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遊戲人的目光正在漸漸投向海外市場,相比較於近距離的港臺、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日韓,以及遊戲大國美國,歐洲各國豐富的創意及大量專業人才及穩定的政策支持也逐步為中國遊戲人所熟識。
近期的一系列中國公司大筆投資更是將英國--這個對於外界似乎並不陌生,卻在遊戲領域不甚為世人熟知的國家推向了公眾的視野中。
就在今年10月,將有首批國內遊戲業界的精英代表到訪這片活力無限的土地,去揭開英倫遊戲產業的神秘面紗。在英國貿易投資總署的帶領下,他們將穿越一萬公裡,跨過8個時區,漫步泰晤士河畔,親自去領略那個超乎凡想的英倫遊戲產業,而17173也將作為英國貿易投資總署的戰略合作媒體,參與到這次行程中:
會面英國頂尖遊戲公司:英國最便利的商業環境,最多元的文化資產,最前沿的專業技術,可以讓每一個在這裡誕生的遊戲,不僅贏得玩家喜愛,同時贏得業界尊重。一個個在業界富有傳奇色彩的品牌與名字都誕生在英國,巔峰對話,期待碰撞出更多思維火花。
接洽IP發售機構:無論是影視、文學,還是綜藝、動漫,英國都有享譽全球的IP,一直以來,他們都受到各家遊戲公司的熱捧。在風靡全球的IP售賣熱潮中,注目英倫,您可以收穫更多。
對接活力滿滿的遊戲工作室及中小公司:一直堅持「年輕、獨立、移動」的眾多新興遊戲工作室為英倫遊戲產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以及持續發展的動力。他們創意滿滿,貼近玩家,有著對市場獨到的解讀,與他們對接,期待您可以收穫意想之外的驚喜。
親臨現場感受頂尖創意機構:代表們甚至還有機會參觀在英國設立總部的大型跨國遊戲公司,包括索尼、微軟等;同時也將有機會到訪英國創意文化產業聖殿——BBC,親自體驗英國先進的創意產業支持技術,面對面與工作人員交流接觸。
緣何關注英國
從《古墓麗影》到《Candy crush》,一個個傳奇經典的遊戲從這裡誕生;從Codemasters到Jagex,一家家享譽世界的公司在這裡成長;從《魔戒》到《哈利•波特》,一個個深入人心的遊戲主角從這裡走向世界。在創意構織的世界裡,無數作品被烙上了英倫印記。已成為全球第四大市場的遊戲產業更是發展的如火如荼,無論是市場規模、人才儲備、技術實力、還是政策及協會支持,英國都堪稱行業翹楚。
英國的遊戲市場規模巨大,其主機遊戲、數字遊戲、網路遊戲與手機遊戲產業均蓬勃發展。在UKIE(英國互動娛樂組織)發布的2014年最新數據中,英國遊戲產業目前約有1902家公司,市場規模約17.2億英鎊(28億美元),這一數據顯示英國遊戲產業年增長率已達22%。早在2012年,英國遊戲產業產值已達40億英鎊,成為了世界發展最快的歐洲市場中單一發展最快的遊戲市場,躋身成為全球第四大的遊戲市場。作為最早提出「創意產業」概念並首先做出政策性推動的國家,英國在遊戲開發方面歷史悠久,擁有為數眾多的活躍遊戲玩家。2012年,英國活躍遊戲用戶數量達到3360萬,同比2011年增長9%。相對於只有6323萬人口的國家來說,英國活躍遊戲用戶的比例高達53.1%。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英國付費遊戲用戶規模為2150萬人,佔英國總人口的34%,付費遊戲用戶比重高達64%。
英國遊戲業人才儲備豐富。共有9200名研發人員,總人數超過法國與德國之和;英國在主機遊戲課程與授課方面均全球領先,有56所大學都專門開設了視頻遊戲發展課程。英國的遊戲人才僱傭價格相對低廉、投資回報率較高,僱傭高端的研發人才或團隊的價格約比美國便宜近30%,而且3/4的工作者都擁有本科及研究生學歷。據2012年的一份官方報告,2012年,英國活躍網際網路用戶(10-65歲)為5010萬,英國活躍遊戲用戶數量達到3360萬,同比2011年增長了9%。英國活躍遊戲用戶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53.1%。目前英國付費遊戲用戶規模為2150萬人,佔英國總人口的34%,付費遊戲用戶比重高達64%。
英國高性價比的基礎條件及與美國市場的相似性使其具備了成為通向歐洲與世界市場的起點和試驗場的條件。這些優越的條件吸引了全球主要的跨國工作室在英國開設了研發部門,甚至將其歐洲總部設在了英國,其中包括微軟、索尼、迪斯尼和任天堂等。英國與美國的市場有許多相像之處,使得遊戲公司在前往美國之前可以藉助英國市場檢測成果。《憤怒的小鳥》開發商Rovio也正是通過英國遊戲發行公司Chillingo來發行他們的遊戲。
作為政府認定的重要經濟增長領域,遊戲產業還獲得了穩定的政策支持和優惠,包括研發稅收的減免政策與稅收專利盒的保護措施等。英國政府從2013年4月份開始提供稅收減免,到2015年,對於企業所得稅率的徵收將從2014的21%降至20%。在英國,建立研發中心不僅會獲得經濟方面的優惠,還可以與大學設立的課程建立起緊密的聯繫,以項目促研究。這些政策可以有效降低遊戲企業的開發成本,並已促進了暴雪、微軟、Konami和GREE等國際大公司對英工作室的投資。數據顯示,2011年英國工作室吸引投資總額為4.11億英鎊(約合6.2億美元),而到2012年,這一數值已經上升至4.27億英鎊(約合6.5億美元)。
英國有大量的政府組織和行業協會支持遊戲產業的發展。如英國互動文娛協會(UKIE,The Association for UK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這是英國互動娛樂產業唯一的遊戲產業機構,旨在維護和捍衛其會員在視頻遊戲和廣大的互動娛樂產業的興趣和需求。英國互動娛樂協會跟英國政府,以及政策制定機構長期保持緊密的工作聯繫,並得到英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英國遊戲開發和發行行業的權威代表協會,會員公司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 另外,英國政府還設立了全方位協助投資者的促進部門--英國貿易投資總署(UKTI,UK Trade & Investment),這是英國政府中專門從事貿易投資促進工作的部門,其主要職責是制定相關貿易促進政策,創造高效、公平的貿易環境,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廣泛的諮詢、信息、財務協助等方面的服務,同時向企業和其他部門提供貿易政策諮詢。英國貿易投資總署在世界各地的英國使領館都擁有自己的專業團隊(即英國使領館商務處),該團隊致力於幫助英國境內企業在全球經濟中取得成功以及協助英國境外企業為英國帶來高質量的投資。
全球化帶來的天時、地利、人和,令無數具有超凡創造力的遊戲公司與產品在英國這片土地誕生、成長,並不斷為世界帶來凡想之外的驚喜。這恰好可以為中國投資者構建一個可觸摸的未來。英國最便利的商業環境,最多元的文化資產,最前沿的專業技術,可以讓每一個在這裡誕生的遊戲,不僅贏得玩家喜愛,同時贏得業界尊重。英國不僅為各位業內人士提供了一個面向遊戲產業未來戰略投資部署的絕佳選擇,更設立了一個可以順利通向全球遊戲市場的起點。在強大的創意文化產業的積澱下,英國有充分的實力打造一個距全球市場最近,離高運營成本最遠的一流投資之地,為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遊戲企業的到來打下堅實基礎。
附錄:此次英倫遊戲私享之旅具體行程及接洽的英方公司
Day 1:臻享日 Premium day
Day 2:活力日 Vitality day
Day 3:自由日 Freedom day
Day 4:靈感日 Inspiration day
Day 5:迴響日 Reflection day
Sony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及專業視聽產品、遊戲產品、通信產品核心部件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之一。它在音樂、影視、電腦娛樂以及在線業務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和娛樂公司。索尼是世界視聽、電子遊戲、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是世界最早可攜式數碼產品的開創者,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世界電子遊戲業三大巨頭之一。另外索尼影視娛樂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中的三家;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和聯藝電影公司合併而成),索尼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音樂公司,先後合併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和貝塔斯曼音樂公司並收購了百代的全部音樂版權業務,索尼還是世界十大專利公司之一,擁有超過3000項的專利技術發明[2] 。此外索尼控制全球三分之一的音樂出版市場,另至少三分之一的好萊塢最偉大電影版權為索尼所有。
Microsoft
微軟 (Microsoft),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跨國電腦科技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機軟體開發的先導,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創始於1975年,公司總部設立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德市(Redmond,鄰近西雅圖)。以研發、製造、授權和提供廣泛的電腦軟體服務業務為主。最為著名和暢銷的產品為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軟體。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
BBC Worldwide
作為BBC廣播公司的主要分支,主要負責在世界範圍內建立BBC品牌和聲譽、吸引觀眾、創造商業收益為主要目標。該分支主要是將BBC的節目譯製成各種語言,或製作適合在當地播放的,同時符合BBC製作標準的各種節目。該分支近年來在創意文化產業領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並支持英國獨立節目及製作人的。節目覆蓋範圍包括北美、澳洲、亞洲、拉丁美洲及西歐等全球各地。
Team 17
Team17 是一個英國的遊戲創作團隊,該團隊創立於1990年,是英國頂尖的獨立研發及電子產品發布公司。現有員工75人,稱得上是發展時間最久,規模最大的獨立遊戲工作室。該公司的產品涉及電腦遊戲、主機遊戲以及手機遊戲等。其主要作品有《百戰天蟲》系列、《異形繁殖》系列等。《百戰天蟲》是TEAM17小組編寫的遊戲,該遊戲以卡通、可愛、休閒、動作、戰略為主要特徵。在遊戲中,玩家控制攜帶武器的蟲子進行戰鬥。從1994年的「Worms」到2010年的「Worms:Reloaded(重裝上陣)」一共有十二代。
Codemasters
公司成立於1986年,像其他80年代的遊戲廠商一樣,起初並不從事遊戲軟體的開發工作。不過,現如今,Codemasters已成為歐美大有名氣的遊戲廠商之一。Codemasters是一家英國遊戲製作和發行公司,公司總部在英國,主要面對歐洲和美國市場。該公司在體育競技和動作打鬥遊戲上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如:《Severance: Blade of Darkness》(黑暗之劍)和《TOCA Race Driver series》(極速車神)。該公司還發行過很多知名的網遊,如《RF Online》和《龍與地下城OL》。在Codemasters開發的所有遊戲中,競速類遊戲具有極高水準超越了許多老牌公司作品。公司擁有世界範圍內F1題材電視遊戲的獨家發授權。其旗下的F1 2010創造了有史以來F1系列遊戲銷售最快紀錄,在六國的遊戲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並獲得了BAFTA(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有「英國奧斯卡」之稱)最佳運動類遊戲獎。Codemasters共有500多名僱員,在研發和發行發麵均有所建樹。現階段,其在英國的沃裡克郡、伯明罕及吉爾福德市,以及馬來西亞均有工作室。Codemasters平均不到一年便會出品一部作品,全系列操控風格都比較統一。
Bossa
Bossa是一家獨立的專注於免費社交遊戲的英國研發公司。成立於2010年的Bossa,由有豐富經驗的英國遊戲人組建。2011年9月,其被英國Shine Group收購。其在Facebook發行的Monstermind擁有超過百萬的用戶,而2012年,這一遊戲更是獲得了BAFTA大獎(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有「英國奧斯卡」之稱)。
Space Ape
空間猿遊戲成立於2012年,由前EA Playfish工作室成員Earner創建, 還有來自Moshi Monsters開發商Mind Candy公司的Toby Moore加入, 是一個專注於移動平臺遊戲開發的公司。2014年年初,該公司員工規模已迅速擴張至45人。該公司非常善於洞察玩家心理與市場發展趨勢,可以與第一時間把握市場動向,精準迎合市場需求。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移動遊戲開發商於2014年5月Space Ape Games宣布,公司過去6個月收入超過1200萬美元,其中下載量高達550萬的旗艦遊戲《武士圍攻》(Samurai Siege)貢獻最大。該公司的員工來自17個不同的國家,包括巴西、中國、日本和美國,全球化的背景使得這家公司發行的遊戲可以在世界不同地區受到歡迎。
Mediatonic
一家紮根於英國倫敦最引以為豪的科芬園Covent Garden的新興公司。Mediatonic公司主要的商業項目包括曾經為北京以及溫哥華奧運會製作一個官方網路遊戲。公司和主要的娛樂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如藝電EA、世嘉Sega、迪斯尼Disney、尼克洛迪恩Nickelodeo、樂高Lego、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寶開Popcap 以及Namco南夢宮等,將他們的內容以一種革新的新形式放入網站中並不斷開發新遊戲。迄今為止公司自行製作並發布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遊戲,其中包括為蘋果手機設計的'MUST.EAT.BIRDS' 以及為PSP Minis製作的'Monsters (Probably) Stole My Princess!'等。近期,Mediatonic公司還拓展了以下業務:為網絡平臺(如蘋果手機, PSP以及諸如Facebook的社交網絡)開發和出版公司自己擁有的網路遊戲。今年4月,Mediatonic根據與微軟,迪士尼和Time Warner等公司合作發行遊戲的經驗,創造性地開發了一個名為Game Fuel的遊戲服務平臺,從根本上看,這項技術允許開發者或發行商去分析並管理來自中央雲端應用的數據所驅動的任何一個遊戲方面,這包括大量的遊戲功能,如內容,盈利,難度,關卡設計等等。這項技術已被應用於一些大型發行公司的項目,如最近在美國和英國的AppStore排行榜上位列榜首的《瘋狂外科醫生3》。
Sega
世嘉是一家日本的電子遊戲公司,曾同時生產家用遊戲機硬體及其對應遊戲軟體、業務用遊戲機硬體及其對應遊戲軟體以及電腦遊戲軟體。2003年和日本SAMMY公司合併,名稱整合為SEGA-SAMMY。曾經與任天堂、索尼及微軟並列「四大家用遊戲機」製造商。該公司已在全球各地設立分公司,包括美國、日本,並在英國設立了其三家工作室。現在著力在移動遊戲的相關開發上。
Amuzo
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現階段是一家專門研發android安卓遊戲等遊戲的開發商,Amuzo Games的主要遊戲開發類型包括大型遊戲等,例如樂高的各款遊戲,並曾在130個國家的iOS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在2013年全年,擁有超過25億次的體驗。該公司業務同時涉及了手機、網絡及主機遊戲,並包括發行、市場及前期調研。Amuzo為各大型遊戲公司設計發行IP,也會設計生產公司自己的IP,其相關客戶包括樂高、華納及BBC等。該公司於2012年獲BAFTA最佳生產公司獎項。
Fat Pebble
成立於2011年,專注於電腦遊戲。這家公司專注於手工製作遊戲,利用粘土、木偶和紙等,創意的思維讓其在遊戲界獨樹一幟。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