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解讀 時間來到5月,也是補貼過渡期的第二個月。和4月相比,整體態勢基本趨於平穩,為何風起雲湧的新能源市場增速放緩?繼續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分類 | 銷量(萬輛) | 同比增長 | 環比增長 |
---|---|---|---|
5月 | 9.4 | 1.60% | 9.50% |
4月 | 8.6 | 24.60% | -18.90% |
1-5月累計 | 42.8 | 56.30% | - |
5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9.4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9.5%;1-5月累計銷量42.8萬輛,同比增長56.3%。
新能源市場份額變化 | ||||
---|---|---|---|---|
本月綜合銷量 | 同比增速 | 累計綜合銷量 | 同比增速 | |
NEV(全部新能源車) | 93704 | 1.60% | 428445 | 56.20% |
BEV(純電動車) | 74118 | 0.90% | 342427 | 67.60% |
PHEV(插電混動車) | 19586 | 4.30% | 86018 | 23% |
ICE(內燃機車) | 1488562 | -13.20% | 7758975 | -14% |
總計 | 1582266 | -12.50% | 8187420 | -11.90% |
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主要體現在純電動車上
A級純電動車佔比情況(純電動市場) | |
---|---|
分類 | 佔比 |
5月 | 57% |
4月 | 53% |
3月 | 55% |
2月 | 53% |
從今年2-5月A級純電動車佔比請款來看,整體呈現上漲趨勢,也進一步看出純電動車正在一步步收到消費者的「正視」,從之前的「代步車」標籤逐漸轉化為真正的「家庭用車」,得到這樣的成績也歸功於車企們的不斷努力,近期新能源新車的推出較多,續航裡程、外觀設計、配置提升等進步明顯。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此階段發生的大事件!
●限購新能源車?以後可能不存在的
國家發改委: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
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6日正式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汙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
通知指出,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汙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結合路段擁堵情況合理設置擁堵區域,研究探索擁堵區域內外車輛分類使用政策,原則上對擁堵區域外不予限購。
通知指出,研究制定促進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政策。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應採取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或出口,加快淘汰採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
●充電在一步步得到保障,對新能源車有所心動嗎?
截至5月全國充電樁保有量達97.6萬臺,同比增長71%
新能源車銷量增長的同時,相關基礎設施布局也在提速。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下文簡稱:充電聯盟)發布2019年5月充電樁運營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充電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40.1萬臺;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採樣約85.7萬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隨車配建充電設施57.5萬臺。累計來看,截至2019年5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97.6萬臺,同比增長71%。
公共充電樁方面,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40.1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22.9萬臺、直流充電樁17.1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0.05萬臺。
2019年5月較2019年4月公共類充電樁增加9658臺。從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1205臺,2019年5月同比增長50.5%。
●新勢力造車得小心了!
造車門檻將提高 新代工管理辦法即將發布
由於申請造車生產資質門檻極高,造車新勢力車企選擇與國內傳統車企以合作代工的模式生產產品,如蔚來汽車由江淮代工、小鵬汽車由海馬代工、新特由一汽代工、電咖由東南汽車代工等。但以後有可能代工的門檻也將提高。這對代工和被代工企業都會帶來巨大挑戰。
據了解,已擬定的代工管理辦法草案要求被代工企業須滿足以下條件:1.過去3年內,在國內的研發投入至少達到40億元人民幣;2.過去2年,全球純電動乘用車銷量至少達到1.5萬輛;3.代工合同至少籤3年,且同一地點的代工年產能至少達到5萬輛;4.企業需有或高達數十億人民幣計的實收資本;5.最多只能由兩家車企為其代工。
就現有的造車新勢力車企來看,其中大部分企業難以符合這些要求,這意味著有關部門或通過提高門檻,收緊如今造車企業的規模。但已上述的條件來看,僅蔚來一家符合要求,其截至2019年5月已交付17550輛蔚來ES8,但對於大多數沒有生產資質的造車新勢力來說,該辦法或對其造成一定威脅。
●5月新能源車銷量
1.插電混動車
時間來到5月,插電混動車的快速增幅也是有目共睹,但是本月新能源車銷量整體放緩,雖然變化不大,但是統觀這幾個月合資品牌插電混動車型增勢十分明顯,給國產品牌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懾作用,最為突出的是寶馬5系插電混動,上汽大眾的帕薩特()PHEV和途觀L PHEV,豐田剛剛上市的卡羅拉雙擎E+和雷凌拉雙擎E+。
注意:佔比統計按照每月插電混動車銷量前十中合資品牌佔比情況。
2019年插電混動合資車佔比情況 | |
---|---|
月份 | 比例 |
5月 | 40% |
4月 | 50% |
3月 | 30% |
2月 | 30% |
1月 | 20% |
從佔比情況來看,合資品牌整體來看是上升的趨勢,讓國產品牌沒有太多的「活路」,現在插電混動市場分蛋糕的企業很少,再加上新政中表示插電混動車型未來不算新能源車,沒有政府的引導,這塊蛋糕未來或許是合資品牌的天下也有可能不復存在。
寶馬5系 插電混動—豪華合資品牌首次登頂!
5月銷量:2878輛
寶馬5系插電混動版在這幾年的摸爬滾打中首次登頂,可喜可賀。其實縱觀國內生產的插電混動車型,基本是比亞迪和榮威的天下,但是合資品牌的加入,信仰充值一點點體現出來,口碑好、可靠、保值各種標籤都一一附加上,讓其在此領域快速佔領市場。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5月插電混動車榜單:
排名 | 車系名稱 | 廠商 | 級別 | 19年5月銷量 |
---|---|---|---|---|
1 | 5系 插電混動 | 華晨寶馬新能源 | 中大型 | 2878 |
2 | 帕薩特PHEV | 上汽大眾新能源 | 中型 | 2629 |
3 | 唐DM | 比亞迪新能源 | 中型SUV | 2458 |
4 | 雷凌雙擎E+ | 廣汽豐田新能源 | 緊湊型 | 1771 |
5 | ei6 | 上汽新能源 | 緊湊型 | 1592 |
6 | 宋MAX DM | 比亞迪新能源 | MPV | 1464 |
7 | 途觀L PHEV | 上汽大眾新能源 | 中型SUV | 1259 |
8 | 秦Pro DM | 比亞迪新能源 | 緊湊型 | 1026 |
9 | eRX5 插電混動 | 上汽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859 |
10 | 嘉際PHEV | 吉利新能源 | MPV | 820 |
11 | X1 插電混動 | 華晨寶馬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735 |
12 | 宋DM | 比亞迪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685 |
13 | 卡羅拉雙擎E+ | 一汽豐田新能源 | 緊湊型 | 638 |
14 | 名爵6 插電混動 | 上汽名爵新能源 | 緊湊型 | 555 |
15 | 博瑞GE PHEV | 吉利新能源 | 中型 | 336 |
16 | 帝豪PHEV | 吉利新能源 | 緊湊型 | 182 |
17 | K5 PHEV | 東風悅達起亞新能源 | 中型 | 174 |
18 | X7 PHEV | 漢騰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135 |
19 | GS4 PHEV | 廣汽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115 |
20 | 祺智PHEV | 廣汽三菱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60 |
21 | 繽越PHEV | 吉利新能源 | 小型SUV | 58 |
22 | P8 | 長城新能源 | 中型SUV | 24 |
23 | A6L 插電混動 | 一汽奧迪新能源 | 中大型 | 1 |
2.純電動車
5月的純電動市場和4月相比可以說是風平浪靜,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僅僅增長0.9%。主要原因是國六切換過程中,國五車型開始大量促銷,部分新能源意向消費者發生轉移。同時補貼退坡政策發布前,部分銷量得到釋放是導致5月增速放緩的重要原因。
北汽新能源EU系列—回到第一真舒坦
5月銷量:7079輛
本月北汽新能源EU系列再次登頂,可喜可賀。市場重心已經在向運營車方向移動的北汽新能源,其主推車型EU系列以7079輛的成績排名5月新能源車型零售排第一,同比上漲761.2%,表現十分搶眼。據北汽藍谷產銷快報數據,北汽新能源5月銷量為9009輛,可以看出,EU系列佔據了北汽新能源近80%的銷量份額。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5月純電動車榜單:
排名 | 車系名稱 | 廠商 | 級別 | 19年5月銷量 |
---|---|---|---|---|
1 | EU系列 | 北汽新能源 | 緊湊型 | 7079 |
2 | 元EV | 比亞迪新能源 | 小型SUV | 6044 |
3 | Ei5 | 上汽新能源 | 緊湊型 | 5488 |
4 | iEV6E | 江淮新能源 | 微型 | 4505 |
5 | eQ1 | 奇瑞新能源 | 微型 | 3818 |
6 | 歐拉R1 | 長城新能源 | 微型 | 3790 |
7 | 帝豪EV | 吉利新能源 | 緊湊型 | 3348 |
8 | 軒逸·純電 | 東風日產新能源 | 緊湊型 | 3335 |
9 | e5 | 比亞迪新能源 | 緊湊型 | 3173 |
10 | 秦Pro EV | 比亞迪新能源 | 緊湊型 | 2936 |
11 | G3 | 小鵬汽車 | 緊湊型SUV | 2704 |
12 | EX5 | 威馬汽車 | 緊湊型SUV | 2056 |
13 | 逸動EV | 長安新能源 | 緊湊型 | 1892 |
14 | 騰勢 | 騰勢汽車 | 中型 | 1859 |
15 | E-HS3 | 一汽紅旗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1804 |
16 | EX系列 | 北汽新能源 | 小型SUV | 1674 |
17 | 幾何A | 幾何汽車 | 緊湊型 | 1375 |
18 | e1 | 比亞迪新能源 | 微型 | 1249 |
19 | E70 | 東風風神新能源 | 緊湊型 | 1243 |
20 | GE3 | 廣汽新能源 | 小型SUV | 1171 |
21 | 易至EV3 | 江鈴新能源 | 微型 | 1143 |
22 | ES8 | 蔚來汽車 | 大型SUV | 1068 |
23 | 唐EV | 比亞迪新能源 | 中型SUV | 1061 |
24 | 名爵EZS | 上汽名爵新能源 | 小型SUV | 1015 |
25 | iEV7S | 江淮新能源 | 小型SUV | 854 |
26 | 宋EV | 比亞迪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849 |
27 | 哪吒N01 | 合眾新能源 | 小型SUV | 808 |
28 | 歐拉iQ | 長城新能源 | 小型 | 751 |
29 | iEV7 | 江淮新能源 | 緊湊型 | 728 |
30 | CS15 EV | 長安新能源 | 小型SUV | 674 |
31 | Aion S | 廣汽新能源 | 緊湊型 | 668 |
32 | C30EV | 長城新能源 | 緊湊型 | 550 |
33 | 聖達菲5 XEV260 | 華泰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456 |
34 | 風行S50 EV | 東風風行新能源 | 緊湊型 | 415 |
35 | VELITE 6 | 上汽通用別克新能源 | 緊湊型 | 389 |
36 | D2 | 知豆 | 微型 | 345 |
37 | X5 EV | 漢騰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330 |
38 | 路盛S1 iEV360 | 華泰新能源 | 微型 | 312 |
39 | iEVA50 | 江淮新能源 | 緊湊型 | 278 |
40 | 奔奔EV | 長安新能源 | 微型 | 256 |
41 | iEVS4 | 江淮新能源 | 小型SUV | 251 |
42 | EC系列 | 北汽新能源 | 微型 | 216 |
43 | 艾瑞澤5e | 奇瑞新能源 | 緊湊型 | 197 |
44 | 伊蘭特EV | 北京現代新能源 | 緊湊型 | 188 |
45 | 帝豪GSe | 吉利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172 |
46 | E200 | 眾泰新能源 | 微型 | 159 |
47 | 路盛S1 EV160R | 華泰新能源 | 微型 | 156 |
48 | 雲度π1 | 雲度新能源 | 小型SUV | 155 |
49 | 瑞虎3xe | 奇瑞新能源 | 小型SUV | 150 |
50 | 300E | 東風悅達起亞 | 緊湊型 | 137 |
51 | Marvel X | 上汽新能源 | 中型SUV | 128 |
52 | DX3 EV | 東南汽車新能源 | 小型SUV | 112 |
53 | X40 EV | 一汽奔騰新能源 | 小型SUV | 90 |
54 | 雲度π3 | 雲度新能源 | 小型SUV | 65 |
55 | CS9 EV | 獵豹汽車新能源 | 小型SUV | 54 |
56 | LITE | 北汽新能源 | 微型 | 40 |
57 | 祺智EV | 廣汽三菱新能源 | 小型SUV | 39 |
58 | Z500 EV | 眾泰新能源 | 中型 | 28 |
59 | DEV 1 | 新特汽車 | 小型 | 15 |
60 | ERX5 純電動 | 上汽新能源 | 緊湊型SUV | 11 |
61 | EG10 | 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 | MPV | 6 |
62 | KX3 EV | 東風悅達起亞新能源 | 小型SUV | 4 |
63 | 菱智M5 EV | 東風風行新能源 | MPV | 1 |
64 | 富康ES500 | 東風新能源 | 緊湊型 | 1 |
總結:
5月的新能源市場可以說放緩明顯,主要原因在於主要原因是國六切換過程中,國五車型開始大量促銷,部分新能源意向消費者發生轉移。同時補貼退坡政策發布前,部分銷量得到釋放。展望6月,19年新政補貼退坡力度大,加之地補退出市場,這對新能源車帶來更為規範的市場環境。6月是18年新能源車補貼標準的過渡期截止,疊加國六即將實施,現有新能源車型最後一輪衝刺仍會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