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鏖戰
民航局公示2021年支線航空補貼預算方案。
今年的名單當中,一共58家航空公司將獲得補貼。
從匯總情況看,總補貼額超過14.9億元。
根據《支線航空補貼管理暫行辦法》(民航發〔2013〕28號)民航發展基金使用管理有關規定,此份補貼方案以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民航運輸生產統計數據為依據提出。
國內唯一的純支線航司,也是上市航司中今年上半年唯一盈利的航空公司,華夏航空衛冕"補貼王"。
這份補貼清單還說明了哪些問題?
與去年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
1
逆勢上漲的補貼
今年公布的2021年支線補貼與去年公布的2020年支線補貼,最大的亮點,便是今年的總體補貼額度在行業如此艱難之下,依舊實現了增長。
2020年,支線航空補貼11.02億元。
2021年,支線航空補貼14.91億元。
今年公布的方案比去年多了3.89億元。
可見國家對於支線航空發展的大力支持。
支線航空的補貼來源於民航發展基金。
而眾所周知,今年民航業深受疫情影響,航空公司的經營遭遇嚴重危機。
早在2月7日,財政部便對外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的公告》,免徵疫情期間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
如此逆勢增補,可見對於支線航空戰略作用的肯定。
如今,在很多高鐵網絡發達地區,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800公裡以內的航空優勢正在逐步被蠶食,而在經濟相對存在增長空間的西部地區,由於鐵路網線尤其是高鐵網線尚不成熟,加上土地廣袤,陸地交通耗費時間又長,因此,支線航空等基本航空服務成了地方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甚至是招商引資的重要支撐。
2
哪個地區支線最發達?
按照民航局地區管理局的分布,即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東北和新疆等七大管理局。
今年,西南地區獲得兩項第一:
一是總補貼額第一為6.71億元;
二是同比增幅第一,今年淨增1.67億元。
從西南細分支線組成來看,西藏支線航線是西南地區以及全國的扛把子,獲得4.31億元補貼,同比增加1.26億元。
民航局對鼓勵發展西藏自治區連接的航線可見一斑,而支線航空也展示了在西藏的巨大潛力和不可替代。
第二名是新疆,獲得3.79億元,新疆的增幅僅略小於西南,淨增1.49億元,遠超其他地區。
這與中國支線第一名片華夏航空將新疆作為主要運營基地,大力拓展疆內支線航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經濟越發達,則支線航空市場越小,因為高鐵網絡足夠完善。
華東地區最少,僅為2000萬,比2020年還少了200萬,中南地區3000萬。
不過,東北地區僅僅不到6000萬,並且東北是7大地區中除華東外,唯一下降的,而且降幅特別大,為3400萬。東北的情況並非是經濟十分突出,這一點令人深思,但其實東北地區應該是支線航空發展的沃土。
3
華夏航空蟬聯冠軍
從每家航司獲得的補助情況看,支線航空第一股華夏航空蟬聯冠軍。
華夏獲得約2.97億元補貼。其中僅新疆地區就獲得1.43億元,華北地區獲得7100萬,而大本營西南地區也獲得5400多萬。
去年的榜眼東航今年仍是第二,獲得2.29億元補貼,東航在西南地區獲得1.41億元(其中西藏地區8400萬),西北地區獲得6300萬。
南航從去年的第4上升一位,今年取得探花的位置,共計獲得1.91億元,南航支線的主戰場與華夏航空一樣,也是在新疆,在新疆獲得1.53億元,基本是絕大部分的市場。
在新疆,南航用ERJ大戰華夏航空的CRJ。
南航與其他兩家央企一起,每家籤署了35架國產ARJ飛機的協議,華夏航空也發布了上市公司公告,計劃採購100架ARJ,未來在新疆這個支線大戰場,期待兩家同時用ARJ開拓市場。
屆時,新疆地區將成為ARJ/ERJ/CRJ鏖戰三國的戰場,也將成為中國最了解支線飛機的地區市場。
除了新疆, 西藏便是另一個支線必爭之地了。
西藏航空2021年獲得1.65億元補貼,比去年少了1.24億元,疫情對西藏的旅遊帶來不小的影響。
四川航空同樣不遑多讓,2021年獲得1.02億元補貼,比2020年少了7千萬元。
而西部航空2021年將獲得9000萬元的補貼,比前一年增長了3000萬。
在資本市場,華夏航空的支線模式獲得了很高的認可。
那麼,支線航空到底是不是民航未來的增長極,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