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全球最富的時代,大量黃金埋於地下,有些人來自動取款

2020-12-05 騰訊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學史可以明智。」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黃金是一種貴金屬,在世界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以內,黃金一直被當作貨幣,進入近現代社會以後,世界各國的法定貨幣已經變成紙幣了,到了20世紀的30年代,金幣在世界範圍內實際上已經停止流通了,但是,時至今日,黃金及用黃金加工而成的藝術品依然可以當作財物來收藏。

美國人生產的金幣

人類現在大約一共開採了18.36萬噸的黃金,然而,現在能夠在市面上看到的黃金,絕對少於18.36萬噸,因為有大量的黃金分散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裡,甚至有的黃金深埋於地下,被隱藏了起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富裕呢?第一應該是宋朝,第二應該是漢朝,宋朝和漢朝的人均GDP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高的,漢朝的人口峰值大約為6000萬,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認為,漢朝的人均GDP應該為450美元,安格斯·麥迪森是以1990年的美元計價的,安格斯·麥迪森認為宋朝的人均GDP一度達到了600美元,同一時期的歐洲則為500美元。

漢朝經濟不僅富裕,而且還盛行厚葬風,因此,漢朝有大量的黃金被深埋於地下,漢墓經常出土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關於這一點,我們在湖南省博物館可以看到相關的情形。

湖南省博物館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館藏文物達18萬餘件,其中尤其以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最為引入注目,1972年至1974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的西漢時期的文物,這些文物基本都陳列在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漢墓一共有三座墓葬,一號墓是利蒼的妻子辛追的墓葬,二號墓是利蒼的墓葬,利蒼是西漢時期長沙國的丞相,三號墓是利狶的墓葬,利狶是利蒼的兒子,但也有的學者認為從三號墓的規制來看,三號墓應該是利豨的兄弟的墓葬。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的國寶級文物,比如一號墓出土的素紗禪衣,重量僅為49克,薄如蟬翼,堪稱中國古代絲織品中的精品;三號墓出土的帛畫、帛書、古地圖,也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當然,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最為著名的就是保存完好的女屍,利蒼之妻辛追的遺體出土於一號墓的內棺,歷經2100多年,依然保存的相當好,辛追的遺體為什麼能保存的那麼好?當時用了怎樣的防腐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

馬王堆漢墓也出土了一部分金器,如泥金餅、泥金丸,但是,整體而已,馬王堆漢墓中的金器較為少見。

在長沙附近發掘的1900多座漢墓中,一共有19座墓葬出土有金器,數量達200多件,大部分金器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館,有金餅、金手鐲、金戒指、金珠、金手鍊、金印等等。

近些年來,在江西南昌發現的海昏侯墓中的金器更多,數量驚人,達400多件,出土金器,總重量大約有100多公斤,海昏侯墓的墓主人是漢廢帝劉賀,劉賀是西漢王朝的第九位皇帝,漢武帝劉徹之孫,漢廢帝在位時間僅27天,即因荒淫無度而被霍光廢為庶人,劉賀後來回到他的故地昌邑,漢宣帝即位以後,封劉賀為海昏侯,前往豫章郡海昏縣(今江西省南昌市北部一帶)居住。

漢廢帝在位時間不到一個月,死之前的爵位是諸侯,其墓葬中的金器如此之豐富,足足埋藏了100多公斤的黃金,可見,西漢王朝的皇帝以及三公九卿的墓葬中,黃金數量有多麼的豐富。

漢朝盛行厚葬風,有大量的財富被埋藏到地下,當時,不僅皇室、達官貴人之間盛行厚葬風,民間也盛行厚葬風,正因為如此,所以,漢代時期的人們所創造的財富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留在了地下,其中有一些漢墓還成為後世之人的「自動取款機」,漢武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花掉西漢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可見,漢代有多少財富被埋在了地底之下。

漢代盛行厚葬風,墓室當中埋藏了大量的金器、銀器和寶物,因此,也使得一些人以盜墓為職業,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盜墓賊,在中國古代,盜墓是一件非法的、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漢墓中的很多盜洞非常的隱蔽。

漢墓中的盜洞往往是古代的盜墓賊留下的,有的盜洞甚至還是一千多年前挖的。

西漢時期的帝王陵墓幾乎全都被盜過,我們都知道,漢朝的經濟實力十分的雄厚,但是,到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社會經濟越來越凋敝,於是,在西漢王朝鼎盛時期埋入到墓葬中的黃金,就成為了一些人的「自動取款機」,用來解決暫時的經費問題,比如董卓和曹操。

漢武帝的茂陵其實早在漢宣帝時期就被盜挖過了,但是,當時出土的寶物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西漢末年發生了赤眉、綠林起義,赤眉軍在撤退長安時,對漢武帝的茂陵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挖掘活動,赤眉軍因此而得到了大量的財物,據說搬運了十多天,只是把茂陵當中的寶藏搬掉了一半而已,東漢末年,茂陵又被呂布盜挖過一次,當然呂布是受到了董卓的指使。

漢武帝的茂陵雖然經過了赤眉軍和董卓的兩次大規模盜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可能還有一些小型的盜墓活動存在,但是,到了唐朝末年,茂陵依然有大量的文物,黃巢起義軍進入長安以後,不僅對唐代的帝王陵進行了挖掘,還對漢武帝的茂陵進行了一次挖掘。儘管漢武帝的茂陵在歷史上曾經受到過幾次盜挖,但是,一些學者認為茂陵的主體部分其實並沒有被盜,被盜的只是周邊的陪葬墓,漢武帝本人的陵墓也許還完好地保存於地下。

曹操當年為了解決軍餉問題,還專門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對漢代的墓葬進行公開的盜掘,用墓室當中的財物,彌補軍餉的不足,不過,曹操的這一舉動在當時引起了人們的反感,袁紹在攻打曹操時,為了揭曹操的短,在檄文中特地提到了曹操設置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盜挖古墓的行為。

漢代的經濟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繁榮的,因為漢代盛行厚葬風,所以有大量的財富被埋藏到了地下,這些財富引來了大量的盜墓賊,其中,有一些人還把漢墓當作了「自動取款機」,在沒錢用的時候,在漢墓中盜取一些財物以彌補日常開支的不足,比如董卓、曹操、黃巢等人,因為漢墓被盜嚴重,所以,漢墓出現了「十室九空」的現象,有的甚至難以確定墓主人的身份,這給考古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盜挖古墓,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違法的和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唾棄。漢代盛行厚葬風,人們把大量的財富埋藏到了地底下,對當時的社會經濟其實是不利的,但是,卻給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文物,我們也可以通過漢墓當中出土的文物,了解當時的歷史。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全球第一的時代,大量的黃金埋在地下,很多人來自動取款
    萬噸,因為有大量的黃金分散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裡,甚至有的黃金深埋於地下,被隱藏了起來。漢朝經濟不僅富裕,而且還盛行厚葬風,因此,漢朝有大量的黃金被深埋於地下,漢墓經常出土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關於這一點,我們在湖南省博物館可以看到相關的情形。
  • 全球與中國地下黃金探測儀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全球與中國地下黃金探測儀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是地下黃金探測儀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關於地下黃金探測儀全球市場,具體包括全球及中國、美國、歐洲、亞洲(除全球及中國)等,地下黃金探測儀行業分析報告的研究涵蓋了產品分類、產品應用、發展趨勢、產品技術、競爭格局等,還包括全球主要地區和主要企業地下黃金探測儀2011-2016年的價格、成本、毛利、產值等詳細數據。
  • 《時代》評史上最富十人 宋神宗成吉思汗上榜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外媒稱,美國《福布斯》雜誌有每年評出全球十大富豪的傳統,日前《時代》雜誌公布了這份名單的一個「歷史版本」,評出了有史以來最富有的10個人,其中包括洛克菲勒、凱撒大帝、宋神宗、成吉思汗等,上榜的唯一健在的人物是比爾·蓋茨。
  • 卻成「全球最慘經濟體」,委內瑞拉如何由富變窮?
    只是歷史沒有忘記,堪稱「石油王國」的委內瑞拉也曾擁有過風光無限的黃金時期:早在1970年代,憑藉世界第一石油儲量的天然優勢,委內瑞拉靠出口石油,賺取大量外匯,一度獲得「南美沙特」的稱號,從而成為拉美首富並躋身全球最富有的20個經濟體之一。
  • 人民日報經濟透視:黃金分量究竟有多重
    「全泰國人都在買黃金」、「全印度人都在買黃金」……隨著黃金價格的暴跌,一場場搶購風潮正在許多傳統上喜愛黃金的國家上演,不少金店人滿為患,有些小的金店已經無貨可賣。   以2011年9月創紀錄的1923.70美元/盎司為參照,現在的金價下跌了28%。
  • 實拍世界黃金之城,家家戶戶地下都有黃金,中國人卻不敢去
    在全球範圍內,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發達是從整體經濟結構來看的。一個國家是否發達,是建立在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科技實力基礎上的。然而,一些國家的發展並不是建立在完全紮實的工業基礎上,而是建立在豐富的金礦資源基礎上。
  • 隕石坑下藏著大量黃金!幸虧被列為世界遺產,不然全球經濟癱瘓
    要說到隕石坑,那麼最著名的就要數坐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島上的隕石坑了。尤卡坦隕石坑之所以著名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很大,這個隕石坑的直徑超過198千米,形成於6500萬年前。根據當時報導來看,事件發生當天,一顆質量在10到20噸的隕石划過車里雅賓斯克的天空,而且就在這顆隕石降落的過程中突然發生分裂,並且當地下起了隕石雨。而隕石降落也導致了3000座建築物損壞,有1200餘人受傷。
  • ...黃金加總起來也不過是一個長21.3米,寬21.3米的立方體。地下...
    李迅雷:中國家庭應該加大黃金在資產配置的比重;7月25日消息,大變局時代的黃金市場研討會暨Goldhub中文版上線啟動儀式今日開幕,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出席並演講。李迅雷表示,中國家庭應該加大黃金資產配置比重,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個原因,全球經濟下行,市場風險加大、振蕩加大,而黃金本身就具有避險的屬性。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復甦
    疫情發生後幾個月,便開始討論「後疫情時代」,實是人類的幸運。  必須要說明,其實病毒並未遠離,人類距離「後疫情時代」尚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們對病毒的恐慌,慢慢冷靜下來了,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後疫情恐慌時代」。  新冠病毒(COVID-19)的傳染性,在近代史上唯有西班牙病毒可以媲美。
  • 全球都在囤黃金,為什麼泰國人卻在大拋售?
    全球疫情日益加劇,美股十天熔斷四次,各國央行大放水,在全球經濟將進入大衰退的恐慌情緒籠罩下,全球投資者都在大規模地拋售風險資產,轉而大量搶購黃金。有句話形容這種瘋狂程度:人們現在只囤兩樣東西:廁紙和金條。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無法喚醒的V型復甦
    從目前全球經濟的各項指標來看,美元指數正在走弱,黃金價格開始暴漲顯示出了市場的避險情緒,股市的震蕩和起伏則是投資者信心受挫的表現。全球疫情的情境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不斷攀升的感染數字與地緣政治疊加在一起,「逆全球化」的聲浪此起彼伏,民族主義情緒將全球經濟置於「囚徒困境」,經濟復甦前景黯淡。短期內經濟「V型」復甦的可能性非常小,全球經濟甚至會出現超預期衰退。
  • 此樹全身是寶,葉中含黃金,南方曾大量種植,如今被稱「霸王樹」
    對於農民來說,很多人都有植樹造林的意思,他們都很清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因此會在自家的空地上栽種上各種有經濟價值的樹木,等到成材了就能賣錢了。老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一棵樹要長大成材的時間不短,不過也有一些樹木生長很快,幾年時間就能長成c參天大樹。而這種樹全身是寶,生長速度奇快,株高更是可以達到100多米,在它的葉子中還還有微量黃金。
  • 世界最古老的隕石坑:如今55萬人居住,地下探明千噸黃金鑽石儲量
    這個巨大的隕石坑名為弗裡德堡隕石坑,它也是地球歷史上最古老、面積最大、受侵蝕最深的隕石坑。弗裡德堡隕石坑下黃金遍地弗裡德堡隕石坑面積高達800多平方公裡,有著55萬居民在其中生活起居,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科學家卻注意到了這個神秘的弗裡德堡隕石坑,他們組隊在其中勘探這枚隕石的放射信號和物質信息,令人詫異不解的是,科學家們在這來自20億年前的這巨大的隕石坑下面探測出了成片成片的黃金和鑽石。
  • 科技日曆 | 50年前的今天,第一臺ATM在紐約亮相,自助取款的時代來臨!
    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謝潑德·巴倫產生了發明一款「隨時可以取鈔票的機器」的想法,並落實了將ATM安裝到銀行的舉動。1967年6月27日,第一臺ATM機出現在倫敦北部的巴克萊銀行倫敦北區支行。英國著名電視演員雷吉瓦尼從機器中提取了10英鎊的紙鈔,完成了ATM機歷史上的第一筆交易。
  • 賽富蔣馳華:未來5年是科技投資最好的時代
    (賽富團隊參加科創板開板儀式)風險投資,最賺錢的是前後兩端 2018年,中國的風投市場曾迎來過一場「VC機構PE化」的風潮,眾多機構爭相扎堆獨角獸企業,希望在越發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追求退出收益的確定性。
  • 李迅雷:中國家庭應加大黃金在資產配置的比重!黃金價格漲了34倍
    7月25日消息,大變局時代的黃金市場研討會暨Goldhub中文版上線啟動儀式今日開幕,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出席並演講。李迅雷表示,中國家庭應該加大黃金資產配置比重,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個原因,全球經濟下行,市場風險加大、振蕩加大,而黃金本身就具有避險的屬性。
  • 黑松露憑什麼被稱為「地下黃金?」
    在歐洲,松露是高雅品味的象徵;在中國,它亦是備受追捧的頂級食材。在之前熱播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中,黑松露就作為法餐經典布魯斯膀胱雞的點睛配料驚喜出場過。來源:紀錄片風味人間擁有獨特香味的黑松露在法餐中常作為頂級香料使用,在西方,古希臘與古羅馬時代的地中海人已知道黑松露具有增添生命活力的神奇作用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2020年,受新冠疫情這一近百年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衝擊,全球產業鏈突發性中斷,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蕩,全球經濟斷崖式下跌。各國大都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寬鬆政策予以應對,並積極推進復工復產進程,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速逐漸觸底回升。IMF在10月《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全球經濟增速為-4.4%,較6月預測的-4.9%略有上調。
  • 贏在新造富時代,爭奪5G市場話語權
    編者按:本文來自經濟觀察報。36氪經授權發布。 5G正在快馬加鞭到來,這一被認為是下一個世代基礎設施的技術,正在改變從公司到區域的競爭格局。如何理解5G技術之外的蝴蝶效應?我們試圖從市場戰略和非市場戰略的雙重角度,解析5G時代的戰略變革之路。
  • 中國將進入後"人口紅利"時代 面臨未富先老挑戰
    「人口紅利」結束時就已是富裕社會,而中國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未富先老」大國   與「人口紅利」相對應的是「人口負債」,不斷加速的人口老齡化將對經濟社會發展構成嚴峻挑戰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根據機構預測,支持中國令人吃驚的經濟崛起的「人口紅利」時代行將結束,到2015年左右中國適齡工作人口將在達到巔峰之後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