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條有關地震的錯誤常識:「生命三角」不靠譜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果殼網總結七條有關地震的錯誤常識

  「生命三角」不靠譜 「蛤蟆聚集」非地震先兆

  遇地震可躲在「生命三角」;動物異常、天氣灼熱乾燥等是「地震先兆」……這些廣為流傳的內容其實都是錯誤常識。

  雲南魯甸地震發生後,有關地震的預防等常識備受關注。昨日,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聯合果殼網,總結並發布出了七條經常被傳播的錯誤地震常識。

  1

  錯誤常識

  地震時躲在「生命三角」裡存活機會最大

  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形成所謂的「生命三角」。

  真相:實際上,發生地震之後,國際公認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擋、手抓牢」:迅速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2

  錯誤常識

  蛤蟆聚集等動物異常行為是地震先兆

  幾乎在每次大地震過後,都有倖存者回憶地震發生前,似乎都有動物異常行為的報告——魚亂跳,雞不下蛋,蜜蜂不回巢……

  真相:目前沒有可靠的證據,甚至有些實驗顯示了相反的效果。此外,「心理聚焦效應」也會讓人產生動物能預報地震的錯覺。如「蛤蟆聚集」,其實是蛙類繁殖期的大規模聚集行為。

  3

  錯誤常識

  天氣灼熱乾燥是地震前兆

  這個謠言年代久遠,可上溯到亞里斯多德。

  真相:雖然天氣灼熱乾燥時,確實發生過許多地震(天氣灼熱潮溼時也發生了很多),但氣候和地震實際上是沒有什麼聯繫的。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幾公裡的地方,而氣候對這裡的影響實在是太少了。

  4

  錯誤常識

  利用磁鐵可以預報地震

  有流言稱把一塊磁鐵用繩子掛在高處,磁鐵上粘一塊大鐵塊,如果鐵塊掉下來了,必發生大震。流言稱其「原理」是地震前地球磁場發生劇烈變化,磁鐵會失去磁性。

  真相:在地震發生的前後,由於地層內快速的地質變化會導致地磁場產生異常變化,但是,其量級實在是太小了,100米外普通輸電線產生的磁場都是它的1000倍。所以這種異常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幾乎無法被探測,更不可能利用它預測地震。

  5

  錯誤常識

  地震正變得越來越頻繁,地球進入震動模式

  有的傳言會總結一年或幾年內的地震數量及震級,佐證「地球已經進入震動模式」的說法。

  真相:其實地震一直挺頻繁。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年以來全球5級以上地震數量統計可知,每年的大地震數目沒有規律。而心理學中的「隨意後注意」效應會讓人們自覺收集各種與地震有關的信息,災難因此被放大。

  6

  錯誤常識

  條狀雲帶是「地震雲」

  1956年日本福岡7級地震之前,曾任日本奈良市市長的鍵田忠三郎看到一條非常奇特的雲帶,他據此提出了「地震雲」的假說。

  真相:這種說法幾乎沒有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目前科學研究還不能證明地震和雲的狀態存在某種確切的聯繫。

  7

  錯誤常識

  傷口敷生土豆片,喝生土豆汁可以療傷

  在沒有醫藥的情況下,在傷處敷很薄的生土豆片可以快速使傷口癒合、消腫,而給患者喝生土豆汁也可以快速補充能量,促進康復。

  真相:實際上,土豆片是早期微生物培養中常用的培養基,它很容易引來細菌、真菌大量繁殖,反而不利傷口恢復。

  新京報記者 黃穎 實習生 李丹

相關焦點

  • 「生命三角」=不靠譜!
    九寨溝地震發生之後,有關地震逃生和自救的話題再次熱絡起來,不過其中的一些方法看似科學,實際上卻非常危險。接下來,小編將為米娜桑分享一些地震逃生誤區。誤區之一:「生命三角法」並不靠譜生命三角法則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 除了地震雲,"生命三角"也不靠譜...你需要【正確應對地震指南】
    (不太可能預測地震)科學家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預測地震,不過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成功。包括最近朋友圈刷屏的「地震雲」 其實也是不靠譜的,這個方法並沒有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因此也請大家擦亮眼睛辨別謠言不要因為看到傳說中的地震雲而驚慌除了關於地震雲的謠言在朋友圈裡比較流行的是關於「生命三角」的錯誤
  • 地震求生指南 千萬別迷信 「生命三角」
    這個過程還被拍攝成名為「生命三角」(Triangle of Life)的紀錄片。由此,庫普認定,「生命三角」是地震逃生的唯一有效方式。在美國,除了針對理論創始人庫普沽名釣譽、涉嫌欺詐造假的質疑外,他的"生命三角"理論也被指出漏洞百出。美國紅十字會、加州州長緊急服務辦公室和地震專家紛紛發文,對"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進行論證和聲討。
  • 美國官方否認地震逃生「生命三角」 中國仍支持
    第1頁:生命三角遭到強力質疑 第2頁:中國支持生命三角理論   「生命三角」靠不靠譜?待定!  在中外網站上均風行一時,但美國地震官方組織與專家強力質疑,理論創始人道格則多角度反擊  羊城晚報記者  曾 頌 實習生 黃丹婷  你也許不認識道格·庫普(Doug Copp),但你很可能知道「生命三角」理論———地震來臨時,應該迅速找個大型、沉重的物體,比如衣櫃、沙發甚至是一沓堆高的報紙,臥倒在旁邊;天花板砸下後
  • 地震時所謂「生命三角」是怎麼回事?帶你了解「生命三角」避震法的對與不對
    (如下圖)按照道格的說法,地震時使用生命三角避震法,可以獲得90%的生存率;而用「伏地遮擋手抓牢」的方法避震,則會導致98%的死亡率。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藉助人們的震驚和悲傷,網絡開始瘋傳道格及其理論,「生命三角」開始深入人心,中國國內許多媒體引用並推薦它,所以就有了各式各樣宣傳「生命三角」的宣傳文字和示意圖,如同上圖這樣。
  • 「生命三角」真的實用嗎?
    「生命三角」是國際救援者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論——簡單地說,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屋頂會落在物體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三角空間;物體越大,越堅固,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是我偶然間看到的,但又為周圍大多數人所信任的一種救生方法。在地震時尋求一個可以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此方法不是完全沒有用,但是地震時震動的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
  • 地震時使用「生命三角」反而會增加死亡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科技頻道發現每次有地震發生時,網上就會流傳一些「自救法」,其中傳播頻率最高的就是「生命三角」了,但該理論是否靠得住呢?  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生命三角」理論: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地震時應該儘快找到「生命三角」。
  •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確實有所謂的「三角空間」存在,但是由於地震的複雜性,很難提前預判出哪些地方將會成為「生命三角」,一味的去追求「生命三角」而在地震的時候盲目移動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更加可靠的辦法是迅速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 地震來了不要慌,這些地震自救小常識送給你
    12月5日一大早一件突發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就連備受關注的「冷空氣」也被它帶走了全部的熱度這件事就是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5日8時02分在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1度,東經118.04度)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網友表示有震感地震雖然令人不安但是也沒必要過於擔憂現在消防蜀黍就帶給大家地震自救小常識順口溜幫助大家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的安全1地震自救小常識順口溜遇地震,莫驚慌
  • 地震求生有「活命三角」嗎? - 手機百度
    你可能一輩子遇不上一次地震,但萬一遇上了,要往哪裡跑?要往哪裡躲?這兩個問題可是關乎生命的。如果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判斷力,到生死存亡之際才慌亂地選擇,顯然是來不及的。卡普有個響亮的名頭——美國國際搜救隊隊長,據說參與過全世界幾十次重大災難的救援工作,曾受聘為聯合國減災小組專家,還拍攝了救災記錄片《生命三角》(Triangle of Life),儼然一副抗震專家的樣子。他聲稱,當地震導致建築物倒塌時,天花板砸到家具後會在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被稱作「活命三角」。
  • 地震求生「生命三角」大家都信了,是真的嗎?
    每次發生大地震後,網絡上總會流傳關於地震逃生的「生命三角」法則。到底什麼是「生命三角」呢?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空間就是傳說中的「生命三角」。        2004年,一封宣傳地震「生命三角求生法」的郵件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該方法的倡導者、加拿大人庫普號稱「全世界最有經驗的救援隊隊長」。該理論聲稱:地震來時,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間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1996年,庫普在土耳其嘗試驗證這一理論。
  • 2021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震知識有關考點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震知識」。
  • 微信公布 2019 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地震躲在 「生命三角」最安全...
    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失實類):需要注意的是,地震躲在「生命三角」最安全屬於失實類謠言。微信安全中心表示,「生命三角」主要是加拿大人庫普提出的,但並未得到全球範圍內地震、救援領域專家的認可,許多國家具有公信力的機構並不採信生命三角理論。
  • 地震來襲,在房間內的人該怎麼辦?生命三角真的有用嗎?
    只要是空曠的地方都行,比如學校的操場、公園、馬路上(注意看車),或者田間等,因為地震對人的傷害主要是建築物倒塌帶來的,而空曠的地方可以幫我們躲避這些建築物的砸落。其次,對於高層樓房的人基本上是跑不掉的,那怎麼辦?伏地、遮擋、手抓牢!因為現在城市的建築主要是磚混結構或者更加穩固的框架結構。
  • 「512」汶川之殤,有關地震的(保命)常識
    【512】汶川之殤,有關地震的(保命)常識導語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0級地震,69227名同胞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按照歷史時間推算,帝舜在位時約是中國歷史上公元前23世紀,也就是說文中記錄的是四千多年前發生的地震。而西方關於地震最早的記載,是1755年發生在葡萄牙裡斯本的一次地震。可見在地震的記錄上,中國要領先西方幾千年的時間。
  • 「生命三角」是「浮雲」 牢記「伏地遮擋手抓牢」
    每次地震之後,一種名叫「生命三角救生法」的理論都會以各種形式在網上廣泛傳播。近日,隨著雲南盈江、日本東北部接連地震,關於「生命三角」的信息又開始傳播開來。「生命三角救生法」的流行,表明了人們對於地震自救的關注,但眾多證據表明,在地震中尋找「生命三角」並非合理有效的做法,甚至有誤導之嫌。
  • 三角空間是什麼?地震造成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
    三角空間是什麼?「三角空間」是地震造成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也適用於房屋老化等原因導致的房子坍塌。(相關閱讀:福建龍巖一房屋倒塌 老人被埋「三角空間」救了命)資料圖  生命「三角空間」是指房屋坍塌後,大型、沉重的物體,比如衣櫃、沙發,甚至是一沓堆高的報紙,
  • 雅安發生七級地震 電子產品出貨暫無影響
    地震發生後,微博率先成為了地震的「信息中心」。眾多媒體都通過官方微博實時發布地震的最新信息。地震發生後半小時,新浪微博頭條新聞率先發出第一條地震的媒體報導,隨後央視新聞也通過微博播報傷亡人數,各種防震常識也在不斷轉發傳播,微博等社交媒體成為了震情最準確的資訊平臺。     此外,谷歌、百度、360等搜尋引擎相繼公布了網上尋人平臺,方便受災群眾更便捷的尋找失散的親人。許多捐款的平臺也在網際網路上第一時間開放入口,方便愛心的傳遞。
  • 雲南現18年來最強地震 你不可不知的地震常識
    原標題:雲南現18年來最強地震 你不可不知的地震常識繼四川汶川、青海玉樹和四川雅安地震之後,8月3日,雲南魯甸再次發生雲南18年來最強地震,給雲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為儘可能地減少地震損失,呼籲安全有效的救災方式,特此整理地震預防和自救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應該知道的地震常識
    應該知道的地震常識   (1)有關構造地震的幾個概念  震源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也稱震源區。它是一個區域,但研究地震時,常把它看成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