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雜誌》:科學家破解神秘熱土星形成之謎

2021-01-09 科學網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非常靠近母星且包含巨大巖核的氣態巨行星。
(圖片提供:ESA/NASA/M. Kornmesser)

巨大的巖核加上厚厚的大氣層,行星HD 149026b似乎正在打破太陽系的演化規律。然而,如今兩名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終於能夠解釋這顆「熱土星」是如何形成的,這一發現同時強化了天文學家耗費20年心血建立的太陽系形成標準模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發現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以來,天文學家已經建立了學說和計算機模型用於解釋像太陽系這樣的系統是如何起源的。每個系統基本上都始於一個擴散的氣體和塵埃雲——被稱為原行星盤,隨後其內部的引力逐漸將物質凝結在一起。當母星點燃後,其所產生的太陽風會吹散大部分的氣態雲,從而形成了一個內核為巖層的小行星。而在距離母星較遠的區域,其他巖核會吸引冷卻的氣體並形成氣態巨行星,例如太陽系的木星和土星。在一些系統中,氣態巨行星會向著恆星的方向運行,並且在距離母星很近的軌道上消亡。天文學家將這些天體稱為熱木星。

 

然而,在2005年發現的行星HD 149026b——距離地球約260光年——卻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儘管大小與土星類似,但是這顆系外行星的巖核卻很重——大約是70顆地球的質量。同時它還具有一個很厚的大氣層。迄今為止,所有模型都無法解釋這一矛盾的現象,這是因為氣態巨行星不應該擁有這麼大的巖核,而巖石行星更不會包裹著這樣厚重的大氣層。最似是而非的解釋是,這顆系外行星是由兩顆或更多顆氣態巨行星經過原始碰撞後形成的。

 

然而,發生這種碰撞的機率非常低,因此,美國帕薩迪納市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Sarah Dodson-Robinson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天文學家Peter Bodenheimer嘗試著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研究人員在對HD 149026b的母星進行分析後發現,就像太陽一樣,這顆恆星包含了兩倍濃度的重元素,例如鐵和鎳。考慮到這種因素,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假設,即這顆行星始於攜帶了更多重元素的雲團。

 

來自這一塵埃雲的巨大的重力能使得HD 149026b的巖核積聚得特別大,其間它還會吸收周圍的氣體。接下來,這顆巨大的氣態行星開始向著恆星的方向轉移,就像其他星系中的氣態巨行星一樣。Bodenheimer指出,這一假設發生得非常自然,「我們並沒有胡亂地擺弄輸入模型的參數或試圖以任何重要的方式修正理論」。Bodenheimer和Dodson-Robinson在4月份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並未參與該項研究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行星科學家Jonathan Fortney指出,儘管還有一些研究人員在嘗試解釋HD 149026b的形成,但是這項研究「指明了一條朝向看似最可信的假設的道路」。

 

(群芳 譯自www.science.com,4月21日)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揭曉土星六角形渦流形成之謎
    如圖所示,這是土星北極出現的神秘六角形渦流。
  • 科學網—《天體物理學雜誌》:計算機模擬技術再現黃道光之初
    黃道光塵埃來自短周期彗星《天體物理學雜誌》:計算機模擬技術再現黃道光之初 位於地球上低緯度和中緯度地帶的人們可看到,春季太陽西沉,黃昏過後之時,西方地平線有著微末的三角形光錐;而秋季太陽東升,晨曦未現之時,東方自地平線向上伸展出些許「火舌」。這就是黃道光,一般在西方地平線出沒的,會趁夜色籠罩前自行消逝;於東方地平線現身的,隨著天色吐白而隱匿於晨曦。
  • 土星環形成之謎
    根據這一特點,科學家可以跟蹤這些微型衛星的蹤跡,他們發現這些衛星行蹤不定,改變軌道是家常便飯;他們推測,這可能與一些大「顆粒」的碰撞有關。沿著環的徑向,土星探測器還觀察到一些神秘的輻狀條紋,就好像一個滾動的車輪上的輻條。這些條紋的出現好像跟土星上的季節變化有關(土星的1年相當於29.7個地球年)。
  • 夢幻土星探索:截至目前我們發現的那些神秘現象和未解之謎
    作者:小叮噹網絡作家協會-科學探討土星是太陽系中一個美麗而又神秘的行星,從古至今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土星,特別是它漂亮的光環在望遠鏡下看起來十分迷人。土星看上去似乎很平靜,很漂亮。但是土星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狂暴的行星。
  • 宇宙中的天體發出的神秘信號是什麼?科學家:物理學也無法解釋!
    宇宙中的天體發出的神秘信號是什麼?科學家:物理學也無法解釋!人類在地球上誕生、生存、發展。在人類的眼中,地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存在。隨著科學的進步和載人航天技術的提升,人類已經可以進入外太空,進入外太空之後,才發現地球在宇宙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宇宙中蘊含著數以億萬顆的星體。
  • 遠離太陽表面的日冕,反而更熱,終於破解太陽磁波60年之謎!
    博科園:本文為太陽物理學類終於破解太陽磁波60年之謎!然而,這與發生在太陽上的情況正好相反,太陽的外層比其表面的熱源更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磁波將能量從太陽巨大的內部能量儲存庫(由核聚變提供動力)輸送到其大氣層外部區域。因此,了解磁波是如何產生並在整個太陽中傳播的,對研究人員來說非常重要。
  • 終於破解太陽磁波60年之謎!遠離太陽表面的日冕,反而更熱
    終於破解太陽磁波60年之謎!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一名科學家帶領一個國際團隊取得了開創性發現,即為什麼太陽的電磁波在從表面浮現時會增強和增長,這可能有助於解開太陽日冕如何保持數百萬華氏度溫度的謎團。60多年來,對太陽的觀察表明,當電磁波離開太陽內部時,它們的強度會增加,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鑿的觀測證據來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 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破解了木星極地氣旋形成之謎了嗎?還早呢
    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破解了木星極地氣旋形成之謎了嗎?還早呢!每個氣旋風暴直徑在4000-7000公裡之間,保持幾乎相同的間距,至今依然存在,沒有像地球上的氣旋一樣向極地漂移,在陸地和冷水上空逐漸消散,也沒有像土星一樣在兩極合併成一個氣旋。科學家們對此感到迷惑不解。
  • 新研究:在土衛二南極的「虎紋」圖案之謎最終被破解!
    >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新研究:在土衛二南極的「虎紋」圖案之謎最終被破解
  • 科學家破解大型鑽石形成之謎 或源自地表之下數百公裡
    科學家破解大型鑽石形成之謎 或源自地表之下數百公裡 2016-12現在,科學家們宣布,他們破解了這些稀有而寶貴石頭的形成之謎。  美國寶石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大型鑽石可能源自地表之下400公裡至750公裡的超深部,在液態金屬中形成。這項發現將能幫助推進認識地球的深部環境。
  • 美國科學家破解巴基球籠狀碳分子形成之謎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日(北京時間)報導,經過25年的探索,科學家們最近揭開了富勒烯家族中巴基球的籠狀碳分子形成之謎。  科學家們於1985年發現了富勒烯。富勒烯是完全由碳組成的中空的球型、橢球型、柱型或管狀分子的總稱,很像足球的球型富勒烯叫做巴基球,其含有60個碳原子。高度對稱、性質迷人的巴基球分子最開始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25年來科學家力求破解的謎題。這一秘密一直保守至今的原因在於,C60分子是在高能條件下以極快的速度生成。
  • 四大未解之謎之神秘的太陽系
    第一個為土衛八的陰陽臉,土衛八又名伊阿珀託斯,它是土星的第三大衛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的第十一大衛星。人類在一六七一年首次發現它的存在。然而當人類近距離的看到土衛八時,我們卻發現土衛八是一顆陰陽星球。它有一個非常黑的半球和一個白的半球,如此涇渭分明,和其他的顏色差異使得土為八顯得十分特殊。
  • 胡夫大金字塔內的神秘「空洞」能否破解金字塔之謎?
    日前,科學家們在胡夫金字塔內部通過物理學探測發現狹長空間,有專家推測這一發現或將對科學家們破解金字塔建造之謎提供幫助。 該通道長度超30米,橫截面類似於位於其下方的甬道,這一空間的確切結構和作用仍然未知。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建築缺口」,目的是為了工人在建造金字塔時,方便進入甬道和墓室。
  • 木星極地幾何氣旋形成之謎破解了嗎?還早呢
    木星極地幾何氣旋形成之謎破解了嗎?還早呢!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2016年,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北極有8個巨大氣旋環繞著一個中心氣旋,而在南極則存在5個氣旋環繞著一個中心氣旋。每個氣旋風暴直徑在4000-7000公裡之間,保持幾乎相同的間距,至今依然存在,沒有像地球上的氣旋一樣向極地漂移,在陸地和冷水上空逐漸消散,也沒有像土星一樣在兩極合併成一個氣旋。科學家們對此感到迷惑不解。
  • 科學家破解8大"未解之謎":鯊魚"處女"為何產子
    科學家破解8大「未解之謎」   鯊魚「處女」為何產子   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都無法解釋的科學之謎現已找到答案。美國《生命科學》雜誌近日刊出科學家近年揭示的8項科學發現,將這些「未解之謎」的謎底揭曉。
  • 神秘的天外來客奧陌陌起源之謎,再度反轉
    它是如何形成,又從何而來?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牧夫天文曾多次發文討論它的身世,比如幾個月前的這篇文章:天外來客奧陌陌的身世有著落了而最近,Thiem Hoang和亞伯拉罕·勒布(Abraham Loeb)聯合研究否定了學界對於奧陌陌起源的主流猜測,為它的身世之謎又蒙上了一層迷霧。
  • 神秘的天外來客奧陌陌起源之謎,再度反轉!
    它是如何形成,又從何而來?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 牧夫天文曾多次發文討論它的身世,比如幾個月前的這篇文章: 天外來客奧陌陌的身世有著落了 而最近,Thiem Hoang和亞伯拉罕·勒布(Abraham Loeb)聯合研究否定了學界對於奧陌陌起源的主流猜測,為它的身世之謎又蒙上了一層迷霧。
  • 神秘的天外來客奧陌陌起源之謎,再度反轉
    它是如何形成,又從何而來?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牧夫天文曾多次發文討論它的身世,比如幾個月前的這篇文章:天外來客奧陌陌的身世有著落了而最近,Thiem Hoang和亞伯拉罕·勒布(Abraham Loeb)聯合研究否定了學界對於奧陌陌起源的主流猜測,為它的身世之謎又蒙上了一層迷霧。
  • 天文冷知識:土星衛星的十大未解之謎
    卡西尼號的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一個在環內旋轉的物體,暱稱為佩吉(Peggy),極有可能是一個正在形成或者解體的衛星。雖然我們已對這些衛星的迷人之處略有所聞,但是關於土星衛星群以及它們能教給我們哪些太陽系演變的知識,依然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
  •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有望揭示類木行星形成演化之謎
    英國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最近發現了一顆新型天體,正在與一顆遙遠的恆星「共舞」。該天體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的內核,讓他們得以首次管窺此類行星的「內心」,從而揭示其形成演化之謎。諸如木星和土星等氣態巨行星被稱為「類木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