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疫苗生產、大分子藥物研發、以生物學為基礎的綠色製造、碳源能源可持續轉化、環境汙染的生物治理、檢測有毒化學物質的生物傳感器等領域,合成生物學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作為近年才出現的交叉學科,合成生物學正在對我們的健康和全球環境正產生巨大影響,或許會成為下一個爆發點。
然而,合成生物學產業的發展目前急需解決一項關鍵問題——合成基因的成本與通量。新一代DNA合成技術,有望憑藉其高通量、低成本的優勢給該產業帶來新的突破。目前,全球範圍內擁有此項技術的只有美國的Twist Bioscience 和Gen9等少數公司。在國內,成立於2013年的蘇州泓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努力新一代DNA合成技術設計和應用方面進行探索。
泓迅科技專注開發新一代DNA「讀-寫-編」技術,目前已建立起全球領先的「GPS」技術平臺。該平臺依據生命科學最核心的中心法則,在基因型「G」(Genotype)、表型「P」(Phenotype)基礎上引入了人工合成型「S」(Synotype),並將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依託自主開發的Syno®合成技術系列專利組,公司提供快速、高效和專業的基因技術服務,以滿足諸如人源化抗體庫構建、基因工程疫苗開發、工業酶優化、染色體/基因組合成、分子輔助育種以及數位化信息轉化為DNA及存儲技術開發等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
泓迅科技商務副總裁刁文一表示,泓迅科技高通量、低成本的新一代Syno® 3.0 DNA合成技術,能夠使DNA合成成本下降至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實現合成成本的「超摩爾定律」的下降 。在此基礎之上,泓迅科技正在推動新一代DNA合成技術面向生物醫藥、新能源、作物育種和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轉化,目前已經為包括塞默飛、華大基因、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在內的數百家跨國藥企、生物技術公司、高校及科研院提供DNA「設計—創建—應用」一體化解決方案。
對於商業模式的考慮,刁文一表示,泓迅科技前期主要是為相關公司與科研機構提供基於科研外包服務,通過高標準的「生產力」輸出,檢驗科技先進性,跑贏市場預期。 公司未來發展方向還是著眼於進一步拓展以DNA技術為依託的設計和應用市場。
泓迅科技創始人楊平博士,有多年的研發管理經驗及國際化商業成功的案例,參與「863」和「973」合成生物學重大專項的專家顧問,參與「十三五」合成生物學重大專項基因合成平臺的設計。核心管理團隊累計有50年以上的合成生物學行業經驗,擁有豐富的技術研發、產業化管理及營銷經驗和實力。憑藉豐富的DNA合成經驗,團隊核心成員曾在伊波拉,H7N9,寨卡病毒的診斷、治療、預防等科研工作中做出重要科研貢獻。
2014年,泓迅科技曾獲得華大科技A輪戰略投資 。泓迅科技近期已經完成B輪融資,該輪投資由凱風創投、協立投資與雅惠精準醫療基金共同投資。此輪融資後,泓迅科技將繼續著重於Syno® 1.0、2.0、3.0等合成平臺的持續優化,Syno® 3.5自動化高通量合成技術的研發、以及「GPS」平臺的完善,旨在成為領先的DNA技術及合成生物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