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使用基因手段治療精神疾病可能扼殺未來的天才

2021-01-18 人民網

科學家警告,基因科學的進步有朝一日可能會消滅癌症等疾病——但是可能也會在未來抹殺掉史蒂芬·霍金這樣的天才。

詹姆士·庫什蓓克(James Kozubek)博士說,通過改變人類基因的手段,消除抑鬱症、精神分裂等疾病,可能會扼殺掉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因為創造力和高智商通常與這樣的症狀相伴隨。作家患躁鬱症的機率是常人的十倍。詩人患此疾病的概率則是常人的40倍。

詹姆士·庫什蓓克說,改變人類基因以治癒疾病可能會組織霍金這樣的天才的出現。

「愛迪生曾被認為『愚鈍』而踢出學校,」 庫什蓓克說。「田納西·威廉士走在巴黎的大街上,突然對思考的過程感到恐懼,差一點發瘋。」

「科學家們傾向於將生命中產生的變異看作待解決的問題,看作偏離正常軌跡的異常。實際上,達爾文已經為我們證明,進化並不是朝著理想的方向,而只是為了適應當地生態做出的修補。」

庫什蓓克是《現代普羅米修斯:Crispr-Cas9人類基因組編輯技術》(Modern Prometheus: Editing the Human Genome with Crispr-Cas9)一書的作者。他在書中指出,正在試驗中的Crispr-Cas9人類基因組編輯技術並不是完全無害的。

「開始改變我們的基因之前,我們應該考慮到,引發心理疾病的基因變異可能是有益的。」

詹姆士·庫什蓓克與他的著作《現代普羅米修斯:Crispr-Cas9人類基因組編輯技術》。

CRISPR-Cas9基因療法建立在一種使用細菌剪除DNA中受到病毒感染的部分的基因編輯技術基礎上。利用小的化學標記,讓生化酶對DNA進行精確剪切。

這種手段可以用來精確關閉特定的基因,是以前的基因編輯技術所達不到的。

然而,如今科學家們需要先證明,這一技術對患者的安全性,再進行更廣泛地應用。

中國科學家正利用CRISPR-Cas9技術定位T細胞中產生PD-1蛋白的基因。

PD-1蛋白通常有助於約束T細胞產生免疫反應的能力,防止它攻擊正常的人體細胞。科學家們認為,通過精確敲除這一基因,將可能增強對癌細胞的免疫作用。由於構成材料與人體其他細胞相同,癌症細胞經常被免疫系統忽略。

 

閱讀英文原文

 

 

(責編:徐祥麗、常紅)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致命性的新疾病基因,現有治療手段對其都沒有治療效果
    科學家表示,這種由基因突變引起的新疾病的死亡率特別高,因為目前可用的任何治療手段對這種疾病都沒有治療效果。科學家發現致命性的新疾病基因,這種疾病導致40%的已知患者死亡,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的內部研究項目的科學主管丹尼爾
  • 基因興奮劑:基因治療成作弊手段 DNA中植入的邪惡之花
    原標題:基因興奮劑:基因治療成作弊手段 DNA中植入的邪惡之花   [導讀] 基因興奮劑通過改變運動員的DNA使他們在賽場上有更佳表現,它是這隻「老鼠」的最新變種。人們對它的認識,還要從半個世紀前開始說起。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發表的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聚焦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的研究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其中主要原因是視網膜中的感光體失去對光的敏感性,這可能導致視力受損甚至完全失明。對此,最近巴塞爾分子與臨床眼科研究所(IOB)的科學家與德國靈長類動物中心(DPZ)同事一起,開發了一種基於基因療法的全新治療方法。他們設法使用近紅外光激活退化的感光器,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在退化性光感受器疾病的發病過程中,視網膜中的光敏感和光不敏感的光感受器區域共存。
  • 未來的精神疾病可能通過腦部掃描和計算機算法進行診斷「研究速遞」
    由於疾病分類學是精神病學的一個關鍵方面,它是患者評估和治療選擇的基礎,因此以客觀評估為中心的診斷,可以建立一個更可靠的分類決策,這對精神病患者是很有幫助的。神經影像學是一種可能有助於診斷過程的客觀手段,儘管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但它目前並未用於輔助精神病學的診斷決策。
  • 缺失實踐智力可能扼殺天才
    「僅靠智商很難區分兩個聰明的孩子,實踐智力的缺失很可能扼殺天才。」《異類:成功的故事》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用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耶魯大學斯滕伯格教授提出的實踐智力。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包括涉及判斷和評估想法的分析智力、涉及解決問題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創意智力以及涉及使用、利用和應用策略、思想和事實的實踐智力。
  • 用基因預測疾病治療疾病 離成為現實還有多遠?
    大約六年前,科學家首次揭示了通過遺傳缺陷可以預測猝死的風險。當時負責該項研究的克爾裡·洛佩斯博士稱,將來醫生也許能通過特定的基因突變信息,更好地定位高危險者,使其獲得更仔細和積極的治療,減少其心臟性猝死的可能。時至今天,「預測性測試」的研究成果或許離這位博士的期待,又近了一步。  預測性測試又叫「症狀前測試」,可以提供一個人是否對於患某種特定的遺傳病具有較高的風險。
  • 科學家有望使用Crispr技術治療肝病
    科學家使用Crispr技術修正了老鼠遺傳字母表中的一個「字母」,這個發生突變的「字母」位於一個與肝臟代謝有關的基因中。新技術的基本原理科學家聲稱,人類遺傳性肝病是人體內同一種基因的類似突變所致,而這項新技術對於基因的控制顯現得更為精確。新技術使用「切割酶」修改人的23對染色體的特定目標片段,不會引發意外突變或缺陷。
  • 基因編輯治療複雜疾病 或弊大於利
    早在 1996 年的一項遺傳學研究就指出,CCR5 基因的一種突變形式 CCR5-Δ32 似乎能夠使人獲得對愛滋病毒的免疫 [2];之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一步確定了 CCR5-Δ32 能夠抵抗愛滋病毒的入侵 [3]。乍一看,這些證據似乎為這些瘋狂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提供了支持,那麼是不是通過對疾病相關的基因位點進行編輯就可以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了呢?
  • 愛因斯坦被稱為天才,不幸的是,他的兩個孩子患有精神疾病
    在他死後,科學家解剖了他的大腦來研究為什麼他的大腦如此聰明,人們也在想,他的孩子們是否像他一樣聰明?1、 天才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出生於猶太人德國符騰堡王國家庭,他的父母是猶太人,當他12歲時,他自學了歐幾裡得幾何學,對數學非常感興趣,這時,他開始自學高等數學。
  • Medscape:精神疾病治療的「黑歷史」
    精神醫學的歷史可追溯至古希臘及埃及,這段歷史包括了一系列醫學領域內最不可思議的治療手段,時至今日仍餘波未平。其中少數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甚至稱得上真正的突破,但大多數可謂災難。以下為貫穿人類文明史的各種稀奇古怪的精神疾病治療手段,原文發表於4月13日《Medscape》: 1、環鑽術(Trepanation
  • 基因編輯治療複雜疾病,或弊大於利 | 前沿
    早在 1996 年的一項遺傳學研究就指出,CCR5 基因的一種突變形式 CCR5-Δ32 似乎能夠使人獲得對愛滋病毒的免疫 [2] ;之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一步確定了 CCR5-Δ32 能夠抵抗愛滋病毒的入侵 [3] 。乍一看,這些證據似乎為這些瘋狂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提供了支持,那麼是不是通過對疾病相關的基因位點進行編輯就可以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了呢?
  • 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基因治療將何去何從?
    FST檢測結果分析基因治療對不同類型感光細胞的功能改善效果,得出RPE65基因治療更傾向於改善視杆細胞功能的結論。最後,對在體視網膜結構分析表明,目前的基因治療手段還不能有效逆轉患者的視網膜退行性病變。但是由於LCAⅡ是罕見病,發病率極低,其中RCT研究更是有限。除了最佳矯正視力以外,無數據支持其他研究結果的亞組分析,即無法根據患者病情具體討論基因治療有效性,這是本研究無法克服的一個缺點。
  • 四川科學家團隊腦科學研究成果登上《自然》雜誌 精神疾病也可以拍...
    傳統的神經放射影像學,就是通過放射影像手段觀察人的大腦神經,看是否有腫瘤、炎症等;而精神放射影像學,則是把這種手段用於揭示精神疾病的病理機制。「這門學科最精彩的地方就在於——人的精神出問題了,就會在大腦上有相應的影像表徵!」龔啟勇表示,這種表徵可能包括腦區體積變化、血流量增減、代謝水平變化等。
  • 美科學家在人體內進行了基因編輯實驗
    美國科學家首次在人體內通過剪切 DNA 鏈修改基因編碼,成功的話將推動患者疾病的治療。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現有的醫療水平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不過,仍有一些疑難雜症困擾著我們,尤其是遺傳性疾病。為了攻克這些「老大難」的問題,科學家們已在尋求一種新的醫療手段——基因編輯,修改人體的基因編碼。
  • Science:多種精神疾病之間存在相同的基因變異
    他們確定精神疾病有許多相同的遺傳變異,而諸如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類的神經疾病(neurological disorder,也譯作神經障礙)似乎存在著更加明顯的差異。這項研究對遺傳變異與腦部疾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為廣泛的探究。這些結果表明不同的精神疾病之間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重要的相似性,而當前的診斷類別並沒有反映出這一點。
  • 科學生活:未來30年基因治療能否廣泛應用?
    未來,當一個嬰兒剛剛出生,人們就能預知他的將來可能會得什麼病,這要歸功於基因診斷和治療。這個新技術的實現需要等待多少年?有專家預測,2030年生物醫療與基因改良競賽將出現。    美國《未來學家》雜誌近日對世界未來發展提出預測:像上個世紀的太空競賽那樣,2030年將出現生物醫療與基因改良競賽。
  • 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9基因療法治療快樂木偶症候群!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Cas9 gene therapy for Angelman syndrome traps Ube3a-ATS long non-coding RN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利用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等技術或有望恢復人類神經元培養物中UBE3A基因的功能並能有效治療Angelman症候群模型的缺陷,相關研究結果或為後期科學家們治療
  • 科學家發現精神的力量確實可以治療疾病,癌細胞最怕「愛」
    她的磁場頻率可能達到了驚人的700赫茲。他使用的就是精神療法,讓凱西進入深度催眠,並向其詢問相關的病情和治癒方法,凱西本來是一位喉炎導致不能說話的患者,但這時她能使用正常清晰的聲音告訴雷恩,自己的病的本質是精神因素引起的,需要通過意念引導治療。
  • 陸英明點評 | 基因療法:眼部疾病治療革新者
    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對環境光(<10 µW/mm2)敏感的視蛋白MCO1,通過不同劑量的AAV2攜帶MCO1(vMCO1)到靶細胞中。使用失明小鼠模型評估這一療法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顯示,MOC1在遞送後6個月內持久表達。
  • 美科學家嘗試以氣泡和超音波治療腦部疾病
    美科學家嘗試以氣泡和超音波治療腦部疾病 2002年8月2日10: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2日消息:美國科學家正以新奇的技術測試氣泡和超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