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求生有「活命三角」嗎? - 手機百度

2020-12-03 百家號

你可能一輩子遇不上一次地震,但萬一遇上了,要往哪裡跑?要往哪裡躲?這兩個問題可是關乎生命的。如果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判斷力,到生死存亡之際才慌亂地選擇,顯然是來不及的。

地震時要躲到「活命三角」空間中,這是一個居住在美國的加拿大人道格·卡普(Doug Copp)發明的求生法。卡普有個響亮的名頭——美國國際搜救隊隊長,據說參與過全世界幾十次重大災難的救援工作,曾受聘為聯合國減災小組專家,還拍攝了救災記錄片《生命三角》(Triangle of Life),儼然一副抗震專家的樣子。他聲稱,當地震導致建築物倒塌時,天花板砸到家具後會在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被稱作「活命三角」。按照卡普的說法,在地震中使用三角空間法,可以獲得超過90%的生存率,用傳統方法則會導致98%的死亡率。因此如果地震發生時不能躲在桌下、床下,應該迅速靠近沙發或椅子的旁邊躺下,然後蜷縮起來。

卡普的所謂「美國國際搜救隊」其實只是一個民間組織,並無證據表明他在「9·11」後做過真正的救援工作。與此同時,墨西哥紅十字會要求他不要繼續謊稱接受過該組織資助,聯合國也聲明他的專家編號是假的,而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他用在廢墟中拍攝的錄像進行詐騙和造假的行為。可是,就是這樣一個面臨法律制裁、身陷信譽危機的人,卻屢屢挑戰世界各國的救災專家。似乎否認三角空間法就是否認自己的常識,而不合「常識」的專家都被稱為「磚家」了。

卡普三角空間法的依據來自他挑選的幾張震後的廢墟照片,但他沒有說明這些空間在震前是否處於同樣的位置。還有證據來自卡普紀錄片裡的模擬實驗,但他沒有像地震那樣使大樓搖晃,而是直接炸碎了大樓的承重柱,讓大樓垂直地平塌下來。美國紅十字會災難教育部、美國加州「減災教育組織」、伊朗國際地震工程學和地震學研究院等多家機構的專家調研發現:真實的地震都會有晃動;在大樓崩塌之前,各種家具、電器和茶杯等物品都會出現難以預料的移位甚至「飛行」;而在崩塌的時候,天花板和地板有可能從任意方向砸落,根本無法預料哪裡才是最終的「活命三角「。

在地震中求生的首要原則,是儘快縮小目標並使身體保持在結實的屏障之下,以免被擊中。美國政府救災部門和紅十字會等機構的專家建議,地震來臨時應該克服驚慌逃跑的本能,留在室內,就近趴到桌臺等堅硬的家具底下,並抓住家具,等震動停止後再離開。這種求生法簡稱「伏地、遮擋、抓牢(Drop, cover and hold on)」,也可稱為「隱蔽遮擋法」。通過對多場地震更完整、更深入的調研——包括震前震後的照片對比和震中的監控錄像——發現,地震中最大的傷亡來自人們驚慌失措地亂跑而摔倒、被墜物砸到,或被碎玻璃割傷,而穩固的房子和哪怕會拖著你一起滑走的桌子,才是增加安全係數的保障。

對於大多數房屋來說,發生「三角空間法」中那種垂直坍塌的概率極低,「隱蔽遮擋法」才無疑是最佳選擇。可以想像,當你倚靠的沙發正在離你遠去,半個蘋果、一把水果刀、一杯熱咖啡以及一臺電腦先後砸到你的身上,這時候是要追著鑽到桌子底下呢,還是堅守沙發邊上早已消失的「三角空間」?至於在一震就垮的房屋中,到底跑還是不跑、躲在家具旁邊還是下邊,尚未有詳細的調研。不過,躲在桌下或者床上被蓋裡被埋,總比被亂七八糟的東西砸過後再被毫無保護地埋起來會好一點。

筆者曾把「地震來了躲哪裡」這個問題帶入了小學課堂。當模型房屋在水面上晃動起來的時候,家具和大小物品到處移動,本來躲得好好的橡皮泥小人也被甩來甩去,身上挨了不少砸,只有躲在床下的橡皮泥小人身上的「傷痕」最少。

「『地震』過後有三角空間嗎?」

「有。」

「三角空間還在原來的位置嗎?」

「不在……家具都移動了;而且在家具移動前,人就被砸了好幾下。」

「桌子像盾牌一樣,擋住了電視機。」

……

學生的討論很熱烈,他們正在通過自己簡陋的模擬實驗,跟「外國專家實地調研」PK;用自己的「常識」跟科學常識PK。通過測試,他們都明白課堂上的實驗要比卡普的更接近實際情況。只不過,卡普的地位在傳說中被神化了,孩子們一時接受不了自己比「外國專家」還強的欣喜,顯得有點猶豫。不過筆者串通安全員在下課前突然播放了一段地震預警緊急避險的錄音,在課前選擇三角空間法的絕大多數學生紛紛躲到了桌子下面。

(作者:ccres)

相關焦點

  • 國際組織預報今年地球將進入地球地震年 活命三角是很有道理的!
    國際組織預報今年地球將進入地球地震年 活命三角是很有道理的! ★地震來了,不要再躲在桌子下了!美國最有經驗救援家:傳授地震來臨活命三角 ★為救自己一命,請耐心花費10分鐘細讀本文並牢記,以備不時之需!為救家人一命,請把本文連接發給家人去閱讀並牢記,以防不測! 近期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
  • 地震求生「生命三角」大家都信了,是真的嗎?
    每次發生大地震後,網絡上總會流傳關於地震逃生的「生命三角」法則。到底什麼是「生命三角」呢?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空間就是傳說中的「生命三角」。        2004年,一封宣傳地震「生命三角求生法」的郵件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該方法的倡導者、加拿大人庫普號稱「全世界最有經驗的救援隊隊長」。該理論聲稱:地震來時,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間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1996年,庫普在土耳其嘗試驗證這一理論。
  • 地震求生指南 千萬別迷信 「生命三角」
    地震求生指南 千萬別迷信「生命三角」
  •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流言說: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 三角空間是什麼?地震造成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
    三角空間是什麼?「三角空間」是地震造成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也適用於房屋老化等原因導致的房子坍塌。(相關閱讀:福建龍巖一房屋倒塌 老人被埋「三角空間」救了命)資料圖  生命「三角空間」是指房屋坍塌後,大型、沉重的物體,比如衣櫃、沙發,甚至是一沓堆高的報紙,
  • 地震時的躲避方法!美國專家傳授「活命三角」,請轉發給親朋好友!
    ★地震來了,不要再躲在桌子下了!美國最有經驗救援家:傳授地震來臨活命三角★為救自己一命,請耐心花費10分鐘細讀本文並牢記,以備不時之需!為救家人一命,請把本文連接發給家人去閱讀並牢記,以防不測!  近期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
  • 除了地震雲,"生命三角"也不靠譜...你需要【正確應對地震指南】
    08月09日07時27分在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九寨溝路面狀況)四川和新疆的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真心祈求:願一切安好❤近幾年來地震災害似乎越發頻繁在地震面前,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嗎?流言: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
  • 地震來襲,在房間內的人該怎麼辦?生命三角真的有用嗎?
    如果地震時,人正好在這樣的房子裡,那人收到的傷害最大的來源並不是屋頂坍塌帶來的(磚混和框架的房子屋頂是不會坍塌下來的),而是房子搖晃讓人重心不穩從摔傷或者撞傷以及房間內的物品撞擊或者割破人體所帶來的傷害。再次,當地震停止後,如果有逃生通道可以走要趕緊離開,切記不要搭乘電梯,一定要通過消防樓梯走。
  • 西藏昌都5.1級地震,請收好12秒求生指南!網友:一定要平安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1月25日06時56分在西藏昌都市丁青縣(北緯31.98度,東經95.09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網友:一定要平安!延伸閱讀: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在地震突發來臨之際,地震預警自救的黃金時間也許只有短短十幾秒。地震後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怎樣自救更科學?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
  • 知否|「救命三角區」真的可以在地震發生時保命嗎?
    因此,在此前,都會有各種小知識告訴大家如何防範地震,在地震來臨時如何逃生救命,同時,在每次地震過後,網上總是會出現「生命三角」或「救命三角區」這些高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救命三角區」真的可以在地震發生時保命嗎?
  • 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5.0級地震,有網友表示提前收到地震預警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5月18日21時47分在雲南昭通市巧家縣(北緯27.18度,東經103.16度)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網友評論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在地震突發來臨之際,地震預警自救的黃金時間也許只有短短十幾秒。地震後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怎樣自救更科學?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
  • 地震時,大樓裡的人一定要跑出來嗎?專家:這類人往外跑很危險!
    地震時,大樓裡的人一定要跑出來嗎?專家:這類人往外跑很危險!說起地震,想必中國兩個地方的人最有感觸,一個是唐山,一個就是汶川了。因為當年兩次巨大的地震,奪取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經歷過那場浩劫的人們,至今記憶猶新。
  • 剛剛,北京昌平發生2.1級地震,遇到地震怎麼辦?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3月05日16時39分在北京昌平區(北緯40.14度,東經116.29度)發生2.1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延伸閱讀: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在地震突發來臨之際,地震預警自救的黃金時間也許只有短短十幾秒。地震後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怎樣自救更科學?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
  • 電影《大地震》還原求生傳奇 絕境群像刻畫平凡英雄
    原標題:電影《大地震》還原求生傳奇 絕境群像刻畫平凡英雄 這一由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改編的作品在上線前夕就以卓越的還原程度引發觀眾熱議,觀看完整故事之後,不少觀眾也被電影中角色們平凡卻勇敢的絕境自救所打動,直言「震撼」。無論是製作上的精益求精、演繹者的真情實感,抑或是故事上的節奏緊湊,都沉默地強化著觀眾對電影的情感投入,仿佛與角色們共同造就了這場求生奇蹟,驚險之中,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與感動。
  • 「生命三角」=不靠譜!
    生命三角法則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按照理論創始人道格·庫普(Doug Copp)的說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獲得90%的生存率;他甚至還說,用傳統方法也就是「趴在桌子下、緊抓桌腿」,則會導致98%的死亡率。
  • 地震?颱風?豆瓣9.4分紀錄片教你如何活下來
    不過他倆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一個奪人性命,一個教人求生。凱德·科特立當軍人期間,出生入死,從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和最可怕的恐怖襲擊中活了下來,並敘述當時的經歷。從海軍退役後,他拍起了紀錄片,當起了主持人,親口傳授那些在危急中用得上的逃生技巧。
  • 地震時使用「生命三角」反而會增加死亡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科技頻道發現每次有地震發生時,網上就會流傳一些「自救法」,其中傳播頻率最高的就是「生命三角」了,但該理論是否靠得住呢?  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生命三角」理論: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地震時應該儘快找到「生命三角」。
  • 地震時所謂「生命三角」是怎麼回事?帶你了解「生命三角」避震法的對與不對
    但凡提起地震避險,有一種方法不得不說,那就是所謂「生命三角」避震法。這個避震方法傳播範圍之廣,可以到讓科普人士汗顏的地步,知曉率相當不錯。
  • 特別像未來世界的感覺,激發「求生欲」,科技為地震預警加料了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有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網友發帖表示,他們在電視、手機等不同渠道提前看到了地震預警信息。
  • 四川甘孜州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收好這份地震自救指南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北京順義又地震了,三天兩次還是同一街道據@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地震臺網正式測定:4月1日9時46分在北京順義區雙豐街道附近(北緯40.17度,東經116.62度)發生1.8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