,當我們了解它真實的面貌之後,都可能獲得無限的驚喜。

相關焦點

  • 冰冷的矮行星——冥王星丨太空探索
    冥王星表面上另一個獨特的特徵是一個大型心形區域,非官方名為克萊德·湯博(Tombaugh Regio,Regio是拉丁語中區域的意思)。 該區域的左側(呈冰淇淋狀)被一氧化碳冰覆蓋。其中心偏左是一塊非常光滑的區域,被新視野團隊稱為「Sputnik Planum」。這塊區域沒有隕石撞擊造成的隕石坑,這表明它的地質年代非常年輕 - 不超過1億年。
  • 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從冥王星的浮沉窺探科學的進步
    因為這一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決議宣布冥王星不再是行星了,而是被降成了矮行星。流傳了快一百年的「九大行星」說法就此改變,從此以後太陽系就只剩&34;了。這個改變意味著全世界的教科書,各種天文館、科技館和自然博物館都需要改變關於行星的介紹,就是我們作為普通人都要改變觀念——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了。這不是說冥王星不存在了,它還老老實實按照原來的軌道在運行,只不過是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更多類似於冥王星的星體。
  • 前九大行星之一冥王星的秘密
    當然,冥王星並不存在所謂的「冥王」。那麼,冥王星是怎樣的一個外星世界呢?它究竟「可怕」在哪裡? 人類知道冥王星的時間並不長,只有90年。因為它離太陽十分遙遠,太陽光照射到這顆星球上都要五個半小時,想要觀測到它十分困難。如果人類站在冥王星上用肉眼看太陽,太陽的大小與星星差不多,亮度是滿月的200倍。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木星的運行軌道內有無數被稱作特洛伊的矮行星,但是它們的總質量相對於木星而言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木星也是行星。根據這一行星判斷標準,因為冥王星的質量比柯伊伯帶星體預估的總質量要小,所以冥王星不是行星。地球、鬩神星、冥王星、鳥神星、妊神星、賽德娜、小行星225088、創神星和亡神星及其衛星的大小比較圖。
  • 為揭開冥王星面紗,我們等得太久
    來源:nasa.gov二十多年來我一直仰賴著這幾個世紀的科學發現進行個人探索,這些努力讓我如今對這黑夜有了更好的洞察。儘管如此,大量奧秘仍存我心。你可以說,宇宙間絕大部分的領域對我們而言都是一片黑暗(甚至我們的太陽系後院中也有許多不為人知之所)。冥王星——那冰冷、微小而又孤獨的矮行星。
  • 「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在19世紀,天文學家從理論上預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在海王星發現不久後,天文學家注意到這顆行星的軌道受到了外圍天體引力的攝動。於是,天文學家開始搜尋這顆神秘的X行星。經過幾十年的搜尋,直到1930年,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終於找到了預言中的X行星——冥王星。根據最初的估計,冥王星的大小接近於地球,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九大行星。
  • 最小矮行星頭銜或易主,揭開行星之外的隱秘世界
    答案變化的原因很多人也有所耳聞:在那天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會議上,經過與會天文學家投票表決,冥王星的行星資格被取消了。不過,天文學家總要找一個類別來放置冥王星,於是他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天體類別——矮行星。既然是因冥王星而來,冥王星自然成為這類天體的代表。它們聽起來比行星略遜一籌,背後的故事的精彩程度其實絲毫不遜色於行星。
  • 冥王星的替代者終於露面,太陽系9號行星之謎到底是什麼?
    該天體是一個假想中的外星世界,被天文學家稱作九號行星,它沿著一條極長的軌道圍繞太陽旋轉,在黑暗中引發了各式各樣的引力亂象。而根據其周圍產生獨特的引力拖拽著附近的物體。科學家推測它的質量可能是地球質量的五到十倍的龐然大物,但隨著對九號行星的搜索一天天過去,依然沒能一瞥他的真容。有些研究人員不禁對該天體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他會不會根本就不是一顆行星?會不會是一個原初黑洞?
  •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降為矮行星·網易探索頻道
    --------------------------------------------------------------- 冥王星人的領袖說了,地球人要是不承認他們的話就馬上出兵攻打地球。
  • 哈勃能看到130多億光年外的行星,為何卻看不清冥王星?
    筆者:三體-小遙宇宙浩瀚無邊,人類始終渴望解開它的所有謎團,也由此推動了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開啟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人類最初了解的行星和衛星都在太陽系範圍之內,甚至還有關於太陽系中心的爭議。在相關理論逐漸完善後,科學家們還進一步規範了天體劃分的標準,曾經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就不幸被排除在外。直到今天,「旅行者」系列成功飛出了太陽系,人們也沒有徹底見識到冥王星的真面目。由於距離遙遠,載人航天短時間內不可能到達,所以只能藉助發達的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然而,在此過程中有科學家發現,即便是強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也無法看清冥王星,不僅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 為什麼冥王星不是行星!它是X行星嗎?
    這些遠空行星最具爭議的是它們不再屬於行星。為何冥王星不再屬於行星了呢?SLZE就是這個人在行星之列中抹去了冥王星!隨我們一起來探索外行星!九大行星中冥王星是唯一的一顆「冰球體」,所以它身份與其他很不一樣。它會出列,一定會退出行星之列。在我們的行星之間冥王星一直都比較特別,比其他的行星小很多,按自身大小比例算來,它卻已有最大的衛星。它的公轉軌道也是最傾斜和最橢圓,它的軌道形狀有點像「雞蛋」,它的軌道有的地方靠太陽很近,有的地方離太陽又很遠。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皮膚接觸液氮超過2秒,大羅神仙也恢復不了。然而就是這種超強冷凍劑,在冥王星上直接凍成固體。冥王星表面溫度低至-240℃,換算成開爾文,僅比理想狀態下的最低溫度絕對零度高33k。在這個冰封的星球表面只有寒冷和孤寂,冥王去了怕是也凍得受不了。不過,這些都不是它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原因。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一點也不冤
    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太陽系又成了八大行星,有一顆行星被無情地提出了行星行列,這個天體就是冥王星。所以科學家認為,如果牛頓大神的理論沒錯的話,那麼應該在天王星的軌道之外還存在一顆行星,果真科學家不僅預言了這顆行星,還準確的算出了這顆行星的軌道。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但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被移出了行星之列,九大行星自此變成了八大行星。對冥王星的探測是在2006年,當年1月19日,美國發射了無人探測太空船新視野號,它負責對冥王星進行探索。可怕源於未知,源於不尋常,冥王星的「可怕」之處正是它所展現出來的與一般的行星不同的部分。
  • 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這種改變是否合理呢?你怎麼看?
    儘管對於天文學的認識至少從古希臘起就有了,但直到最近 在2006年我們才勉強對什麼是行星有了確切的定義。曾被認定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但這種改變是否合理呢?大家好,歡迎來到濤濤隨記,今天我來解答這個特別的問題,冥王星還應該作為一顆行星嗎?你對真相著迷嗎?
  • 人民網評:「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我也是
    如果你可以看到,那它就可以被稱為行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相當明顯的行星。月亮不是行星,因為它是月亮。我們從那時起就重視這些命名的行星,並對它們有強烈的認同。當克萊德·湯博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時,他看到一顆星體在天空中出現。根據定義來看,這是一顆行星。但一般來說,你區分的類別越多,類別就越不明確。
  •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如果你可以看到,那它就可以被稱為行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相當明顯的行星。月亮不是行星,因為它是月亮。我們從那時起就重視這些命名的行星,並對它們有強烈的認同。當克萊德·湯博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時,他看到一顆星體在天空中出現。根據定義來看,這是一顆行星。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圖為:新視野號 冥王星的不尋常之處 對冥王星的探測是在2006年,當年1,美國發射了無人探測太空船新視野號,它負責對冥王星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