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機器人密度排名:韓國居首 中國增速最猛
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的10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韓國、新加坡、德國、日本、瑞典、丹麥、美國、義大利、比利時以及中國臺灣。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Junji Tsuda表示:「考慮到不同國家製造業自動化程度的差異,機器人密度是個很好的比較標準。由於近年來亞洲大量使用機器人,該地區的增長率最高。
-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工業智能化及《中國製造2025》增加了工業機器人在工業製造領域的應用,2016-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不斷增加,2020年1-11月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206851套,增速有所放緩。
-
2020年全球工業和服務機器人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協作機器人...
亞太地區是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市場 由於中國,日本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亞太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國和僱主 從國家來看,全球機器人消費市場高度集中,2019年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等主要國家銷售額總計佔全球銷量的73%。
-
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 淺談工業機器人核心競爭力
受下遊諸如汽車、3C 等行業影響,自 18 年 9 月起我國工 業機器人產量進入負增長,行業持續低迷,但從 19 年 10 月開始,增速首次轉正 並保持上漲趨勢至今,今年年初雖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並沒有改變這種趨勢。最新 數據顯示,11 月份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 23635 套,創下歷史單月產量新高。
-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回暖,這些相關上市公司怎麼樣了
截至11月1日,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多家上市企業已發布前三季度財報。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拓斯達(300607.SZ)、華中數控(300161.SZ)、埃斯頓(002747.SZ)、新時達(002527.SZ)在內的多家公司業績飄紅。 其中,拓斯達淨利潤增幅最高。
-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國產品牌崛起,但是國際巨頭技術壁壘依然很高
這兩年,隨著中國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工業機器人對於製造業顯得越發重要。公開數據統計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工業機器人首席消費大國。雖然消費排名第一,但是中國的機器人製造產業如何呢?
-
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但三大技術仍被國外壟斷
這兩年,隨著中國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工業機器人對於製造業顯得越發重要。公開數據統計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工業機器人首席消費大國。雖然消費排名第一,但是中國的機器人製造產業如何呢?與韓國、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較低,預計未來5-8年間,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平均增速將超過20%。從密度上來說,我國製造業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僅為68臺/萬人,接近於全球74臺/萬人的平均水準,但是依然低於歐洲的99臺/萬人,遠低於日本(303臺/萬人)和韓國(631臺/萬人)的水平。
-
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將破130臺/萬人
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4.8萬臺(套),全球產量佔比超過38%;服務機器人產品類型日益豐富,已深入到人們家居生活及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 苗圩指出,自2015年首屆世界機器人大會舉辦以來,全球機器人領域創新創業更加活躍,技術演進和迭代步伐明顯加快,產業和市場規模快速擴張,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有力支撐了製造業的智能轉型。
-
中國機器人的2019年—經山重水複、待柳暗花明
2017年之前,全球範圍來看機器人增速最高的是中國,因為政策支持,對比日本花了20年的發展軌跡中國少花了十年的時間,中國機器人保持三四十增長率。但接下來兩三年就交棒給東南亞,整個全球基本在2017年的時候,需求全部集中在中日韓三個國家,汽車電子行業非常強大。從2018年開始政府沒有非常大的動力去補終端用戶,很可能去補核心技術、核心研發方面。
-
峰瑞報告20 | 以史為鑑,為什麼我們看好工業機器人?
作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中國趕上了科技創新政策,再疊加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我們認為, 中國終將誕生世界級的工業自動化企業 。這些企業的產生有什麼規律,它們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發展? 以史為鑑。通過分析工業機器人在美國、德國、日本的發展過程,我們試著尋找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共性因素: 宏觀環境和政策、勞動力豐富程度、行業需求。
-
站在製造業風口上的國產機器人——究竟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2016年5月-2019年9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走勢圖 來源:wind,太平洋研究所 中國是全球第三個具備工業機器人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製造業增速持續放緩,站在風口上的國產機器人,發展密度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
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首次下滑 協作機器人或將成為行業發展方向
協作機器人將是未來工業機器人行業機器人行業大力發展方向 工業機器人又分為傳統工業機器人(非人機協作)以及協作機器人,其中全球傳統工業機器人在2019年出貨量達到35.5萬臺,同比下降12.56%;全球協作機器人出貨量1.8萬臺,在低基數之下同比上升12.50%。
-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下降但仍居世界首位
胡耀傑攝    中新網青島11月23日電 (記者 胡耀傑)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簡稱「CRIA」)23日在青島舉行的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上發布了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
-
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冬盡春始,蓄勢待發
近幾年來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工業機器人的第一大市場,貢獻了超過 30%的 銷量。通過復盤 IFR 公布的 2001 年至 2018 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歷史數據,全球工業機器人和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增速 有著較為相似的變化趨勢,表現出 3 年左右的周期性。
-
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 業界大咖雲集 共贏未來!|機器人|機器...
據悉,本屆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蕪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並由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IFR)、韓國機器人產業協會(KAR)、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俄羅斯機器人協會 (RAR)、日本機器人協會(JARA)、美國機器人協會(RIA)、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分會(VDMA R+A)共同支持召開。
-
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景氣周期開啟,智能製造先鋒
但從 2019 年 10 月開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增 速首次轉正,並保持上漲趨勢至今,增幅屢創新高,2020 年年初雖然受到新冠疫 情影響但並沒有改變行業上行的趨勢。 最新數據顯示,11 月份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 23635 套,創下歷史單月產量 新高,同比增長 31.7%,雖然相比上月 38.5%的增速有所放緩,但仍是今年第三 高增速。
-
新松機器人 營業收入_新松機器人軟體 - CSDN
4.德國庫卡(kuka)庫卡(KUKA)是世界工業機器人和自動控制系統領域的頂尖製造商,總部位於德國奧格斯堡。KUKA機器人公司在全球擁有20多個子公司,其中大部分是銷售和服務中心。KUKA在全球的運營點有:美國,墨西哥,巴西,日本,韓國,臺灣,印度和歐洲各國。
-
亞洲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迅速,在運工業機器人總量再創新高
在智能生產和自動化的成功故事的推動下,在世界各地的工廠中運行的工業機器人的庫存是歷史最高水平。 在運工業機器人總量再創新高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全球在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規模持續提升。截至到2019年,在世界各地的工廠中運行的272.2萬臺工業機器人,創下紀錄,同比增長12%。
-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本體行業調研報告
前言 2019年悄然逝去,對於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來說,2019年顯得有點漫長,漫長是因為行業的「漫冬」。2019年工業機器人市場延續低迷態勢,本體市場呈現差異化的表現: 多關節機器人作為佔比最大的本體類型,輕小負載產品(負載≤20kg)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愈演愈烈,系內外資工業機器人廠商較量的主戰場,同時也是增速下滑最明顯的細分產品之一。
-
國內四大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總資產排行
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機器人在汽車、金屬製品、電子、橡膠及塑料等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入。據IFR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首次突破132億美元,中、韓、日、美、德等主要國家銷售額總計佔到了全球銷量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