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三角」=不靠譜!

2021-01-19 英盟Emerginate

北京時間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北京時間8月9日07時27分,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北緯44.27度,東經82.89度)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地震發生後,被譽為「童話世界」的九寨溝變得傷痕累累。




地震帶來的破壞,無疑是毀滅性的。


倒塌的房屋


受傷的孩子


災後救援



九寨溝地震發生之後,有關地震逃生和自救的話題再次熱絡起來,不過其中的一些方法看似科學,實際上卻非常危險。


接下來,小編將為米娜桑分享一些地震逃生誤區




誤區之一:「生命三角法」並不靠譜

生命三角法則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按照理論創始人道格·庫普(Doug Copp)的說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獲得90%的生存率;他甚至還說,用傳統方法也就是「趴在桌子下、緊抓桌腿」,則會導致98%的死亡率。


但是!!該理論已被推翻。


庫普和他的小組所做的「實驗」根本不能算是對地震的研究。曾對1999年土耳其7.8級大地震進行詳細調研的抗震減災專家佩特(Marla Petal)指出了庫普犯下來一個嚴重錯誤:將炸藥爆破導致的房屋倒塌等同於地震中可能出現的房屋倒塌。庫普將炸藥置於承重柱內部,爆破時柱子一折房頂就會像一張大餅一樣平塌(pancake collapse)下來。但真正的地震給房屋造成的破壞卻並非如此。


地質學家和抗震工程學家告訴我們,房屋受到地震波襲擊時,可能發生各個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頂平塌、牆體外倒、牆體內倒和房頂M形向下彎折幾種。所以,儘管觀察地震造成的廢墟,我們可以發現在一些位置上確實存在類似的「三角空間」。不過,在地震發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也就無法知道什麼地方會有所謂的三角「求生空間」。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地震活命三角」。




誤區之二:邊跑邊喊:「地震啦,大家趕緊跑!」


研究表明,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直至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並在這寶貴的12秒裡做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在這種緊要關頭,人群極易出現盲從傾向,形成錯誤的群體行為,所以亂喊亂叫更會使人驚慌失措,慌不擇路,造成更大的傷亡。




誤區之三:被壓時大喊大叫



地震時如果身體被壓,情緒上要儘量穩定下來,設法脫險。因為餘震還會不斷發生,所以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首先設法使身體避開壓在上方的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者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以擴大身體的活動空間。要注意的是,在搬不動時千萬別去勉強,弄不好周圍的雜物會進一步倒塌。想方設法利用磚石、木棍等,支撐已經倒塌的天花板、牆壁,以防止發生餘震時再度被埋壓。為了保持體力,不要喊叫,可用敲擊聲發求救信號。




誤區之四:碰到高壓線等高危設施倒塌後馬上撤離


遇上高壓線等一些大型的高危設施倒塌時,較為安全的方法是呆在原地不動,等待專業搶險救援人員的救助。這些高危設施倒塌時,其攜帶的一些特殊能源往往也同時發生洩漏。因此,這時如果馬上離開,盲目逃生,極有可能引起像爆炸、觸電等直接威脅生命的危險。




誤區之五:乘坐電梯逃生


地震時,立即關閉家裡的電源和燃氣管道,然後利用房屋的支撐時間迅速下樓,跑到空曠的地方,絕對不能使用電梯。

如果是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要立刻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停下後迅速離開電梯。萬一被關在電梯中,要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繫、求助。



了解了以上常見的誤區,那面對地震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防範和自救呢?


每當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總會伴隨一些前兆。如果觀察仔細,就能躲避一些災難。地震來臨前的一些徵兆,也應當被謹記在心。


大地震來臨之前,地下水往往會發生突然升、降。井水會發生打旋、冒泡、變色、變味等現象。


震前出現暴雨、大旱、大澇、大雪或驟然酷熱等反常氣候現象。


震前動物經常會發生異常現象,如雞不進窩、飛上樹,老鼠出洞亂竄,冬天蛇出洞等。


地震來臨之前,人們可以看見天空發光的現象,並且顏色各異。有紅、黃、藍、白、紫等,這就是地光。多發生在地震前數秒、數分或幾小時。震前地光現象是非常突出的。

汶川地震來臨時天空上就出現了地光,但大家都沒在意只當是好看的景象,後來地震就真的發生了。


地震來臨前多有地聲從地面傳來,地震前幾天或前幾小時甚至前幾分鐘往往有聲音從地底下傳來。如果傳來的聲音越大、越響,音調越沉悶就說明地震越大;反之則越小。



在天災面前,生命是如此渺茫。除了祈禱,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地震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即地震發生後,若能鎮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後一次自救機會。地震來了,生死一瞬,此時,該如何做?


家中常備應急物品:




美國紅十字協會推薦地震自救原則——Drop、Cover、Hold(伏地、遮擋、手抓牢)。


美國紅十字會災難教育部前總管羅伯茨(Rocky Lopes)強調,根據對加州地震生還者所作的綜合統計,地震最危險的傷害因素並非轟然塌下的屋頂,而是四處亂飛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擋、手抓牢」的地震口訣正是針對這個。這個口訣教導大家,在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以桌子為掩護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以上所言,願大家一輩子都用不到。但在突如其來的天災面前,一切都顯得那麼不堪一擊。相信,有備無患。只希望每個人都能遠離災難,不再有傷亡與苦難。



                  


撰稿 | Zya          排版  | Zya

      校對 | 惠旋         審核  | Openia



年輕的高中生、大學生以及已經工作的你:


你是否在糾結自己高考不知道選什麼專業?你是否很困惑現在的專業以後能否競爭得過別人?你是否很迷茫畢業以後不知道找什麼工作?你是否覺得高中和大學生涯不應這麼浪費,可是想找實習或兼職卻沒人給你機會?你是否很鬱悶現在的工作並非自己所愛,只是為了混口飯吃?


如果是,請加入我們。在這裡,年輕、沒有經驗、不再年輕都不是問題,只要你願意學習,只要你願意嘗試,只要你願意把玩樂的時間用來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就願意免費提供機會給你在真正的職場中嘗試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領域。積累一定工作經驗以後,還有可能收穫為矽谷甚至全美的企業工作的帶薪遠程實習機會。


我們提供哪些崗位?You name it! 跟我們的實訓官Openia(微信號openia519)聊聊你感興趣做的事情和你擅長做的事情,也許我們就有一個spot屬於你。


英盟簡介

全球首個開環開源的以創業創新為主題的教育體系。我們倡導以實踐為基礎的終身學習,伴隨創業創新人才成長。致力於幫助人才和企業挖掘和充分利用自身潛力。深入運用斯坦福、伯克利等美國一流高等學府資源,緊密聯繫矽谷創業創新生態圈,實現人才和企業加速成長和創新孵化。


微信號:openia519

郵箱:emerginator@gmail.com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正確標註作者和出處還望諒解,如覺侵權請回複本號協商處理或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七條有關地震的錯誤常識:「生命三角」不靠譜
    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果殼網總結七條有關地震的錯誤常識  「生命三角」不靠譜 「蛤蟆聚集」非地震先兆  遇地震可躲在「生命三角」;動物異常、天氣灼熱乾燥等是「地震先兆」……這些廣為流傳的內容其實都是錯誤常識。
  • 「生命三角」真的實用嗎?
    「生命三角」是國際救援者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論——簡單地說,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屋頂會落在物體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三角空間;物體越大,越堅固,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是我偶然間看到的,但又為周圍大多數人所信任的一種救生方法。在地震時尋求一個可以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此方法不是完全沒有用,但是地震時震動的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
  • 除了地震雲,"生命三角"也不靠譜...你需要【正確應對地震指南】
    (不太可能預測地震)科學家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預測地震,不過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成功。包括最近朋友圈刷屏的「地震雲」 其實也是不靠譜的,這個方法並沒有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因此也請大家擦亮眼睛辨別謠言不要因為看到傳說中的地震雲而驚慌除了關於地震雲的謠言在朋友圈裡比較流行的是關於「生命三角」的錯誤
  • 地震時所謂「生命三角」是怎麼回事?帶你了解「生命三角」避震法的對與不對
    「生命三角」避震法能夠傳播和影響如此廣泛,必有它吻合受眾認知之處,要知道在科學素養評價方面,媒體應該是比較靠前的群體,他們並不傻。「生命三角」提出的重物三角支撐形成「活命空間」的說法,是符合力學原理的,重物、樓板和地面形成相對穩定的受力平衡。
  • 地震求生指南 千萬別迷信 「生命三角」
    在美國,除了針對理論創始人庫普沽名釣譽、涉嫌欺詐造假的質疑外,他的"生命三角"理論也被指出漏洞百出。美國紅十字會、加州州長緊急服務辦公室和地震專家紛紛發文,對"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進行論證和聲討。但是在國內,庫普的理論卻受到人們的追捧,有關他理論的文章不但被廣泛傳播,甚至被官方視為真理。
  • 美國官方否認地震逃生「生命三角」 中國仍支持
    第1頁:生命三角遭到強力質疑 第2頁:中國支持生命三角理論   「生命三角」靠不靠譜?待定!,物體周邊會形成狹小的三角空間,挽救你的生命。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生命三角」面臨著極大的質疑。美國紅十字會、地質調查局公開反對這一理論,與道格有合作關係的臺灣民間搜救隊也不認同;甚至有媒體爆料,道格奔赴災難現場只是作秀,他把臉塗黑,鑽到世貿大廈的廢墟裡聲稱在實施救援,其實他未能獲得當局的救援許可。
  • 「生命三角」是「浮雲」 牢記「伏地遮擋手抓牢」
    每次地震之後,一種名叫「生命三角救生法」的理論都會以各種形式在網上廣泛傳播。近日,隨著雲南盈江、日本東北部接連地震,關於「生命三角」的信息又開始傳播開來。「生命三角救生法」的流行,表明了人們對於地震自救的關注,但眾多證據表明,在地震中尋找「生命三角」並非合理有效的做法,甚至有誤導之嫌。
  • 地震時使用「生命三角」反而會增加死亡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科技頻道發現每次有地震發生時,網上就會流傳一些「自救法」,其中傳播頻率最高的就是「生命三角」了,但該理論是否靠得住呢?  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生命三角」理論: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地震時應該儘快找到「生命三角」。
  • 地震求生「生命三角」大家都信了,是真的嗎?
    每次發生大地震後,網絡上總會流傳關於地震逃生的「生命三角」法則。到底什麼是「生命三角」呢?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空間就是傳說中的「生命三角」。        2004年,一封宣傳地震「生命三角求生法」的郵件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該方法的倡導者、加拿大人庫普號稱「全世界最有經驗的救援隊隊長」。該理論聲稱:地震來時,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間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1996年,庫普在土耳其嘗試驗證這一理論。
  •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流言說: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 百慕達三角真的能穿越嗎?其實百慕達三角沒有那麼神秘
    小的時候,覺得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也就是埃及金字塔、亞特蘭蒂斯和百慕達三角了,當時和一群小夥伴看完關於百慕達三角的傳說之後還津津有味的分析:「嗯!我覺得這個地方肯定有一個空間節點,說不定就能穿越……」地攤文學最頂峰的時期恐怕就是百慕達三角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百慕達三角到底是多大的一個謊言。
  • 生命密碼解讀:從「北大才子」孫宇晨流年,看天價午餐靠譜不
    一大早,網上議論紛紛,各路大神開批,普遍認為這件事好像不那麼靠譜。因為這個90後新銳企業家,炒作水平極高,給大家印象好像不大好。我解讀了他的流年運勢,想從這個角度看看這件事到底有幾分靠譜。想知道他的為人,先看看他的經歷吧。孫宇晨經歷很輝煌:美國常青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北京大學學士。波場TRON創始人 。
  • 曾經很火的「百慕達三角」為什麼沒人提了?
    關於"百慕達三角"的故事大家應該聽的多了,隨便找個大媽也許都能說上一二,但確實這幾年關於「百慕達三角」的令人驚訝的故事有逐漸平息的感覺,甚至最近都沒聽到有類似的傳聞!這是為何呢?百慕達三角是在邁阿密和波多黎各以及百慕達之間構成的一個三角形區域,相傳經過這裡的飛機和船舶發生事故的概率很高,還流傳一系列的驚悚故事,甚至還有一部美劇專門拍了《百慕達三角》,主演有包括《X檔案》的部分人物,甚至可以說是經典《X檔案》的延續,但再扣人心弦的情節都無法說明百慕達三角的可怕,因為這是一部美劇!
  • 微信公布 2019 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地震躲在 「生命三角」最安全...
    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失實類):需要注意的是,地震躲在「生命三角」最安全屬於失實類謠言。微信安全中心表示,「生命三角」主要是加拿大人庫普提出的,但並未得到全球範圍內地震、救援領域專家的認可,許多國家具有公信力的機構並不採信生命三角理論。
  • 諾貝爾獎的「不可能三角」
    ​03諾貝爾獎的「不可能三角」為什麼這樣的現象出現,諾獎的年齡成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因為這個產品後面還隱藏著一個規律:諾貝爾獎的「不可能三角」。這個三角就是:新理論+顛覆性+被驗證。大部分時候,諾貝爾獎的頒發對象很難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
  • 求助微信不靠譜?15小時募集「熊貓血」搶救生命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齊琪   微信群突現「不靠譜」求助微信,真相竟是——  6月18日晚上9點47分,《中國郵政報》原社長陳富榮很不尋常地在他加入的「媒體高層交流群」微信群裡,發了一條看起來「很不靠譜」的求助微信:  「集團同事母親因交通事故,現在平谷區醫院搶救。
  • 生命三角真的有用嗎?
    其次,對於高層樓房的人基本上是跑不掉的,那怎麼辦?伏地、遮擋、手抓牢!因為現在城市的建築主要是磚混結構或者更加穩固的框架結構。如果地震時,人正好在這樣的房子裡,那人收到的傷害最大的來源並不是屋頂坍塌帶來的(磚混和框架的房子屋頂是不會坍塌下來的),而是房子搖晃讓人重心不穩從摔傷或者撞傷以及房間內的物品撞擊或者割破人體所帶來的傷害。
  • 三角空間是什麼?地震造成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
    三角空間是什麼?「三角空間」是地震造成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也適用於房屋老化等原因導致的房子坍塌。(相關閱讀:福建龍巖一房屋倒塌 老人被埋「三角空間」救了命)資料圖  生命「三角空間」是指房屋坍塌後,大型、沉重的物體,比如衣櫃、沙發,甚至是一沓堆高的報紙,
  • 什麼是百慕達三角之謎?有兩個靠譜答案,卻不是最終結果
    第一期(共九期)歡迎大家關注:百慕達三角,被稱為「死亡三角」,又被稱為「魔鬼三角」,位於北大西洋西部的一片海域,具體是指由一條從佛羅裡達半島到百慕達群島,再到波多黎各、之後回到佛羅裡達的線所圍成的一片三角形海域。據稱,許多飛機與船隻都在這裡無緣無故的消失。人們喜歡將其歸結為超自然力量或者是外星人。
  • 什麼是百慕達三角之謎?有兩個靠譜答案,卻不是最終結果
    第一期(共九期)歡迎大家關注:百慕達三角,被稱為「死亡三角」,又被稱為「魔鬼三角」,位於北大西洋西部的一片海域,具體是指由一條從佛羅裡達半島到百慕達群島,再到波多黎各、之後回到佛羅裡達的線所圍成的一片三角形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