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古代著名的戰爭,引發了讀者熱議,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五場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重要戰爭,每一場都帶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雖然可能有進步也可能後退,但都成為了我們心中的歷史。
1.涿鹿之戰
第一場就是距今6500年前的涿(zhuō)鹿之戰。為了爭奪黃河流域的肥沃土壤和適於耕作放牧的中原地帶,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和蚩尤率領的九黎部落進行了一場大戰。經過浴血奮鬥,炎黃聯盟最終勝利,成為了中華文明的始祖,對華夏族從野蠻蒙昧步入文明時代產生了重要影響,而敗退的蚩尤部族則成為三苗的先祖。
2.漢匈百年戰爭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匈奴(古稱鬼方、獫狁)就會時常南下搶掠。縱然像秦始皇那樣的一代雄主,也要修建長城以拒匈奴。到了漢朝立國之時,匈奴實力空前龐大,甚至出現了「白登之圍」的情況。漢五年(公元前202年),漢匈之間爆發戰爭,一直持續了百年,直到武帝劉徹時期才由衛青、霍去病叔侄二人掃平大漠,並留下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宣言,結束了和親妥協的歷史。
3.淝水之戰
自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後,晉室分裂、民生凋敝,西晉的軍事力量迅速下滑,幽州刺史王浚為對付成都王司馬穎,更是引入段氏鮮卑,胡人從此大量湧入中原。西晉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氐族首領李雄、匈奴貴族劉淵分別建立成漢、趙漢政權,中國歷史進程第一次出現倒退。太元八年(公元383年),80萬前秦軍隊在淝水被東晉8萬軍隊擊敗,中華文明從此得以保存。
4.崖山之戰
南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在今天的海南,南宋軍隊與蒙元軍隊展開激烈海戰,最後以南宋慘敗告終。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跳海自殺,楊太妃及十萬軍民相繼跳海殉國。這場戰役標誌著中國古代經濟、政治、文化最繁榮的時代結束,從此再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超越。古典意義的華夏文明從此衰敗隕落,故有「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
5.松錦大戰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清太宗皇太極率十餘萬八旗子弟兵與明朝在遼東的錦州、松山進行激烈戰鬥。由於明軍慘敗,遼東之地從此盡歸滿清。此時環顧四方,唯一能夠阻擋滿清大軍入關的只有山海關吳三桂麾下的精銳部隊。誰知李自成不爭氣,無法抵擋滿清入關,中原陷入「萬馬齊喑」的悲慘境地,幾千年積澱被一朝敗光,令人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