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蛋白變異體對HbA1c幹擾的思考

2021-01-18 檢驗視界網

作者:朱小兵

一.HbA1c臨床應用基石

自從DCCT(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試驗)和UKPDS(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這兩大臨床研究確立了糖化血紅蛋白(HbA1c)在糖尿病監控中的重要地位後,HbA1c在糖尿病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2010年ADA(美國糖尿病學會)和2011年WHO(世界衛生組織)將其作為糖尿病診斷指標之一後。雖然,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將其作為糖尿病診斷指標之一,但隨著大家對HbA1c的認識以及實驗室檢測質量的提高,其作為診斷指標是遲早的事。

二.變異體對HbA1c的幹擾

作為醫療工作者,尤其是檢驗人員和臨床醫生,對HbA1c的應用應該有很清楚的認識。但對於HbA1c的一些幹擾因素,比如血紅蛋白變異體,卻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在中國,尤其是南方,血紅蛋白變異體種類和攜帶比例不低。

眾所周知,HbA1c的生成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且在人體內是沒有酶的參與的。其生成量與下列因素相關,1)HbA濃度;2)葡萄糖濃度 3)HbA和葡萄糖作用時間 4)紅細胞壽命。這些影響因素,或者影響這些因素的因素,都會導致HbA1c的結果不能如實評估體內血糖平均水平。其中的第2個因素,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第3個因素,也有相關文獻報導,但大家理解深淺不一。至於第1和4個因素,現在也有文獻在關注,但又確實在臨床造成困擾。所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在《中華糖尿病雜誌》中發表的文章《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指出:對於患有貧血和血紅蛋白異常疾病的患者,HbA1c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可以考慮其他指標,比如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或糖化血清白蛋白來評價血糖。類似的表述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WS/T461—2015,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中出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述?如何理解?

首先,我們先來理解貧血。貧血,在臨床上常見的有兩類,一類是缺鐵性貧血,另外一類是溶血性貧血,比如地中海貧血。而這兩類貧血對HbA1c的影響是不同的,前者可導致HbA1c的結果偏高,而後者是偏低。

而血紅蛋白變異體,對糖化結果的影響,就比較複雜了。

什麼是變異體?其實就是構成血紅蛋白的珠蛋白的肽鏈即α,β或δ組成和正常的有差異。比如血紅蛋白E(HbE),就是β鏈的第26位Glu突變為Lys,其他胺基酸序列不變。到目前為止,全球共發現有超過1239種變異體,僅僅β鏈變異體就有608種以上,且每天都在更新(參見網站http://globin.bx.psu.edu/cgi-bin/hbvar/query_vars3)。其中大多數的理化性質等均不明。血紅蛋白變異體,在中國也有80多種。探討變異體對HbA1c幹擾,可以從兩個層次或角度,即檢測HbA1c準確性和其臨床使用,來考慮。

從HbA1c檢測的準確性角度來考慮,這也是當今很多文獻最關注的地方。大家比較關注當某一標本有變異體時,採用的方法系統報告的HbA1c結果準不準。我們知道,市面上檢測HbA1c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分離法,另外一類是化學反應法。前者包括電泳、離子交換HPLC、毛細管電泳,代表廠家有Sebia和Bio-Rad等;而後者有免疫法,酶法和親和層析法,代表廠家有Roche和Trinity等。分離的方法,能否抗變異體的幹擾,關鍵要看其能否將HbA1c和變異體糖化部分分開,同時將HbA和變異體分開?如果均能,HbA1c的結果本身是準確的。記住,我這裡說的是HbA1c的結果,而不是說其能否應用於臨床!如果HbA1c和變異體糖化部分分不開或HbA和變異體分不開,那麼HbA1c結果就會假性增高或減低。但如果採用了化學反應為基礎的方法,比如親和層析法,本身就不能區分樣板中的變異體和正常的HbA,也不能區分其各自對應的糖化產物。很多此類方法學的廠家宣稱有變異體時,說其對糖化結果沒有影響。這種說法,其實是有很大問題,雖然有一定市場。但如果即使要這樣認定,也一定要告知前提條件,那就是,變異體的糖化速率和HbA的一樣、穩定性也一樣、紅細胞壽命也和正常人的一樣,且變異體的結構變化不會導致化學反應的差異。但變異體種類有那麼多,我們並沒有足夠證據來證明這些前提條件。例如,變異體Hb Raleigh是β鏈N端的第一個胺基酸Val突變為Ac-Ala,而後者是不能進行糖基化反應的。如果用親和法、酶法或免疫法,由於該變異體結構發生變異、糖化速率不一致,得出的HbA1c結果肯定有問題。同時,Rhea J.M等也發現血紅蛋白S,C,D等能導致紅細胞壽命不一。這些均會導致HbA1c的結果不可靠或不能用來評估血糖。由於市場競爭等原因,現在很多廠家都宣稱自己的方法學或系統不受變異體幹擾,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在權威的http://www.ngsp.org/interf.asp的網站上,列出了市場上主流的一些品牌對抗血紅蛋白S,C,D,E和F幹擾能力的總結。這些結果,相對來說,比較客觀。同時,關於其他種類變異體,比如更少見的變異體情況,文獻報導不是很多。國際上Little RR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發表的文獻也很多。2015年Little RR等人用8種方法學,研究了49種變異體的幹擾情況,結果顯示各種方法學的表現是有差異的。該研究是Roche公司資助的,使用Trinity Ultra 2的親和層析以及Roche的免疫法分別作為一級和二級參比系統;同時Tosoh G7/G8,Bio-Rad D10/Turbo,Diazyme酶法,Sebia Capillarys 2 FP作為研究系統。下表1是該文就44種變異體各種方法的結果匯總,因為有5種變異體的結果Roche的和Trinity的不吻合,且沒法從胺基酸替代位置來解釋不一致原因,其數據被剔除。其中Sebia數據比較少的一個原因是本次研究的樣本是凍存過的,有降解,而Sebia系統上會出現一些非典型圖譜結果,無法滿足Sebia廠家結果報告要求。判斷某一系統結果和一級參比系統是否吻合的評判標準是,如該系統結果落在該系統與Trinity用正常樣本建立的回歸曲線99%的置信區間內,則吻合,報告可靠;否則,不吻合,報告不可靠。

表1. 不同系統對有不同種類變異體(雜合子)時可能誤報糖化血紅蛋白結果統計

a. Roche的和Trinity不吻合,且認為Trinity結果可靠

由此表可以看出,1)有變異體時,各種系統可能報告準確或不準確的結果。如有Hb J-Baltimore時,G8的報告,19例有17例報告出錯,G7的無錯報。Bio-Rad的無錯報;2)綜合來說,Bio-Rad的系統表現最好(基於文獻中變異體樣本糖化結果不準確數量,伯樂系統最少,得出的結論),尤其是D10,44種變異體中,無結果有問題。正是由於變異體種類多,各種方法,各種型號表現不一,可能導致糖化結果準確或不準確,這樣臨床醫生就很有必要知曉其使用的檢測系統是否能檢測出變異體(最好知曉是何種變異體),能否抗其幹擾。

從HbA1c的臨床使用角度來說,是因為DCCT和UKPDS這兩大臨床研究的結果證明了HbA1c和平均血糖關係以及與糖尿病併發症發生進展風險關係,我們才可以採用HbA1c來監控血糖水平,進行療效評估等。然而,由於當初的研究中並沒有變異體的相關臨床數據,我們沒法用正常人的數據來指導有變異體的患者臨床診治,尤其是當變異體可能改變紅細胞壽命或結合有地中海貧血時等情況。比如有變異體或地貧時,我們就不能用6.5%作為糖尿病診斷切點。所以,出現變異體或地中海貧血時,我們就有必要限制HbA1c在糖尿病診治中的使用,可以換用其他指標來評估血糖,診治糖尿病。這些觀點,在2015年的《Diabetes Care》雜誌上發表的《2015年ADA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和《中華糖尿病雜誌》上發表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均有體現。

三.小結

變異體對HbA1c的幹擾,其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從檢測HbA1c技術本身來說,我們不能籠統地說某一方法學抗變異體幹擾,而應該具體到某一種變異體以及到多高濃度不幹擾HbA1c結果。不幸的是,目前全球還沒有哪一種方法或系統可以做到這一點,哪怕是IFCC推薦的參考方法對此也無能為力。當然,從應用價值來考慮,也沒有很大的必要去開發這樣的系統。另一方面,當發現有變異體時,我們要考慮HbA1c是否能準確評估血糖。如果不清楚,可以用其他指標,如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標來更經濟地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就沒有必要過多討論出現變異體時,糖化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對於當地的變異體種類的了解以及各種方法學的抗幹擾能力的知曉是至關重要的。要達此目的,檢驗和臨床就應首選以分離為基礎的方法系統,尤其是國際上比較認可的品牌系統,來檢測糖化血紅蛋白。

相關焦點

  • 血紅蛋白C、D和E病
    盧興國  葉向軍HbC的純合子狀態即為HbC病,是繼HbS後第二個被發現的血紅蛋白變異體。
  • 上海實施HbA1c一致性計劃
    目前,全市有85家醫院通過參加該計劃,使自身HbA1c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精密度得到保障,實驗室總變異係數(CV)明顯下降。1996年,美國啟動美國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NGSP),其主要目的也是實現HbA1c檢測的標準化,保證實驗室檢測結果一致。值得關注的是,對上海市部分醫院進行的HbA1c檢測結果調查顯示,參與研究的31家醫學實驗室中僅有7家符合NGSP相關檢測標準的精密度及準確性要求。
  • 《染色體變異》說課稿
    引導學生思考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生物性狀變異的原因,從染色體結構的變化會引起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和排列順序改變等方面來加以思考。3.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出示果蠅的染色體圖,學生閱讀教材,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並回答:(1)果蠅體細胞有幾條染色體?幾對同源染色體?其中有幾對常染色體,幾對性染色體?(2)雄果蠅產生精子進行減數分裂時,精子中有哪幾條染色體?有同源染色體嗎?有幾種精子?
  • 火線精英全新生化模式 變異體與人類的變換
    3、在變異求生比賽,人類和變異體都有自身額外技能可以升級和使用。4、人類被擊敗後會重生為變異體,繼續遊戲。5、變異體成功感染人類後,這名人類會變成變異體,而這名變異體會變為人類。6、當遊戲毒化到只有最後一張安全地圖時,倖存的最後一、兩名人類會化身英雄。7、當遊戲中僅剩下唯一一名生還者時,遊戲結束。8、淘汰設定。
  • 基因進化《生死狙擊》手遊變異體生化新階段
    在今天的內容中,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變異戰玩法的新增元素——變異體進化,擁有了進化能力的變異體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下面就一起來揭曉吧。變異體大換膚,免費道具完成進化在《生死狙擊》手遊的全新版本中,變異體進化內容已登陸遊戲,為我們打開變異戰玩法新篇章。
  • 什麼是血紅蛋白偏低 吃這些補充血紅蛋白
    什麼是血紅蛋白偏低?血紅蛋白偏低會導致貧血。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什麼呢?身體什麼因素會導致血紅蛋白偏低呢?血紅蛋白偏低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什麼是血紅蛋白偏低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血紅蛋白低於成年女性120克/升,成年男性130克/升,6個月~6歲l10克/升,妊娠婦女110克/升,6~14歲120克/升為貧血。
  • 血紅蛋白偏低是什麼原因 血紅蛋白偏低怎麼辦
    血紅蛋白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有的人在進行常規體檢的時候,會出現報告顯示說血紅蛋白偏低。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血紅蛋白偏低是什麼原因、血紅蛋白偏低的危害有哪些以及血紅蛋白偏低吃什麼。血紅蛋白偏低是什麼原因1、缺鐵性貧血就是生活所說的貧血,是因為飲食中缺乏鐵造成的。鐵攝入量不足直接影響血紅蛋白生產,因此會導致血紅蛋白分子生產過程中出現重大故障。這無疑會造成血紅蛋白質水平偏低。如血痔,分娩時大量出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月經過多等鐵丟失過多。
  • 變異體來襲 4399《火線精英》生化模式玩法詳解
    雖然「毀滅之光」已過去了十數年,雖然倖存的人類已逐漸走出絕望開始重建世界,雖然整個戰火大陸正日益生機勃發,但是戰爭的陣痛卻並未結束……由於當年核武器以及生化武器的瘋狂使用,可怕的生態汙染致使某些神秘生物,在這十數年中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變異與進化。他們不僅進化出強壯的肌肉和尖銳的前爪,並且還產生了可怕的高級智能。
  • 血紅蛋白的結構及貧血症
    分類:基礎+擴展具體知識點:血紅蛋白的結構和功能一氧化碳中毒緣由缺鐵性貧血症和鐮刀形細胞貧血症血紅蛋白被生物學家研究的很多,在生物考試裡也時常出現,因而寶姐今天把血紅蛋白好好的講一下。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一種蛋白質,可以攜帶氧氣。注意和血漿蛋白區分,血漿蛋白是細胞外的一種蛋白質。圖源:Google血紅蛋白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呢?血紅蛋白由4條肽鏈組成,每個肽鏈與一個亞鐵離子結合,每個亞鐵離子可以結合一個氧分子。
  • 《自然》發表人類遺傳變異體大型資料庫研究成果
    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是一個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資料庫,匯集了來自不同人群的外顯子組數據和全基因組數據,全球多國研究人員參與分析。研究人員將最新的分析結果匯集在7篇論文中,分別發表在《自然》《自然·通訊》及《自然·醫學》上。
  • Science:PTEN基因變異體有望能夠治療多種癌症
    2013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基因變異體或能夠治療諸如乳腺癌,腦癌等癌症。該變異體稱之為PTEN-long,在維持細胞健康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一直癌細胞發育。相關報導發表在6月6日的Science雜誌上。
  • 《全球使命3》老司機商場扛槍血拼生化變異體
    遠東第一監獄,發生了大量囚徒不明原因的暴動行為,有些甚至出現了生化變異的現象。由於生化變異能更改人的基因和肌理結構,部分因變異而身負異能的囚徒逃出了監獄。國聯在得知消息後,火速派遣了人員調查。而在國聯精銳小隊執行任務時遭遇了生化試驗體的攻擊,阿爾法小隊不得不與危險的變異體作戰。
  • 《染色體變異》教案
    《染色體變異》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舉例說出並理解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四種類型以及染色體數目的變異。2.知道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概念。【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染色體結構、數目變異以及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及單倍體的概念,提高觀察分析問題、總結歸納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染色體結構和數目變異的理解以及對單倍體、多倍體的特點和應用,理解生物界這種可遺傳的變異類型,感受生命的奧妙。
  • 血常規若存在幹擾,這個指標最靈敏!
    MCHC的臨床意義 MCHC指平均每升紅細胞中所含血紅蛋白濃度,是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的參數之一,參考範圍為320-360g/L。MCHC並非由血細胞分析儀直接檢測的結果,而是一個計算值,即MCHC=HGB/HCT。
  • 新冠變異病毒現「逃逸突變體」,科學家:恐讓疫苗失效
    新冠變異病毒現「逃逸突變體」,科學家:恐讓疫苗失效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1-01-13 21:14 來源:澎湃新聞
  • 血液中的氧氣「搬運工」——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由兩個α亞基和兩個β亞基構成的四級結構蛋白質,其中每個亞基都結合了一個血紅素輔基,正是血紅素輔基使得血液顯現出了紅色。血紅蛋白在血液中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輸送氧氣。氧氣進入身體後,約有98.5%會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氧合血紅蛋白」。當血液流經各個組織,氧氣會從氧合血紅蛋白中分離出來,進入組織。
  • 新舊教材丨血紅素與血紅蛋白
    這些變化體現了新版教材編寫中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今天我們來談下新教材中的血紅素和舊版教材中的血紅蛋白,它們是同一個物質嗎?一、教材中血紅素與血紅蛋白舊版教材在「無機鹽的作用」這一資料中使用的是「血紅蛋白」[1],而新版本使用的是「血紅素」[2]。
  • 《火線精英》生化大進化機甲英雄大戰變異體[多圖]
    作為一個升級後的模式,生化-進化在原有的生化模式基礎上,增加了5個規則:1、回合制模式,默認有5回合,遊戲中所獲積分也可參與生化王者榜的排名;2、開局前15秒,玩家可以通過點擊「變異體」或「機甲」的變身按鈕來增加變身概率,點擊一次就夠;a、開局時,從選擇「機甲」的玩家中選取一名操縱「機甲-加百列號」;b、開局時,從選擇的「變異體」玩家中選取一名變身為「變異母體」;c、在只有一個玩家有做選擇時,則那名玩家100%會變身,沒人選擇則隨機變身;3、在該模式中,機甲-加百列號無法真正殺死變異體。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有助發現新疾病基因
    圖片來源:《自然》網站英國《自然》《自然·通訊》《自然·醫學》雜誌近日同時發表來自多家研究機構的一系列報告,集中描述了對一個匯集了逾14萬人樣本的資料庫——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的應用,該資料庫擁有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公開目錄,是我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發現新疾病相關基因的寶貴資源。
  • 《染色體變異》答辯題目及解析
    【參考答案】根據我對本節課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概念,舉例說出並理解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四種類型以及染色體數目的變異,能說出單倍體和多倍體的特點、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