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地震雲,"生命三角"也不靠譜...你需要【正確應對地震指南】

2021-01-19 聖橋精英教育

祈福四川❤祈福新疆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08月09日07時27分在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

(九寨溝路面狀況)


四川和新疆的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真心祈求:願一切安好❤

近幾年來地震災害似乎越發頻繁

在地震面前,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嗎?


令人遺憾的是據目前的科學水平而言,地震是不能提前預測的。

美國地質調查局在其官方網站(USGShttps://earthquake.usgs.gov/learn/kids/eqscience.php)發表了這樣的聲明。

It is unlikely they will ever be able to predict them.(不太可能預測地震)

科學家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預測地震,不過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成功。包括最近朋友圈刷屏的「地震雲」 其實也是不靠譜的,這個方法並沒有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


因此也請大家擦亮眼睛辨別謠言

不要因為看到傳說中的地震雲而驚慌

除了關於地震雲的謠言

在朋友圈裡比較流行的是

關於「生命三角」的錯誤逃生法則

流言: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真相: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生命三角求生法」的得出是通過利用炸藥爆破模擬地震中的房屋倒塌,爆破造成房屋柱子折斷,屋頂會像大餅一樣平塌下來,而真正的地震給房屋造成的破壞卻並非如此。


地質學家和抗震工程學家表示,房屋受到地震波襲擊時,可能發生各個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頂平塌、牆體外倒、牆體內倒和房頂M形向下彎折幾種。


所以,儘管觀察地震造成的廢墟,的確可以發現在一些位置上存在類似的「三角空間」。不過,在地震發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也就無法知道什麼地方會有所謂的三角「求生空間」。


在一次日本利用振動臺進行的地震模擬實驗中,實驗人員就看到一臺本來可以製造絕佳「生命三角」的巨大冰箱划過整間房屋,在翻了幾個跟鬥之後將實驗中的「兒童」擠扁。


其實,真正的逃生步驟非常簡單,即:伏地、遮擋、抓牢



而且在地震中,人很難移動位置。移動的距離越遠、時間越長,在這途中受到各種雜物襲擊的危險性也會大大增加。


最後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

由人民日報整理的

完整版實用【地震正確應對指南】


身體儘量蜷曲縮小,臥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護住頭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個固定物品。如果沒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護頭部的物件,則應採取自我保護姿勢:頭儘量向胸靠攏,閉口,雙手交叉放在脖後,保護頭部頸部。


蹲下,掩護,抓牢

待在原地不要動,遠離建築區、大樹、街燈和電線電纜。

不要在石化、煤氣等易爆、化學有毒的工廠或設施附近。不要位於明火的下風。

若在車內: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儘快到開闊地靠邊停車,注意保持車距,留在車內。不要把車停在立交橋、高樓等建築物下、大樹旁、或電線電纜下。

若被困廢墟下:不要點火柴。不要向周圍移動。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擊管道或吹哨子以便救援人員發現你。

火災:趴在地上,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匍匐,逆風。

燃氣: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杜絕使用明火,震後設法轉移。

毒氣: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不要順風跑,儘量繞到上風去。

滑坡:當滑坡體下滑時,應垂直滑坡前進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積區應向兩側高處跑,不能向滑坡正對面山上跑。

泥石流:只要聽到泥石流的聲音和泥石流警報時,立即向主河道兩岸的高山地區逃跑。


堅定求生意志。

掙脫手腳,清除壓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圍支撐。

設法用手和其他工具開闢通道逃出,但如果費時、費力過多則應停止,保存體力。

儘量向有光、通風的地方移動。

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在可以活動的空間中尋找食物和水,儘量節省食物,以備長時間使用。

注意保存體力,不大聲喊叫呼救,可用敲擊鐵管、牆壁,吹哨子等方式與外界溝通,聽到救援者靠近時再呼救。

在封閉室內不可使用明火。

先救多,後救少;先救近,後救遠;先救易,後救難。

要留心各種呼救聲音。

了解坍塌處的房屋構造,判斷哪裡可能有人。

挖掘時,不破壞支撐物。使用小型輕便工具,接近傷員時,要手工謹慎挖掘。

儘早使封閉空間與外界溝通,以便新鮮空氣注入。如灰塵太大,要噴水降塵。

一時無法救出,可先將水、食品、藥品遞給被埋壓人員使用。

施救時,要先將頭部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塵土,再將胸腹部和身體其他部位露出。切不可強行拖拽。

對在黑暗、饑渴、窒息環境下埋壓過久的人員,救出後應蒙上眼睛,不可 一下進食太多。傷者要及時處理,儘快轉移到附近醫院。

1.檢查傷情

2.檢查隱患


災難面前,我們如此渺小

掌握逃生自救

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願這個世界依然美好




相關焦點

  • 「生命三角」=不靠譜!
    接下來,小編將為米娜桑分享一些地震逃生誤區。誤區之一:「生命三角法」並不靠譜生命三角法則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按照理論創始人道格·庫普(Doug Copp)的說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獲得90%的生存率;他甚至還說,用傳統方法也就是「趴在桌子下、緊抓桌腿」,則會導致98%的死亡率。
  • 動物異常行為、地震雲預測地震真的靠譜嗎?
    首先下結論:地震雲不能預測地震,倒是動物們可能會對地震前釋放的特殊物理信號敏感(主要是輕微的震動),從而表現出異常行為,但是依靠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這也是不靠譜的,具體的原因請聽下文解讀。這類「地震雲」有時候呈條帶狀、有時成輻射狀、形態各異與普通的雲不相同,但是這些真的與地震扯不上關係。有人會說為何那些地震雲學者每次都能依據地震雲來預測地震在何時發生呢?其實,對於這些支持地震雲學說的人來說,他們預測地震的方法就是先放上一張圖,然後說未來一段時間會發生地震,具體地點不詳。
  • 地震求生指南 千萬別迷信 「生命三角」
    「生命三角救生法」的流行,表明了人們對於地震自救的關注,但眾多證據表明,在地震中尋找「生命三角」並非合理有效的做法。「生命三角理論」認為:地震來臨時,應該迅速找個大型、沉重的物體,比如衣櫃、沙發甚至是一沓堆高的報紙,臥倒在旁邊;天花板砸下後,物體周邊會形成狹小的三角空間,挽救你的生命。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
  • 七條有關地震的錯誤常識:「生命三角」不靠譜
    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果殼網總結七條有關地震的錯誤常識  「生命三角」不靠譜 「蛤蟆聚集」非地震先兆  遇地震可躲在「生命三角」;動物異常、天氣灼熱乾燥等是「地震先兆」……這些廣為流傳的內容其實都是錯誤常識。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2、通過測量:幸運的是,我們不需要知道月球的半徑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我們只需要知道它們的比例。這很容易測量,如果你在晚上把你的食指伸出一臂的距離,你會發現它正好遮住了月亮。這意味著月球直徑與月球距離之比等於一指寬(約1釐米)與一臂長(約1米)之比。
  • 地震時所謂「生命三角」是怎麼回事?帶你了解「生命三角」避震法的對與不對
    (如下圖)按照道格的說法,地震時使用生命三角避震法,可以獲得90%的生存率;而用「伏地遮擋手抓牢」的方法避震,則會導致98%的死亡率。「生命三角」避震法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前提,就是「倚靠物」是不移動的,或者說倚靠物的位置是可控的。按照道格的說法,避震位置應該在桌子邊上,因為桌子和倒塌的樓板可形成三角空間。這裡桌子的位置必然是不發生移動或者是可控的。否則桌子移動了,人還待在原地,自然不會產生有效保護。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其二是國際影響:在既費錢又費力的深海探測上,除了尋求經濟利益,再就是尋求創造國際影響力。據說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地形崎嶇,而且還高低不同,絕大部分都是呈弧形來分布的。馬裡亞納海溝除了環境惡劣之外,再就是高達8000米的水深。而且,最深處達11000米左右。這就給一些想搞深海探測的國家帶來了難以突破的條件——深海探測器怎麼解決?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然而,在這種繁華的背後卻難以掩飾國人的無"芯"之痛。既然是「無芯之痛」,痛在哪?痛就痛在在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晶片佔有率上,多項為零。作者這麼說,也許會有人不同意:"華為就是我們自主產權的呀"!是啊,華為的的確確是我們自己的品牌。但是,有一點你必須要弄明白,這就是華為所使用的晶片並非是自己製造的啊,而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
  • 地震前的美景:地震雲預測著地震到來的各種現象
    但由於地震雲對地震的預測準確性不高且沒有完善的理論知識支撐地震雲的預測,所以現在只有中國、日本和印尼對地震雲稍有研究,但中國民間卻對地震雲有較強的興趣。通過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方位、時間和強度,在我國古已有之。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正值年底,走親訪友,單位送禮,社交需要都助推了大家大量囤貨。其實,要購買最好的海外商品還省了人情債,家園商城是你最好的選擇!本品所含的成份作為"神經肌肉阻斷劑",能有效癱瘓蠕蟲使蠕蟲從糞便中排出。本藥不含麵筋和人工色素,非常天然。注意:須按劑量給孩子服用!(見商城內商品詳情頁)瘋搶價僅售:¥ 49 (125ml 包郵)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已經是很強了,依然絲毫不起作用一樣的嘶嘶聲,GIPANG的XXXH,PE12的竿子彎成滿弓,身體也無法承受如此的壓力,即使有戰鬥腰帶也沒有用,我沒有辦法頂得住,只有靠住船弦用槓桿原理用全身力量壓住竿柄!就這樣極其痛苦的搏鬥了近一個小時,我到極限了,思想開始出現鬆動了,我想放棄了,不可能釣得起來,這樣的裝備是不可能和它戰鬥的,朋友不斷的鼓勵我,給我打雞血!
  • 「生命三角」真的實用嗎?
    「生命三角」是國際救援者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論——簡單地說,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屋頂會落在物體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三角空間;物體越大,越堅固,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是我偶然間看到的,但又為周圍大多數人所信任的一種救生方法。在地震時尋求一個可以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此方法不是完全沒有用,但是地震時震動的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
  • 西藏4.6級地震 地震雲可以預測地震嗎?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今日晚間6點13分,西藏4.6級地震。據悉震中位於那曲地區尼瑪縣(北緯34.89度,東經86.73度),震源深度6千米。西藏4.6級地震牽動了很多網友的心,目前是否有傷亡情況尚不明朗。說起西藏4.6級地震,許多網友都好奇地震雲到底是不是真的與地震有關?科學的解釋是,這種雲名叫做「波狀層積雲」,民間暱稱「排骨雲」。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美國官方否認地震逃生「生命三角」 中國仍支持
    第1頁:生命三角遭到強力質疑 第2頁:中國支持生命三角理論   「生命三角」靠不靠譜?待定!  在中外網站上均風行一時,但美國地震官方組織與專家強力質疑,理論創始人道格則多角度反擊  羊城晚報記者  曾 頌 實習生 黃丹婷  你也許不認識道格·庫普(Doug Copp),但你很可能知道「生命三角」理論———地震來臨時,應該迅速找個大型、沉重的物體,比如衣櫃、沙發甚至是一沓堆高的報紙,臥倒在旁邊;天花板砸下後
  • 地震時使用「生命三角」反而會增加死亡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科技頻道發現每次有地震發生時,網上就會流傳一些「自救法」,其中傳播頻率最高的就是「生命三角」了,但該理論是否靠得住呢?  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生命三角」理論: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地震時應該儘快找到「生命三角」。
  • 地震求生「生命三角」大家都信了,是真的嗎?
    地震發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壞力、影響人類生活。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學習、掌握避震知識,萬一遭遇強震,就能減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險。首先,你要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如果所處的是易於逃離至空曠地帶的建築,比如農村的平房,而且這個建築並不堅固,倒塌的可能性很大,你要儘快的衝出去,跑到安全的空曠地帶躲避。
  • 科普:地震雲是什麼真的存在嗎?地震雲能否預測地震?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就在地震發生兩小時後,各地關於地震的謠言也紛紛在自媒體上發酵。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存在嗎?地震雲能否預測地震?
  • 微信公布 2019 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地震躲在 「生命三角」最安全...
    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失實類):需要注意的是,地震躲在「生命三角」最安全屬於失實類謠言。微信安全中心表示,「生命三角」主要是加拿大人庫普提出的,但並未得到全球範圍內地震、救援領域專家的認可,許多國家具有公信力的機構並不採信生命三角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