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重工海工高端裝備核心配套件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通過驗收

2020-12-06 同花順財經

11月21日,由振華重工南通傳動牽頭聯合4家上下遊企業申報的「海洋工程高端裝備核心配套件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

2016年,南通市首批入選國家海洋局和財政部「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海洋工程高端裝備核心配套件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作為示範城市子項目參與申報並獲得立項。

自2016年10月項目啟動後,項目組對大型水下作業機器人系統、深海鑽井系統、海洋工程用升降系統、海洋工程用高承載錨絞機關鍵技術等4個板塊進行了研究,完成水下作業機器人系統的總體設計建造和海試;研發了帶主動升沉補償功能的鑽井絞車,開發了絞車升沉補償控制系統;研發了新一代升降系統等。

其中,海洋工程用升降系統、高承載錨絞機在「天鯤號」、「龍源振華3號」等「國之重器」中得到應用與檢驗。項目通過上下遊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組建產業化聯合體,打造以4個板塊為主的海洋工程高端裝備核心配套件產業,提升了國內海洋工程產業水平。

南通市經濟發展局、財政局、行業專家、4家上下遊企業代表參加驗收會。

來源: 國際船舶網

相關焦點

  • 振華重工亮相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船舶海工產業投資洽談會
    黃慶豐介紹了振華重工圍繞「一體兩翼」戰略,「立足南通、紮根南通、融入南通」的發展歷程。他指出,振華重工作為南通當地船舶海工企業的一員,將繼續發揮品牌、平臺、資源和渠道優勢,以創新和資本為紐帶,助推南通海工船舶業發展,攜手南通各級政府和船企,打造新的命運共同體。
  • 振華重工進軍高端海工市場公司
    (600320)在江蘇南通重型裝備基地舉行「振海1號」300英尺海洋自升式鑽井平臺開工儀式。「振海1號」是振華重工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鑽井平臺,代表了當今國內乃至國際海上石油鑽井平臺技術的最高水平,標誌著振華重工經過長期技術積累和靈活的國際合作,正式進軍高端海工產品市場。同時,振華重工海工產品的銷售額已逐步上升到公司總產值的40%。  振華重工總裁康學增表示,依託高端產品介入新興市場,一直是振華堅持的理念。因此公司在去年6月進行重組,建立了海上重工設計研究院。
  • 上海振華重工海工裝備配套國產化斬獲頗豐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海上重工設計研究院的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自2004年開始,經過持續多年的科技攻關,振華重工已在鋪管設備、重型錨絞機、全迴轉吊機、動力定位推進器及控制系統、自升式平臺抬升與鎖緊系統、海上鑽井設備等六大類海工設備系統的研製領域相繼取得突破,目前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23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著眼長遠向高端挺進,重點推動普通船舶向豪華郵輪等「高尖精」領域拓展,創造了十多項全國乃至世界首制產品,通過綠色轉型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發展並重的陽關大道。一江清水入海流,南通船舶製造因江而興、因江而盛。
  • 專訪振華重工董事長:海工訂單幾乎為零,將大力推廣自動化碼頭
    就海工業務而言,由於油價下降,海上油氣田開採的動力不足,這兩年純粹的海工訂單幾乎為零。兩大類業務需求迅速急劇下降,振華重工給出的對策就是供給側改革。從重視製造到重視創造,創新作為企業主要的牽引力和推動力,技術產品服務轉向全方面的創造。
  • 振華重工:期待海工制勝
    對比去年同期,振華重工曾發布過一條港機重大合同公告,總金額約1.2億美元(2013 年3月20日,公司與墨西哥 APM Terminals Lazaro Cardenas 公司在上海舉行該自動化碼頭起重機設備銷售合同的籤約儀式,該項目包括岸橋、自動化軌道吊及鐵路軌道吊,合同總價約為1.2億美元,將於 2014年分批交機)。
  • 14場專業活動促進產業鏈供需對接 船舶海工展吸引5000餘人觀展
    原標題:14場專業活動促進產業鏈供需對接 船舶海工展吸引5000餘人觀展   晚報訊昨天,為期3天的2020南通船舶海工
  • 交大密西根學院與振華重工海工集團推進合作暨教育思想大討論主題...
    為進一步推進交大密西根學院與振華重工海工集團「共行計劃」項目合作,6月6日,交大密西根學院與振華重工海工集團舉辦推進合作暨教育思想大討論主題報告會。振華海工集團黨委書記吳富生、振華海工集團總工程師蔡東偉、振華海工集團綜合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嚴峰等一行9人應邀出席,學院黨委書記李新碗、本科生教育副院長鄭剛、學院教授、教工及學生代表參加。上午,雙方就「共行計劃」項目推進舉辦座談交流會,圍繞交大密西根學院與振華重工海工集團此前商討的合作協議展開深入探討。
  • 南通崇川舉辦海工產業招商研討會 3個項目籤約落戶
    揚子晚報訊(記者 郭小川)4月27日,南通市崇川區舉辦海洋裝備工程與技術招商研討會。這場以「海洋工程、崇川啟航」為主題的招商活動,旨在促進當地船舶海工產業發展,實現資源、技術、人才和產業導入,實現支柱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優化。當天,3個船舶海工領域的合作項目籤約落戶崇川區。
  • 上海振華重工海工訂單額大增 預計達到30%
    上海振華重工3000噸起重鋪管船成功交付9月6日,記者從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振華重工」)了解到,由上海振華重工為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3000噸淺水石油鋪管起重船成功交付並正式命名為「海隆106」。這是上海振華重工交付的第四艘3000噸淺水起重鋪管船,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
  • 海工裝備巨頭雲集 青島崛起世界級海工裝備製造基地(圖)
    承建完成的俄羅斯亞馬爾(YAMAL)LNG建造項目是中國首個自主設計建造的液化天然氣核心裝備,也是中國首次對外輸出LNG核心工藝模塊,亞馬爾(YAMAL)LNG項目位於俄羅斯境內的北極圈內,是全球首例極地天然氣勘探開發、液化、運輸、銷售一體化項目,中海油青島海工承攬下了其中36個核心工藝模塊、總重約18萬噸的工作量,這是該公司近年來攬獲的最大金額海外訂單。
  • 天津港保稅區大力發展海工裝備、海水淡化及氫能產業
    ,加速將海洋裝備產品類別向自主高端智能方向發展  ■ 在海水淡化方面,保稅區將積極構建自主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產業鏈,結合正在編制的「十四五」規劃,加強研究與戰略謀劃,依託海淡所核心科研平臺,加快申報建設國家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  ■ 在氫能產業方面,保稅區重點從項目引進、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示範應用推廣、鼓勵創新研發、設立產業基金、營造產業氛圍、組織產業聯盟七個方面全方位支持氫能產業發展
  • 首個央企海工資產平臺籌劃中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思路,上述資產整合平臺,專門用來針對多個央企海工裝備產業面臨的經營困難問題,主要用途是幫助央企海工裝備產業脫困。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旗下的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ZPMC,振華重工),面臨著上述產業發展的挑戰。
  • 「深海輕型J型海底管道鋪設系統研製」通過工信部驗收
    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產業促進中心組織專家對振華重工(600320)承研、上海交大參研的「深海輕型J型海底管道鋪設系統研製」項目進行驗收評審。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詳細匯報,仔細查驗了項目完成情況,經過質詢後,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 上海振華重工3000噸起重鋪管船成功交付 海工訂單今年預增30%
    9月6日,記者從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振華重工」)了解到,由上海振華重工為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3000噸淺水石油鋪管起重船成功交付並正式命名為「海隆106」。這是上海振華重工交付的第四艘3000噸淺水起重鋪管船,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勝利閉幕
    本屆展會歷時三天,展出面積10000平方米,分設船舶海工總裝展區、郵輪遊艇展區、設計服務展區、產業鏈配套展區,共吸引了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參展,5000餘名專業觀眾到展參觀洽談名企匯聚 大牌雲集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吸引了中遠海運川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招商局工業集團、招商局郵輪、上海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中船澄西、南通吉寶、江蘇政田、惠生海洋、中天科技、豪氏威馬、格力電器、天津鋼管、瓦軸、培瓦克、MGW、金魚漆、江蘇科技大學等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順利閉幕
    本屆展會歷時三天,展出面積10000平方米,分設船舶海工總裝展區、郵輪遊艇展區、設計服務展區、產業鏈配套展區,共吸引了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參展,5000餘名專業觀眾到展參觀洽談,現場達成意向成交1.6億元。
  • 太原重工:堅守初心 打造高端裝備的「中國名片」
    經過幾代太重人不屈不撓的努力奮鬥,如今太原重工已經成為中國大型礦用挖掘機、大型軋機油膜軸承、大型壓力容器、航天發射裝置、多功能大型旋轉舞臺製造基地,國內外唯一一家全系列高端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企業。截至目前,太原重工共創造了460多項中國第一或世界第一的紀錄,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提供了2000餘種、三萬多臺(套)裝備。
  •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研發能力及配套能力薄弱一直是我國海工裝備業的軟肋,國內企業想要克服這一短板,必須從市場需求出發,立足科技創新,完善重點共性技術的研究,形成現代化的海工製造業體系。在海工輔助船方面,太平洋造船集團、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位列三甲;在設備改裝方面,中遠船務也和中船集團、中船重工齊頭並進。中國海工裝備製造業已經出現群雄並起的苗頭。我國海工裝備製造企業正逐漸走出國門,在世界海工裝備製造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 煙臺海工裝備揚帆出海
    海風催發著煙臺這座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骨幹城市的綠意,更吹響了煙臺進軍海工裝備製造業強市的「衝鋒號」。走在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的1號碼頭,3座填補了我國海洋漁業高端裝備空白的海洋牧場平臺靜靜矗立在岸邊,正等待下水駛往作業海域。目前,中集來福士累計交付7座海洋牧場平臺,在建14座。在為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建造的浮式生產儲油卸油平臺現場,工人正在給一個個分段鋼板「穿」上一層深灰色底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