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的癌症「定時炸彈」——RET基因突變

2021-01-10 騰訊網

2019年,一篇名為《我在美國治肺癌》的日誌在癌友圈火了起來。文中患者的詳盡記述不僅給許多「同病相憐」的國內外肺癌患者帶來了共鳴,更帶來了對患者參加的臨床試驗中所服用的那顆「救命藥丸」的巨大關注,盼望它能為「康復」帶來新希望。

這顆「救命藥丸」正是是美國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開發的一款精準靶向、在研口服藥物pralsetinib(此前名為「BLU-667」),專門針對致癌性RET(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重排的多種腫瘤。近日,這款備受矚目的在研藥物又傳來了多個好消息,它已經在美國正式完成上市滾動申請,有望獲批用於經含鉑化療的RET融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此外,其治療RET突變的甲狀腺髓樣癌也獲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數據。據悉,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正由國內的創新藥企基石藥業在中國開展,期待能造福更多國內患者。

罕見的RET基因融合突變,卻是多種癌症的「元兇」

隨著全球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家對於疾病的「特性」有了新的認知。不同基因點變異,使同種癌症有了「不同性」的特徵。上文提到的RET基因突變,就是甲狀腺髓樣癌的主要致病驅動基因之一,也會出現在少部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

甲狀腺髓樣癌是甲狀腺癌中較少見的類型,發病率約佔甲狀腺癌的2%-4%1,其惡性程度較高,早期症狀隱匿,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甚至已累及身體其它重要部位,即使經過多次手術仍無法徹底清除腫瘤細胞,晚期患者療效不佳,五年生存率僅有28%1。值得注意的是,在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中,約60%發現了RET基因突變,在晚期患者中的比例更高達90%2。多種臨床研究已證明,能否有效抑制RET對於甲狀腺髓樣癌患者至關重要,預示著精準治療在這類患者中將「大有可為」。

相比甲狀腺髓樣癌,肺癌中RET基因融合更為罕見,在所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約佔1%-2%3,生存時間較短,常見有腦轉移。在非吸菸的肺腺癌和鱗癌患者中都存在RET基因融合突變。另外,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每年有70餘萬新患者確診4,其中約85%為非小細胞肺癌5。因此,實際上我國攜帶RET基因融合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人群廣泛,對更高效、精準新藥的需求更迫切。

從數據上看,雖然RET基因突變的患者在整體癌症患者中佔比很低,但這種患者疾病進展往往迅速,晚期患者預後不樂觀。因此,建議治療有甲狀腺髓樣癌家族史、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提高警惕,定期進行預防性篩查,儘量做到「早診早治療「。同時,也建議無論確診為肺癌還是甲狀腺癌患者都需要進行分子診斷和基因檢測,以更好對患者進行基因分型,實施精準靶向治療。

抑制RET,「精準靶向治療」實現生存突破

近年來創新藥物、創新療法不斷問世,多種癌症治療都有了突破,甚至使少數晚期患者可達到長期「帶瘤生存,帶瘤善存」。然而,對如RET這類罕見基因突變癌症患者的治療,卻仍然沒有獲批的精準靶向藥物。

以甲狀腺髓樣癌為例,對於無法手術或復發晚期患者,目前主要採取放化療和靶向治療(即TKI抑制劑)6。但現有TKI抑制劑均為多靶點,不能實現 「精準打擊」,有效率約28%-45%7-8,副作用較大,容易產生耐藥等問題。因此,能否精準高效抑制RET突變,提高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對患者的生存預後至關重要。

值得慶幸的是,針對RET變異的靶向藥物研究已有了重大的突破,這類患者即將有擁有專屬的「救命藥」。

在近日,Blueprint Medicines 公司公布了一項與基石藥業共同合作的針對pralsetinib的I/II期研究(ARROW)最新結果,數據顯示,在已接受過一線多靶點TKI抑制劑治療,療效可評估的RET突變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中,pralsetinib表現出了令人振奮的抗腫瘤活性及持久的療效,客觀緩解率(ORR)達到60%,近98%患者腫瘤縮小,90%患者達到18個月緩解時間(中位緩解時間尚未達到)。在沒有前期治療的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中,ORR高達74%,且所有患者腫瘤均有縮小。據悉,目前ARROW研究正在中國開展關於RET變異的甲狀腺髓樣癌、非小細胞肺癌和其它晚期實體瘤的臨床試驗,並預計有望於今年在國內遞交pralsetinib上市申請。

曾經的不治之症癌症會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醫療治療手段的快速發展,以及精準靶向藥物等新一代治療方法的呈現,讓人類全面戰勝癌症的那天不再遙不可及,為更多患者帶來生存的希望和曙光。

參考文獻:

1.Manisha Shah, ASCO Annual Meeting. 2018.

2.Drilon A, 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18; 15(3): 151-167.

3.方霆, 李代強. 非小細胞肺癌中RET融合基因的研究進展[J]. 臨床與病理雜誌, 035(2):P.284-288.

4.Chen W,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2): 115-32

5.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

5.甲狀腺癌診療規(2018年版)

7.Wells SA, et al. J Clin Oncol. 2012; 30: 134-141

8.Elisei R, et al. J Clin Oncol. 2013; 31: 3639-3646

掃碼諮詢癌度劉老師

基因檢測

臨床招募

就醫服務

aidu

相關焦點

  • NEJM:臨床試驗表明藥物selpercatinib有望治療由RET基因改變驅動的...
    2020年10月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1-2期臨床研究中,作為一種精確靶向由RET基因突變或改變驅動的癌症的藥物,selpercatinib(Retevmo)可有效縮小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患者體內的腫瘤,大多數患者存活了一年以上而沒有疾病進展。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關聯,分享給大家!新研究揭示最常見的SF3B1基因突變如何導致癌症doi:10.1038/s41586-019-1646-9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確定了SF3B1(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 剪接因子3b亞基1)基因突變如何促進很多癌症形成,其中SF3B1
  • 可能是由於RET基因突變
    不吸菸也會患肺癌近年來,中國原發性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癌症,且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發肺癌約78.7萬人,死亡是63.1萬。肺癌分別佔男性發病的首位和女性發病的第二位。
  • 治療ARID1A基因突變癌症有新方法
    治療ARID1A基因突變癌症有新方法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與日本慈惠大學發現了一種針對ARID1A基因突變癌症患者的新型治療方法。ARID1A基因會產生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作用是促進各種基因表達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物。
  • 科學家開發出RAS基因突變引發的癌症療法
    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療法,這種療法能夠有效治療因RAS基因突變誘發的療法耐藥性癌症,RAS基因突變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研究者表示,這項臨床前研究結合了能夠將靶向作用PARP及MEK(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劑療法。
  • 警惕,這些基因突變,癌症術後易復發
    二、I期肺癌中與總生存期相關的基因突變只要是癌症就一定存在基因突變,所謂的陰性結果,只能說是測序錯誤或基因公司的判讀錯誤。I期肺癌也是有基因突變,這些基因突變對手術之後的預後有影響嗎?研究者分析了大量的數據,發現408個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有41個突變頻率比較高的基因。這些基因的突變頻率超過了10%。
  • 10225例癌症患者的TP53突變揭示了基因功能新亮點
    該基因能感知細胞的應激或損傷,並在響應中阻止細胞分裂或引發細胞死亡,從而防止受損細胞的繁殖。TP53突變消除了一個關鍵的細胞安全機制,使其成為癌症的導火索。 7月30日發表在《Cell Reports》上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TP53突變進行了最全面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導致這一重要基因失活的過程。
  • Nat Genet:新研究揭示癌症基因突變規律
    2020年10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癌症中發現的突變並非隨機積累,而是以不同的模式發現。其中基因組的三維結構是導致突變的潛在因素。研究發現,由外部因素(例如紫外線或菸草煙霧)引起的突變以及內部因素(例如DNA損傷修復或校對機制的缺陷)引起的突變實際上位於基因組的不同區域。
  • 又一個肺癌靶向藥上市,這次針對的是罕見基因RET突變
    普拉替尼是一種RET基因靶向藥物,可以選擇性抑制驅動多種癌症的RET變異。它是由基石藥業和戰略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共同開發的一款口服(每日一次)、強效和高選擇性靶向藥物。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
    遺傳因素在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中起著關鍵作用。識別種系易感性對治療決策、降低風險幹預、癌症篩查和受影響患者及其近親的種系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基因檢測可以發現遺傳的遺傳突變,並可以個性化癌症治療,提高生存率,在親人中控制癌症並突破精密醫學的界限。
  • 為什麼隨著衰老出現的基因突變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如果這些變化 - 我們稱之為突變 - 切斷控制細胞增殖和存活的系統,這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保護基因組近10%的癌症患有家族性成分。像BRCA1和TP53這樣的基因是最著名的癌症易感基因之一,它們都參與協調細胞對DNA損傷的反應。
  • 除基因突變 「太乾淨」也會導致兒童癌症
    )有史以來最全面的證據,並得出了重要的結論:ALL是由基因突變和接觸感染(exposure to infection)兩步過程導致的。具體來說,第一步涉及在胎兒出生之前發生的、能夠誘發兒童患白血病的基因突變。不過,只有1%天生攜帶這種基因突變的兒童會繼續發展成白血病。第二步與感染相關:通過接觸一種或多種常見感染,ALL也可能在兒童時期的晚些時候被觸發。不過,這主要發生在生命的第一年經歷了「乾淨童年」(『clean』childhoods,與其他嬰兒或年齡較大的兒童沒有太多互動)的兒童中。
  • COSMIC:最大的【癌症基因突變】的資料庫
    當你研究一個基因或蛋白時,研究到功能和應用階段,你需要知道這個基因在癌症中是否存在突變,這個時候該怎麼查?
  • 如果剪掉突變基因,再植入健康基因,是否就能治癒癌症?
    ,患了癌症也多是因某一基因突變了。如果有一種技術能剪掉突變的基因 ,再植入健康的基因是否就能治癒癌症?根據這種現象,華人科學家張鋒將CRISPR/Cas9的技術進行了發展和應用,並申請了美國專利,這種技術也叫基因編輯技術,能對基因進行剪切,形成了一套基因編輯系統,或許將來人們治病可以選擇「基因手術」。我們知道,人生病大多是由於基因的關係。例如人患癌症,大多是由於基因突變。
  • 中國首個RET(基因突變)靶向新藥落地博鰲樂城
    中國首個RET(基因突變)靶向新藥落地暨「基因驅動精準治療腫瘤中心」啟動。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30日電(記者 張茜翼) 記者從30日召開的發布會獲悉,用於治療RET(基因突變)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發現200個非編碼基因突變可導致癌症!
    2018年4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人體基因組中98%的DNA都不會編碼蛋白質。與癌症相關的大量基因突變都發生在這些非編碼區域,但是目前還不清楚它們如何影響腫瘤生長和發展。現在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醫學院和MOoores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非編碼DNA中幾乎有200個突變在癌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降低生長速率可「對衝」基因突變影響,或可阻止癌症
    降低生長速率可「對衝」基因突變影響,或可阻止癌症 王鬱嶄/科技日報 2019-07-30 10:16
  • 攜帶癌症突變基因的人,一定會患癌?專家:不一定!取決於這3點!
    作者: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如果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你攜帶有癌症突變基因,是否意味著你一定會患癌症呢? 不是! 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症易感基因突變,也不一定代表每個攜帶遺傳突變的人都會患癌。
  • 當出現P53基因突變被遺傳時,癌症風險恐高達90%!
    其中該基因突變大多數發生在阿什肯納齊猶太后裔家族中。 當TP53突變被遺傳時,它們會引起Li Fraumeni綜合症(LFS),它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最早於1969年報導,以首先發現此疾病的兩位醫師命名。這種疾病使人們一生中有90%的機會患上癌症。
  • |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靶向三大癌症2020年5月8日,傳奇抗癌藥LOXO-292加速獲批上市了,同時也有了自己的大名-Retevmo,不得不說,這款對於RET基因融合的患者有著顯著療效的廣譜抗癌藥將給病友們帶來全新的選擇和希望。Retevmo也是首個被批准專門用於治療攜帶RET基因變異的癌症患者的精準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