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國人為培養天才,用9個月嬰兒做實驗,如今坑害千萬中國孩童

2021-01-13 騰訊網

心理學來源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古人認為人的生命依賴呼吸,呼吸停止了生命就終結了,直到19世紀,德國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這門科學相當複雜,涉及的領域很大,即:認知、情緒、行為、人格……

美國著名的行為心理學約翰·華生認為行為、人格、情緒都是可以通過培養達成的,為此,他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他的實驗是建立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之上。

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巴甫洛夫狗的唾液條件反射,巴甫洛夫本來只是研究狗的消化系統,在研究當中,他發現狗有一種固有的生理反射,每次給狗餵食時,狗都會產生唾液,巴甫洛夫將食物稱為無條件反射。

為了能夠產生條件反射,巴甫洛夫每次在給狗餵食之前,都會搖動鈴鐺,久而久之,這聲音就跟狗糧一樣,只要巴甫洛夫搖鈴鐺狗就會分泌唾液,但不能長期欺騙狗,不然它會對這種反射表現會越來越弱。

這種反應在我國古代早就出現了,比如「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說: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這其實也是一種條件反射。

在巴甫洛夫發表這篇文章之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約翰·華生也是十分贊同這種反射機制,他認為這種反射可以用在人的身上,華生跟她的女助手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當中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了實驗。

艾伯特的母親是一個患有殘疾的人,家庭沒有太多的收入來源,她便提出每天支付一美元來僱傭小艾伯特,在開始實驗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感情測試,小艾伯特撫摸了白鼠、兔子、狗、猴子、有無頭髮的面具、焚毀的報紙等等。

小艾伯特對這些東西都沒有感到任何恐懼,兩個月後,小艾伯特跟這些動物培養了一些感情,當動物經過他身邊時,他還會撫摸它,在此基礎上,實驗也開始了,羅莎莉將小白鼠放在小艾伯特身前。

在小艾伯特撫摸它的時候,華生就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從而製造出巨大的聲響,突然受到刺激的小艾伯特大哭起來,等聲音消失後,艾伯特也開始恢復,羅莎莉又將一隻兔子放在他面前,他又一次敲擊鐵棒。

這種「慘無人道」的實驗,持續了17天,此時的華生將一隻老鼠帶到他面前,結果小艾伯特一看到它就大哭了起來,老鼠跟巨響建立起了一種反射條件,恐懼也培養了起來,華生也得出了一個結論。

他認為人的恐懼是可以被控制,他對外宣稱: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將他們培養成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工程師、科學家……華生的實驗被各大階級的人士打上了反人道。

但是這種教育方法並沒有就此停止,它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誕生了「哭聲免疫法」,不同於去控制孩子,而是父母對孩子的哭聲產生了一種恐懼,只要孩子哭,父母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哄好孩子,但很多時候,不應該去盲目的聽信,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哭。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進行嬰兒和猩猩成長實驗,一起生活9個月,情況出乎意料
    ,就不斷有科學家對大猩猩做各種各樣的實驗,其中就包括讓大猩猩和人類嬰兒一起生活的實驗,可是9個月之後,這項實驗就被叫停,因為情況差點就控制不住了。於是溫斯羅普就找來一個猩猩的幼崽,放在一個剛誕生嬰兒的家庭,由這個家庭的父母負責撫養。
  • 這個殘忍的心理學實驗,就是「哭聲免疫育兒法」的起源
    公司的介紹用了很多高大上的詞彙來包裝和推廣自己的課程,核心的觀點其實就是:寶寶如果哭了,不要管她,千萬不要去抱孩子,時間長了寶寶發現哭了也沒人管,寶寶自然而然就會不哭了,最終能夠自己獨立睡覺了,以後也會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聽起來似乎那麼點道理。前幾天,可樂在睡覺時在嬰兒床裡翻了個身,腳卡在了嬰兒車的護欄裡。
  • 中國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尹希)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他從天資過人,是屬於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1993年,年僅9歲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這個實驗班是專門為智力超群的孩童所設立的,希望能夠通過針對性的培養,盡最大可能挖掘這些孩子們的潛力。
  • 青苗網評:決不允許嬰兒產品變成坑害嬰兒的陷阱
    視頻顯示,5個月大的「柚子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症狀。醫生建議停用嬰兒霜後,孩子症狀出現好轉。此事引發網友強烈關注。  5個月大的孩子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大頭娃娃」現象,讓人看了格外心疼與氣憤。目前,嬰兒特護抑菌霜是否導致大頭娃娃的元兇,各方看法各異,爭執不下。漳州市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最終結果發布尚待時日。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放棄中國國籍入籍美國,一席話引人深思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問題而針對這個問題,社會各界反響強烈,但是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卻仍舊是國內培養的傑出人才數量稀少的現狀。這也說明了科學技術、科學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能一蹴而就。
  • 哈洛恆河猴實驗,毀掉了幾代猴子的幸福生活,卻挽救了千萬兒童
    哈洛也是一位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受華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用1歲孩子實驗,他的教育方法坑害千萬歐美兒童,如今在中國流行)心理學家們喜歡使用「順從、一致、認知、次要刺激」這樣的詞彙來告訴父母如何去教導孩子,比如班傑明·斯帕克),建議應該根據時間餵奶。
  • 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
    本文原標題:《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車上沒剎車,你敢去開嗎?》01/全球第一例基因編輯嬰兒/11月26日,來自中國科研界的一條新聞,註定要轟動全世界: 我們中國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基因編輯嬰兒終於「健康」誕生。 什麼叫做基因編輯嬰兒?就是指她們的一個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從而可以抵抗某些疾病。賀建奎教授這次所「產生」的雙胞胎,是一對天生就能抵抗愛滋病的嬰兒。
  • 這隻大猩猩曾與嬰兒生活9個月,把自己當成人類,最後怎樣了?
    人類如今已經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位置,縱觀整個自然界,我們與大猩猩的基因極為相似,曾經也有人提過這樣的問題,既然大猩猩也是人類的近親,那麼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人類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曾經就有一位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試驗,他把黑猩猩與嬰兒一同撫養了9個月,兩者朝夕相處,最後怎麼樣了呢?
  • 1931年,美國科學家將10個月大兒子和猩猩一起養,9個月後立即叫停
    都說天才和瘋子之間只有一線之隔,有一些科學家的瘋狂行為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為了驗證自己想要的結果,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孩子,直到最後出現了問題才開始補救。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溫思羅普·凱洛格,他為了研究猩猩和人類從小相處在一起的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為此他還把自己剛出生的兒子當成了試驗品,但在9個月之後,他卻突然停止了這項實驗,這又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培養的天才,中美德三國向他投橄欖枝,他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在史丹福大學擔任7年助理教授的高華健正式成為副教授,2000年9月,高華健晉升為正教授,2006年1月,高華健成為美國布朗大學終身教授,2009年,高華健出任西安交通大學名譽教授。2012年,高華健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12月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8年,高華健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4月又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截止到2019年4月,高華健已經獲得中美德三國五個院士稱號,成就之大堪稱「驚世駭俗」!
  • 物理天才尹希與當年的楊政寧為什麼選擇留在美國
    物理天才尹希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的消息引發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尹希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他從天資過人,用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1993年,年僅9歲的尹希考入專門為天才孩童所設立北京八中實驗班。三年後他又以572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那年他才12歲,一舉引發轟動。
  • 為什麼天才小孩大多都有這兩種思維?
    美國天才教育專家譯文、與母親Mama Lu,聯合主講的年末大課正在火熱進行中,精彩授課內容,我們會在這裡做些小劇透哦!譯文與Mama Lu,兩代人經過10年的精心培育,將Eva打造成天才兒童,她們有何獨家秘籍?普通人與天才的差距,究竟差在哪裡?這篇文章,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小小啟發。
  • 美國科學家耗時45年,追蹤5千名天才少年:揭開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用了長達40-50年的時間做了這樣的一個實驗。這個實驗選擇了多達5000名天才少年,從天才少年的兒時起記錄他們人生的成長軌跡。這個實驗結束的時候,由《美國商業內幕》雜誌公開發布這個關於天才兒童的研究報導及結果。
  • 他是國家重點培養的物理神童,曾立志報國,如今娶美國妻子入美籍
    但逐漸從清朝開始,我國不僅不能吸引外國人來學習,反而我國本土的學者要硬著頭皮往外走,有些是為了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為祖國做貢獻,但有些卻背信棄義,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而背信棄義的這位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國家重點培養的神童——尹希。
  • 基因編輯嬰兒爭議核心:人體實驗需滿足9大關鍵條件
    「任何閱讀過中國基因編輯雙胞胎出生報導的人都應牢記9個標準,用以評估這個實驗」。2018年11月26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夕,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據稱在中國誕生。2018年11月27日上午,美國國會技術評估辦公室(AT)、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僱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物法學和生物倫理學教授R. Alta Charo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提出了上述觀點。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物法學和生物倫理學教授R.
  • 那名寧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做教授的數學天才,如今怎樣?
    曾經一位中國教授就被人們誤會了。在人們的嘴裡,我聽到的是他寧可在美國餐廳給人端盤子都不肯回國做教授。實際上,他自己從來沒有明確表示過。隨著越來越多網民的傳揚,他的事情也就逐漸被定性了。此人名叫張益唐,是別人眼中的數學天才,出生在1955年。因為父母就都是知識分子,他從小受到的教育也都是超前的。
  • 節點財經對話任駿菲:美國善於培養天才和白痴,中國則培養精英和中庸
    區塊鏈創業「人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錢」;  美國善於培養天才和白痴,而中國培養精英和中庸;  美國創業者熱衷於做底層鏈項目,中國則更喜歡應用;  泡沫的重塑和破滅都只是短暫的周期性現象;  數據採集行業將會率先出現大規模落地應用;  專利在質量而不在數量;  區塊鏈創業者,首先要理性評估自己的組建團隊的能力
  • 拒絕美國綠卡,登上科學雜誌,24歲天才曹原正向世界展現中國奇蹟
    父母雖然驚訝,但看著孩子的成績單,還是將他轉到了深圳某實驗學校,曹原僅用了3年時間,把小學六年級、整個初中這個天才少年並沒有像方仲永一樣貽笑大方,而是繼續著他那不平凡的一個又一個壯舉。2、天才依舊,19歲拿到碩士學位進入大學少年班後,他虛心學習,待人溫和。憑著物理實驗有著濃厚的興趣,還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在被人還沒完成學業時,他早已結束功課,用多餘的時間去做實驗。
  • 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曹原
    2018年年末,世界最權威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公布了2018年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的名單,年僅22歲的中國天才少年曹原成功入選並位居首位,轟動了世界。那麼,曹原究竟何許人也?他又做出了怎樣驚世駭俗的科學研究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位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
  • 他是中國的數學天才,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北大做教授!
    然而,在我國卻有著一個「不一般」的人,明明是少見的數學天才,可是卻寧願留在美國做一個問人問津的服務生,也不願意回歸故土到大學裡做人人敬仰的教授,他到底在想什麼,現在怎樣了?這個「不一般」的數學天才名字叫做張益唐,在1955年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富庶家庭,他的父親在大學裡做教授,而母親則在政府機關工作,出生就已經讓無數人羨慕不已,再加上他從小就天資過人,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