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失去諾獎,贏得專利,這是筆划算的買賣嗎?

2020-10-22 造就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 (Jennifer Anne Doudna),獲獎原因是她們開發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方法——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這個消息一時間炸開了鍋,很多人發出疑問,為什麼張鋒沒有獲獎?


01 三巨頭與CRISPR的故事

大家之所以提到張鋒,是因為他和這兩位獲得諾獎的女科學家Charpentier、Doudna被稱為CRISPR 三巨頭。如果說Charpentier、Doudna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作原理,那麼張鋒就是第一個改進 CRISPR技術,並把它運用到動植物身上的人。

2003年,西班牙微生物學家弗朗西斯科·莫伊卡(Francisco Mojica)指出細菌中廣泛存在一種免疫機制,可以記住之前感染過的病毒的基因特徵,從而展開防禦。但他的論文相繼被行業期刊拒稿。

原因是這個結論太古怪了。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細菌不可能那麼「聰明」。

弗朗西斯科·莫伊卡(Francisco Mojica),CRISPR線索的的第一個發現者

直到2005年,Mojica的研究成果才被《分子演化雜誌》所接收。從此以後,CRISPR(「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隨後科學家們都在研究CRISPR,終於在2012年初有了定論。

Doudna 和Charpentier 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論文,通過研究細菌免疫的分子結構,她們發現了一種擁有SpCas9蛋白的CRISPR系統適合作為基因編輯的工具。兩人曾因此共同獲得了 2015 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 inLifeSciences)。

2012年,Doudna 和Charpentier共同發表的論文

此時,一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科學家也敏銳地意識到了CRISPR的科研價值,他就是張鋒。2013 年,他在《科學》雜誌發表了論文,首次將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

2013年張鋒發表的論文

自此,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的技術「基因剪刀」(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式誕生。

02 張鋒錯失了諾獎,得到了專利

CRISPR究竟是什麼?

CRISPR是存在於細菌中的一種基因組,該類基因組中含有曾經攻擊過該細菌的病毒的基因片段,是細菌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因此透過這些基因組,人類可以準確且有效地編輯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部分基因,也就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基因編輯技術

兩位科學家的頒獎詞中亦寫道: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夢想成真。

這一切意味著它擁有著巨大的商業前景,不但科學家們積極研究,資本也蜂擁而至。

Editas Medicine是第一批進入基因編輯行業的企業,2013年由張鋒和諾獎得主之一的Doudna創辦,發展順利,且投資者中不乏Google Ventures等知名機構。

然而在張鋒取得CRISPR-Cas9專利後,Doudna便離開了,並成立了新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同樣,另一位諾獎得主Charpentier也在2014年創立了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

三家公司目前均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遺傳病領域取得了許多突破

諾獎得主Doudna為什麼和張鋒分道揚鑣了呢?

張鋒取得CRISPR-Cas9的專利後,Doudna便離開了公司

事實上他們最主要的爭論焦點是:這項技術的專利權究竟應該屬於誰?

按照學術界「誰先發現就歸誰」的原則,專利權歸諾獎得主Charpentier、Doudna應該是妥妥的事情,事實上她們也確實在2012年5月就提交了保護CRISPR技術的專利申請,但7個月後提交專利申請的張鋒卻率先拿到了授權。

這是為什麼?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多年來的統計結果顯示,一個美國專利申請的平均審查周期為23.7個月,也就是將近2年時間。

對於一些希望儘快拿到專利授權的申請人而言,USPTO提供了一系列加快審查的程序,即當申請人滿足相關規定時可以提交加快審查速度的請求,如果被批准,那麼審查就可以進入快速通道,一般12個月內可完成。

在審核流程上,張鋒申請了適用專利加速審查的機制,除此之外,他還利用了當時美國最新的專利政策。

2011年9月16日,《美國發明法案》把 「先發明制」改成「發明人先申請制」,且2013年3月16日開始生效,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提交的申請仍然按照舊的法規。

對於2012年10月提交專利的張鋒而言,他必須想辦法證明自己是發明人,為此,他提供了他的實驗室筆記本的快照,表明自己在2012年年初就建立並運行CRISPR-Cas系統,這個時間早於諾獎得主Charpentier和Doudna發表她們的研究成果以及提交專利申請的時間。

通過「加速審查程序」「證明自己是發明者」,張鋒很快拿到了在動植真菌生物中使用CRISPR的專利。

此外,張鋒還宣布對學術界開放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專利,只要研究不是出於商業目的,就可以隨意免費地使用。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的研究資源公開給大家,一舉贏得了整個學術界的支持。

張鋒,CRISPR/Cas9技術創始人之一,世界最一流的CRISPR/Cas9專家,基因編輯技術的集大成者

諾獎得主之一Doudna並不認可這個結果,因此與張鋒分道揚鑣。

同時,長達7年的CRISPR專利之戰正式開始。

諾獎得主所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認為Doudna和Charpentier先發明了最基礎的CRISPR系統。而張鋒所在的博德研究所認為,是張鋒的工作打開了CRISPR實際應用的大門。

2014年,諾獎得主所在的加州大學選擇向美國專利局上訴委員會上訴。

2017年1月15日,美國專利局上訴委員會作出裁決,張鋒保留專利。原因是在張鋒之前,沒有人能夠絕對確認CRISPR能用於人類細胞等有核細胞。

敗訴方加州大學選擇繼續上訴至美國聯邦巡迴法院,2018年9月,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裁定,維持之前的判決,張鋒繼續擁有在動植真菌生物中使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智慧財產權。

今年9月10日,美國專利審查與上訴委員會(PTAB)發布最新裁定結果,張鋒團隊具有在動植真菌生物中使用CRISPR技術的專利優先權,同時兩位諾獎得主也有重要貢獻。

「專利優先權」意味著張鋒團隊依然暫時保留「在動植真菌生物中使用CRISPR」的專利,並且可以在1年內向其他國家提出專利申請。但此次諾貝爾獎花落Doudna 和Charpentier所在的CVC團隊,是不是從某種程度上給下一次裁決增加了砝碼?

很明顯,圍繞CRISPR長達7年的「世紀大戰」並未終結,一切都給我們留下了更多懸念……

03 CRISPR技術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擁有著廣泛的商業前景,也將會是未來很多領域的底層技術,既可以治療疾病,也可以增強人類,這也許也是科學家們在CRISPR/Cas9專利上爭論不休的原因。

如果說在誕生之初,CRISPR/Cas9還只是生物學家的實驗工具,那麼今天,這項技術已經離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近。

杜興氏肌肉萎縮症(DMD)是男孩最常見的一種致命性遺傳疾病,大約每3500個人中就有1個患這種病,患者肌肉和心臟逐漸衰竭,並在30歲左右死亡。據統計,美國就有2W患者。

長期以來,現有療法只能緩解疾病症狀,卻無法根治,如果運氣好的話患者可能能堅持到近40歲,這個過程中病患需要面對一天比一天無力的身體和病痛。

2016年初,來自三個機構的多個研究組藉助CRISPR/Cas9系統的力量,成功校正了小鼠和人類細胞中的一種導致DMD的常見突變,這一發現給了人類治癒這一疾病的希望。

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單切割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校正小鼠和人類細胞中的一種導致DMD的常見突變

目前,多家學術研究機構已經使用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開發治療DMD的基因編輯療法。雖然這類療法還處於臨床前實驗階段,但它的優勢在於永久性改變了患者DMD基因的結構,因此理論上只需要一次治療,就可以讓患者終身受益,相信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地中海貧血(地貧是危害最為嚴重的遺傳病之一。全球至少有3.5億人攜帶地貧基因,在我國,廣東和廣西是重型地貧的高發區,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1個是地貧基因攜帶者。

輕度可能會表現為貧血、身高、肝脾等發育不良,重度患者平均壽命只有10~12歲,日常需要靠輸血治療維持生命。

讓人們害怕的是,患了地貧幾乎就等於這輩子,甚至子子孫孫都要和這種疾病相伴,因為它無法治癒而且很有可能會遺傳。

重度地貧患者需要靠輸血過日子,且一年至少需要花費 8~10萬

好消息來了!今年7月,邦耀生物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合作開展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兩例接受治療的地貧患者已擺脫輸血依賴,且已治癒出院。這是亞洲首次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治療地貧,也是全世界首次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β0/β0型重度地貧的成功案例。

這意味著那些被下了「終生詛咒」的患者可能會被治癒。

近日,張鋒的師妹楊璐菡所帶領的團隊試圖通過大規模基因編輯,讓豬產生適合移植給人類的器官。

利用基因編輯,豬能產生適合人類的器官嗎?

假如這個設想能夠成功,那麼未來很多之前被宣判「死刑」的疾病都將有了解決辦法……

雖然基因編輯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但還有很多技術難題和倫理困擾著人們。

「基因剪刀」能準確地剪掉我們想剪的基因嗎?

如果我們本想編輯A基因,卻在無意中改變了B基因上的遺傳信息,其後果是難以估量的。另外,一個基因通常具有多種功能。如果為了改變某一性狀而敲除整個基因,這個基因的其他功能也會一併喪失。

2018年,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CCR5)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這個消息一時間引發軒然大波。

基因編輯嬰兒

一年後,「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因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

人們為這對雙胞胎的出生而震驚,也為她們擔憂。有研究表明,與愛滋病息息相關的CCR5基因還和人類壽命有關,這意味著露露和娜娜雖然可能有了抗艾能力,但也面臨著更高的死亡風險。

基因編輯技術給很多疾病帶來了春天,也給人類帶來了遐想,我們是不是能利用它增強自己,讓人變得更聰明、更漂亮、更高…

甚至突破生死的界限?

假如到那時,基因編輯技術是否會帶來新的不平等?

如果我們對人類卵細胞、精細胞甚至是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引起的改變則會代代相傳。我們要不要改變這個基因?在胚胎不能出具「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有權改變它的生命性狀?

對於這個生命科學領域尖端的科技,人們憧憬著,也惶恐著……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作者 | 歡歡

相關焦點

  • CRISPR三巨頭之一張鋒:失掉了諾獎,贏得了專利
    本次諾貝爾獎依舊是六個獎項,分別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1、80後青年科學家張鋒之所以很多人聯想到張鋒,是因為他與這兩位獲得諾獎的女科學家被圈內稱為CRISPR三巨頭。張鋒是美籍華人,1982年出生於石家莊,從小就是妥妥的學霸。本科哈佛,博士斯坦福。
  • 張鋒贏得專利,憾失諾獎
    2015年,科學界最壕獎,也是諾獎風向標之一的科學突破獎授予了詹妮弗·杜德娜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此後每年CRISPR獲得諾獎的呼聲都很高。2020年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公布獲獎名單,CRISPR眾望所歸摘下諾獎桂冠,詹妮弗·杜德娜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收穫諾獎,然而,獲獎者中並無張鋒。
  • CRISPR三巨頭恩怨大結局,張鋒贏得專利但錯失諾獎
    至此,CRISPR三巨頭的」恩怨」也以張鋒贏得專利而最終錯失諾獎為結局。兩個陣營關於CRISPR/Cas9的專利之爭,擺上了臺面。按理說,杜德娜和卡彭蒂耶發表論文在先,申請專利也比張鋒他們早得多,優勢很大。但這愣是被張鋒團隊一套組合拳給破功了。首先,張鋒團隊藉助一系列司法解釋把CRISPR的專利拆成了好幾十份,從法理上把「金子」和「金礦」的所有權分了開來,然後又花錢走了專利審核的「快速通道」,讓他們的專利比杜德娜的更早獲得通過。
  • 張鋒贏得專利、憾失諾獎,細數CRISPR基因編輯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2015年,科學界最壕獎,也是諾獎風向標之一的科學突破獎授予了詹妮弗·杜德娜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此後每年CRISPR獲得諾獎的呼聲都很高。2016年唐獎、2016年蓋爾德納國際獎,則是三人共同獲得。2020年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公布獲獎名單,CRISPR眾望所歸摘下諾獎桂冠,詹妮弗·杜德娜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收穫諾獎,然而,獲獎者中並無張鋒。
  • 特稿|追問諾獎:張鋒因何錯失化學獎?
    楊亦農說,其實這幾個人私下關係還不錯,「至少在開會的時候看起來還好」。張鋒的遺憾諾獎漏掉的英雄人物眾多,但張鋒是其中備受關注的那個。《自然》雜誌(Nature)的報導也稱,張鋒錯失諾獎是最大的意外之一。
  • CRISPR技術獲諾獎,為什麼張鋒與諾獎失之交臂?
    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張鋒做出了什麼貢獻?在此之前,1993年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菲利普·夏普(Phillip Sharp)曾表示,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有四個關鍵的發現者:夏彭蒂耶、徹奇、杜德納和張鋒。所以,諾獎最多頒給三人的規則顯然就是個問題。
  • 張鋒贏專利失諾獎,細數CRISPR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2015年,科學界最壕獎,也是諾獎風向標之一的科學突破獎授予了詹妮弗·杜德娜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此後每年CRISPR獲得諾獎的呼聲都很高。大家一致認為,如果CRISPR獲諾獎,詹妮弗·杜德娜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必然獲獎,為CRISPR發展、應用和推廣做出最大貢獻的張鋒同樣被認為是熱門獲獎人選。
  • 華人科學家張鋒:贏了專利,輸了諾獎
    全球及不同區域 CRISPR 技術市場預期發展趨勢 | 來源:Marketsandmarket救人的良藥,利益的寵兒先以本次與諾獎擦肩而過的張鋒為例張鋒與杜德納的交鋒,始於 對 CRISPR-Cas 9 核心專利的爭奪,即在哺乳動物細胞中使用 CRISPR-Cas 9 技術進行基因編輯的專利——人, 也是一種哺乳動物。作為發明 CRISPR-Cas 9 基因編輯技術的關鍵人物,杜德納、卡彭蒂耶和張鋒早在論文發表之前就已經向美國商標專利局(USPTO)提交了相關的專利申請。
  • 華人科學家張鋒:贏了專利,輸了諾獎
    全球及不同區域 CRISPR 技術市場預期發展趨勢 | 來源:Marketsandmarket救人的良藥,利益的寵兒先以本次與諾獎擦肩而過的張鋒為例委員會(PTAB) 確認此前授予博德研究所有關 CRISPR-Cas 9 的專利不存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說的「幹涉」情況,即該專利仍屬於張鋒和博德研究所[11]。
  • 贏了專利,輸了諾獎(華人科學家張鋒)
    全球及不同區域 CRISPR 技術市場預期發展趨勢 | 來源:Marketsandmarket救人的良藥,利益的寵兒先以本次與諾獎擦肩而過的張鋒為例委員會(PTAB) 確認此前授予博德研究所有關 CRISPR-Cas 9 的專利不存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說的「幹涉」情況,即該專利仍屬於張鋒和博德研究所[11]。
  • 饒毅、魯白爭議:張鋒錯失諾獎了嗎
    兩位都認同張鋒年輕有為、聰明勤奮,且在兩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CRISPR-Cas9基因修飾技術和光遺傳學。這兩項重要工作被公認值得獲諾獎。「如果張鋒獲得將於明天(註:2015年10月5日)頒發的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那恐怕是諾獎評選委員會判斷有誤。」
  • 饒毅、魯白爭議:張鋒錯失諾獎了嗎
    而在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前夕(那一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獲獎),中文媒體就在熱炒張鋒能否獲獎,《知識分子》兩位生物醫學背景的總編對此意見不同,並公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兩位都認同張鋒年輕有為、聰明勤奮,且在兩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CRISPR-Cas9基因修飾技術和光遺傳學。這兩項重要工作被公認值得獲諾獎。但對張鋒是否能夠獲諾獎,兩位主編意見相反。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這一技術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張鋒錯失諾獎,CRISPR三巨頭「恩怨」落幕?
    在為兩位女科學家祝賀的同時,不少人對於另一位基因編輯巨頭張鋒「落選」諾獎感到惋惜。事實上,一直以來對於這位最早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的華人科學家是否該獲諾獎的爭議不斷。過去,張鋒與Doudna與等人曾經攜手創建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但是不久後合作破裂,兩大陣營關於CRISPR/Cas9的專利之爭擺上了臺面。
  • 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
    贏了官司卻輸了諾獎?諾獎委員會說道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共有185位獲獎者,此前只有5名女性,包括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雙料諾獎的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如今杜德納和卡彭蒂耶的加入,使女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增加到了7名。而令人遺憾的是,CRISPR-Cas9技術研究另一先鋒——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與諾獎失之交臂。而這背後還暗含著專利之爭。
  • 「基因魔剪」背後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諾獎委員會說道,杜德納和卡彭蒂耶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 高彩霞:CRISPR技術獲諾獎「絕對不意外」;張鋒沒有名列其中確實有些遺憾
    《中國科學報》:相對於大多數諾獎獎項來說,CRISPR-Cas9(基因剪刀)是一項比較新的技術,這項技術獲得諾獎您覺得意外嗎?CRISPR-Cas9專利之爭中,張鋒最終獲勝。這種差異可能也和專利制度有關。張鋒沒有名列其中確實有些遺憾,不過也不意外。我一直認為可能會是三位科學家獲得這一獎項——Charpentier、Doudna加張鋒。
  • 「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共有185位獲獎者,此前只有5名女性,包括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雙料諾獎的居裡而令人遺憾的是,CRISPR-Cas9技術研究另一先鋒——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與諾獎失之交臂。而這背後還暗含著專利之爭。
  • 「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諾獎委員會說道,杜德納和卡彭蒂耶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共有185位獲獎者,此前只有5名女性,包括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雙料諾獎的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如今杜德納和卡彭蒂耶的加入,使女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增加到了7名。而令人遺憾的是,CRISPR-Cas9技術研究另一先鋒——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與諾獎失之交臂。而這背後還暗含著專利之爭。
  • 兩位女性科學家憑「基因魔剪」斬獲諾獎,「一哥」張鋒為何無緣?
    諾獎委員會說道,杜德納和卡彭蒂耶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共有185位獲獎者,此前只有5名女性,包括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雙料諾獎的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如今杜德納和卡彭蒂耶的加入,使女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增加到了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