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我國實施玉米收儲制度以來,玉米種植面積增長迅速,庫存壓力逐步加大;同時,糧食種植的品種結構愈發不平衡。2016年初,國家對玉米停止收購,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以此打開我國玉米供給側改革序列。
2016年開始我國玉米產量開啟下行趨勢,當年產量為2.61億噸,同比-3.16%,至2019年玉米產量已連續四年下降。2017年產需差額由正轉負,庫存消費比持續下行;2019年我國玉米產需差額為-6715.2萬噸,庫存消費比為40.19%,為近七年最低位。
根據玉米消費結構來看(wind數據),19年我國玉米飼料消費、工業消費分別為1.66億噸、1.13億噸,佔總消費量的53.78%、36.53%。結合農業部信息中心數據,不考慮草地貪夜蛾潛在影響來看,估算2020年玉米種植面積約為4148萬公頃、單產為6.1噸/公頃,當貪夜蛾災害面積在5-10%之間時,對應玉米產量為22787-24053萬噸;假設2020年玉米總消費為31098萬噸,對應玉米產需缺口為-8311萬噸至-7045萬噸,同比-1596萬噸至-330萬噸。
玉米產不足需,臨儲庫存見底,價格或繼續上漲。國內飼用需求恢復強勁,其中生豬產能周期向上,肉禽需求同比高增長。臨儲庫存見底,國儲拍賣已轉至2018年以後的新糧。
對美玉米採購雖有增加,但中美關係仍存變數。在需求強勁復甦的帶動下,玉米仍存較大供給缺口,預計玉米價格在未來兩年將處於上行通道當中。
飼用消費增加,稻麥價格或溫和上漲。玉米均價上漲至2400元/噸以上,部分地區玉米價格已超過小麥價格,多家飼料和養殖企業大量買入小麥替代玉米,導致小麥飼用需求增加,小麥供大於求格局或將改變,小麥價格或將受玉米帶動而上漲。早稻現貨價格明顯上漲,隨著飼用消費的增加,稻麥價格或將溫和上漲。
種子:轉基因玉米商業化穩步推進。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公告稱擬批准頒發192個植物品種的轉基因安全證書,其中包括大北農的轉基因玉米「DBN 9936」、杭州瑞豐/浙江大學的轉基因玉米「雙抗12-5」。2020年6月23日,農業農村部公告稱擬批准頒發71個植物品種的轉基因安全證書,其中包括大北農的轉基因玉米「DBN 9858」。
行業擴容,強者受益。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有望對玉米種子行業帶來兩方面的影響:1)種子漲價帶動行業擴容。由於可節省殺蟲劑的投入、人工投入並改善產量,轉基因玉米種子定價較傳統雜交種子高,國外一般溢價30%。
2)技術壁壘提高,擁有相關技術或品種儲備的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佔率。轉基因技術具有研發周期長、耗費資金高、且技術難度大等特點,國內僅少數幾家企業擁有相關技術。
種子企業想要獲取轉基因品種,需要自建平臺、或與相關企業合作,獲取難度高。根據海外經驗,美國轉基因大面積推廣過程中種子價格不斷上漲,擁有轉基因技術的孟山都毛利率不斷提升。
此外,預期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可帶動國內玉米種業的集中度加速提升,相關龍頭有望獲得高市佔率。目前國內的玉米種子龍頭企業市佔率約5%-10%,而國外的種子龍頭企業市佔率可達40%-50%。
美國轉基因玉米播種面積佔比從1996年的7.4%增長到2014年的93%,之後到2019年,佔比一直維持在92%以上。轉基因玉米播種面積從1996年的147萬公頃增長到2019年的3340萬公頃,年複合增長率14.5%。
美國玉米種子費用趨勢向上,從1996年的65.85美元/公頃上漲到2015年251.11美元/公頃,之後三年有所回落,降到2018年為237.72美元/公頃,1996年2018年的年複合增長率6.01%。據USDA,美國市場規模從1996年的21.11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85.4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