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生存新法則被發現:越「懶惰」越不容易滅絕

2020-11-22 騰訊網

地球上生活著許許多多的生物,人類也是其中的一份子。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社會的發展,許多動物因為某些因素而被推向了滅絕的邊緣,而在歷史上,已經有許多動物在地球上消失。為了保護那些瀕臨滅絕的物種,人類也做出了許多努力。在保護、研究瀕危動物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懶惰」的生物似乎更容易存活下來。

根據古生物學家的考察發現,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很可能起源於五億多年前。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地球上發生了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導致了大量的物種被淘汰,只有大約2成的物種存活了下來。研究人員認為,導致物種滅絕的因素非常多,但究其原因都是生物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所造成的,而一些生物為了生存,也正在逐漸變得懶惰起來。

導致生物面臨滅絕危機的可能性有:種群數量少、生存壓力大、繁殖能力弱等,為了生存下來,這些生物都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方式,那就是降低體內的新陳代謝速率。研究表明,當地球上出現了極端的氣候時,那些「懶惰」的動物存活率要遠遠高於好動的動物,這正是因為它們體內的新陳代謝速率不同所導致的。新陳代謝速度與生物的多種特徵息息相關,比如生長速度、成熟的時間等。

那些成功避免滅絕並倖存至今的生物,往往是能量需求極少的「低維持」物種。在軟體動物中,那些經歷過恐龍時代卻最終消失的物種,相比現在依舊生存下來的物種代謝率更高。研究人員表示,從長遠來看,動物的最佳進化策略可能就是倦怠與懶惰,因為這樣能夠極大提高它們的存活率。也就是說,從生命歷史的角度來看,大自然「適者生存」法則似乎沒有「懶者生存」來得更貼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高等的生物,滅絕的就越快?
    縱觀世界已經滅絕的生物,其中好像大多都是相對高等的動物,但在印象中,昆蟲之類相對低等的生物好像一直都存在著,甚至更低級的單細胞生物以及病毒更是如此。在我們的印象中,高等生物(例如人)相比於較低等的動物而言好像多了很多能力,比如擁有智慧,但「死因」也更多——會因心理疾病而死。相比之下,一隻蝸牛縱使有千萬種死法,卻永遠也不會因抑鬱而終。
  • 科學家發現:越懶的物種,越可能存活下來,懶是高級生存智慧?
    生命在於運動,但並非愛跑的動物就能活得更久。比如兔子和烏龜。最近科學家們發現,越懶的物種,反而更有可能存活下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對過去500萬年間在大西洋繁衍生息的約300種軟體動物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那些新陳代謝率較高的物種最有可能滅絕。
  • 為什麼越是強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道德經》裡有最好的答案
    還有我們熟悉的孔夫子,他不提倡我們冒進,而是主張「克己復禮」,回到過去,回到古老的秩序中尋找持續發展的智慧。1.為什麼越強大的生物反而越容易滅絕?我們發現自然界有一種奇怪的現象:越是強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
  • 科學家發現:越懶的物種,越可能存活下來,網友:有被冒犯
    生命在於運動,但並非愛跑的動物就能活得更久。比如兔子和烏龜。最近科學家們發現,越懶的物種,反而更有可能存活下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分析了大西洋中的軟體動物化石和現存軟體動物的數據,發現懶的物種組成的群落反而更可能發展壯大。懶讓這些物種不需要多少能量代謝,因而能適應更惡劣的環境。相反新陳代謝越高的物種,滅絕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 為什麼越高等的生物滅絕越快?
    是越「特化」的生物,滅絕的越快。那些生物在進化中,高度適應某一環境,以至於在環境劇變時,難以適應新環境而滅絕。這個問題不僅僅出現在高等動物中。只是高等動物的體型一般比低等動物要大,更容易留下化石,也更容易被我們察覺,所以顯得好像死的全是高等動物一樣。
  • 什麼生物能挺過大滅絕?研究稱進化或青睞「懶者生存」
    一項關於大西洋化石和現存雙殼類動物和腹足動物的新的大數據研究表明,懶惰可能是個體、物種甚至物種群落生存的富有成效的策略。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8月21日報導稱,研究人員考察了從上新世中期到現在大約500萬年的時期,分析了299個物種的代謝率,即生物體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發現代謝率高是有關物種滅亡的可能性的可靠預測指標。
  • 羅志祥分手:為什麼戀愛越久越不容易結婚?
    這就不得不道出一句看似毫無道理但現實卻經常上演的真理:戀愛越久,越結不了婚,就越容易分手! 大家都說,戀愛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是為什麼許多情侶戀愛的時間越久,反而越不容易結婚呢?
  • 考古研究稱:直立人「懶惰」不求發展註定最終滅絕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事實證明,人類的懶惰行為遠早於現代人類躺在沙發和叫外賣的懶散生活方式,「為什麼要這麼麻煩?」的生活態度,不僅存在於幾十萬年,而且還可能導致一支遠古人類祖先衰落滅絕。
  • 懶惰:可能成為驅使直立人滅絕的重要因素?
    【懶惰:可能成為驅使直立人滅絕的重要因素?】事實證明,在沙發和外賣之前很久就存在懶惰。「為什麼要這麼麻煩?」 態度不僅存在於數十萬年前,而且可能也導致了古代人類祖先的衰落。直立人首次出現在200萬年前,並在5萬到10萬年前滅絕。
  • 陰莖越大滅絕越快 在介形蟲界這是什麼「邏輯」?
    據《大西洋月刊》報導,科學家發現,在介形蟲中,雄性性器官越大的物種滅絕速度越快。人類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陰莖屬於一種4.25億年前的動物,它的學名是Colymbosathon ecplecticos,意為「令人驚訝的遊泳健將,而且陰莖很大」。不過,這裡所謂的「大」是相對的。它大約只有5毫米長,但據發現它的科學家描述,相較全身的長度,它的陰莖「大而粗壯」。對於介形亞綱動物而言,這種現象並不罕見。
  • 為什麼戀愛越久越容易分手答案其實就「兩個字」
    使得她有更好的狀態和心態去面對新的感情和新的伴侶。    後來,因為前男友考上了家鄉的研究生,迫不得已兩地分居,長時間的身體不在一起後,心,也就慢慢的漸行漸遠了,每次吵架,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因為距離。  一開始的時候,她還會堅持坐36個小時的火車,去他的城市看他,但時間久了,她漸漸的沒了當初的熱情和盼望。當男人總是以同一個理由搪塞和敷衍的時候。  即便再傻的姑娘,也會有所察覺。
  • 真的是食物鏈越往頂端的動物越好吃麼?
    經常有朋友會疑惑這個問題,到底是生物鏈越高的動物越好吃,還是生物鏈越低的動物越好吃。看起來這個問題有些難回答,畢竟不知道要吃過多少保護動物才能分析出各種動物肉質口味的不同。我們所認知的食物鏈比較高的動物無非就是老虎、獅子、大象等大型兇猛動物,但如果有人看過一些有關動物保護的紀錄片的話就會發現,很多偷獵分子在獵殺了大象、犀牛這種大型動物後往往只是需要象牙和犀牛角,而把他們龐大的肉身全都棄之不顧。
  • 心理學:為什麼越想掩飾的東西,反而越容易暴露出來?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有兩種心理:一種是高估內在優秀品質的外顯程度;一種是低估內在問題的外顯程度。無論是哪一種,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覺得自己更受歡迎。今天的文章將對後者進行分析,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越想要掩飾的東西,反而越容易暴露出來。基於某種心理防禦機制,我們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來讓我們避免陷入一種「挫折」情境中去。
  • 與生俱來的本領,令其有不死之身,並且大火越燒繁殖得越厲害
    森林中生存著各種各樣的動物,而這些動物都要十分警惕火災,因為火災一旦在森林中出現,那麼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對生物來說是一個滅頂之災。全球有不少的生物都是在森林之中生存。而近幾年來,全球環境質量不斷下降,氣候也隨之不斷改變,對於生物多樣性造成了重大的改變,不少生物都已經處於滅絕的狀態,以前能夠經常見到的生物,現在都看不見了,生物生存環境處於嚴重的下坡路段。可以說,火災在美國地區是頻繁發生的,包括我們上一次了解的美國野火,這場大火延續了美國的幾個大陸,可以說,這場大火對生物造成了不少傷害。即使沒有生物的滅絕,傷害也一定不少。
  • 叢林法則、生物鏈以及生態平衡
    這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徵。叢林法則(the law of the jungle)是自然界裡生物學方面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規律法則。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基本屬性。一是它的自然屬性;另一個是它的社會屬性。
  • 心理學:男人的層次越低,越容易有這四個表現,你有嗎?
    男人是女人的依靠,是父母和孩子的希望,是家庭的頂梁柱,一個真正的男人必是有出息、肯努力、有點層次的,相反地,如果一個男人越沒有出息,層次越低,就越容易有以下表現。好吃懶做一個好吃懶做的男人,是沒有前途可言的,不管你想幹什麼,你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必須要付出持之以恆的行動,因為「懶惰」一切將變得的不可言說,因為很少有一個好吃懶做的男人最後獲得了成功,相反因為好吃懶做而丟家棄業,走上不歸路的人卻確比比皆是。
  • 變色海豚,年紀越大越「少女」
    年輕時膚色還灰乎乎的,越老越粉嫩。這點和一些人類好像,年紀越大越喜歡粉色!事實上它們身上的粉色並非是皮膚的色素,而是表皮下的血管透出的顏色。神奇的「回聲定位」中華白海豚的眼睛很小,它們會不會看不清食物捉不到魚?這你就不用擔心了,它們可有一套獨門絕技:回聲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判斷與特定物體的距離;判斷物體的大小、形狀和種類;還可以和同伴交流……是不是很厲害呢!
  • 強推名聲不響卻好看的網絡小說:越看越上癮,熬夜看個爽
    強推名聲不響卻好看的網絡小說:越看越上癮,熬夜看個爽《熟睡之後》作者:吾即正道一本未來星際加克蘇魯加惡搞網遊文。書中每個副本篇幅都不長,有些書友看完後會一頭霧水,但如果可以接受《驚聲尖笑》的書友,應該會很喜歡,畢竟作者的賣點是惡搞玩梗,劇情設計別出心裁,克蘇魯、SCP、仿生人、吐槽黑話,應有盡有。說實話有點改編《驚悚樂園》的味道,只是更為搞笑一些。《熟睡之後》講述一個神經病人進入一個遊戲世界的故事。
  • 吸引力法則:為什麼我們越擔心的事情,往往越容易發生?
    但是我對這位朋友一直保持觀望態度,雖然知道自己可以幫她,但也不願多說,不是我們「冷酷無情」,而是我們深知老祖宗的教訓:醫不叩門,道不輕傳!既然患者無心,就是緣份未到,我們有何必去強求?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我找她說,也沒有用的,反而會增加她更多的困擾和抗拒。緣份未到之時,多說無益!
  • 真的是人類活動導致了物種滅絕嗎?可能人類不用完全背這個鍋
    滅絕的速度在不同的物種之間隨著時間的演變明顯不同,因此,顯然不是所有物種都同樣容易滅絕的。但是,是什麼讓一個物種更容易滅絕呢?或者說另外一些物種更不容易滅絕呢?科學家們在記錄物種滅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還是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