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至今,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探討中國復興之路

2020-12-04 觀察者網

【文/陳平】

我生於抗日戰爭後期,親歷重慶解放、「大躍進」、三年困難時期、「四清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深感歷史潮流的非平衡發展趨勢。探討中國的復興之路,是我求學和探索過程中始終關注的問題。

我受華羅庚感召,於1962年進入北京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學習,深受前輩物理學家嚴濟慈、錢臨照的影響,不僅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有濃厚興趣,也反覆思考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的歷史原因。

1973年,我在成昆鐵路當工人期間,業餘時間讀到普裡戈金剛發表的論文「演化熱力學」,該文章成為跨越生物學和物理學的橋梁。出國留學後,我在1981年加入普裡戈金領導的布魯塞爾奧斯汀學派,目標就是架起經濟學和物理學之間的橋梁。我們的工具是非線性動力學和非平衡態統計物理學,研究的起點是主流經濟學的「老大難」問題——分工機制和經濟周期。

我曾經問過我的博士生導師——比利時籍俄裔物理學家普裡戈金,為什麼他對跨學科研究保持終身的興趣。他告訴我,他十月革命期間生於俄國,後隨家庭流亡西歐。飽經革命和戰亂的經歷讓他深感世界歷史是非均衡、不確定和不可逆的。

他的科學興趣在物理學,愛好在歷史和人類學。讓他迷惑的是,牛頓力學和量子力學都是時間對稱的(物理學對可逆過程的抽象表述),這和他觀察到的歷史相矛盾。時間箭頭的起源成為他終身思考的科學問題。普裡戈金因為對物理和歷史不能取捨,就用物理學方法來研究歷史,開創了非平衡態物理學。

我自己的經歷和普裡戈金產生了共鳴,我成為普裡戈金二十餘年的學生與同事,有幸參與複雜系統科學的奠基,開拓經濟複雜性的新領域。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我們有能力解決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留下的難題。我們認為數理經濟學走過的彎路,不是用了太多,而是用了太少的數學工具。方法論的原因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由於時代的局限,不理解物理系統的基本分類,他們企圖用封閉系統的靜態數學工具來分析開放系統的動態演化,得到許多似是而非的結果。

經濟是高度不平衡的耗散系統,有顯著的生命節律和代謝周期。計量經濟學用噪聲驅動和布朗運動來刻畫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就不可能理解持續的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目前對讀者來說陌生的經濟複雜性,將成為後危機時代經濟學的常識。

新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多是應用數學家和統計學家,他們受實證主義哲學的影響,不關心數理模型的現實性和理論基礎。我是從事實驗物理和理論物理研究的物理學家,深感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重要。科學範式變革的起點是觀察「反常」的經驗現象和提出基礎性的理論問題。

「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我是北京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四年級的學生。我對經濟問題的興趣來自1967年春季對太原重機廠做的一次田野調查,重新發現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一篇第三章的主題:「分工受市場規模的限制」。

當時我注意到,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從蘇聯引進的現代企業長期虧損,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水平的原因,是國內市場狹小。因為中國經濟在西方封鎖的條件下,無法利用國際市場來實現重工業的規模經濟。令我驚奇的是,政治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都不強調規模經濟在工業化過程中,具有「創造性毀滅」的核心地位。

1967年我被分配到四川成都鐵路局,在成昆鐵路眉山電務段當了五年工人。我的自號「眉山劍客」,說明我經濟學研究的靈感,不是源於教科書,而是來自鐵路工人的經驗觀察,以及學派交鋒中產生的問題意識。鐵路網絡的連續安全運作,既要求集中的計劃性,也需要橫向的大協作,不可能只靠價格機制這隻「看不見的手」來協調跨時空的分工。經濟學的理性人理論和經濟的複雜現實比,還處在工業革命前的小農經濟加手工作坊時代。

我在勞動之餘,除了保持對理論物理的興趣,還系統比較了中國和西方的科學技術史、科技政策史和經濟發展史。李約瑟問題(即近代科學和資本主義為何起源於西歐而非中國)引起了我的注意。

啟蒙運動家通常把近代中國的落後歸於中國的重農抑商政策和儒家文化。1973年我讀到《今日物理》雜誌上普裡戈金的論文「演化熱力學」,立刻產生新的思路。

普裡戈金注意到熱力學和生物學的演化趨勢是矛盾的。熱力學預言孤立系統的熵只會增加,系統趨向均衡的結果是無差異的「熱寂」。達爾文觀察到生物演化的趨勢是多樣和複雜的,這種非均衡的現象只存在於開放的熱力學系統。開放系統中生命結構維持的前提是維持耗散的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這和新古典經濟學均衡論的世界觀完全不同。

開放競爭的不同模式成為我的歷史比較研究的新方向:從研究戰爭類型開始,進入分工模式類型的研究。我發現資源環境制約了技術經濟的選擇,後者又對文化和制度的演化產生定向的影響。出國後,我才知道我在國內的獨立思考和西方文化人類學的思路更為接近。

我把非平衡態物理學的研究系統用於經濟研究,始於1981年到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物理系做研究生,跟非平衡態物理學的奠基人普裡戈金研究非平衡態統計物理學。我對經濟複雜性的興趣從生態系統的演化動力學開始,1984年起轉為探索經濟混沌。

我的第一個課題是推廣布魯塞爾學派的螞蟻分工模型,試圖引入經濟的分工演化,基礎是理論生態學的物種競爭模型。

為了解釋中國農業精耕細作和西歐農業規模經濟所需的人口—資源前提,我把文化因素引入學習策略的選擇。在1987年關於分工起源和社會分化的論文中,我用中西、美日不同的學習競爭策略,來解釋大國興衰的多種規律,引起系統工程學派的注意。

金融危機後中國崛起的機制給西方主流經濟學帶來困惑。我在2012年國際熊彼特會議上,把1987年的學習競爭模型改名為「代謝增長論」,該模型與主流經濟學的外生和內生增長論比較,更能解釋文明興衰的生態經濟學機制,得到西方演化經濟學派的重視。

要理解多元文明演化分岔的非平衡機制,皮亞傑的認知心理學、史學的年鑑學派、社會學的世界體系、文化人類學的文化唯物論,都對我們的工作產生了有益的啟示。非線性動力學的數學表象和人文的歷史觀察可以相互參照。

中國道路的崛起引發了對西方中心論的質疑。我們提出的一般斯密定理,即系統穩定性和複雜性之間的此消彼長關係,不僅可以解釋文明演化的多樣性,也有助於理解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非均衡發展模式以及鄧小平開放競爭的混合經濟模式,突破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和列寧國有託拉斯的指令經濟模式。

我在1984—1987年間做的第二個課題是搜尋經濟混沌的經驗和理論證據。

非線性動力學方程從兩個邊緣學科發現混沌解:氣象學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和生態學的非線性差分方程。「決定論混沌」是數學家取的名字,用來刻畫非線性決定論方程在某些條件下產生的不穩定的紊亂軌跡。物理學的另一術語是「奇怪吸引子」,奇怪之處在於數學解的測度維度是分數而非整數。

最初物理學家沒有注意混沌的發現,一度認為混沌只是計算機的數字解,缺乏物理意義。1984年普裡戈金的弟子尼科裡斯夫婦在從深海巖心提取的溫度數據中,發現氣象吸引子的經驗證據,使普裡戈金的態度立即發生了轉變。他建議我尋找經濟混沌的證據。我當即放下即將答辯的分工演化的課題,從頭開始研究經濟數據。我發現經濟混沌顯示的關鍵在於是否存在經濟觀察的優越參照系,也就是要解決宏觀經濟觀察的哥白尼問題和克卜勒問題。

我在1988年發表的「貨幣指數」一文中提出的經濟混沌的經驗證據和理論模型,否定了貨幣學派的外生貨幣理論,支持了奧地利學派的內生貨幣理論,引起了薩繆爾森對經濟混沌的興趣。

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資料圖)

經濟周期的專家扎諾維奇來訪時介紹我試用真實經濟周期學派(RBC)使用的馮·諾依曼原創的HP濾波器,極大改善了經濟周期和增長趨勢分離的結果。

信號處理專家錢世鍔發展的時頻分析,整合了量子力學的維格納變換和量子光學的伽伯小波,最終解決了小波和噪聲的分離方法,使我們得以在1996年得到金融和宏觀指數中廣泛存在色混沌(具有特徵頻率的非線性振蕩)的經驗證據,修正了以白噪聲理論為依據的有效市場假說。

經濟複雜性研究的結果顯示,非穩態的經濟現象遠比穩態的物理實驗複雜。研究非線性、非穩態、非均衡的經濟動力學,需要引入新的數學工具,其結果拓展了新古典經濟學以線性、穩態、均衡解為基礎的計量模型。對西方經濟數據的分析證明,熊彼特的創新演化經濟學,把生物學的視角引入經濟分析,比新古典經濟學的還原論和機械論更接近工業經濟的現實。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單靠數理方法的進步,難以改變社會科學的思維範式。和複雜科學在自然科學中的進展相比,經濟複雜性研究面臨的來自主流範式的阻力要大得多。

為理解主流經濟學家敵視經濟混沌的思想基礎,我從1997年開始,用非平衡態統計力學的方法,系統檢驗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模型,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在1999年發現計量經濟學的弗裡希噪聲驅動周期模型是永動機模型,該模型理論上不成立,歷史上也從未正式發表,是諾獎史上的一大怪事。盧卡斯用以挑戰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模型,無力解釋宏觀指數的大幅漲落;宏觀經濟周期的根源是中觀的金融中介,不是微觀的家庭或企業。

我們又在2005年發現期權定價的基礎模型布朗運動不適合刻畫持續的金融市場,因為其本質是單體模型,隨時間發散。現實的金融市場既不是有效的,也不是脆弱的。我的學生唐毅南發現用群體的生滅過程可以統一刻畫平靜與危機的金融市場,包括期權定價和金融危機。2006年我實地考察和對比調查了中國與東歐的轉型經濟,發現價格調整的難題不在於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而在於不同產業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導致宏觀協調的不確定性極為複雜。

微觀經濟學的阿羅德布魯模型假設產品周期無窮長,價格調整速度無窮快,結果產生了誤導東歐轉型的「休克療法」,使價格自由化政策瓦解了蘇東已有的分工體系,造成嚴重的轉型蕭條。中國經濟的改革採用「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來應對體制轉型過程中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價格改革的雙軌制給不同產業的結構調整創造了開放競爭下的學習時空,兼顧了技術代謝的創新和宏觀經濟的穩定。

2008年發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推動了世界經濟學界的新思維運動,中國經濟的崛起強化了多元文明歷史觀的發展。薩繆爾森早在1995年對筆者工作的評價信中就曾預言,我們的工作可能成為新的理論範式,能否取代主流理論有待未來檢驗。

我們在跨學科的國際交流中意識到,生態學發現的小波模型可以統一刻畫微觀、中觀、宏觀和史觀經濟學,包括不同時間尺度上的技術更新和體制演變。複雜演化經濟學的生機論和系統論,可以大大拓展新古典經濟學以個體原子為基礎的世界觀。新古典經濟學可觀察的均衡模型可以被看作對經濟運動的短期近似。

陳平著,《代謝增長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觀察員·大參考:

相關焦點

  • 化解「崛起困境」 堅持「復興之路」
    原標題:化解「崛起困境」 堅持「復興之路」王泰平過去我們研究國際形勢,總是分析外國戰略和政策對我們的影響。現在談國際形勢,不能不把中國自己擺進去,如果不談中國的變化對國際形勢產生的影響,就說不清楚,這就有力地證明中國的實力、地位已經今非昔比,中國變量的影響顯著擴大了,這從去年9月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就不難看出。
  • 71歲高齡科學家姚智期:放棄美國一切,我是一個中國人!
    愛國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美好品德,每個人愛國的方式都不一樣。實業家以業愛國,文學家以文愛國,歌唱家以歌愛國,而科學家姚智期一學識和培養人才貢獻國家科研來愛國。姚智期作為一個世界級頂尖科學家,在自己71歲高齡時還放棄自己在美國安定下來幾十年的一切響應國家號召回國建設中國了。在美國一切都擁有的他或許最缺的就是在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吧。
  • 人口普查:奮鬥光耀復興之路
    進入2020年10月中旬,一句風行中國城鄉的廣告語,開啟十年一度的中國人口普查大幕。至此,穿行在內蒙古草原、沙漠、戈壁、丘陵溝壑及大街小巷的十幾萬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夙夜奮戰在人口普查一線……內蒙古普查人的艱辛奮鬥,感動著北疆,光耀走向偉大復興的祖國!2020年11月中旬的一天,冬寒時節,鄂爾多斯市鄂託克旗。
  • 詩意復興 獻禮中國|復興號列車上的特殊POS機
    這位受南京客運段邀約而來的「乘客」叫【銀聯詩歌POS機】它和普通POS機的不同之處在於列印出來的小票上寫著大山裡孩子們的詩歌現場乘客通過這個POS機支付一元錢便可以獲得一張印有山區孩子所寫詩歌的就是眾多關注欠發達地區兒童成長的志願者2018年以來,他先後前往貴州多地參與支教工作與大山裡的孩子們結下了不解的情誼其自身的本科生涯便是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完成那句「我不需要你回報我什麼
  • 2019畢業典禮致辭(3) | 畢業生代表張博文:踏實做事,誠實做人,用心做學問
    這些科研經歷讓我對生態和進化基因組學方面有了深入的認識,而我們的科研成果,也對進化生物學中一些長期未解決的疑惑給出了部分解答。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好的學習,開拓視野,師大和生科院盡其所能地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交流機會,老師們從世界各地請來專家學者為我們做報告,也抽出寶貴的經費來資助我們去參加學術會議。
  • 上世紀經典「彈球遊戲」的網際網路復興之路
    Adelson說:「在你修復彈球機的過程中,你會學到有關它的一切知識,從電子、機械、構造等一系列方面了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是如何實現其功能的。在這個過程中,它讓我開闊了眼界,也讓我兒子開闊了眼界,讓我們可以共同完成一些事情。我立刻回去找Brian和Ron,對他們說,我覺得有辦法了。」
  • 宋詞復興意在衝破西方科學小理性主義陷阱
    宋詞復興創作新詞,意在大眾化新的思維方式的構成與反覆的哲學實踐,以克服人們習慣的思維方式的固化與僵硬,提倡以自己思維方式為對象的認知與統攝及調整。歐洲文藝復興以哲學啟蒙為先導,其目的在於衝破近千年以來,宗教所產生的思維模式固化。
  • 新化籍作家寫新化 作家海燕長篇小說《小康之路》出版
    金花一家的小康之路代表了中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奮鬥之路,千萬個家庭的小康之路匯聚成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一部生動展現中國人立志脫貧、奮鬥圓夢、實現小康的現實題材小說。直面城鄉發展與社會變遷,關注鄉村振興,獻禮脫貧攻堅收官。
  • 美國女子健美運動員3年增肌60磅,網友:你那麼大我都不想練了!
    女子健美取消後並不說明就沒有姑娘不再練健美了,依然有很多人在計劃「復興女子健美」!美國前職業女子健美運動員特裡薩就是其中之一!姑娘與健美冠軍結婚後增肌60磅,練成金剛芭比!女子健美運動員:特裡薩·伊娃西科,是美國IFBB著名的女子健美選手,雖然在加入IFBB沒多久女子健美項目就取消了(2014年是奧利匹亞女子健美最後一年),但是特裡薩並沒認為自己的健美之路就走到了盡頭,直到今天他依然在努力做一件事情:復興女子健美項目!從健身房前臺接待到職業女子健美運動員,從健身到職業健美特裡薩一共在健身房裡練了10年!
  • 我所知道的關於蜂蜜的一切,都在這裡了
    傳統養殖蜂農  目前國內大多數蜂農都是以傳統養殖方式養蜂和採蜜的。  多數蜂農會將其提取的蜂蜜出售給大牌廠商以獲取收益。而目前國內蜂蜜廠商為了壓縮成本,給予蜂農的收購價都特別低,大多數蜂農為了生計,只能提高取蜜頻率以提高蜂蜜提取頻率,2-5天就要取一次蜜。
  • 試論中國自然法思想及其復興
    關於中國自然法思想為什麼能夠復興,這裡我們暫且撇開西方自然法復興和中國法治化客觀要求兩大背景不談(後面我寧願將此二者視為中國自然法復興的條件和依據),僅就純理念而言,自然法作為人類理想的高級法、理性法、上位法,理所當然構成華人世界的一種價值追求和理想,所以自然法在中國復興首先是一個「應該」的問題,其中的道理不用解釋很多,借用梅因的一句話:「因為它能使人在想像中出現一個完美法律的典型
  • 浙大鄭強談中國夢丨教育要為民做事、育人要培養精神!
    前兩日,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與近千名浙大學子暢談起了中國夢,主題是「中國夢,中華復興之夢——從當前中國教育與國人價值取向談起」。鄭強從教育的缺失、反省與發展三個方面探討了國人價值取向與社會應有價值觀平齊的相關問題,並給在座的浙大學子提出了諸多中肯而深刻的建議。
  • 追憶戴元本院士:中國粒子物理理論界的一面旗幟|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國際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吳詠時亦說,戴元本是中國粒子物理理論界的一面旗幟、中國高能物理領域的泰鬥。戴元本長期從事量子場論和粒子物理理論的研究,把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粒子物理事業。他執著鑽研的鏗鏘之聲至今聽來仍發人深思:「我把補基礎和對學科前沿的學習交叉起來做。
  • 英語口語:我會讓你對我所做的一切付出代價!
    我要把向我哥借的100元還掉。我要還給我哥借我的100元。他徹底毀了我。我要報復他對我所做的一切。make sb payHe completely ruined me. I'm gonna make him pay for what he did to me.
  • 為了勝利而犧牲,科研巨擘挑起管理擔子,引領中國「兩彈」發展
    何況當日背井離鄉、遠渡重洋留學就是為了學到先進的科學技術報效祖國,又怎麼會為了已取得的成就而改變初衷呢?倒不如說,他們那時想用多年所學為祖國做貢獻的願望再難抑制,迫切到要衝出胸膛。突然放棄法國的一切難免令人不解。但如果體會過錢三強在法國求學時經歷的困頓和痛苦,任何人都會理解他毅然回國的決定。
  • 西安交大校訓:精勤求學 敦篤勵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交通大學1956年西遷西安,當年種下的梧桐樹,伴隨春夏秋冬四季變換,或吐露青綠、或蔭涼一片、或落葉繽紛、或蒼勁有力,宛如已經走過118年風雨歷程的西安交通大學,將振興中國西部教育的夢想深深紮根在西北這片土地上。坐落在梧桐東道的西遷歷史紀念館,向學子們講述著這所學校的輝煌歷史和責任使命,傳唱著「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6字的校訓精神。
  • 火影忍者:再不斬是霧隱真正的英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村子
    再不斬最初登場之時就是霧隱的叛忍設定,他在掀起叛亂失敗叛逃出村後為了賺取金錢向水影復仇,甚至不惜丟掉忍者的尊嚴為卡多這樣的敗類賣命,種種跡象告訴我們他是一個實力強大手段殘忍,並且野心勃勃不擇手段的忍者,而這一切其實是有隱情的。在波之國篇介紹再不斬時,霧隱村「血霧之裡」的設定就已經登場了,而這個設定也在後續劇情中得到了豐富。
  •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我內心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曾經有這樣一個身份——中科院歷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長,去年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再次成為擁有中國國籍的公民。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新長徵 持續接力 走向偉大復興
    在那裡,習近平指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是「新長徵」。他說,「偉大的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徵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
  • 兩彈元勳王淦昌:在90歲時外出散步時被撞身亡,肇事者至今未找到
    在中國近代史湧現出一大批科學家,他們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到祖國,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像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錢學森,李政道、鄧稼先等,但有一位科學家不被大家所知道,因為他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我國的核事業隱姓埋名17年,他就是王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