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鷓鴣山是廣州增城區第二高山。山林綠色如海,這裡有數千畝原生態森林,有幾百畝水庫,滿山茂密的樹木和灌木,種類數不勝數,鳥兒也種類繁多,尤以鷓鴣鳥居多。夕陽西下,極目蒼蒼,滿山都是「咕嚕、咕嚕」的鷓鴣聲……
醬紫FM出品
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紫薇
在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與從化區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鷓鴣山,作為增城第二高山,它是增城與從化的分界線,同時也是東江流域與北江流域的分水嶺。
盛夏,我們輾轉來到鷓鴣山。沿途看到一片片金黃色的稻田,在微風的吹拂下,有如起伏的波浪,在陽光的照耀下,十分迷人。
鷓鴣山的山林綠色如海。這裡有數千畝原生態森林,有幾百畝水庫,滿山茂密的樹木和灌木,種類數不勝數,鳥兒也種類繁多,尤以鷓鴣鳥居多。
鷓鴣山的山形很美,有大小鷓鴣峰兩座,為雌雄山峰,大鷓鴣海拔793米,小鷓鴣海拔651米。從山下望去,大小鷓鴣雙峰巍峙,仿佛是牽著手的情侶,聳立在北回歸線附近,被當地人稱為「雙鳳朝陽」。在天高雲淡萬裡晴空的時候,立於大鷓鴣峰的峰頂可望見廣州城。
鷓鴣山的水很清澈,很甜。走在山間的草叢小道上,鳥兒歡叫,眾多的山泉逕自成溪,叮噹流淌,或飛流直下,撞擊巖石而濺起的水花晶瑩潔白。
鷓鴣山是一處還沒有開發的自然景致。高埔水庫旁邊,有一座明代萬曆年間修建的龍歸古廟。山腳下的草洞村,幾十棵已生長了近兩百年的老水翁樹依然生機勃勃。這個只有百餘戶人家的村莊,村民的房屋全都星羅棋布地散落在茂密的綠樹叢林中,完全看不出村莊的樣子,家養的雞在樹叢中自由走動覓食,幾隻鵝在溪水中嬉戲,一派世外桃源的氣息。
從草洞村進入山中,除了有兩條一小段剛用水泥鋪過的小路外,很多地方都沒有路進山,或者依稀有些曾被人踩伏的草而顯出的「路」。所到之處,高高的桉樹、佝僂的老松、四季常綠野生的荔枝樹和橄欖樹,等等,伴隨著瘋長的雜草、野藤,更顯這裡的生態原始,綠色植物充滿生機。
一路山明水秀,沿途見到一些鷓鴣和山雞在灌木叢中展翅飛騰,各種鳥鳴聲交會,不絕於耳,「咕嚕、咕嚕」聲不時傳來。我想,那麼多鷓鴣的存在,可能就是人們將其命名為「鷓鴣山」的原因吧。但民間關於鷓鴣山的來歷,卻流傳著這樣一個悽美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浙江的一個大村裡有一戶小康人家,主人石氏是寡婦,遺有一子石祥南。石祥南16歲時候娶媳婦王映。夫妻和順,日子非常美滿。有一天,王映娘家的表哥輸了錢,找到石家希望表妹幫忙還債,但是表哥的賭債太大了,王映無力幫助。表哥不相信,死纏爛打。由這事,引起了石氏對兒媳的極大誤會,以為兒媳與她的表哥有染,於是拆散了這對恩愛的夫妻,最終小夫妻雙雙投桃花湖自盡。
兒子兒媳死後,石母悔恨不已,她將兒子兒媳合葬。在舉行葬禮當天,人們剛把墓穴安放好,忽然從墓穴裡飛出兩隻鷓鴣,雙雙向南飛去,最後落在增城派潭。
走累了,我彎腰掬一捧泉水喝,感覺清甜止渴。夕陽西下,極目蒼蒼,滿山都是「咕嚕、咕嚕」的鷓鴣聲……
來源 | 羊城晚報2020年07月07日A12版
文字 | 陳宗敏
編輯 | 艾心
校對 | 趙丹丹
審發 | 魯釔山
猜你喜歡
按以下步驟↓
原標題:《【今日廣東•鄉音】廣州鷓鴣山行記》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