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子非】
導語:有人曾說過,看一個國家的航天事業,就能了解這個國家的實力。中國隨著經濟發展,現在漸漸有實力開始發展航天事業。在航天領域當中,一直都是美國領先全球,不過美國在近段時間縮減了對航天發展的研究資金,並且美國政府為了縮減開支,將會撤下美國的太空站。
之後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因為獲得了前蘇聯很多相關技術,在航天事業方面發展也是非常迅猛,不過俄羅斯因為美國政府對其的制裁,經濟大不如以前,現在俄羅斯只能和中國進行合作,這也變相推動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根據海外網報導,在9月12日,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出來一個壞消息,中國發射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在升空途中發生故障,中國相關部門表示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近幾年,中國一直在航天領域猛追美國。因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給相關技術發展帶去了推力,原先因為資金問題被擱淺的項目,現在一一被提上日程。
之前儘管中國一直都有發送衛星和載人航天飛船升空的實力,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中國相關技術並沒有達到領先地位,現在中國方面大力支持發展航天事業,單單是今年,中國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
根據海外網報導,中國今年截至到現在,總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在這27次發射任務當中,中國總共失敗了4次,其中有兩次是快舟系列的固體運載火箭,這次同樣如此,中並且在這次失利當中損壞了一個「吉林一號」高分衛星。儘管中國在今年當中有4次發射任務失利,但是依然掩蓋不住中國今年在航天領域獲得的成就。 「吉林一號」是中國長光衛星公司研發、運營。
據了解,該衛星開創了中國遙感衛星應用的先河,該衛星具備在10分鐘之內重訪地球任何一個地區的能力。
儘管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時間較晚,但是憑藉著迅猛勢頭,一舉躋身在世界前列。「吉林一號」衛星從研發到升空就是明證,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商業化和產業化。據了解,「吉林一號」包含著4顆衛星,缺一不可。一旦四顆衛星完全升空到達預定軌道,中國航天事業商業化將會進入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生活匯》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