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十大語文差錯發布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入選

2020-12-08 網易新聞

(原標題:2018十大語文差錯發布,第一個萬萬沒想到…)

日前,《咬文嚼字》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重點關注熱點事件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自2006年開始,《咬文嚼字》每年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至今年已連續發布了13次。來看看,這些錯誤你中過招兒嗎?

一、重慶公交車墜江報導中的讀音錯誤

2018年10月,重慶萬州發生公交車墜江重大交通事故,經後續調查發現,該事故是乘客與司機發生口角與肢體衝突所致。某些媒體播報這則新聞時,將「口角」的「角」讀為jiǎo。「角」是個多音字,有jiǎo、jué兩個讀音。讀jiǎo時,指牛羊等動物頭頂上長出的尖長的骨狀突起物,也指物體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讀jué時,有較量、比試、競爭之義。乘客與司機發生「口角」,即在口頭上進行較量,「角」應讀jué。

二、高校校慶演講中的讀音錯誤

2018年5月,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時任校長在演講中鼓勵學生「立鴻鵠志」,「鵠」讀成了hào。「鵠」在「鴻鵠」中的正確讀音是hú。「鴻鵠」俗稱天鵝,因善高飛,人們常用「鴻鵠志」比喻遠大的志向。

三、博覽會報導中的用字錯誤

2018年11月,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大量外國企業前來參展,顯示了中國市場在國際上的巨大吸引力。報導相關新聞時,有媒體稱外國企業「親睞」中國營商環境。「親睞」應為「青睞」,典出三國時期的名士阮籍。阮常用「青白眼」看人,喜歡的人平視露出黑眼珠,不喜歡的人則以白眼相向。「青」指黑眼珠,「睞」有看的意思。

四、演藝圈風波報導中的用字錯誤

從2018年5月開始,演藝圈「陰陽合同」等「潛規則」被揭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調查。某些網絡媒體稱揭露者「捅簍子」了,演藝圈黑幕一旦揭開,將掀起「滔天巨浪」。「捅簍子」應是「捅婁子」。婁,本指物體中空,「捅婁子」即捅出漏洞來,常比喻引起亂子、糾紛、禍事等。「簍子」是用竹篾、荊條、鐵絲等編成的盛物器具,沒有「捅簍子」一說。

五、範冰冰逃稅報導中的用字錯誤

2018年10月,稅務機關公布了對範冰冰逃稅案件的處罰決定。在此前的一段時間,作為該事件「主角」的範冰冰遠離了公眾視野,某些媒體說她「不知所蹤」。「不知所蹤」應為「不知所終」。「終」是動詞,指終止、結束。「所終」是一個「所」字結構,結構助詞「所」加動詞「終」構成名詞性成分,充當「不知」的賓語。「蹤」即蹤跡,是名詞,不能跟「所」字搭配。

六、世界盃賽事報導中的不當表達

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於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舉行。法國隊和克羅埃西亞隊打進決賽,最後法國隊奪得冠軍。報導相關新聞時,某些媒體說法國隊和克羅埃西亞隊「爭奪冠亞軍」。參加決賽的兩支隊伍爭奪的是「冠軍」,而非「亞軍」。「亞軍」是不必爭奪的。「爭奪冠亞軍」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七、中美貿易摩擦報導中的詞語誤用

2018年美國對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蠻橫地挑起貿易摩擦;中國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反制。某些媒體報導相關新聞時,說中國的反制措施是對美國的「反戈一擊」。「反戈一擊」指掉轉槍口向自己原來所屬的陣營發起攻擊。中國不屬於美國的陣營,在中美貿易摩擦中,中國反制美國,是對美國的「反擊」,而非「反戈一擊」。

八、沙特記者遇害報導中的詞形錯誤

2018年10月,沙特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遇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在介紹該事件的背景時,有媒體稱卡舒吉家世在中東赫赫有名,並非 「籍籍無名」之輩。「籍籍無名」應是「寂寂無名」。漢語中「籍籍」一詞,常形容聲名盛大;「籍籍無名」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九、國際關係報導中的修辭錯誤

美國總統川普在應對一些重大國際問題時,態度反覆無常。某些媒體報導相關新聞時,常用「360度」大轉彎形容其態度的巨大轉變。如:「不打敘利亞了?川普一夜之間360度大轉彎!」「川普對伊朗態度360度大轉彎,稱願不設條件見伊總統」。這種說法犯了誇張失度的錯誤。一條射線在平面上以端點為定點,旋轉360度時與自身重合,旋轉180度時正好形成平角,漢語中常以「180度」大轉彎來形容轉變幅度很大,到了前後相反的地步。

十、社交用語中的用詞錯誤

在社交用語中,「惠」是一個常用敬詞,凡以「惠」開頭的詞語都是指對方的行為有「恩」於己,如惠顧、惠存、惠臨、惠贈。某知名人士在送給別人的書上,有「惠贈某某」的題詞,某商家開張時,有「惠贈禮品」的告示,都是用錯了「惠贈」,可改為「敬贈」。

看完十大語文差錯

接下來看看這些熱詞你都get了嗎

知道10個以上

證明你還是個寶寶

1.確認過眼神

年初的時候,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一篇內容為"確認過眼神,你是廣東人"並配以一張1塊錢紅包的圖,藉以吐槽廣東人的過年紅包面額很小,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

後來延續有"確認過眼神,是不想理的人"等。後因成為抖音裡的熱門BGM(背景音樂)再次大火。

2.Skrrrrr

作為網絡流行語的該詞原本是嘻哈說唱當中的常見詞彙,模仿汽車輪胎打轉的聲音,在如今嘻哈音樂中,skr更多是被用作像「要要切克鬧」一樣的語氣詞,用來增強語感使用。

3.社會人

由於動畫片的熱播,網友們藉助湧現出的段子和表情包,把小豬佩奇推向網絡的風口,成為一隻網紅豬。一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塑造了小豬佩奇的反差萌,成為一個獨特的標籤。

4.安排上了

作為網絡語,「安排」通常包含處理、教訓、懲治的含義。比較常見的用法是被動句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安排上了」「安排一下」等等。

「安排得明明白白」一詞我們可以理解為「被收拾/修理得服服帖帖」。除此之外,該詞走紅之後,被網友們製作成的「安排得明明白白」表情包系列也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被大量使用和轉載開來。

5.大豬蹄子

大豬蹄子。這個詞最早走紅應該算是去年,憑藉著一組「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表情包被人們所知,在今年的宮廷劇《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稱「男人都是大豬蹄子」而被廣為傳唱,在網絡上再次爆紅起來。

6.C位出道

C位,最早來源於遊戲領域,每個戰隊都有一個C位的存在,它是能夠帶動全場節奏,屬於主力輸出的地位。

後來C位一詞逐漸擴大到娛樂圈,在合影、海報、舞臺表演等時候,只要幾個藝人往一塊湊,就會出現處於中心的C位。

6.錦鯉

最初是微博裡經常有人發一張錦鯉的圖片,並附上文字「轉發此錦鯉就會有好事發生」。

於是網友們紛紛P圖吐糟,引起一陣「轉發此錦鯉」熱潮,於是「轉錦鯉」在微博走紅,很多網友看到這種圖必定會轉發。

雖然他們知道這只是一些博主為了人氣說出來的噱頭,但還是真心希望它會給自己帶來好運,進而成為一種網絡社交現象。

7.官宣

2018年10月,趙麗穎和馮紹峰在微博上向大家公布了結婚的消息,二人微博發文用了「官宣」這兩個字,當天因為閱讀量大,二人粉絲眾多,這個詞迅速傳播開來。

「官宣」字面意為「官方宣布」,現泛指某人或某機構對外正式宣布消息,表達廣而告之的含義。

8.你是魔鬼嗎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林永健接受了任務為老兵排練節目,但是兒子大俊卻不給面子,各種消極怠工,於是林永健發火了。

隨後,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對著他說:你是魔鬼嗎?觀眾看的十分有趣,但是林永健卻表示:他們覺得好玩了,但是我心裡難受。

?9.衝鴨!

衝鴨是「衝呀」一詞的諧音的說法,表示充滿朝氣、鬥志盎然的意思。

最早起源於微博,因為有博主發布了一篇今天也要加油鴨的表情包。該表情包上全是唐老鴨,再配合上各種詞語,並且把最後的呀改為鴨,一時間這組表情包火爆全網。

由此,廣大網友也開始慢慢地說話也把呀變成了鴨。衝鴨是如今網絡上常見的一種比較賣萌可愛的加油打氣的詞語。

10.佛系

「佛系」最早來源於日本某雜誌介紹的「佛系男子」,指愛獨處、專注於自己的興趣、不想花時間與異性交往的男人。

在國內社交平臺流行後,該詞泛指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人,表達了一種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生態度,並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等一系列詞語。

話說回來,2018不管有哪些爆點、笑點,但是,屬於你內心深處的「BIG NEWS」也許只有一個——「TA」也許是長久以來支持你的家人、新降臨的寶貝,也許是深愛的伴侶、是閨蜜朋友,甚至有可能是無論你心情好壞都默默陪伴在身邊的一條寵物狗……

你的2018年有什麼感動

2019又有何祈願?

本文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周彎_bj32

相關焦點

  • 「2018十大語文差錯」公布 這些易錯字詞你讀對了嗎?
    原標題:「2018十大語文差錯」公布 這些易錯字詞你讀對了嗎?26日,記者從《咬文嚼字》編輯部獲悉,「2018十大語文差錯」正式公布,包括將「青睞」誤為「親睞」、「鴻鵠」的「鵠」誤讀為hào等等。或許,這些容易讀錯、用錯的字詞,你在生活中也會碰到。
  • 公布語文差錯,規範文字表達助力文化傳承
    《咬文嚼字》編輯部日前公布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戴口罩」誤為「帶口罩」,「共渡難關」誤為「共度難關」,「杏林」誤為「杏壇」,「宵禁」誤為「霄禁」,「擠兌」誤為「擠對」,「副作用」誤為「負作用」,誤用「嘆為觀止」形容疫情失控,「科創板」誤為「科創版」,「螺螄粉」誤為「螺絲粉」等差錯「榜」
  • 鴻鵠讀錯了沒有?如何用古詩詞判斷漢字的讀音
    這幾天關於北大校長讀錯「鴻鵠」的新聞刷了屏,老街突然想起前些天看到某問答提的一個問題,有人問在唐詩宋詞裡,「還」這個字什麼時候讀hai,什麼時候讀huan?我們判斷一個字的讀音除了查字典以外,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古詩詞的押韻來作為旁證。下面先說一下「還「這個字應該讀什麼?
  • 今年十大語文差錯「口角」排第一:不讀jiǎo,讀jué
    2高校校慶演講中的讀音錯誤2018年5月,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時任校長在演講中鼓勵學生「立鴻鵠志」,「鵠」讀成了hào。「鵠」在「鴻鵠」中的正確讀音是hú。「鴻鵠」俗稱天鵝,因善高飛,人們常用「鴻鵠志」比喻遠大的志向。
  • 圍觀|第一條就中槍…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發布,你對了幾個?
    昨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有許多和疫情相關,第一條就有很多人讀錯,來看看你能對幾個呢? 01
  • 北大校長林建華念錯字引熱議 「燕雀」和「鴻鵠」到底都是什麼鳥?
    近來,北大校長將鴻鵠之「鵠」念錯了讀音引發諸多熱議。「鵠」本是一個多音字,在《康熙字典》中就列出了4 種讀音,除了hú,還可讀為hè或gǔ、gào,讀音不同,「鵠」所指也不一樣。而「鴻鵠」一詞,讀者大多都是從語文課本《陳涉世家》一文知道的,此文源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中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年輕時的感嘆:「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新冠病毒」常被誤讀
    著名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5日發布「2020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其中,「新冠病毒」常被誤讀,「螺螄粉」則常被寫錯。  這十大語文差錯分別是:  一、「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新冠」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簡稱,其「冠」字是取「王冠」之義,為名詞,應讀guān而不讀guàn。
  • C9聚首,北大校長:推進解決國家發展「卡脖子」核心問題
    理工科多項成果入選國家級獎勵、年度科學進展和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16年至2018年底,學校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國家級獎勵14項。其中,梅宏/黃罡團隊的「雲-端融合的資源反射機制及高效互操作技術」獲2018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 最容易念錯的3個成語,非常考驗語文水平,你對了幾個?
    讀錯的比例肯定是非常高的。 「綸」字在東漢許慎著的《說文解字》裡解作,「青絲綬也。從糸侖聲。古還切」,也就是絲帶,其中「古還切」是說「綸」字的發音。 顧名思義,綸巾就是青絲帶做的頭巾,古時候也叫「諸葛巾」,出自諸葛亮的形象。
  • 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
    "『南京大學2018年12月15日針對該校39歲教師梁瑩抄襲和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公開給予一系列處分』等新聞入選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12月27日,在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2018學術年會上,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旭明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和十大求真教育數據。
  • 北大3項成果入選2017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編者按:2018年2月27日,2017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結果發布,北京大學共有3個項目入選,分別是:藥學院周德敏教授和張禮和院士研究組的「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馬丁研究員團隊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完成的「實現氫氣的低溫製備和存儲」,分子醫學研究所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等單位聯合組成的程和平院士研究組的
  • 北大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近日,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課題組、化學學院嚴純華/孫聆東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入選。嚴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蘭州大學校長。
  • 北大的鳥巢裡該有些什麼鳥
    昨天我看見了鳥巢,在北大。我對鳥類大家庭的情況知之甚少,我不知道,在這些巢裡住著的都是些什麼鳥,但我希望它們都是鴻鵠。北大是個金字招牌,是個有著120年歷史的老字號,是個無數學子魂牽夢縈的殿堂。在我心裡,這是個很難混同於一般校園的所在,只有鴻鵠才配在這裡築巢。去年,時任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120周年校慶時的致辭通篇都是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能撐得起這些情懷和擔當精神的只有鴻鵠志。不是鴻鵠你好意思呆在這裡?
  •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
    2019年2月27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在北京召開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專家解讀會,發布十大進展遴選結果,並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十大進展逐項解讀。  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劉敏主任宣布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基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獼猴、創建出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揭示抑鬱發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鬱機制、研製出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首次直接探測到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離子的原子結構和幻數效應、創建出可探測細胞內結構相互作用的納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術、調控植物生長
  • 清華中科大港中大等名校校長眼中 對北大怎麼看?
    原標題:名牌大學校長眼中的北大今天(5月4日),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大會上致辭。邱勇說,兩校文化互融互通,向走過雙甲子的北京大學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
  • 命運共同體、確認過眼神等入選2018年十大流行語
    12月3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對外發布2018年度十大流行語。命運共同體、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佛系、巨嬰、槓精,十個在大眾生活中高頻曝光的流行語入選。《咬文嚼字》雜誌主編黃安靖,在分析了此次入選的十大流行語「年度特點」時提到,除了政經類語詞如「命運共同體」,普通語詞的火爆程度與前幾年相比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