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血紅蛋白偏低?血紅蛋白偏低會導致貧血。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什麼呢?身體什麼因素會導致血紅蛋白偏低呢?血紅蛋白偏低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什麼是血紅蛋白偏低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血紅蛋白低於成年女性120克/升,成年男性130克/升,6個月~6歲l10克/升,妊娠婦女110克/升,6~14歲120克/升為貧血。國內的貧血標準為:成年男性<125,極度:血紅蛋白<30克 升,伴有貧血性心臟病;重度:血紅蛋白60克="" 升~31克="" 升,休息時會感到心慌氣短;中度:血紅蛋白90克="" 升~61克="" 升,體力勞動後會感到心慌氣短;度:血紅蛋白低限~91克="" 升,輕微症狀。<="" p="">
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紅蛋白其實也是一種蛋白質,只是呈現為紅色而已。那如果血紅蛋白出現偏低的情況,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生理性血紅蛋白偏低
原料不足,如缺鐵性貧血。這是最常見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特別是對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妊娠期的婦女,生理上需要較多的鐵,而日常食物中又缺乏足夠的鐵質。不過這種貧血也比較好治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即可,可以多吃一些豬肝、牛肉、蛋黃、櫻桃、紅棗。
2、病理性血紅蛋白偏低
①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中缺乏鐵造成的,一般會表現為血紅蛋白的偏低,此會導致血紅蛋白分子的生產過程中出現重大的故障。鐵攝入量不足會直接影響血紅蛋白生產,這無疑會造成血紅蛋白質水平偏低。
②B肝病毒感染
血紅蛋白偏低則可能是因為B肝病毒感染對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所引起的,從而使得紅細胞分成成熟受到障礙。
此外在慢性肝炎、脾腫大、脾功能亢進,對紅細胞的破壞亦有一定的影響,從而造成血紅蛋白偏低,此時患者需要從根本上清除B肝病毒。
在重型肝炎和較嚴重的慢性B肝時,食物含鐵量不夠、食慾差、營養不夠、維生素缺乏等造血物質不夠,也會使紅細胞生成減少,這也是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之一。
③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
或外來因素造成紅細胞破壞過多導致的貧血和失血過多等,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等伴發的貧血、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等等,同時紅細胞的生產減少也是引起血紅蛋白偏低的重要原因。
④荷爾蒙失調
如果出現荷爾蒙失調情況的話,則也是會引起血紅蛋白偏低的。而有時候甲狀腺機能降低則會引起新陳代謝率下降,使得患者出現疲勞、昏昏欲睡的症狀。
⑤營養不良
也是其中一個常見因素。很多營養素缺乏會直接影響血紅蛋白數量,如維生素不足(特別是B12)。這種問題最常見於孕婦和飲食不當的女性(缺乏葉酸,維生素和礦物質)。
血紅蛋白偏低的危害
血紅蛋白的在人體的主要作用就是運輸氧和營養物質,血紅蛋白偏低會導致缺鐵性貧血,主要為缺氧的表現,兒童會影響生長發育,如腦缺氧就頭暈,人體四肢乏力,犯困,導致營養不良,耐力差。缺鐵性貧血是血紅蛋白偏低直接導致的。
血紅蛋白偏低食療方法
貧血食療
多吃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提高血色素。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豬肝、蛋黃、海帶、雞肝、紫菜、香菇和豆製品等。
雞蛋黃
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儘管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還富含其他營養,所以它仍不失為補充鐵的來源之一。
動物肝臟
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較易被人體吸收。
芝麻醬
芝麻醬富含各種營養素,是一種極佳的營養食品。每100克芝麻醬含鐵58毫克,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和脂肪。
黃豆及其製品
每100克黃豆及黃豆粉中含鐵11毫克,人體吸收率為7%。
結語:血紅蛋白偏低輕則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重則會導致心臟病。對於血紅蛋白偏低的人來說,平時補充營養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多吃一些瘦肉、蛋黃、紫菜、肝臟、豆製品還有香菇之類的,對治療血紅蛋白偏低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