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不但創造了燦爛的人類文明,並長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在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發展之中,也曾多次遭到內部和外部的危機,無論是華夏大地上的國與國之間的吞併之戰,或者是對抗他國敵對勢力的侵略之戰,亦或者是開疆擴土的遠徵之戰,戰爭都在用它獨特的方式改變中國歷史的走向。最終,我們中華民族都憑藉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包容力度過難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足以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最為重要的三次戰爭!
No.1秦始皇統一中國之戰
公元前238年,開始親政的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從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王朝。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繫。
此後,無論哪一民族,哪一姓氏佔據中原大地,都將統一作為一種使命,而大一統思想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主流思想,若沒有秦始皇的統一,就沒有如今強大的中華民族。
No.2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少數民族政權)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淝水之戰的結果使東晉王朝的統治得到了穩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從長期看,淝水之戰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漢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並且直接影響到了此後隋唐等統一王朝的精神實質,可以說淝水之戰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並使之從「五胡亂華」後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機會。
淝水之戰的勝利,提供了漢民族在華夏民族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先決條件,隨後的北朝,無論朝代更迭多麼頻繁,但少數民族都更多的是融入漢民族,並一起構建成為更加強大的華夏民族。
No.3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挽救了國家的危亡,改變了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日漸沉淪的歷史進程,而且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成為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偉大轉折。抗日戰爭也是一場改變國家和漢民族前途命運的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中國自近代以來飽受列強壓迫、欺凌的屈辱歷史。
近代以來,由於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跌入歷史的低谷。「東亞病夫」、「一盤散沙」成為列強蔑視、譏諷中華民族的代名詞。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反侵略鬥爭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百年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