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多種精神疾病之間存在相同的基因變異

2021-01-09 生物谷

2018年6月28日/

生物谷

BIOON/---諸如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之類的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也譯作精神障礙)經常在家人中發生。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中國和日本等36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在遠遠超過之前針對這個主題的研究的規模上探究了這些精神疾病與大腦中的其他疾病之間的遺傳關聯性。他們確定精神疾病有許多相同的遺傳變異,而諸如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類的神經疾病(neurological disorder,也譯作神經障礙)似乎存在著更加明顯的差異。這項研究對

遺傳

變異與腦部疾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為廣泛的探究。這些結果表明不同的精神疾病之間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重要的相似性,而當前的

診斷

類別並沒有反映出這一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6月22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alysis of shared heritability in common disorders of the brain」。

圖片來自Evgeny Gromov/iStock。


美國布羅德研究員斯坦利中心群體遺傳學主任Ben Neale說,「這項研究正開始重新塑造我們對大腦疾病的看法。如果我們能夠揭示不同疾病之間重疊的

遺傳

影響和模式,那麼我們可能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並有可能確定適合定製治療的具體機制。」

探究這些生物關聯是充滿挑戰性的。大腦是一種棘手的難以直接研究、難以詳細掃描或倫理上難以進行活組織檢查的器官。因為多種腦部疾病常常同時發生,所以很難破解一種腦部疾病何時可能影響另一種腦部疾病的產生。

為了研究這些腦部疾病之間的生物學重疊,這些研究人員必須依賴於遺傳學手段。就當前的這項研究而言,他們將他們的數據匯集在一起來檢查25種精神疾病和神經疾病的遺傳模式。由於每種

遺傳

變異僅對發生某種疾病的風險貢獻很小的百分比,因此開展這種分析就需要大量樣本以便從噪音中分離出可靠的信號。

這些研究人員對265218名患者和784643名對照者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來測量這些疾病的

遺傳

重疊程度。他們還從1191588個人中檢查了腦部疾病與17種身體或認知指標(如受教育年數)之間的關係。這種數據集最終包括他們能夠確定出的研究常見腦部疾病的具有足夠樣本量的所有GWAS聯盟。

Neale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Verneri Anttila說,「這是來自全世界數百名研究人員在分享數據上作出的前所未有的努力,這會增強我們對大腦的理解。」

最終結果表明在不同類型的精神疾病---尤其是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ADHD)、躁鬱症、重度

抑鬱症

和精神分裂症---之間存在廣泛的遺傳重疊。這些數據還顯示神經性厭食症和強迫症(OCD)之間以及OCD和圖雷特綜合症(Tourette syndrome)之間存在強烈的

遺傳

重疊。相反,諸如帕金森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疾病似乎彼此之間以及與除偏頭痛之外的精神疾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其中偏頭痛與ADHD、重度

抑鬱症

和圖雷特綜合症存在著

遺傳

關聯性。

根據這些研究人員的說法,精神疾病之間的高度

遺傳

相關性提示著當前的臨床類別並不能準確反映潛在的生物學特性。Neale說,「當患者被確診時,傳統的疾病分類可能並不符合現實,畢竟大腦中的機制可能導致症狀重疊。」

作為一個假設的例子,一種調節注意力集中的機制可能會導致ADHD中的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和精神分裂症中的執行功能下降。對這些

遺傳

關聯的進一步探究可能有助於確定新的臨床表型,並為患者的治療開發和選擇提供信息。

此外,在認知指標中,這些研究人員吃驚地注意到讓一些人易患上某些精神疾病---即厭食症、自閉症、躁鬱症和OCD---的

遺傳

因素與較高的兒童認知指標(包括更多的教育年限和大學成就)相關的因素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然而,神經疾病(特別是阿爾茨海默症和

中風

)與這些相同的認知指標負相關。

Anttila 說,「我們對一些通常與老年人有關的神經疾病的遺傳因素與影響早期認知指標的遺傳因素呈負相關感到吃驚。此外,也令人吃驚的是,與許多精神疾病有關的

遺傳

因素與教育程度正相關。我們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和更大的樣本量來了解這些關聯性。」

這些研究人員已在線提供了他們的GWAS數據。為了發現可能與這些疾病相關的機制和信號通路,他們計劃研究更多的特徵和

遺傳

變異以便進一步探究這些模式。(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The Brainstorm Consortium, Verneri Anttila1,2,3,*, Brendan Bulik-Sullivan et al. Analysis of shared heritability in common disorders of the brain. Science, 22 Jun 2018, 360(6395):eaap8757, doi:10.1126/science.aap8757

相關焦點

  • Science:重大發現!多種精神障礙存在著基因重疊
    2018年2月10日/生物谷BIOON/---大多數醫學疾病具有明確的在組織、器官和體液中觀察到的物理特徵。相反之下,精神障礙(psychiatric disorder)並不是由這種病理特徵所定義的,而是由行為所決定的。
  • 美國麻省總醫院研究發現多種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過1600多萬人,發病率超過1%,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美國麻省總醫院和精神疾病基因組協會(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最新研究發現,許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作為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人員發現了100多種影響多種(一種以上)精神疾病患病風險的基因變異。
  • 麻省總醫院:這109種基因變異,會讓人患上精神疾病
    作為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人員發現了100多種影響多種(一種以上)精神疾病患病風險的基因變異。基因由DNA片段組成,DNA序列的改變會產生基因變異,從而增加或降低患病風險。研究人員現已發現許多影響特定精神疾病患病風險的單一基因變異。然而,基因通常具有多效性,這意味著單種基因也可能產生多重效應。
  • Science特刊從轉錄組角度專注於人體遺傳變異
    GTEx項目為闡明遺傳變異如何影響人類的基因調控和數量性狀奠定了基礎。這類對遺傳變異和組織特異性的研究為基因組的特性提供了信息---包括非編碼元件和染色體末端的端粒,並幫助我們了解遺傳變異如何影響衰老和疾病。這些研究工作為未來探索構成全人類的常見和罕見變異的影響奠定了基礎。
  • Science:RNA剪接突變在遺傳變異和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他們研究了上千種突變如何影響對諸如身高之類的性狀和諸如多發性硬化症之類的疾病的基因調節。這些發現突出表明人們需要更好理解RNA剪接在複雜性狀和疾病變化中的作用,同時能夠更加準確地在功能上理解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結果。
  • 迄今最全面大腦基因圖譜研究成果公布!揭示自閉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發病機理
    已有研究揭示了神經精神病遺傳學中的高風險多基因結構,涉及多種常見變異和罕見變異。但由於大多數遺傳變異存在於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因此人們對大腦基因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尚沒有全面的了解,這極大地阻礙了基因突變與疾病之間聯繫的研究。
  • 補體基因是造成多種疾病性別差異的原因
    經過不懈努力,他們揭示補體基因在多種疾病中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2020年5月11日,《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與具有正常補體成分4(C4)基因型的個體相比,C4A和C4B的變異(其位於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所在位點)與精神分裂症發病風險增加相關,並且增加了7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發病的風險,在Sjögren症候群產生16倍的變化,在這兩種疾病中,C4A的保護作用均強於C4B。同樣的等位基因會增加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從而大大降低SLE和Sjögren症候群的風險。
  • 基因分析: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可能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埋下了「種子」
    基因分析: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可能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埋下了「種子」  Winnie Lee • 2020-04-08 13:54:24 來源:前瞻網 E2445G0
  • 遠離菸酒卻染癌症 基因變異是疾病禍首?
    原標題:基因變異是疾病禍首?它和基因檢測疾病有關,也有可能會在未來某一天完整地回答上述那個「老掉牙」的問題。   目前,人們普遍認識的基因與疾病的關係,就是通過個人DNA的檢測,觀察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對應基因有突變,或者基因表達程度有問題,從而判斷疾病是否發生。   已知的比如地中海貧血、唐氏症候群、色盲、結腸癌、乳腺癌等都與一些易感基因有關。
  • 研究發現人體內不存在基因相同的神經元 | 早期實驗室
    生物學常識認為,儘管人類身體中的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DNA ,但是每個細胞核中的遺傳指令是相同的。現在,新的研究證明這一假設是錯誤的。在體細胞(nonsex)中實際上存在幾個自發性突變的可能,從而導致每個人都含有大量的基因組,這種情況被研究人員稱之為基因的鑲嵌現象(指單一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同一個體的細胞有不同的遺傳組成、染色體結構或染色體數目的現象。)。
  • Science:PTEN基因變異體有望能夠治療多種癌症
    2013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基因變異體或能夠治療諸如乳腺癌,腦癌等癌症。該變異體稱之為PTEN-long,在維持細胞健康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一直癌細胞發育。相關報導發表在6月6日的Science雜誌上。
  • 2020年3月20日Science期刊精華
    1.Science:我國科學家從結構上揭示人胰高血糖素受體的G蛋白特異性識別機制doi:10.1126/science.aaz5346G蛋白偶聯受體(GPCR)在細胞信號轉導中起重要作用,並作為多種疾病的重要治療靶標。與細胞外激動劑結合後,GPCR通過招募不同的G蛋白(Gs、Gi和Gq等)刺激各種信號通路以介導多種生理功能。
  • GTEx項目檢測遺傳學效應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GTEx項目計劃在大約1000具由近親屬同意捐贈的屍體中獲取50多種組織類型,並在這些組織中研究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序列變異與RNA測序結果之間的關聯。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已經發現了數千個與疾病風險相關的遺傳變異。
  • 罕見病患者生育之困:夫妻雙方攜帶相同致病變異基因,生育後代有四...
    「若夫妻雙方攜帶相同致病變異基因,生育的後代有1/4的概率為患兒。」華大基因遺傳諮詢負責人黃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如何讓罕見病患者生出一個健康孩子,這不是單純的醫學問題。它與正常人的生育繁衍息息相關,更是人類利用科學了解自己和改造自己的一面鏡子。
  • 精神疾病的基因與有關社交的基因有重疊!
    一個由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布裡斯託大學的Broad研究所等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通過上萬個人的篩選,為自閉症、精神分裂症風險相關的基因與發育發展過程中影響溝通能力的基因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的見解。
  •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3:43:29 英國卡迪夫大學Michael J. Owen和Michael C.
  • 研究揭示多種精神疾病的基因組關係、新基因座和多效性機制
    研究揭示多種精神疾病的基因組關係、新基因座和多效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4 21:41:33 精神病基因組學聯盟多疾病團隊揭示了八種不同精神疾病的基因組關係、新型基因座和多效性機制。
  • 科學家:使用基因手段治療精神疾病可能扼殺未來的天才
    科學家警告,基因科學的進步有朝一日可能會消滅癌症等疾病——但是可能也會在未來抹殺掉史蒂芬·霍金這樣的天才。 詹姆士·庫什蓓克(James Kozubek)博士說,通過改變人類基因的手段,消除抑鬱症、精神分裂等疾病,可能會扼殺掉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因為創造力和高智商通常與這樣的症狀相伴隨。作家患躁鬱症的機率是常人的十倍。詩人患此疾病的概率則是常人的40倍。
  • Science|識別基因功能的新技術Perturb-Seq並揭示自閉症風險基因
    自閉症與基因研究背景人類遺傳學研究發現了成千上萬個基因的遺傳變異與複雜人類疾病之間的關聯,尤其是全外顯子測序(Whole-exome Sequencing, WES)揭示了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的功能缺失變異,如自閉症譜系障礙和神經發育延遲(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ASD/ND)。
  • 2018年6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10.Science:多種精神疾病之間存在相同的基因變異doi:10.1126/science.aap8757諸如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之類的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也譯作精神障礙)經常在家人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