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儀器可實時監測全球霧霾流走趨勢

2020-12-06 儀器信息網

  

  圖來自《science》

  據《science》28日最新消息,一款可實時監測空氣品質狀況的新型儀器問世。

  霧霾在身邊,中國空氣汙染已成為人們心中「會呼吸的痛」。據報導,每年因為空氣汙染而死亡的早產新生兒達1600百萬,觸目心驚的背後使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基於這種現狀,考慮到家人的健康狀況,位於北京的數據科學家Yann Boquillod有些坐不住。他出資創建了名為AirVisual Earth的智能空氣品質檢測器,該檢測器可根據人造衛星和超過8000個的監測站提供的信息,通過整合數據處理,實時觀測,展現全球空氣汙染狀況。

  這種空氣品質檢測器主要通過展現風向的流動模式和通過不同顏色表示PM2.5(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細顆粒,可吸入細支氣管和肺泡中,對人體危害極大。)的濃度來體現空氣品質狀況。用戶可放大,傾斜,旋轉以便更好地觀看。

  Yann Boquillod指出,這樣是為了讓人們能更深入的了解空氣品質狀況,從而為下一步更好的治理空氣汙染做好打算。除此之外,他還為智慧型手機提供了一款可觀測600多個不同城市未來三天空氣品質的軟體,最近它已經開始低價售賣,用戶可通過其實時觀測室內和室外空氣品質狀況。

  以下為英文全文:

  Watch air pollution flow across the planet in real time

  China’s air is notoriously toxic: Each year, it contributes to the premature deaths of some 1.6 million people. Concerned about how such pollution was affecting his family, Beijing-based data scientist Yann Boquillod founded AirVisual Earth, an online air pollution map that uses data from satellites and more than 8000 monitoring stations to display global air pollution in real time. The AirVisual Earth interactive maps prevailing wind patterns and shows color-coded concentrations of PM2.5—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2.5 microns in diameter that can penetrate deep into the lungs. Users can zoom in, tilt, and spin the globe for better viewing. The air pollution visualization was crafted 「so people really understand how bad it is,」 says Boquillod, who hopes an informed citizenry will pressure governments and communities to clear the air. AirVisual also delivers 3-day air pollution forecasts for 6000 cities to smartphones, and it recently began selling low-cost monitors people can use to track indoor and outdoor air pollution. 「People want to share that data,」 Boquillod says.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利用雷射遙感製作實時監測霧霾探測儀
    前不久,西安理工大研究生代晨昱和同學們發明了一款可攜式霧霾空間分布雷射探測儀,可以實時監測大氣汙染物的儀器,打破了傳統環保部門測量大氣汙染物的方法,將雷射遙感技術應用到了霧霾監測領域。據悉,該儀器還榮獲了陝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一等獎。
  • 韓媒:韓國研發新系統實時監測霧霾是否從中國吹入
    韓媒:韓國研發新系統實時監測霧霾是否從中國吹入 韓媒稱,韓國國內研究團隊開發出了能實時掌握細顆粒物的構成成分的新監測系統。
  • 全國霧霾實時分布圖 中國霧霾地圖實時監測、城市排名
    全國霧霾實時分布圖 中國霧霾地圖實時監測、城市排名  近期頻繁襲來的大範圍嚴重霧霾,不時啟動的空氣重汙染預警,讓人們心中焦慮。  點擊可查看:  http://www.nmc.gov.cn/publish/haze.html(中央氣象臺)  http://106.37.208.228:8082/(環保部網站)
  • BBC:霧霾不僅傷肺更傷腦!這些儀器可以應對
    根據全國天氣網信息,從今日起,北京將進入新一輪中重度霧霾天。霧霾只會傷肺嗎?錯!  嚴重的霧霾天氣再次敲響了環境治理的警鐘!那有沒有方法能夠檢測和監測霧霾組成呢?針對霧霾的主要組成成分,小編特意盤點了市場霧霾檢測儀器種類及特點,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 衛星遙感監測:捕捉霧霾的「天眼」
    對於空氣品質監測,目前國內主要是基於地面固定站點的觀測儀器獲取大氣汙染物的濃度,但是站點的觀測結果只能代表站點所在區域一定範圍內的大氣汙染情況,難以全方位反映區域大氣汙染特徵。   「全北京分布著35個自動監測站,可以連續不斷地自動分析出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及其化學組分。」
  • 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最後闡明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投資空間,指明投資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戰略建議,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是相關環境監測儀器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
  • 大氣在線監測技術_專題報導_儀器信息網
    海洋光學: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助力大氣汙染防治  海洋光學可提供的大氣汙染物在線監測解決方案主要是利用調諧二極體雷射器吸收光譜 ( TDLAS)和紫外差分吸收光譜 (DOASDOAS整套儀器主要包括:光源、發射和接收系統、角反射鏡(發射和接收系統如不在同一側,不需角反射鏡)、光纜、單色儀、光譜儀和計算機等,典型DOAS設備結構圖如下:
  • 無人機監測揭秘PM2.5分布 霧霾難消散元兇是逆溫層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即使無風無雨,大氣也是上下流動,可為什麼有時霧霾就是散不開?昨天,上海交大課題組公布PM2.5等大氣汙染物濃度的三維分布數據。這些實測數據是他們使用無人機搭載可攜式檢測設備,在長三角地區長期跟蹤監測獲取。由此,也揭開了常常蓋住霧霾的「被子」——逆溫層的秘密。
  • 中國霧霾經濟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前景趨勢報告(2021年)
    霧霾空氣汙染帶來的損失,遠遠大於它所催生出來的市場份額;應對霧霾爆表,不能完全依賴行政性手段,引入綠色稅收制度,建立市場化環境機制,至關重要。  從近期形勢來看,在環保部擬定的全國範圍內PM2.5監測的「四步走」戰略穩步推進之餘,PM2.5汙染問題將進入到汙染源控制階段,工業煙粉塵治理成首要任務。
  • 跨年霧霾持續 百度地圖推「霧霾地圖」可實時查霾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了持續數天的「跨年霧霾」。中央氣象臺於1月3日發布有史以來第一個大霧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幾天華北黃淮等地將持續霧霾天氣。霧霾指數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快速查霾的需求不斷。為此,百度地圖聯合中國天氣網上線「霧霾地圖」,將權威數據在地圖上精準呈現,方便人們更加實時直觀地查詢霧霾指數,了解空氣品質情況。
  • 中興儀器向我局捐贈5套餘氯監測設備
    為增強防疫期間醫療廢水的實時監控,近日,中興儀器(深圳)有限公司向市生態環境局捐贈價值15萬的5套餘氯在線監測設備系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張子非、副局長江海和副調研員章勇出席捐贈儀式。 中興儀器捐贈的是針對新冠疫情的特殊性做了專項設計的餘氯在線監測系統:監測因子選用餘氯這類疫情防控特徵指標
  • 海洋環境監測的類型及其發展趨勢
    、海洋生物等)狀況的初始調查和為掌握其以後間隔較長時間的趨勢變化的重複調查。海洋環境監測發展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光學、電學、機械學、材料學飛速進步的帶動下,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不斷更新完善,監測儀器性能已有大幅提高。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使海洋環境監測真正進入實時化和立體化時代。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洋環境監測呈現「多元化、實時化、長時序、立體化」的發展趨勢。
  • 導電聚合物導電性可實時監測
    導電聚合物導電性可實時監測 267次閱讀 作者:于洋   來源:中國化工報
  • 交大團隊:無人機監測霧霾 證實逆溫層是幫兇
    霧霾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記者昨天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彭仲仁教授團隊在長三角地區用無人機搭載可攜式檢測設備,進行大氣汙染長期跟蹤監測實驗,獲得了PM2.5等大氣汙染物濃度的三維分布數據。這一研究證實了逆溫層對PM2.5擴散的不利影響。同時,研究獲得道路周邊交通汙染物的分布規律,可為霧霾預報、防治提供更精確的數據資料。
  • 中國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絲路一號」項目建設啟動
    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偉剛介紹了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並透露「目前該項目已經啟動建設」。曾偉剛介紹,相比傳統檢測方式,「絲路一號」項目的啟動,能夠解決現有的生態環境監測方法存在的處理效率低、精度低和不能全方位動態監測的問題,通過衛星霧霾監測系統結合健康大數據可以給居民提供更加及時、準確的疾病預警、健康出行、防護措施等建議,打造「空天地一體化」的監測系統,助力智慧環保城市建設。
  • 風雲四號衛星可監測霧霾 將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新京報訊 昨日0時11分,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首發星風雲四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顯著提升我國靜止軌道衛星研製和空間觀測應用能力。
  • 中國霧霾經濟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霧霾經濟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至**,中國PM2.5的嚴重化,一方面將加速全國各城市PM2.5監測網絡的覆蓋,以便提供即時性的監測數據;另一方面,將倒逼PM2.5防治系統工程全面進入到汙染源治理領域,相關行業領域廢氣處理將進入深水區。
  • 2014年盤點:細數環境監測儀器增長點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增長迅速,這主要得益於政府對環境監測儀器的大量採購。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受國家政策影響很大,隨著「大氣十條」的深入實施,新環保法的不斷加碼,「水十條」、「土十條」的即將出臺,我國環境監測儀器需求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狀態。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劉竹:全球碳排放的實時監測
    12 月 10 日 - 11 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紹興市委市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頒獎典禮在紹興上虞舉行。「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2020 年中國榜單正式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劉竹分享了關於全球碳排放實時監測技術的主題演講。
  • 便攜水質監測儀器就在我們身邊,注意不到?
    可攜式水質監測儀而且儀器本身自帶電源,也可使用交直流電源使用,內置了結果儲存功能,可以儲存數百各數據,而且在斷電後,數據也不會丟失。統計數據表明,95年-99年,全球水質分析儀器年平均銷售額為217億美元,同期中國年平均銷售額為20億元人民幣,2001年全球水質分析儀器銷售額高達239億美元,中國也僅9億美元左右,佔全球總銷售額的3.8%。目前,中國約有73%的設備儀器需要進口,在一些高檔精密儀器的領域,中國所佔的比例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