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翔瑞粉體:在聚烯烴的生產過程中,由於原料組成的波動或反應條件的變化,而引起最終產品性能的波動,由此可能導致最終產品質量的不穩定、不均勻,甚至不合格。為了得到性能穩定的產品,一般在包裝前要對一個時期內的產品進行摻混使其均化。
早期所採用的是外摻混技術,就是利用風機動力或其它機械提升將料倉底部卸出的物料再送回至料層的頂部。但由於物料的流出順序仍然是先進先出、後進後出,沒有徹底改變物料在料倉內的分層,要得到理想的摻混效果,往往要經過多次循環往復,而且摻混均化的效果不理想。外摻混設備投資大、能耗高、效率低;物料在摻混的過程中多次循環,磨損較大,雜質含量會增加;長時間的循環極易產生大量的靜電和粉塵,非常容易引起閃爆和火災,嚴重的危害企業生產的安全。
為了提高物料的摻混效果,減少外循環的次數,南京翔瑞推薦內摻混及重力摻混均化技術。由於該技術具有摻混(均化)效率高、能耗低、靜電及粉塵危害小等優勢,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聚烯烴裝置的後處理程序以及其它化工生產過程中。
重力摻混(均化)的原理就是利用物料在空間依靠自身重量,沿著預先設計好的流道而產生的一種複雜的流動,來達到摻混(均化)的目的。實現重力摻混(均化)的設備主要包括料倉和摻混內構件,料倉的作用是儲存物料,為物料聚集重力流動所必須的勢能。內摻混件是實現物料內部不同層次取料並進行摻混(均化)的重要元件,其作用是拾取在不同料層處的物料,並將其送至底部的摻混(均化)室,從而來實現物料在設備內部的摻混及均化。
常規的重力摻混(或重力式均化)的料倉主要部件包括倉體、摻混管、摻混室、支撐件,少數摻混料倉還設有內部倒錐。從重力摻混料倉的結構可以看出,重力式摻混的關鍵及難點不在倉體本身,而是在摻混管的形狀設計、加工工藝的確定,以及摻混管開孔的空間分布設計。因為它們都直接關係到摻混物料的空間配比及流動性能,最終影響到物料的摻混指標。
(本文由南京翔瑞粉體創作,如需轉載,請先聯繫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