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上升之路:屢創紀錄,缺口或6000萬噸,何時「見頂」?

2020-12-05 惠農圈圈

今年的玉米一直處在漲價狀態,本以為1元以上就是高價了,結果,突破了1元之後,又突破1.1元,很多人以為已經到頂了,但是接下來又突破了1.2元,甚至有的地區突破了1.3元。那麼玉米的價格何時見頂呢?筆者且來分析下玉米的上升之路:

一、東北玉米突破1.2元

從11月中旬開始,東北玉米就迎來了持續上漲,此次的上漲受中儲糧高價收購的刺激作用,中儲糧直屬庫給出了1.18-1.2元的收購價,直接點燃了市場的高價。近期,東北玉米上漲幅度比較大,其中嘉吉生化漲了100元每噸,報價從2350元漲到了2450元一噸,阜豐也從2360元/噸漲至2420元。

目前東北的最高價已達到2480元每噸,距離2500元大關一步之遙,相比之下,華北均價為2504.21元/噸,山東均價為2563.07元/噸,可見東北行情有多瘋狂,往年東北的報價相比山東要低上2毛,如今的差距只有1毛左右。

東北玉米行情之所以這麼好,也受前期的天氣影響,以至於道路溼滑,運輸成本增加,基層的玉米很難進入市場。再加上中儲糧的報價高,對市場也有一定的託底影響,再加上東北減產情況比較重,從而讓貿易商很是積極,東北的玉米行情接連走高。

當然近期支撐行情上漲的因素,還和「乙醇汽油」的停售有關,這也引來了市場的大動蕩,不少人討論市場上的玉米缺糧量比較大,因此中石化才會暫停乙醇汽油供應,這再次讓市場對玉米迎來了看好心態。不過官方表示,今年的石油價格比較低,但玉米行情卻在反彈,乙醇汽油的加工成本比較大,因此才在部分區域暫停供應。

不過市場對這個解釋並不買帳,很快,網上就有了2021年缺口高達6000萬噸的說法,並稱目前國際上的玉米供應也十分緊張。其實從官方數據來看,今年的玉米產量預計為2.65億噸,相比2019年多出了400萬噸,2021年的消耗量預計為2.93億噸,其缺口就是2800萬噸。

不管是2800萬噸還是6000萬噸,缺口都非常大,這也讓貿易商對後市很是看好。

二、進口玉米突破歷史

2020年1-10月份的糧食進口量為11514萬噸,其中玉米進口了782萬噸,超出了一直以來的720萬噸關稅配額,預計今年的進口量應該會突破1000萬噸,2021年進口量或高達2500萬噸,2023年或達5000萬噸才能滿足缺口。

其實在2010年前,我國都是玉米的淨出口國,2003年出口了1640萬噸玉米,不過2009年因災害問題,結果玉米產量加大,但玉米的消費需求增加,因此2010年進口了157.3萬噸玉米,我國也變成了淨進口國。

2011-2015年,因國外的玉米價格更便宜,因此玉米進口量也在增加,最高一年521萬噸。2015年的進口雖然才473.1萬噸,但替代品大麥、高粱、玉米酒槽進口了1073.1萬噸、1070萬噸、682.1萬噸,創下了記錄。

2016年開始,玉米進行了「市場定價」改革,玉米價從2014年的1.4元跌到了8毛左右,進口的優勢不明顯,進口量下跌,2018年進口漲到了352萬噸,2019年玉米栽種面積減少2%,進口量達到了479萬噸,同比多出了36%。

我國所進口的國家中,最早從美國進口的更多,但該國是轉基因玉米,因此我國也加大了從烏克蘭進口非轉玉米,2015年開始,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佔比高達80%。不過如今又迎來了一個壞消息,一方面我國進口的玉米量加大,一方面進入國內的玉米成本多出了3毛錢。

2019年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才1500元/噸,但到了如今已漲到了2100元/噸,大漲了3毛,也就是1.05元每斤。因價格長得太高,那些貿易商也紛紛轉向國內大豆,畢竟國際大豆運輸到港再發向各地,成本和國產玉米一樣,但等待的時間更長。

三、玉米風險加大,何時見頂?

如今的玉米行情持續利好,很多農民不願意將玉米賣出去,貿易商也在惜售,對於農民而言,玉米的風險就是如何儲藏更長的時間,畢竟東北地區今年的地趴糧比較多,說到底還是受9月份的3場颱風影響。這些地趴糧很難保存太長時間,因此農民也要看看自家的糧食情況如何,及時將其出售。

不過接下來玉米降價的風險也在持續加大,那些還在持糧等漲的農戶還是要小心謹慎為好:

1、臨儲未完全出庫

在今年3月份開始,玉米價格就在持續上漲中,到了5月份時依舊喋喋不休的反彈,為了能讓玉米市場降溫,國家啟動了臨儲拍賣,本以為玉米行情會迅速降溫,誰知玉米越拍賣成交率越高。接連15周拍賣後,臨儲成交量高達5683萬噸。相比而言,2019年投放了8059萬噸玉米,卻僅僅成交2191萬噸。

不過臨儲是拍賣空了,但至今已經過去近3個月了,臨儲玉米還有2000萬噸沒投放市場,一旦玉米出庫,必然會讓市場供應寬鬆,玉米價也會有所下滑。但有消息稱呼,臨儲玉米不是不出庫,是因為沒有足量的玉米,且企業發現,出庫的臨儲玉米質量非常差,對其進行投訴,獲得了原價賠償。如果消息是真的,那反而會刺激玉米繼續上漲。

2、新玉米質量問題

因今年的雨水比較多,再加上9月份東北的三場颱風,以至於玉米的倒伏情況加劇,東北產區的新玉米收割難度大,收割成本增加了100-200元每畝,老農的利潤降低。不過今年部分區域的新玉米,水分比較高,而11月份的雨雪趕來,也讓玉米曬糧進度受到影響。

近期企業在收糧時發現,部分地區玉米中的嘔吐毒素含量超標,這樣的玉米顯然是很難達到收穫要求的,儘管企業、貿易商、中儲糧、烘乾塔都在收糧,但更希望能收到質量更高的玉米,而不是毒素成分多的玉米,如此一來。

3、深加工需求不樂觀

因玉米行情的持續上漲,下遊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市場的走貨比較普通,深加工的利潤不是太高,因此企業的開工率也在降低。比如說玉米酒精企業的開工率為56%,玉米澱粉環比降了1%,為75%,這對玉米行情未來影響不是太好。

總得來看,玉米行情即便是上漲,但漲幅也有限,預計明年三月份山東玉米會突破1.4元大關,但想要突破1.5元是不可能的。同時,如今又迎來了壞消息,如今東北糧食行情利好,地租費用也在大漲,目前哈爾濱部分地方已漲到了12000元/響,相比去年高出了50%以上,這樣一來農民的種植成本大大增加,到時候種地大戶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相關焦點

  • 供需缺口或達6000萬噸,鈷奶奶捲土重來
    消息面上,為應對疫情的衝擊,2020年3月中旬至7月初,VAle公司將 Voisey’s Bay 礦區關停,銅的產量指引由40萬噸下調至36-38萬噸。Vale 表示,為應對COVID-19疫情,Vale 保持謹慎態度,致力於在最高安全條件下恢復和穩定生產,因此鈷的產量全年或將下滑。根據中金公司的研報預測,2022年鈷的缺口會達到6000萬噸。
  • 什麼是缺口理論 缺口理論的種類有哪些?
    作為一個股市中的投資者一定有聽說很多理論,例如江恩理論,K線分析,缺口理論。那什麼是缺口理論呢?關於什麼是缺口理論,缺口是指股價在快速大幅變動中有一段價格沒有任何交易,顯示在股價趨勢圖上是一個真空區域,這個區域稱之「缺口」,通常又稱為跳空。那麼什麼是缺口理論已經解釋過了,接下來一起來看看缺口理論的種類有哪些。
  • 玉米價格漲漲漲?官方回應:12月回調可能性大!
    進口大幅增加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目前我國企業已採購2020年度美國新季玉米超過1100萬噸,一般情況下,我國每年還採購部分烏克蘭玉米。本年度我國玉米進口將高於上年度的759萬噸,而且後續增勢非常明顯。
  • 牛市見頂的幾個特徵,見頂的三大特徵一覽
    熊市不言底、牛市不言頂,在確定行情是牛市後,就沒有必須日日分析預測頂在哪裡,對於我們投資者而言,牛市操盤策略,只有掌握了牛市見頂的特徵,能在投資過程中調整,在牛市見頂後,第一時間止盈出局。
  • 下五洋潛深淵 蛟龍號屢創紀錄昨凱旋
    完成6000米深水底儀器回收    在本航次第三航段中,蛟龍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深淵區進行了10次大深度下潛。    在這10次下潛中,有7次下潛水深超過6000米,充分驗證了蛟龍號連續大深度作業能力。尤其是蛟龍號144潛次在馬裡亞納海溝6300米深度搜尋並回收122潛次布放的氣密性保壓採水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時隔一年在6000米深的海底對科學儀器的定點搜尋與回收,充分證明了蛟龍號高精度定位及其定點作業能力。
  • 上市節奏改變 玉米市場再度「轉向」
    在玉米價格不斷創新高的帶動下,東北產區農民售糧積極,銷售進度同比偏快;部分貿易商出貨增加,使得市場供應階段性放量,帶動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小幅回調。因不利天氣導致玉米上市受阻,11月中下旬收購主體搶糧態度依然積極,東北烘乾塔開塔率逐漸上升,收儲企業積極入市收購輪換糧源,推動玉米價格再次啟動上漲行情。預計今年主產區農民售糧高峰或難對市場行情形成明顯打壓。
  • 玉米澱粉調研:玉米澱粉需求改善難以改變產能過剩格局
    從調研過程中了解到,華北地區澱粉企業純出售商品澱粉的企業幾乎不存在,商品澱粉佔比最高為金玉米,150萬噸澱粉產量,其中100萬噸商品澱粉,其主要競爭優勢通過成本控制獲得。  據我們調研所得,結合中國澱粉工業協會了解的情況來看,計劃在今年新作玉米上市前後投產的玉米加工產能,包括但不限於,秦皇島驪驊準備增加40萬噸,福洋科技計劃新增50萬噸,西王集團、天成玉米、玉峰實業、香雪、青岡龍鳳(與京糧集團合作)計劃新增100萬噸,象嶼股份(600057,股吧)擬新增150萬噸(合作方擬新增30萬噸),阜豐集團擬新增300萬噸,目前已知的新增玉米加工產能累計為1070
  • 供需基本面沒有改變 玉米的行情還沒有結束
    從100%流拍到100%成交,8月6日中儲糧玉米拍賣冰火兩重天。安徽玉米備受青睞,全部成交。成都略顯遜色,成交74%。南京、浙江分別成交63%及43%,蘭州玉米則無人問津,全部遭遇流拍。8月7日,中儲糧將在山東舉行競價玉米拍賣,數量6.75萬噸,年份是17年和18年的,產地則是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對象為山東省內註冊的玉米加工企業。
  • 東北潮玉米進入1元時代,歷史紀錄被刷新意味著什麼?
    誠然,正如JCI上周所言「短期北方糧價上漲恐難以獲得南方市場認可」,但在雨雪過後東北深加工企業「聯袂」大幅提價的引領下,東北潮糧價格刷新歷史紀錄——30%水分潮糧價格突破1元/斤(黑龍江多達到0.95元附近),全國玉米市場期現貨價格逼近2014年下半年時創紀錄高位;同時,中國玉米貿易的新格局形成過程中階段性「北強南弱」成為必然。下遊企業在採購時除了品質,還需把握好結構性變化過程中糧價起伏的節奏。
  • 玉米價格還要上漲?專家:不會!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
    但由於生產成本逐年上升,糧價多年處於低迷狀態,今年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有其合理性。」李喜貴說。秋糧上市後,國內玉米收購價格高開高走,李喜貴認為,主要原因:一是東北地區由於三次颱風等災害天氣,玉米收穫期推遲10-20天,新玉米上市慢於往年,用糧企業提價收購掌握糧源,11月份雨雪天氣又影響了玉米上市節奏,中下旬價格上漲。
  • 政策層面高度重視種子問題,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機會凸顯!
    從基本面看,2016年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我國玉米開啟去產能之路,2020年玉米臨儲庫存消化殆盡,2021-2022年畜禽存欄上升將帶動玉米需求快速增加,我國玉米將繼續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披露的中國玉米供需平衡表,預計2020/21我國玉米供需缺口2454萬噸,需進一步消耗庫存。我們判斷,玉米轉基因商業化將漸行漸近。
  • 中國鈾礦"鐵礦石陷阱":2030年前缺口高達21萬噸
    最令人關注的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目標,雖然還有待國務院通過《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後才能確定;但業內基本一致的看法是,我國將在2015年實現核電總裝機約4000萬千瓦,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達到6000萬-7000萬千瓦,新建約3000萬千瓦。
  • 泗水6000農家煙囪黑煙變白煙!生物秸稈炭實現變廢為寶
    據了解,濟寧市泗水縣是魯西南的一個農業大縣,玉米產量在山東省位居前列,全縣每年農林廢棄物高達30萬噸,因此縣裡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秸稈綜合利用之路,從去年開始積極推廣生物質能源取暖,就地取材,變廢為寶,讓農民用上玉米秸稈碳。
  • 市面上的玉米很多都是轉基因的嗎?
    自2007年我國實施玉米收儲制度以來,玉米種植面積增長迅速,庫存壓力逐步加大;同時,糧食種植的品種結構愈發不平衡。2016年初,國家對玉米停止收購,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以此打開我國玉米供給側改革序列。
  • 玉米&澱粉:農產品中的炫邁 根本停不下來?
    玉米為何能夠如此堅挺,供需面和情緒面的因素在我們的周報中,以及市場人士的分析中討論的都比較充分了,在這裡我們不再贅述,可以去看我們的周報。但隨著玉米價格的上漲,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與上漲邏輯不符合的情況。短期內可能不足夠扭轉玉米的強勢,但也可能成為後期的隱患。
  • 非洲豬瘟下 玉米市場面臨的挑戰
    生豬養殖的飼用玉米需求,佔到了國內玉米飼用需求的絕大部分比重。基於此,生豬養殖因為疫情帶來的飼料用量預期下降,也將會直接影響到飼用玉米的需求。當前非洲豬瘟已對國內飼料企業採購心態產生影響,那麼後期漫長的豬瘟防控過程中,對玉米端影響具體有多少?  我們細數歷史曾經發生過豬瘟的國家,2011年俄羅斯爆發非洲豬瘟,當年撲殺30萬頭。
  • ...市場必須同時看到債券收益率上升、美元見頂、股市波動性下降...
    他表示,工業金屬依賴更多的財政刺激和全球經濟反彈,但在股市平均水平正常回升的情況下卻越來越脆弱;④ 要想在今年剩餘時間裡持續跑贏黃金,市場必須同時看到債券收益率上升、美元見頂、股市波動性下降以及全球經濟持續擴張。彭博諮詢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出現;⑤ 麥格隆說:「到年底,金價應繼續升值,如果股價下跌,由於賤金屬承受壓力,黃金的優勢將加速。」
  •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全球精鉛供應將比需求多27.6000萬噸
    生意社10月22日訊   外媒10月21日消息;國際鉛鋅研究小組發布最新報告稱:2020年,全球精鉛供應將比需求多27.6000萬噸,2021年剩餘19.2萬噸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還預計2020年全球精煉鋅需求將下降5.3%,2021年將上升4.2%  預計2020年全球精煉鋅產量將增長
  • 排水量超過110萬噸,堪稱海上巨無霸,一艘能頂20艘遼寧艦
    圖為開拓精神號工程船 近日,據媒體報導,雖然航母的噸位相當大,但其實它並不是全世界最大在船舶,比如韓國建造的開闊精神號工程船就是全球首艘110萬噸的巨船,據稱該船的排水量超過110
  • 「三花聚頂」「花開見佛」是什麼意思
    在宗教修行中,道家丹道總依三花聚頂為上乘功夫,而佛家講的花開見佛,開頂為功夫上升驗證。雖講法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道家修行煉功從下丹田開始,下丹田能量充足後就化精強壯腎臟,腎為先天之本,內藏父精母血先天帶來的靈氣能量,隨後天養之,旺者體健,虧者體病,中醫也講十病九虧,主要指腎虧,如養好腎精化氣上升道指鉛花生,身體基本上很健康的。在精化氣時能量不斷壯大過夾脊上頂時形容銀花生,也指氣聚中丹田,心腎相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