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量子的波粒二象性,​許多量子材料幾乎不能進行數學模擬

2020-08-17 博科園

許多量子材料幾乎不可能進行數學模擬,因為所需的計算時間太長。現在,柏林自由大學和柏林亥姆霍茲中心(HZB)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已經展示了一種顯著減少計算時間的方法,這可能會加速未來節能IT技術材料的開發。超級計算機對於探索複雜的研究問題至關重要,理論上,即使是新材料也可以在計算機中進行模擬,以計算它們的磁學和熱學性質以及相變。

這種建模的黃金標準被稱為量子蒙特卡羅方法。然而,這種方法有一個內在的問題:由於量子系統的物理波粒二象性,固態化合物中的每個粒子不僅具有質量、動量等類粒子屬性,而且還具有諸如相位等類波屬性。幹擾會導致「波」相互疊加,因此它們要麼在局部放大(相加),要麼相互抵消(相減)。這使得計算非常複雜,它涉及到量子蒙特卡羅方法的符號問題。

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y)和HZB聯合研究小組負責人延斯·艾塞特(Jens Eisert)教授表示:量子材料特性的計算每天要在大型計算機上花費大約100萬小時的CPU時間。這在總的可用計算時間中佔了相當大比例。這位理論物理學家和研究團隊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數學程序,通過它可以大大降低符號問題的計算成本。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多米尼克·漢萊特(Dominik Hangleiter)解釋說:

可以從非常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固態系統,符號問題在這些不同的角度中扮演著不同角色。那麼就是以一種將符號問題最小化的方式來處理固態系統的問題,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多米尼克·漢萊特(Dominik Hangleiter)現已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從簡單的自旋系統到更複雜的系統,對於簡單的帶有自旋的固態系統,它們形成了眾所周知的海森堡梯子,這種方法使團隊能夠大大減少符號問題的計算時間。

然而,該數學工具也可以應用於更複雜的自旋系統,並能更快地計算它們的性質。這為加速開發具有特殊自旋特性的材料提供了一種新方法,這類型材料可以在未來的IT技術中得到應用,對這些技術來說,數據必須以相當少的能源消耗來處理和存儲。量子蒙特卡羅(QMC)方法是研究量子多體系統平衡性質的金標準。然而,在許多有趣的情況下,量子蒙特卡羅方法面臨著符號問題。

這使得量子蒙特卡羅算法運行時間受到指數增長的嚴重限制。新研究開發了一種系統、普遍適用、實際可行的方法,通過有效地計算基數變化來緩解符號問題,並用它來嚴格評估符號問題。框架引入了非穩性的度量,正如研究人員用解析和數值證明的那樣,它同時為符號問題的嚴重程度提供了一個實際相關且可有效計算因數。

博科園|研究/來自:亥姆霍茲德國研究中心協會

參考期刊《科學進展》

DOI: 10.1126/sciadv.abb8341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五分鐘量子力學、(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今天小編帶著各位小夥伴一起來學習一下五分鐘量子力學的第二章光的波粒二象性。我們今天不去探討波粒二象性帶來的哲學問題,這玩意一旦談起來不光是沒頭沒腦,更重要的是科學和神學各說各話無法得出爭論的結果,以後我會在專門的文章裡來跟大家探討。
  • 當代量子力學:最好少提「波粒二象性」
    在上篇文章裡,我們討論到,量子就是量子,不是所想像的是「波」是「粒」那樣簡單,波粒二象性並不代表量子的全部。這個觀點,確實對於經典量子力學來講,是一個難以接受的觀點。所以,上篇文章得到一些反對的意見。為此,寫這篇文章,算是對於是上篇文章意見與評論的統一答覆,作為上一篇文章的續篇。
  • 五分鐘量子力學(四),量子史話: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即使是對於氫原子,這個理論也只能求出譜線的頻率,而不能求出譜線的強度。這個情況就說明研究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是很迫切的。1924年,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1892~1987)提出一個假說,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包括電子和質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
  • 什麼是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定程度上是波,一定程度上是粒子。你可能對這個答案非常不滿意,但其實這就是答案!波粒二象性不是波粒「雙標」,可不是我想什麼時候把它當作波(粒子)就什麼時候把它當作波(粒子)。有一套確定的物理規則,告訴我們在什麼時候光看起來像經典的波,什麼時候看起來像經典的粒子。
  • 中國科學家實現對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量子疊加
    新華社南京9月3日電(記者陳席元)我們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能否實現對這種量子疊加狀態的操控?記者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團隊首次演示了單光子波動性和粒子性的非局域可控疊加。相關成果2日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
  • 改「波粒二象性」為「波粒一象性」
    當然,也有人就簡單放過了這個問題,說,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你看,有的時候像粒子(展示光電效應的時候),有的時候像波(幹涉效應的時候)。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光既是粒子,也是波,任何時候都是!光子就是那個可以用波的數學來描述的粒子。其任何行為都可以「用波的數學來描述這個光的粒子」這個數學模型來計算出來。
  • 從波粒二象性到量子力學
    對於光波究竟是波動還是粒子爭論了很多年,雙縫幹涉實驗證明了光是一種波,而光電效應實驗則證明了光是一種粒子,從而產生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原理。量子理論起源於普朗克的猜想,目的是為了解決無限能量困境。想像一個普通的火爐,按照傳統波動和熱力學理論計算,這個火爐的能量是無窮大的,這顯然不可能。
  • 最新研究發現:所有物質在量子水平上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榮格(Thomas Jung)證明了光子-最小的光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隨後,榮格的著名實驗中使光的粒子穿過具有兩個狹縫的障礙物,然後在障礙物後面的牆上形成了幹涉圖像-這種圖像是有波的特點,當它們大量地穿過相同的兩個狹縫時。
  • 凝聚態物質中準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凝聚態物質也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其構成原子的原子核與電子的量子性質和它們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在原則上決定了凝聚態物質的性質;但是,凝聚態物質是由大量的原子組成,大量具有基本量子性質的原子通過簡單的電磁相互作用卻構成了複雜的聚集體,具有豐富多彩的物理性質——我們並不能夠通過簡單地外推少數粒子的性質來理解凝聚態物質的行為。
  • 光的波粒二象性
    比如量子理論認為類似光子的粒子可以同時在不同的地方出現,甚至是同時在無窮多的地方出現,就像波的行為一樣。這種被稱為「波粒二像性」的概念,也適用於所有亞原子粒子,如電子、夸克甚至希格斯玻色子等。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學理論的基礎,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量子力學中一個真正的奧秘」。
  • 由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看人身體與靈魂的二元性
    經典力學把波粒二象性被明確加以區分,把粒子分為我們常說的物質,把波動分為我們常說的光波。這種把波粒截然分開的做法,導致了科學與宗教、唯物與唯心的長期對立,導致人類對好多超自然現象無法解釋,甚至斷然否定。
  • 科學家實現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量子疊加
    科學家實現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量子疊加 2019-09-09 中國科學報 唐鳳 溫才妃 【字體:大 中 小】 這個問題對於有量子力學基礎的人並不難回答,但難以回答的是人們能否對這種疊加性質進行操控。日前,《自然—光子學》報導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馬小松團隊的最新研究結果,該團隊首次演示了單光子波動性和粒子性的非局域可控疊加。
  • 波粒二象性:無法像理解宏觀規律的那樣直觀的「理解」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並不是比較本質的描述,所以被即有粒子的性質又有波的性質這種迷惑是很正常的的事。倒不如說波粒二不像性,這樣至少能明白即不是經典意義上的波也不是經典意義上的粒子。比如你有一個電子,在你不做任何觀測的時候它是一個波函數,按照薛丁格方程快樂地演化。當你測量它的位置的時候,這個過程差不多是這樣的:你:「波函數啊波函數,請告訴我你的位置吧!」
  • 用陰陽的概念來理解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指的是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術語來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術語來描述。這意味著經典的有關「粒子」與「波」的概念失去了完全描述量子範圍內的物理行為的能力。
  • 數學工具可幫助更快地計算量子材料的屬性
    由於所需的計算時間太長,許多量子材料幾乎不可能進行數學模擬。現在,工程師已經展示了一種可大大減少計算時間的方法,這可以加速未來節能IT技術的材料開發。世界各地的超級計算機全天候研究問題,原則上,即使新穎的材料也可以在計算機中進行模擬,以計算其磁性能和熱性能以及其相變,這種建模的金標準稱為量子蒙特卡洛方法。
  • 波粒二象性?泡利不相容原理?哪個量子規則才是宇宙存在的關鍵
    波粒二象性?泡利不相容原理?哪個才是最重要的量子規則?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由原子以及他們構建塊組成的。如果沒有這一條規則,它們將永遠不會構成什麼有趣的東西。看一下你周圍的一切事物。我們考慮物質的波粒二象性,以及對單個粒子(如電子或光子)好像會干擾自身的行為研究。我們常常提及薛丁格的貓,以及量子領域可以同時存在多種可能結果的組合,只有當我們進行關鍵的、決定性的測量時,多種結果才會坍塌到一種特定結果上。圖解:薛丁格的貓是一個理想實驗,旨在說明量子力學中怪誕和違背直覺的本質。
  • 波粒二象性——物質其實是矛盾體
    雙縫幹涉實驗表明,光具有粒子和波兩種形態,也可以叫做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指所有的微觀粒子或量子系統,不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術語來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術語來描述。大家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微觀世界,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波也具有粒子的特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在非觀察的情況下,微觀量子系統處於粒子態和波態的疊加態。
  • 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學其實並不神秘!
    量子力學是物理中的神學,上帝究竟是依靠大量的擲骰子來制定了人世準則,還是早就制定好了一切的宿命呢?想要了解量子力學就要知道三個最關鍵也是入門的概念,「雙縫實驗」「薛丁格的貓」「波粒二象性」,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波粒二象性」,用通俗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解釋下為什麼都說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最不確定的因素呢傳統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間最大的分歧就是「確定」「不確定」,愛因斯坦不相信一切事情的規律都是按照概率來發生,這似乎改變我們對傳統科學的認知,讓物理變得不再嚴謹,「波粒二象性
  • 波粒二象性的發現 1923年9月10日
    薛丁格波動力學的創立是量子力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的革命性事件。 1911 年德布羅意的哥哥擔任第一屆索爾維物理學大會的秘書,他向德布羅意講述了有關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還把索爾維大會的發言稿和論文資料拿給他看。年僅 19 歲的德布羅意對輻射量子論的論文尤其感興趣。
  • 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並且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然而,如果有人告訴你,不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電子、原子、和它們組成我們的物質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你會不會感到背脊發涼?我們的身體難道也是一種波?真是鄙夷所思!物質具有波粒二象性,這不是科學家們的憑空臆想,而是通過無數次的科學推理和實驗去證明得出的結論。這是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