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LFS症候群使人們一生中有90%的機會患上癌症。
Pixabay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上題為「A rare TP53 mutation predominant in Ashkenazi Jews confers risk of multiple cancer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Abram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詳細介紹了一種風險較低的TP53突變的潛在影響,包括與一種特殊類型的Li-Fraumeni症候群(LFS)的關聯。該研究結果於7 月16 號發表在上。
A rare TP53 mutation predominant in Ashkenazi Jews confers risk of multiple cancers DOI: 10.1158/0008-5472.CAN-20-1390
文章中,研究團隊們在一個多發性晚發性LFS譜系癌症的家庭中發現了一個罕見的TP53四聚體域錯義突變,c.1000G>C;p.G334R,造成p53功能的輕度缺陷,並導致低表現率的的LFS症候群。其中該基因突變大多數發生在阿什肯納齊猶太后裔家族中。
當TP53突變被遺傳時,它們會引起Li Fraumeni綜合症(LFS),它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最早於1969年報導,以首先發現此疾病的兩位醫師命名。這種疾病使人們一生中有90%的機會患上癌症。典型的LFS的特徵是多種惡性腫瘤,可能從兒童期開始,並貫穿一生,包括軟組織和骨肉瘤、乳腺癌、腦和腎上腺皮質腫瘤(ACT)和白血病。具有LFS不完全特徵的家族被稱為Li-Fraumeni-Like(LFL)。家族聚集性分析證實該病攜帶者的外顯率在30歲和40歲時分別為50和90%。該症候群中乳腺癌所佔比例非常高。
TP53基因(也被稱為P53),是迄今發現與人類腫瘤相關性最高的基因,在所有惡性腫瘤中,50%以上會出現該基因的突變。它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是人體DNA修復系統的主調節器,當它突變後,它由抑癌基因轉變為癌基因。不同的突變可以確定主管指導響應的能力。突變的缺陷越多,風險就越大。
大多數與癌症相關的TP53突變是DNA結合域(DBD)的失誤。然而,致病性突變也可以在四聚體 域(TD)中發現,TP53四聚體域錯義突變導致p53寡聚體四聚體的完整性和DNA親和力的改變。在該研究前,已經發現了一種TD錯義突變,它是c.1010G>A;p.R337H,在c.1010G>A;p.R337H的家庭中,有相當一部分兒童患有ACT。
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們匯聚了多個臨床和兩個實驗室之間的總數據,研究了罕見的TP53四聚體化域突變c.1000G>C;11p.G334R的功能和結構。
研究團隊首先使用全外顯子組測序(WES)在一個患有多種LFS成分癌症的家族檢測到了TP53 c.1000G>C;p.G334R,這些癌症主要發生在在40歲到90歲之間。小兒ACT極為罕見,每年每百萬人中有0.3例被診斷出來。是高度預測潛在的種系TP53突變。而在研究的p.G334R隊列中出現高比率的 ACT,特別是一對同胞兄弟姐妹都有小兒ACT,是強烈支持該突變是觀察到的表型的誘因。
TP53 c.1000G> C; p.G334R的家族信息
在臨床隊列中的所有八個家族,以及兩個基因測試隊列中的八個家族中的七個,該基因突變都發生在Ashkenazi猶太血統(AJ)中(如下圖所示)。在兩個基因測試隊列中,該突變在AJ個體中的富集約為非AJ個體的十倍。
TP53 c.1000G>C;p.G334R攜帶者的家族特徵
先前對另一個p.G334R等位基因c.1000G> A的功能研究表明,它的反式激活活性(野生型活性的42-145%)取決於細胞類型。為了嚴格起見,研究團隊們創建了編碼c.1000G> A和c.1000G> C等位基因的質粒。在瞬時轉染分析中,這些蛋白對典型的p53啟動子表現出相當的反式激活活性,類似於野生型p53。然而,在菌落抑制試驗中,這兩個p.G334R等位基因的抑菌能力與野生型TP53相比,明顯輕微降低。
TP53 G334R突變細胞系中p53功能的分析
然後,研究團隊們研究了患有LFS成分癌症家族的兩個堂兄弟創建的永生化淋巴母細胞樣細胞系(LCL),與來自AJ血統無關個體的兩個TP53wild4型LCL相比。當用Nutlin-3a處理時,雖然經典的p53靶基因仍然被激活,但是p53靶基因的子集(包括PCLO、PLTP、PLXNB3和LCN15)顯示了有缺陷的反作用。
TP53 G334R突變細胞系中p53功能的分析
接下來研究團隊們評估了G334R四聚體的熱穩定性,發現與野生型相比,G334R表現出熱穩定性降低。
p53-1 G334R四聚體的結構分析
接下來,研究團隊們測試了這種胺基酸取代改變p53摺疊的可能性。使用pAb240構象特異性抗體,發現被p.G334R等位基因轉染的細胞中有很大百分比顯示出突變體構象中存在p53蛋白的證據。這為未處理LCL中G334R的穩態水平升高提供了解釋。
TP53免疫螢光染色
這些綜合數據表明由於突變體構象的傾向增加,G334R突變體蛋白可能在一部分基因的轉錄中存在缺陷。
p.G334R中所有癌症(包括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明顯晚於Penn LFS和IARC非p.R337H患者。與p.R337H先證者相比,p.G334R中所有癌症的中位年齡顯著較晚,但乳腺癌的發生年齡在p.G334R中與p.R337H患者卻相似。相反,儘管p.G334R,Penn LFS和IARC非p.R337H先證者的乳腺癌發生率相似,但它們的乳腺癌發生率明顯高於p.R337H先證者。
與IARC非p.R337H先證者相比,p.G334R先證者中肉瘤發生的可能性較低,儘管觀察到的發生率與p.R337H先證者相似。而在p.G334R家庭中,與IARC非p.R337H家庭相比,該家庭數據顯示腦癌的發生率在統計學上顯著較低,與Penn LFS和p.R337H家庭相比,p.G334R家庭中血液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在統計學上顯著較高。
TP53 c.1000G> C; p.G334R的先證者和家庭的癌症發病年齡和癌症譜
綜上所述,TP53 c.1000G>C;p.G334R主要在阿什肯納齊猶太人中發現,G334R突變體四聚體具有熱不穩定性,造成p53功能的輕度缺陷,並導致低表現率的的LFS症候群。與經典LFS相比,G334R突變體小兒腎上腺皮質腫瘤和其他LFS成分的癌症發生率相似,但LFS的發病年齡明顯偏晚。TP53 c.1000C>G; p.G334R攜帶者應進行篩查和預防措施,以降低癌症風險。
來源:梅斯醫學綜合報導
授權轉載、投稿及爆料請聯絡梅斯醫學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