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PTEN基因變異體有望能夠治療多種癌症

2020-11-30 生物谷

2013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基因變異體或能夠治療諸如乳腺癌,腦癌等癌症。該變異體稱之為PTEN-long,在維持細胞健康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一直癌細胞發育。相關報導發表在6月6日的Science雜誌上。

Ramon Parsons博士領導的研究組發現抑癌基因PTEN在諸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腦癌等癌細胞中發生變異。PTEN編碼403個胺基酸的脂質磷酸酶,該蛋白對細胞生長,分裂和生存都有重要作用。抑制PTEN蛋白能夠引起癌細胞發育。

在本次研究中,Parsons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人類細胞,發現PTEN變異體能夠增加蛋白質長度,比正常PTEN蛋白長43%。他們稱該變異體為PTEN-Long。像PTEN單元一樣,長型蛋白具有相同的酶活性,但是與正常PTEN不同的是,長型PTEN能夠被細胞分泌,進入另一個細胞中。該結果表明增加的蛋白序列能夠作為抑癌基因的轉運信號。

Parsons博士稱,許多年前科學家就在研究PTEN蛋白和PI3K的臨床治療的可行性。我們的發現表明長型PTEN有望成為治療多種癌症的切入點,我們非常的興奮。

人乳腺癌細胞和腦癌細胞缺少PTEN和PTEN-Long,研究人員將PTEN-Long和正常PTEN轉移到該癌細胞中。發明發現,PTEN-Long與正常PTEN類似都能夠降低PI3K通路活性,這會導致細胞繁殖能力降低。他們同樣發現PTEN-Long在乳腺癌組織中比在健康乳腺組織中少。

為了檢測PTEN-Long的治療效果,Parsons博士和他的研究人員將癌細胞注入小鼠中,然後用PTEN-Long治療該模型小鼠。經過了五天治療後,該模型小鼠癌細胞完全消失了。研究人員總結道PTEN-Long能夠改變PI3K通路來抑制癌細胞生長。而其能夠進入其他細胞的能力在治療過程中非常關鍵。由於胰島素受控於PI3K通路,研究人員發現PTEN-Long治療的小鼠的血糖濃度稍微升高。

Parsons博士稱,該發現表明PTEN-Long在細胞穩態和抑制癌細胞中都有作用。該基因變異體有望作為依賴於蛋白質方法治療癌症,或許對治療糖尿病也有作用。

Parsons博士接下來打算研究PTEN-Long的正常功能,癌細胞如何對其產生抗性,什麼時候發生該過程的,如何將其用於治療等問題。(生物谷Bioon.com)

A Secreted PTEN Phosphatase that Enters Cells to Alter Signaling and Survival

Benjamin D. Hopkins, Barry Fine, Nicole Steinbach, Meaghan Dendy, Zachary Rapp, Jacquelyn Shaw, Kyrie Pappas, Jennifer S. Yu, Cindy Hodakoski, Sarah Mense, Joshua Klein, Sarah Pegno, Maria-Luisa Sulis, Hannah Goldstein, Benjamin Amendolara, Liang Lei, Matthew Maurer, Jeffrey Bruce, Peter Canoll, Hanina Hibshoosh, Ramon Parsons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on chromosome Ten (PTEN) is a tumor suppressor and an antagonist of the phosphoinositide-3 kinase (PI3K) pathway. We identified a 576-amino acid translational variant of PTEN, termed PTEN-Long, that arises from an alternative translation start site 519 bp upstream of the ATG initiation sequence, adding 173 N-terminal amino acids to the normal PTEN open reading frame. PTEN-Long is a membrane permeable lipid phosphatase that is secreted from cells and can enter other cells. As an exogenous agent, PTEN-Long antagonized PI3K signaling and induced tumor cell death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providing a means to restore a functional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to tumor cells, PTEN-Long may have therapeutic uses.

相關焦點

  • 院士論壇 | 王紅陽院士:基於抑癌基因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
    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王紅陽院士分享了基於抑癌基因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首先,建立膽管癌患者來源異種移植模型在這個研究過程中,王紅陽教授發現蛋白酶體抑制劑硼替佐米對PDCs具有強大的細胞毒性作用。硼替佐米(Bortezomib)本來是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為何會對部分膽管癌類型有效呢?王紅陽院士解釋:「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Pten抑癌基因在硼替佐米高敏感的膽管癌細胞中是缺失的。而我國有30%-40%的膽管癌患者缺失pten抑癌基因,可恰恰是這一部分病人,對藥物有高度的敏感性。」
  • N Engl J Med:PTEN基因失活導致癌症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我們所見的沒有PTEN基因突變的病人中,WWPI基因突變可能至少佔了一部分原因,"Eng博士說。"重要的是,與PTEN不同,WWPI及其調控的細胞通路是可用藥的靶點,這一事實對癌症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並可能為未來的藥物開發研究打開大門。"
  • Science:性別會影響體脂,癌症發生風險以及出生體重等性狀
    2020年9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巴塞隆納基因組調控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性別對幾乎每種類型的人體組織中的基因表達都具有很小但普遍的影響。這些性別差異在涉及許多功能的基因中都被觀察到,包括人們對藥物的反應方式,女性如何控制懷孕期間的血糖水平,免疫系統如何功能以及癌症如何發展等。
  • Science:特定腸道共生細菌能夠提高癌症免疫療法的治療成功率
    儘管這些免疫系統增強藥物已引發某些癌症的治療變革,但是大約僅35%的黑色素瘤患者從這種免疫治療中獲得了顯著的益處。當前的這項研究是對Gajewski實驗室在2015年11月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論文(doi:10.1126/science.aac4255)的追蹤研究,那篇論文是首批將特定腸道細菌的存在與更加強效的免疫治療藥物聯繫起來的論文之一。這些之前發表的論文已證實腸道微生物組組成能夠影響這些癌症免疫療法在小鼠中的療效。
  • 染色體變異與癌症
    雖然癌症的分類紛繁複雜,但不同類型的癌症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研究癌症基本的、共有的特徵非常重要,可以為理解癌症發生過程和進一步研究如何檢測、診斷及治療癌症提供理論依據。 非整倍體就是癌症的一個典型特徵。非整倍體指的是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發生非整套變異。每個物種都含有特定數目的染色體,通常以整套的形式存在,其個體被稱為整倍體。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關聯,分享給大家!,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多種類型癌症的新型療法,包括腦癌、肝癌和血液癌症等。研究者Lincoln Stein表示,非編碼DNA在基因組中佔到了98%的比例,其對於科學家們而言非常難以研究,而且其因為不編碼蛋白質經常會被忽略。通過仔細分析這些區域,研究人員在DNA代碼的一個鹼基中發現了改變,其或能驅動多種類型癌症的發生,研究人員或能利用這種新型癌症機制來開發治療包括癌症在內多種疾病的新型療法。【3】eLife:基因突變協同讓肺癌更惡性!
  • Science:多種精神疾病之間存在相同的基因變異
    他們確定精神疾病有許多相同的遺傳變異,而諸如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類的神經疾病(neurological disorder,也譯作神經障礙)似乎存在著更加明顯的差異。這項研究對遺傳變異與腦部疾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為廣泛的探究。這些結果表明不同的精神疾病之間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重要的相似性,而當前的診斷類別並沒有反映出這一點。
  • 單一基因到底有多重要?不僅和糖尿病有關,突變體還會誘發癌症!
    FADS1基因是脂肪酸去飽和酶基因家族的一員,該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夠通過引入雙鍵調節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該基因的變異影響著許多疾病的風險。這個突變形成了一個進化優勢,導致形成了一個活躍表達的FADS1變異,這個變異基因逐漸成為世界上一個常見的變異。【4】Nat Genet:良性or惡性胸腺瘤?
  • 科學家如何靶向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通過靶向作用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與大家一起學習!,由於骨髓中含有負責機體終生血液產生的造血幹細胞,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深入研究多種血液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4】Science:美洲駝納米抗體有望成為對抗新冠病毒的強大武器doi:10.1126/science.abe4747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從美洲駝(llama)身上提取小型的但極其強大的SARS-CoV-2抗體片段的新方法,這種抗體片段可以被製成可吸入的治療劑,具有預防和治療COVID
  • 科學家如何利用聯合療法來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要開發出新型療法治療多種類型癌症,而在治療癌症的道路上,研究者們常常會將不同療法進行結合使用來治療癌症,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重磅級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聯合療法來成功治療癌症。
  • 「Science子刊」新發現:巴西人獨有的基因變異,會增加其患癌風險
    聖猶達病理學的教授、該論文的資深作者拉傑德·贊比蒂(Gerard Zambetti)表示,「TP53-R337H突變不能解釋全部的癌症風險。攜帶TP53-R337H基因的個體之間的差異可能導致一些人患上多種癌症,一些人患上一種癌症,還有一些人根本不會患上癌症。」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基因檢測技術,對治療癌症幫助有多大?
    癌症是目前世界性的醫學難題,目前的醫療技術攻克癌症尚需時日。癌症的靶向治療由於針對性強、副作用小而受到臨床追捧,但靶向治療前對於患者癌症分子變異類型的診斷非常重要。隨著靶向藥物治療的逐漸普及,近幾年癌症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也逐漸廣泛應用起來。基因診斷能夠幫助腫瘤醫生針對不同分子變異類型的病人選擇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從而實行靶向藥物治療。
  • 新型T細胞有望幫助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種疾病
    在其抵達細胞表面的路上,磷脂分子能夠更容易將其吸附到CD1d分子上,從而使得糖脂分子難以吸附到CD1d上,正因為如此,糖脂分子也很難到達細胞表面,這意味著,iNKTs細胞並不能被糖脂分子輕易刺激激活。科學家們認為,iNKT細胞非常重要,因為其能保護細胞抵禦特定癌症的進展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然而,iNKT細胞非常活躍,當其處於過度刺激狀態時就會促進酒精性肝炎或其它肝臟疾病的發生。
  • 暗藏的癌症「定時炸彈」——RET基因突變
    近日,這款備受矚目的在研藥物又傳來了多個好消息,它已經在美國正式完成上市滾動申請,有望獲批用於經含鉑化療的RET融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此外,其治療RET突變的甲狀腺髓樣癌也獲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數據。據悉,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正由國內的創新藥企基石藥業在中國開展,期待能造福更多國內患者。
  • Science特刊從轉錄組角度專注於人體遺傳變異
    1.Science:性別會影響體脂、癌症發生風險以及出生體重等性狀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班牙巴塞隆納基因組調控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性別對幾乎每種類型的人體組織中的基因表達都具有很小但普遍存在的影響。
  • 精準靶向罕見RET突變,這款在研新藥有望帶來治療變革!
    作為「不限癌種」療法的重要信號通路之一,RET致癌基因存在於多種癌症中,但迄今患者還沒有等到一款能夠精準靶向RET融合或突變的治療手段。專注於精準靶向療法的Blueprint Medicines開發的一款高選擇性RET抑制劑pralsetinib(代號BLU-667),以出色的研究數據備受矚目,有望為RET變異癌症治療帶來積極變化。目前該候選藥物正在開展全球1/2期臨床試驗,主要針對RET變異的晚期實體瘤患者。今年8月,該候選藥物也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Genome Medicine: 提高癌症治療效果的新方法
    2020年4月1日訊/生物谷BIOON/---通過挖掘大量的遺傳數據,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有望促進醫生治療癌症,預測患者預後並確定哪種治療方法最適合某類患者的能力。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我們基因的遺傳變異,這些變異影響患者在診斷後和治療過程中的表現。有了這些信息,醫生將能夠檢查患者的基因組成,從而提供真正個性化的藥物。
  • 遠離菸酒卻染癌症 基因變異是疾病禍首?
    原標題:基因變異是疾病禍首?   目前為止,在肝癌、大腸癌、肺癌、胃癌、宮頸癌等多種癌症患者血清中發現了p53抗體。也就是說,突變後的p53將展現其邪惡的一面。   「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突變後的p53才與個體患癌機率有關。」聶凌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