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大學排名背後的「信息食物鏈」

2020-11-23 東方網

  原標題:大學排名背後是怎樣的「信息食物鏈」

  全球四大大學排名系統之一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近日發布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清北浙交復」的前五位排序,引發一番議論。

  據報導,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大學的競爭性地位。可是,這個「競爭性」結果有「權威性」嗎?一些機構排名的原始數據都沒有(也不可能)搜集齊,就倉促上陣;一些醫學院或綜合大學把他們的附屬醫院所有論文科研獎項都作為統計數據;而一些院校的科研獎項是不可對外公開的,更不在統計範圍之內。

  這個「競爭性」結果,又有「科學性」嗎?高校的朋友說,綜合排名,如同「關公戰秦瓊」,不同檔次、不同類別、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高校,按照某些人為制定的標準計分,攪拌混合一起,最終卻以高校整體實力打分排序。這種排序在某種程度上更接近一次數字遊戲。

  事實上,某些機構在發布排名之前,總會以調查摸底的名頭,主動上門,推銷或變相推銷他們的講座、出版物(視頻產品)以及學術課題。據了解,一場講座要幾萬元,書也是一賣幾千本,收取費用,理直氣壯。多年來,這種「潛規則」甚至逐漸公開化。有的更直接,排名機構就隸屬於高校,或擁有各種緊密的「合作關係」,那麼誰排名在前,誰排名在後,就更有其「內在規律」了。

  這並不是一個新問題,輿論的質疑和批評聲也一直不絕,可那些搞得風生水起的排名機構,生意依然不錯。

  這恐怕不光是某種異化的「市場需求」在作祟。不權威、不公正、不實用的大學綜合排名大行其道背後,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教育分層問題。

  所謂各種大學綜合排名,每年招搖過市,每個排名指標體系側重點也不一樣,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排名裡順序可能會相差很大。「頂級牛校」可能還有定力,一笑了之,其辦校方針也不會圍繞那些指標體系去設計。但一般高校不能不在意這個排名。因為廣大老百姓不太了解具體情況,只能簡單看排名。於是,排名對學校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及招生都存在影響,換句話說,排名就是「流量」。這是一個分層。

  另一個教育分層在家長群體。城市家庭往往更先更多更專地了解最新的招生考試信息,他們也往往注重根據孩子的學業特長、興趣愛好選擇最適合的專業、最匹配的院校,而不是簡單地盯住一所高校的綜合排名。可是農村家庭,因為缺少充分對稱的信息,往往成為那些不良信息、不實信息的忠實用戶,也是受害對象。顯然,那些綜合排名只能忽悠某些二三流的高校,滿足他們不斷上檔進位的虛榮、立竿見影出政績的衝動,而有關他們的不實排名信息,最終又會干擾或誤導底層那些廣大不知情的家庭和考生。

  這是一個可怕的「信息食物鏈」,最終指向了「信息的窮人」。儘管城市家庭、知識家庭不斷覺悟,日漸理性,人們報考學校會參考自己滿意或適合的學科、專業排名,也會注重院校的師資力量、學術氛圍,院校所在城市的氣候環境、發展空間,而這些都不是一個排名可以承載的信息。媒體、平臺或社會機構應該著力傳遞這樣的信息、案例,基層學校也應該適時強化這樣的信息糾偏、引導。

  當人們佔有的信息足夠充分、準確、全面時,人便會從容、自信,那些無聊無意義的排名信息也就不可能再有市場。

相關焦點

  • 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學術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20...
    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學術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第一輪通知)微量元素屬於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作為維持人類和動物健康和生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幾乎參與人類和動物的所有生理生化活動
  • 看看背後的食物鏈邏輯關係,你就再也不吃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生物界中的食物鏈了。因為蝙蝠的主要食物是蚊子、夜蛾、金龜子、尼姑蟲等害蟲,一夜可捕食3000隻以上,而蚊子等害蟲又是人類疾病的重要傳播者,所以以蚊子等害蟲為生的蝙蝠就非常容易在體內聚集大量的病毒,而據科學家檢測,蝙蝠體內檢測或分離到的病毒超過了130種,其中有近一半都是人獸共患病的病毒,包括彈狀病毒科的狂犬病毒和狂犬相關病毒、披膜病毒科、黃病毒科、布尼病毒科、嵌沙樣病毒科、呼腸孤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和皰疹病毒科等的一些病毒成員
  •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從而也就形成了生產者、初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以及三級消費者這樣一個籠統的食物鏈模型。那麼如果單從「捕食」於「被捕食」的概念來看,人類確實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地位,畢竟消費者層級中每一條食物鏈的最上層,幾乎都有人類的影子。
  • 千姿百態的食物鏈之:食物鏈—食物網—生態平衡
    由於生態系統中食物營養的關係錯綜複雜而密切相關,許多食物鏈現象之間都存著一定的關係。由於是許多食物之間相互縱橫交錯,形成十分複雜的網絡狀結構—「食物網」。上圖為由稻苗—蚱蜢—雲雀—鷹和禾苗—田鼠—狐狸等支鏈食物鏈。由主鏈與支鏈組成食物網。
  • 生態學:「恐懼」影響食物鏈
    &nbsp&nbsp&nbsp&nbsp頂級捕食者的存在可能出現瀑布效應,它不僅減少了獵物數量,這反過來又使得被獵物捕食的食物鏈下一級生物增加,或者和該種獵物競爭的生物數量增加。如果因為被吃掉的恐懼讓該獵物離開當地的生態環境,這就說明獵物對於捕食者的恐懼和躲避,可能產生和被捕食同樣的效果。不過這種恐懼對食物鏈其他部分產生何種影響,以前還不清楚。
  • 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通知
    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和中國農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湖南師範大學、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畜禽養殖汙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際硒研究學會和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五屆微量元素與飼料安全國際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擬於2018年9月24-26日在長沙舉辦,旨在增進行業交流學習,傳播微量元素和食物鏈價值
  • 起底快速止血神奇膠水背後的「黑科技」—新聞—科學網
    我國科學家光交聯生物材料的新突破
  • 媒體揭示央視「食物鏈」:處在行業金字塔頂端
    央視最先被調查的應該是原副臺長李東生,據悉他被調查和早先在央視的廣告背後的經濟問題有關。  兩個月前,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被最高檢以涉嫌受賄犯罪為由帶走立案。作為在中央電視臺工作了22年的重量級人物,郭振璽擔任央視財經頻道(原CCTV-2)總監,兼任央視廣告信息中心主任,可謂權傾一時。無論是在經濟部、廣告部,還是財經頻道,總是和「錢」有關。
  • 人類史三大革命之「認知革命」,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的秘訣
    我們誕生以來,心裡就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人類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似乎這是不辯自明的。但在7萬年前,其實人類和一直處於食物鏈的中下遊的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在7萬年前的某一時刻,一躍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呢?
  • 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公布對澳大利亞大學與研究機構的排名
    : TOC) 旗下子公司、為全球調研與商界提供信息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 (Thomson Scientific) 今天公布了分析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科研影響和科技產出的一項研究結果。在9月/10月期的《科學觀察》 (Science Watch) 中,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對來自其 Australian University Indicators 1981-2006(1981至2006年澳大利亞大學指標)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基於總引用數和影響(每篇論文的平均引用次數)來評估大學和研究機構。《科學觀察》使用特別的引用數據來對當今重要的科學研究進行排名、採訪和報告。
  • 生命世界中的食物鏈
    食物鏈 生命世界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係,把生物與生物之間緊密地聯繫起來,這種生物成員之間以食物營養關係聯繫起來的序列,稱為食物鏈。例如,稻田的稻飛蝨吃水稻,青蛙吃稻飛蝨,蛇吃青蛙,老鷹吃蛇,就構成了水稻→稻飛蝨→青蛙→蛇→老鷹的食物鏈。食物鏈的每一食物級稱為營養級,在上例中水稻為第一營養級,稻飛蝨為第二營養級,依次類推。
  • 暴動騷亂的區塊鏈 動物世界的食物鏈
    截止今年8月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BiOptix從未提過「區塊鏈」半個字。彼時她仍然是一個半死不活、血流不止、半年虧損566萬美元的生物製藥公司。其主業已經凋零到僅僅剩下一些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特許授權的獸醫產品,而之前令人神往的「增強型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也被完全棄坑,終成了一個太監帖。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全球排名前9的頂級捕食者
    風靡全球的野外生存節目《荒野求生》讓貝爺成了家喻戶曉的「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人類憑藉著超高的智慧和藉助、發明和使用各種先進的工具已經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但是當我們不藉助這些工具的時候,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弱的,因為有許多大型、巨型動物能夠輕易將我們殺死。而在自然界卻有著這一樣群動物,它們沒有天敵,它們過著幾乎沒有恐懼、「和平」的生活。
  • 獨家解讀USNews美國大學排名!背後有何門道?
    美國大學最權威的排名USNews更新啦!!!今年排名都有哪些變化?對留學申請有哪些啟示?為了解決大家對於排名的困惑,我們特地邀請了天道首席顧問周一鳴老師,為大家詳細解讀2021USNews美國大學排名,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榜單信息!
  • 中班科學教案:海洋動物食物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海洋動物食物鏈 分頁標題#e#   四、了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 在食物鏈中,蚊子處於哪個等級?它與人類在食物鏈中是什麼關係?
    人類作為當下地球的「主宰者」,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這其實要得益於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是大腦的進化,而不是肢體的進化,所以人類即使沒有尖利的爪子、龐大的體型以及鋒利的牙齒,也能站在食物鏈最頂端。 但是,人類在自然中並不是無敵的存在。
  •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考拉 發表於 2019-11-24 10:16:43 明年,食品和飲料行業的領導人們將在《New Food》為期兩天的活動中齊聚一堂
  • 可能影響海洋食物鏈
    可能影響海洋食物鏈) 身邊事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扔的垃圾到底去了哪裡呢?這些垃圾中的大部分被埋在了地下,而一些不容易分解的垃圾則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 有趣的食物鏈 課堂的新生態
    師:同學們,像小蝦、魚、人類之間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我們稱為「食物鏈」,用箭頭的形式表述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小蝦→魚→人類。(點評:根據學生的提示,一起總結出對「食物鏈」的理解,並告知學生食物鏈的表示方式,這是本課程體系的核心——倡導概念性思維的教學)師:同學們,回到我們剛開始的話題,再來觀察這條食物鏈,如果人類突然不吃魚了,魚的數量會怎樣?
  • 人類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科學家:其實真實的原因是這樣的
    常常有人說:人類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可以說其他生物分為兩種,能吃的和沒研究出吃法的,然後現在多了第三種,是保護動物國家不允許吃。看看如今人類的餐桌,有各種蟲子,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五毒」「四害」都上了餐桌,或許有天「四害」都能被吃成保護動物,可以參考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