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它的不僅僅能讓人吃飽,它還是一種高性價比的熱量來源,是畜牧業的頂梁柱。在歷史當中,各種顏色不一的玉米並不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而是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最早追溯到1779年,在印第安人的居住地第一次發現了甜玉米。在此之後,更多各種各樣的玉米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不知大家可曾見過,一根玉米棒子中,出現好幾種顏色的玉米,這樣的色彩讓人們覺得不太自然。所以很多朋友認為,這是一種轉基因的玉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雜色玉米是如何形成的?
多種不同玉米的由來
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玉米就是糯玉米、紫玉米、甜玉米、水果玉米、還有五彩玉米(雜色玉米)。這五種玉米都不屬於轉基因,都是經過人工培育雜交而成,與轉基因沒有任何關係。
不管是我國還是國外其他發達國家,一直都沒放棄對玉米進行改良,因為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實在是太高了,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農業大國,畝產每當有一點點提升,對全國的產量來說,都有質一樣的提升,所以我們才能吃到各種各樣的玉米。
玉米的顏色是由什麼決定的
從植株中長出一顆玉米,看似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在一顆玉米棒子中發生的生物反應,與其他果實無異,都是通過授粉來產生玉米。而每一粒玉米,對應就是一個植物種子。每一根玉米須連接著一粒幼小的玉米粒,玉米須的另一端裸露在外面,以便接觸空氣,完成授粉。
五彩玉米
既然每一顆玉米是一個單獨的果實,五顏六色的玉米就可以很容易解釋得通。這時候玉米的顏色由兩方面決定。其一、母體,就是這棵玉米植株本身的基因。其二,花粉,就是這一棵玉米旁邊的玉米是什麼基因。所以如果一整片播種都是甜玉米的種子,那長出來的基本全是甜玉米,很少有其它顏色。
雜色玉米是不是轉基因?
目前來說,轉基因主要有幾個方向:抗蟲、抗病、光合作用,而不是它的顏色。玉米是否呈現雜色,主要由玉米本身的基因和周圍環境決定,無法看定是否轉基因。任何植物可以以品種代號判定是否轉基因,但不能以顏色作為判定依據。雜色玉米不等於轉基因玉米。
食物正常流入市場,肯定是經過安全檢測的,無論是雜交還是轉基因,都屬於科學問題,而並非玄學問題。小夥伴們,健康規律的飲食遠遠比是否轉基因重要。請大膽享用美味的玉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