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突破2900,部分農民高興,但存在2個極大隱患

2021-01-09 農村耕耘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很多農民朋友都注意到,最近玉米的價格再次上漲起來,尤其是在山東地區,已經上漲到2900元每噸,整整比上一周上漲了,每噸45塊錢,和去年同期相比較,上漲了746元每噸,玉米價格的上漲也讓很多農民朋友比較欣慰,畢竟這也是有史以來玉米價格最高的一年。

其實在北方很多農民朋友將玉米囤積到年跟前再賣,為了也是錯,開玉米的收購季節價格,今年玉米的價格也是坐了火箭般一樣不斷上漲,很多企業在元旦過後依然積極的收購玉米,一方面也是因為目前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怕道路不通,因此,提前加大收購量,那麼農民朋友也是因為他年前玉米賣不出去,大多數農民朋友都在積極的售賣玉米。

現如今距離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一些大型深加工企業加大玉米的收購量,目前在山東地區玉米的收購價為2820元每噸,在濰坊地區玉米的目前收購價格為2920元每噸,這也是我國目前玉米收購價格最高的一個地方,而在河南地區有多個深加工企業,目前玉米的收購價已經上漲到2700元每噸,在陝西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玉米的價格,目前報價為2710元每噸。

值得很多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在東北地區玉米的價格在今年上漲的比較快,目前有多個企業已經突破2500元每噸,這兩天之所以玉米價格不斷上漲,一方面也是受到一些消息的影響,因為在網絡上有人發出物流行業在春節來臨之前,有可能提前中斷物流,所以一些深加工企業也是提前備足1到2個月的貨,這才促使目前玉米價格上漲過快的原因之一。

玉米價格不斷上漲,同時也給市場上帶來兩個隱患,第一點,雖然目前玉米不斷上漲,也是因為多家企業對未來不可控因素的完善,才加速的收購玉米備貨量,一旦這些企業收購完成,那麼將在這個月月底價格會有所回落。第二點,目前玉米價格過高,也讓很多深加工企業將目光轉向為臨儲小麥,畢竟目前小麥的價格維持在1.2元一斤左右,整整比玉米便宜了將近0.2元左右,據有關消息稱,在最近這段時間臨儲拍賣將會向市場上投放400萬噸小麥,那麼到時候玉米的價格也有可能下降。

我是耕耘,目前玉米的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這也讓很多農民朋友值得慶幸,畢竟馬上就要春節了,能賣上一個好價錢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時機,所以小編也建議那些手中有糧的農民朋友儘可能地拋售玉米,一旦過了這個時期,玉米的價格將會受到波及,對於目前玉米價格在未來半個月的時間會有怎樣的浮動?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山西農民遭遇問題玉米 700畝玉米光長個不結籽
    看著被問題種子禍害的玉米地,張文鋼心中五味雜陳部分玉米棒子上只結了稀稀拉拉幾顆玉米播種、耕耘、收穫……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在土地上種下一茬又一茬的希望,收穫著一個又一個的滿足。但2010年這個豐收的秋天,對文水縣青高村的農民來說,卻是一個充滿淚水和無奈的季節。面對收穫在即的玉米地,他們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春夏兩季幾個月的流汗勞作,換來的不是滿倉滿囤的豐收喜悅,卻是田裡只長稈不長粒的深深絕望。
  • 東北玉米一片紅,雨雪成為價格助推器,但嘔吐黴素超標卻成隱患
    市場玉米需求旺盛,成為了全國玉米價格的助推器。據了解現在山東地區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收購價格已經達到了2600元/噸以上。面對這樣的價格,作為農民的孩子,我也為農民朋友們感到高興。但,最近與部分糧商溝通後,卻的知一條消息。最近因為東北雨雪天氣頻發,部分農民因為玉米儲存不當,導致很多玉米出現嘔吐黴素超標的現象。這使得本應喜獲豐收的一年,玉米卻無人收購。
  • 玉米價格又上漲了,最新玉米收購價多少錢一斤?農民要知道
    昨天回到家裡,聽到我媽對我爸說,最近玉米價格又上漲了,馬上就要突破1.3元,2個月前賣的1.1元,現在想想是賣虧了。我安慰我媽說,你一共也就1000多斤玉米,就算一斤多賣1毛錢,一共也才多賣100元,我媽說100元不是錢啊?買成豬肉也能吃幾天呢?
  • 玉米收穫前突然「暴死」?什麼原因?農民怎麼辦?
    玉米馬上進入成熟收穫期,可是,最近有農民朋友反映,玉米又遇到麻煩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莖腐病,是玉米生長中後期發生的整株很快青枯乾死的突發性土傳真菌病害。發病主要在灌漿期至成熟期發生,但在乳熟期之前沒有明顯的發病特徵,乳熟期至蠟熟期才是發病的高峰期。
  • 水稻比玉米價格高三四倍,農民為什麼把稻田改種玉米
    我們那裡素來就有「水稻之鄉」的美稱,村子外面有一望無垠的千畝稻田,這些稻田養育了一輩又一輩的農民。近年來,農民把這些水稻田都改為了玉米田,在農村我們把這種做法叫做「拉旱「,我們都知道玉米的價格是偏低,水稻的價格是玉米的三四倍。可是農民為什把水稻田改為玉米田呢?是農民沒文化,不會算這個帳嗎?當然不是了。一個真正種過地的人,種過稻田的人,都知道稻田裡的活,沒有一樣是輕鬆的。
  • 越南商業化推廣首個轉基因玉米種子
    最近幾年,越南對玉米進口的需求不斷上漲。每生產1斤牛肉需消耗7斤飼料。在過去十個月裡,為滿足國內需求,越南共進口超過572萬噸的玉米,幾近成為全球較大的玉米進口國。與此同時越南農民卻不得不面對因雜草和害蟲導致的糧食減產、質量降低等挑戰,他們一直試圖尋找可以降低減產的方法。雜草同作物搶奪水、營養和陽光。雜草管理不當會導致作物易受到病蟲害的侵擾,進而影響了植株的生長、作物產量的降低以及農民的收入。
  • 玉米收穫前「暴死」嚴重減產!什麼原因?農民怎麼辦?
    玉米馬上進入成熟收穫期,可是,最近有農民朋友反映,玉米又遇到麻煩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發病程度主要受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種植密度等條件的影響,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目前遍及全國玉米產區,分布廣,危害大,該病病情發展迅速,來勢兇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嚴重的40%-50%,特別嚴重的高達80%以上,農民稱之為「暴死」,對玉米產量影響極大。
  • 爆漲100,玉米1.44!2800—2900—3000?
    貿易商已經開始擇機出貨,玉米開始有所上量,價格上漲幅度較前幾日有所減少,但是依然是強勁上漲的,這場搶糧大戰,單從價格上就能看出玉米的火爆程度,多家企業集體衝擊2800+元/噸。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春節前玉米價格恐要維持強勢運行。
  • DNA研究發現,墨西哥和南美洲的農民馴服了數千年的玉米
    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學會的考古學家和進化生態學家洛根基斯特勒及其同事說,這些植物仍含有許多來自玉米野生祖先teosinte的基因。國際團隊在12月14日的「 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墨西哥和亞馬遜西南部的農民,現在玻利維亞和巴西的部分地區繼續馴服部分馴化的植物數千年。
  • 玉米的上升之路:屢創紀錄,缺口或6000萬噸,何時「見頂」?
    今年的玉米一直處在漲價狀態,本以為1元以上就是高價了,結果,突破了1元之後,又突破1.1元,很多人以為已經到頂了,但是接下來又突破了1.2元,甚至有的地區突破了1.3元。那麼玉米的價格何時見頂呢?筆者且來分析下玉米的上升之路:一、東北玉米突破1.2元從11月中旬開始,東北玉米就迎來了持續上漲,此次的上漲受中儲糧高價收購的刺激作用,中儲糧直屬庫給出了1.18-1.2元的收購價,直接點燃了市場的高價。
  • 山鼠偷吃玉米農民防不勝防,山西8旬老人用12個酒瓶解決問題
    金秋季節,農民到了收穫的時間,玉米稻穀收回家中後儲藏便是一個問題,最多遇到的就是鼠害,特別是山西省中條山腹地農村,老鼠和山鼠經常偷盜農民的糧食,農民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對付它們,不用花錢的妙招也是與時俱進,今天我們看看垣曲縣農民用的啥神器。
  • 山西部分地區大老鼠絕跡被指與轉基因玉米有關
    今年5月,本報記者在晉中8個村莊走訪,進一步印證了劉旻所說的動物異常情況。懷仁村、王郝村、楊村等村民都證實「老鼠變少了」。  「大老鼠現在很少見,只有些小老鼠。」楊村種糧大戶張健紅說:「以前一隻老鼠一腳踩下去還留大半個尾巴在外面,現在再也見不到這種老鼠了。」
  • 玉米價格處於高位 農民和經紀人出售玉米積極性高
    當前,國內的玉米價格處於高位,為了穩定市場供應,截至11月底,國家已經投放政策性玉米7000多萬噸。玉米價格波動對於下遊飼料加工企業會產生哪些影響? 受去庫存周期基本結束、玉米供需趨於平衡等因素影響,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同比漲幅37%,已處於歷史高位,秋糧上市後,國內玉米收購價格高開高走。 專家表示,今年玉米再獲豐收,前期成交的臨儲玉米和一次性儲備玉米仍在繼續出庫供應市場。
  • 颱風致東北部分蔬菜受淹,玉米大豆大面積受災!
    ▲颱風中倒伏的玉米,很多農民表示,這麼大面積的倒伏還是第一次見。 其中,玉米受影響較大,由於玉米植株高、顆粒重,基本上80-90%都出現了倒伏,多數玉米直接貼地倒伏,這對處於灌漿期的玉米影響非常大,而且後期恢復的概率比較小。從反饋的信息可以看出,整體上會給黑龍江省玉米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
  • 【玉米】爆點不斷,玉米市場起風還是起飛?
    南方港口情況如下:  廣東湛江港東北玉米港口主流自提價格在2620-2670元/噸,一等貨櫃糧,水分14.5%以內,黴變2%以內。  廣西欽州港東北玉米港口自提參考價格在2590-2640元/噸,二等混合散糧,水分15%以內,黴變2%以內。
  • 農民在玉米田套種它,不僅能節約土地資源,還增產玉米
    玉米株高大,種植不能太密,因為下面不能充分吸收陽光,這樣植株會變黃,從而影響產量,但種植稀疏,就會浪費一些土地資源。為了節約土地資源,可以在玉米地裡套種它,這樣也會使農民朋友增加一部分收入,那麼玉米栽培最適合套種哪種農作物呢?
  • 價格連漲成「黃金魚」,一個月漲價近50%,農民卻高興不起來
    每天農產品市場行情的變化都會牽動農民的心,這關係著農民最切實的收益。現在市場的消費力在上漲,農產品銷售也出現回暖且上升的趨勢,這對農民來說是個好消息,不過也並不絕對。尤其是水產品,有些魚賣不動,像鱖魚、石斑魚;而像鯽魚、草魚則因為「缺魚」,價格連漲。
  • 空心方樁行業標準被指太低 專家稱隱患極大
    然而近年來,作為預製樁一種的空心方樁的地方標準卻出現倒退,部分新出臺的地方標準中,空心方樁的混凝土壁厚只有國家相關規範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在日前舉行的「空心方樁標準缺失與中國住房安全問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目前我國空心方樁行業標準落後,國家標準缺失,因方樁標準混亂而引發的住房安全問題亟需引起各方重視。專家呼籲呼籲儘快規範空心方樁標準。
  • 去年大吃26省玉米地的「蛾子」,今年又來了
    2016年,它悄悄跟著人跑到非洲,2018年就給非洲12個國家帶來1770萬噸的玉米損失,相當於數千萬人一年的口糧。隨後,它飛出非洲,很快就到了印度等亞洲國家。 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經緬甸入侵我國雲南,並在去年陸續遷飛北上;短短半年內,它們攻佔了我國大半玉米地,給農業帶來極大損失,讓農民苦不堪言。
  • 部分進口虎牌電飯煲被召回 因存在觸電安全隱患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虎牌最新資訊 > 正文 部分進口虎牌電飯煲被召回 因存在觸電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