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上的鵝卵石
什麼是「河裡鵝卵石效應」?
查詢了一番,貌似並沒有關於這個名字的專業描述概念。只是針對這句話有一個字面意思的描述,就是指河床上有許多橢圓形的鵝卵石,它們的形成是由於河水不斷地衝刷造成的。你大概就是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河裡鵝卵石效應」吧。
宇宙中的球形天體與「河裡鵝卵石效應」的關係
我認為球形天體與「河裡鵝卵石效應」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至少目前沒有哪個科學家發現並提出來宇宙中存在某種物質和能量在衝刷著球形天體。
我們自己也可以大開腦洞去想想,比如:地球是一顆球形天體,你可曾感受到過宇宙空間中有任何物質衝刷過地球? 衝刷過程中地球上有任何物體被刷走了?
地球也是一顆球形天體
如果說球形天體是靠這種衝刷變成一個圓球狀的話,顯然是不成立的!因為地球70%的面積充斥著海洋,水是流動的,它如何能被衝刷成圓球狀?
宇宙中天體為何多為球形?
宇宙中的柱狀星雲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能準確回答,首先宇宙中的天體並不全是球形天體,還有黑洞,星雲,小行星帶等。
那麼球形天體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可以大膽地假想一下,大部分球形天體多少都具備以下特徵:1、可以自轉。2、可以公轉。3、具有引力。其中具有引力這一屬性對於天體形成球形很關鍵,如下圖所示:
引力方向示意圖
那麼,我們以地球為例,圍繞著地心,球面上的每個點被引力所吸引的方向都是指向地心的,這就意味著如果把球體看成是由無數個不同半徑的球面組成,那麼每一層球面上的物質都會向著地心的方向被吸引住,包括覆蓋在地球上的水體(海洋),最終形成一個穩定的球體。
所以可能引力才是導致形成球形天體的主要原因吧,正如地球上的潮汐現象是月球引力導致的一樣。
以上供參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