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麼說,太陽和太陽系是分不開的,它佔據了太陽系約99%的質量,而太陽的內部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氫聚變,太陽在沒有氧氣存活的情況下燃燒了45億年,科學家預測,在過50億年,太陽能量將要耗盡,那麼假如太陽能量要耗盡之時,太陽會變成什麼?它會變成黑洞還是其它的行星。
可能會被吞噬
而它開始爆發時,就會收縮內核,膨脹外殼,外殼膨脹對於恆星旁的行星來講,是一個很壞的消息,甚至是很近的行星都會被直接「吞噬」,而太陽開始膨脹時,地球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即使是火星,也會被吞噬。
而在今年2月,有消息傳來,科學家在400光年外看到了另一個「地球」50億年後的命運。科學家觀測到了一顆白矮星,這裡小編就把它定義為A,而在這白矮星之外還有一顆小行星,體積很小,我們知道,太陽在50億年之後會發生膨脹,收縮內核,化成白矮星,和A是一樣的,所以白矮星足可以在相對論的基礎上稱之為「另一個太陽」。
而另一個「地球」就是這個小行星,這個行星有一個特點,就是離恆星很近,而白矮星又屬於密度極高的行星,吸引力也很強,所以,如果是普通的行星距離這麼近,早就被引力給抓碎了,而現在它呢?卻很完整的「悠哉悠哉」,科學家得出結論,這顆行星應該是不同於其他行星的,它比較結實,按照我們所了解的知識,它也應該是一個鐵和鎳組成的行星核,那麼它為什麼核還在,殼沒了?科學家進行了推論:它的殼的消失,就是因為白矮星的吸引力,吸引力將外殼撕碎,但是內核卻無法撕碎,假如科學家的推論正確,那麼一個數百公裡的行星只殘留了一個核是足夠恐怖的,看起來這有可能是地球的命運。
可能只會變熱
但同時還有另一個說法,經此觀察後,另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太陽質量不大,不能演化成黑洞,當太陽上的氫燃燒殆盡後,將會進入紅巨星階段,那時候溫度會極高,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太陽會膨脹到現在的兩百多倍,膨脹到地球軌道的邊緣,不過在紅巨星階段,它會損失質量,所以地球只會受到炙烤,也就是說整體溫度增加,但不會有其他變化。
那麼如果那一天到來,你覺得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它會被太陽的膨脹擠壓至消失不見,還是安然無恙的「悠哉悠哉」呢?霍金、愛因斯坦都曾發出預言,人類終會移民,但是小編認為,50億年還很早,人類足以找到解決辦法,科學會打破桎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