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隨著衰老出現的基因突變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2020-12-01 生物谷

2019年3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不可避免地會惡化。一些變化,如白髮和皺紋,很容易看到。其他人,如高血壓,往往被忽視,但可能是致命的。


隨著我們的身體顯示出衰老的跡象,我們的基因組也是如此。損害來自改變我們DNA的化學反應,以及複製時引入的錯誤。我們的細胞可以抵禦這些破壞,但這些機制並非萬無一失,細胞會在一生中逐漸累積DNA損傷。



由於這種損害,你的基因組在每個細胞中都變得不太一樣。當細胞分裂時,它將傳遞這些變化,並且隨著它們的積累,存在越來越多的效應。


如果這些變化 - 我們稱之為突變 - 切斷控制細胞增殖和存活的系統,這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保護基因組


近10%的癌症患有家族性成分。像BRCA1和TP53這樣的基因是最著名的癌症易感基因之一,它們都參與協調細胞對DNA損傷的反應。


BRCA1有助於修復特定類型的DNA損傷,其中兩條DNA鏈都被破壞。遺傳有缺陷的BRCA1基因會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終生風險。


當DNA修復機制崩潰時,細胞可以累積數量驚人的突變,癌症幾乎不可避免。


除遺傳學外,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的複雜組合可以改變癌症風險。


當我們閱讀癌症的基因組時,可以將突變歸因於某些類型的壓力。例如,UV輻射會融合某些DNA鹼基。紫外線損傷特徵在黑色素瘤中很大,這是一種與陽光照射有關的癌症。


吸菸者和非吸菸者的肺癌具有不同的突變模式,因為香菸煙霧中的化學物質會攻擊DNA。


我們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診斷有缺陷的DNA修復,因為每個缺陷都會觸發特徵性的突變模式。通過這種方式,突變特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癌症發展的原因。


一個滴答作響的遺傳時鐘


吸菸,紫外線輻射和X射線都會損害DNA,但損傷也來自細胞內存在的反應分子。這些分子是生命化學的基礎 - 例如,取水。



水是一種非常活潑的分子,可以對我們的DNA造成傷害。在癌症或正常細胞中最常見的突變之一是水分子與甲基化DNA反應。


DNA甲基化是一種小的化學修飾,在我們的遺傳密碼之上起到了路標的作用。它有助於控制哪些基因被打開或關閉。這種微調對於正常發育至關重要,但甲基化也使DNA更容易受到損害。大多數這些事件很快得到修復,但損害是無情的,有些是偷偷摸摸的。


甲基化損傷是衰老基因組的最突出特徵。它是如此普遍和可靠,它被提出作為一個標誌著衰老的分子鐘。但我們的新研究表明,這個過程在某些人中發生得更快。


我們發現並研究了三個人,他們修復甲基化損傷的途徑已經破裂。他們都缺乏一種名為MBD4的DNA修復蛋白,導致甲基化損傷明顯積累 - 好像它們的細胞過早衰老一樣。


這三種疾病在30多歲時就形成了一種侵襲性白血病,這種癌症通常直到患者處於60或70歲時才能看到。


甲基化損傷在大多數癌症中起作用,但在這些病例中,它是該疾病的主要驅動因素。


儘管MDB4完全失活 - 正如三位參與者所發生的 - 極為罕見,但我們的研究結果提出了DNA修復中更微妙的差異如何影響癌症風險的問題,特別是在衰老的背景下。


轉回時鐘


衰老以無數種方式提高癌症發生風險。雖然我們專注於DNA損傷的累積,但我們的免疫系統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趨於消退。



生活方式因素 - 例如肥胖,壓力和飲食 - 也會提供一生累積的累積風險。


了解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找到有效傳播與衰老相關的健康後果的策略的關鍵。


我們的研究有助於梳理DNA損傷在不同疾病過程中的貢獻。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有些人比其他人累積更多的DNA損傷 - 他們的時鐘滴答更快 - 並且測量這些差異可能有助於發現有患癌症風險的人,或者幫助他們配合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大約10%的胰腺癌都有一定的家族模式,儘管目前研究人員鑑別出了一部分基因突變,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致病性的基因缺陷並不為人所知,一種促進個體易患胰腺癌的遺傳性突變就會發生在BRCA2上,該基因會引發某些乳腺癌和卵巢癌。研究者所鑑別出的RABL3基因的突變會增加個體在其一生中患癌的風險。
  • 除基因突變 「太乾淨」也會導致兒童癌症
    )有史以來最全面的證據,並得出了重要的結論:ALL是由基因突變和接觸感染(exposure to infection)兩步過程導致的。具體來說,第一步涉及在胎兒出生之前發生的、能夠誘發兒童患白血病的基因突變。不過,只有1%天生攜帶這種基因突變的兒童會繼續發展成白血病。第二步與感染相關:通過接觸一種或多種常見感染,ALL也可能在兒童時期的晚些時候被觸發。不過,這主要發生在生命的第一年經歷了「乾淨童年」(『clean』childhoods,與其他嬰兒或年齡較大的兒童沒有太多互動)的兒童中。
  • 誘變劑導致DNA突變之外,還會導致基因轉錄發生錯誤
    暴露於誘變劑或引起突變的試劑,不僅會導致DNA發生突變,而且在基因轉錄成蛋白質時似乎會引起錯誤,這可能是與年齡有關的疾病的重要因素
  • Nature子刊:衰老相關線粒體基因突變導致代謝重塑,加速腸道腫瘤
    這項研究表明,年齡相關的線粒體DNA突變使得線粒體氧化磷酸化(OXPHOS)功能發生缺陷,導致細胞代謝改變,進而加速腸道腫瘤的發生。實際上,科學家們發現,在腫瘤細胞中,線粒體的OXPHOS功能在許多類型的腫瘤中均處於一種被下調的狀態。與此同時,OXPHOS系統中的缺陷也是許多人類衰老組織中的一個共同特徵。
  • 盤點:從線粒體看衰老與癌症
    包括細胞信號傳導、代謝、自噬、衰老和腫瘤發生都與線粒體的質量和活性相關。最近,在Molecular Cell 和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這兩個Cell子刊中用專題特稿來強調了線粒體的獨特性以及線粒體與細胞眾多功能之間的聯繫。所以在生命科學領域,對線粒體的功能研究靶向人類衰老和癌症將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
  • 常做這5種行為,會導致基因突變!及時改掉壞毛病,可以遠離癌症
    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療是因為癌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和繁殖,同時也會向周圍組織和器官轉移,進而導致死亡。在身體中有2萬多個基因,真正跟癌症有關的只有100多個,一旦其中的基因發生突變,勢必導致癌症發生。癌症並不是單一的疾病,是多種疾病的組合,其根源是基因突變引起的,除了和遺傳有關外,人們的不良行為可促進基因突變。
  • 吸菸導致KRAS基因突變形成肺癌
    眾所周知,吸菸是導致肺癌的首要風險因素。每次吸菸時,都會對肺細胞造成雙重打擊,為癌症的形成創造理想的生存環境。香菸中所含有的化學藥品,如焦油和甲醛會滲透到細胞中,損傷DNA。上述化學藥品也會對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過程的基因造成嚴重破壞,即促使細胞分裂的基因變得極度活躍,以及使調控細胞分裂的基因失去調控能力。
  • 高齡父親的精子 發生基因突變概率更高?
    他們稱,大齡父親孕育出的孩子出現自閉症或精神分裂症等障礙的風險較高。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精子質量會變差。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睪丸幹細胞分化異常,因而隨著男性年齡增長,他們的精子出現突變體的數量就會增加,《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有些研究甚至將大齡父親和阿爾茨海默氏症、雙相情感障礙(以前被稱為躁狂抑鬱症)、心臟病和癌症聯繫在一起。
  • 當出現P53基因突變被遺傳時,癌症風險恐高達90%!
    其中該基因突變大多數發生在阿什肯納齊猶太后裔家族中。 當TP53突變被遺傳時,它們會引起Li Fraumeni綜合症(LFS),它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最早於1969年報導,以首先發現此疾病的兩位醫師命名。這種疾病使人們一生中有90%的機會患上癌症。
  • 為什麼會產生癌症 驅動基因是決定主因
    原標題:為什麼會產生癌症 驅動基因是決定主因    為什麼會產生癌症?我們需要提到一個名詞:驅動基因,它可以說是決定癌症的最主要原因。如何找到驅動基因,找到後又該怎樣採取進一步的治療措施?如何提高治療效果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 孩子97%基因突變來自父親
    英國牛津大學臨床遺傳學家安德魯·維爾基教授發現,高齡生育男性與子女患亞伯氏症有關聯,這是一種罕見的骨骼疾病,可能導致兒童頭部細長。老爸基因突變率比老媽高為什麼老爸的基因比老媽危險?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了解一點常識——什麼是基因突變?
  • 衰老導致多種免疫細胞功能下降!與癌症發病率息息相關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過,癌症會引發患者免疫系統功能減退,而反過來,實際上兩者是相互作用的關係,全身免疫系統衰退,也是影響癌症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衰老會導致哪些免疫細胞受損呢?這些免疫細胞又是怎樣影響癌症發生的?
  • 警惕,這些基因突變,癌症術後易復發
    手術是徹底治癒肺癌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但是為何一些臨床I期的肺癌手術切除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復發。一、為何手術切除了肺癌還是會復發?但問題是還是會有少部分很早期的肺癌會出現復發,這是為什麼呢?1、 手術沒有切除乾淨,患者體內還有殘留的癌細胞,比如轉移到肺部其他部位,或者是轉移到其他臟器的癌細胞,或者是手術刀切緣有殘留的腫瘤細胞。這部分癌細胞往往比例很少,在影像學檢查上根本看不到。
  • 降低生長速率可「對衝」基因突變影響,或可阻止癌症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使基因突變果蠅的新陳代謝率降低50%,本應發生的基因突變不利影響並未顯現出來。
  • 治療ARID1A基因突變癌症有新方法
    治療ARID1A基因突變癌症有新方法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與日本慈惠大學發現了一種針對ARID1A基因突變癌症患者的新型治療方法。ARID1A基因會產生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作用是促進各種基因表達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物。
  • PLoS Genet:誘導性多能幹細胞不會產生導致癌症的基因突變
    2016年4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血細胞製造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而且不會在這種幹細胞中引入隨後可能導致癌症產生的基因變化。
  • 鑑別出與女性常見癌症發生相關的基因突變組合
    2019年8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和Van Andel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兩個基因突變的組合或與女性子宮內膜癌發生直接相關。
  • 科學生活:吸菸導致的基因突變可代代相傳?
    每吸15支煙基因發生1次突變    無獨有偶,國際著名的《自然》雜誌在2010年1月14日刊登題為《菸草暴露導致小細胞肺癌的基因突變》的專著,指出:癌症起源於基因的突變。吸菸是主要常見的致癌生活方式,捲菸中有近百種化學物可以與基因結合併引起基因突變。
  • 癌症是進化產物,而非突變而來
    讓我們從草坪開始:健康細胞優先選擇健康的人體生態系統,但當人體生態系統發生老化或吸菸等引起變化時,癌變細胞往往很快適應受損系統。在這種場景中,DeGregori博士建議探索如何發展健康的組織生態系統,就像在草坪上施肥,而不是除草。那麼當組織變化後會發生什麼呢?
  • 新研究揭示最常見的SF3B1基因突變如何導致癌症
    2019年10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確定了SF3B1(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 剪接因子3b亞基1)基因突變如何促進很多癌症形成,其中SF3B1是最為頻繁發生突變的剪接因子編碼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