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脖怪龍」身份確定,科學家:脖子佔身體一半,長頸龍的一種

2021-01-09 記者倪好

2.5億年前,地球還不是現在的模樣,當時地表只有一塊大陸,叫盤古陸(Pangaea)。

盤古陸周圍的海洋裡,生活著一種「長脖怪龍」,它們的脖子不僅佔體長的一半,而且十分僵硬,看上去就像一臺生鏽的大吊車,科學家將其命名為Tanystropheus hydroides(T·H)。

T·H長著特別長的脖子、彎曲鋒利的牙齒,還有鱷魚一樣的鼻子。

以前,科學家認為T·H和被稱為Tanystropheus longobardicus(T·L)的長頸龍是一個物種,因為二者看起來太像了,現在他們發現自己的錯誤了,T·H更大、更強,只是跟T·L共享一個水域,二者並不相同。

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科學家決定給「長脖怪龍」T·H起一個很酷的名字,於是他們用希臘神話中的九頭海怪hydra為其命名。

科學家說,很少有兩種如此相似的動物——不僅脖子長而且還很不靈活——同時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但是,根據對牙齒的分析,兩種長頸龍確實不是一個物種。

為了生存,它們在2.42億年前找到了一種互不打擾的生活方式——狩獵不同的動物。因為不必為食物競爭,兩種長頸龍倒也相安無事,不用拼個你死我活。

生物學家史蒂芬·斯皮克曼(Stephan Spiekman)是瑞士蘇黎世大學古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他說:「從直觀上看,它們長脖子的特徵相同,但二者以不同的食物為食,而且頭骨和牙齒也不同。」

1852年,古生物學家首次發現長頸龍,此後一直努力理解其奇特的結構。義大利古生物學家弗朗切斯科·巴薩尼(Francesco Bassani,1853-1916年)認為,長頸龍是會飛的爬行動物,可能是翼龍的一種。

巴薩尼把長頸龍的空心頸骨當成了翅膀,而他的假設也一度被當成了事實。然而,當科學家意識到這隻20英尺長(6米)的爬行動物的脖子長10英尺(3 m)時,翼龍的說法就不攻自破了。

不管是「長脖怪龍」T·H,還是它的兄弟T·L,二者都有13個細長的頸椎,為了保證脖子不折斷,它們還長出了多餘的骨頭進行加固。

長了一個加強型的脖子,堅固的目的達到了,它們也失去了靈活性,所有長頸龍的脖子都很僵硬。

為什麼要這麼長的脖子?科學家一直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顯而易見,它們的長脖子並不是累贅,而是生存的利器,因為自大約2.48億年前出現到2.34億年前消失,長頸龍存在了1400萬年,它們比人類的歷史長多了。如果脖子是弱點,它們不可能生存這麼久。

於是古生物學家提出一個假設,長脖子可以幫助它們狩獵。

長頸龍的頭在長脖子的末端,十分小。斯皮克曼說:「我猜,這種結構能使它很難被獵物發現,特別是在渾濁的水中。」

「因為有長脖子,長頸龍可以隱秘地靠近獵物而不會被發現,所以它們不需要靈活,也不必是好的遊泳者。」

「一旦獵物足夠接近,它就會張開嘴抓住它們,畢竟獵物根本發現不了長長脖子上的小頭顱。」

「長脖怪龍」以前被當成了其他物種,現在它有了正式的姓名,恭喜這位2億多歲的老傢伙。

相關焦點

  • 這些生物同為長頸龍,為何有的脖子長,有的脖子短?
    長頸龍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物種?它們是生活在陸上還是海中?長頸龍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近現代考古研究指出,長頸龍是一種生活在三疊紀的肉食恐龍,由於這類恐龍普遍擁有一條細長的脖子,因此也被人們稱為「長脖怪」。如果你看了長頸龍的復原圖,就會發現它軀幹和脖子的比例十分奇怪。
  • 【化石Q&A】為什麼長頸龍的長脖子被稱為「生物力學噩夢」
    不僅是蛇頸龍,中生代的很多水生爬行動物都有一個長長的脖子,比如和蛇頸龍同樣屬於鰭龍超目的幻龍,還有原龍目中的長頸龍。
  • 三疊紀的長脖怪獸,脖子3米長,鼻孔朝天牙彎曲,百年之謎被解開
    但隨著越來越多化石的出土,古生物學家發現,這些竹節狀骨骼化石其實是一種具有超長頸部爬行動物的頸椎。從化石推測,這種動物的頸長超過體長一半。但奇葩的是,如此長的脖子,頸椎數量卻只有12塊(大型蛇頸龍薄板龍的頸椎數量有70塊)。
  • 三疊紀的長脖怪獸,脖子3米長,鼻孔朝天牙彎曲,百年之謎被解開!
    從化石推測,這種動物的頸長超過體長一半。但奇葩的是,如此長的脖子,頸椎數量卻只有12塊(大型蛇頸龍薄板龍的頸椎數量有70塊)。因此這種動物被命名為長頸龍(Tanystropheus,拉丁語意為長的頸椎),被歸為原龍目長頸龍科長頸龍屬物種。
  • 化石之謎被解開:脖子超長的長頸龍生活在海洋,而不是陸地
    長頸龍長頸龍是什麼?2.4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海洋還被巨大的爬行動物統治著,陸地上恐龍剛剛開始出現,長頸龍也在這個時候登場。它是一種6m長的爬行動物,卻有3m的脖子,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史前海洋長頸龍的化石在1852年首次被發現,從那時起它就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 長頸龍的脖子為何這麼長?科學家:有助於它們像鱷魚一樣伏擊獵物
    最近,國外的一篇科學報導這樣形象地描述了長頸龍:如果你能用太妃糖(一種用糖蜜和奶油做成的,伸縮性很好的糖)做出了一條鱷魚的模型,你只需要抓住鱷魚模型的頭,用力拉它,直到它的脖子被拉伸到幾米遠。嗯,然後你就得到了一隻長頸龍。以上之所以那樣來描述長頸龍,是想告訴人們:長頸龍大概就是一隻脖子比較長的鱷魚。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下面會揭曉的。
  • 為什麼長頸龍被稱為「生物力學噩夢」?
    但隨著更多完整標本的出現,人們驚訝地發現,竹節狀骨骼化石其實是一種具有超長頸部的古怪爬行動物的頸椎。這些動物頸部的長度超過身體全長的一半,但是頸椎數量卻僅有12節左右。因為生有這些細長的、沒有棘突的竹節狀頸椎,這種動物被命名為長頸龍。長頸龍體長可達6米,頸部長度超過3米。尤為奇特的是,長頸龍每節頸椎上都生長著一對極為纖細的肋骨——頸肋,長度達到甚至超越2~4節頸椎。
  • 粘土教程丨恐龍系列:長頸龍、劍龍、翼龍
    長頸龍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米。主要的特點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米,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劍龍為一種巨大的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
  • 脖子佔了體長的一半多,堪比3隻長頸鹿身高,我國這種恐龍太奇葩
    長頸鹿是一種脖子很長的動物,光脖子的長度就有2米長,是當今陸生動物種類中脖子最長的一種,其身高在4~6.5米之間,也是身高最高的動物。 比如我國四川省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的馬門溪龍,其體長超過22米,脖子的長度超過12米,佔了其體長的一半以上,是蜥腳類恐龍中脖子佔身體的比例最高,頸椎數量最多的恐龍。
  • 科學家發現長頸龍新種 海底捕食陸上產卵
    本月初,古生物學家在《當代生物學》發表文章,指出100多年前就被人們找到的化石標本,其實是長頸龍屬的兩個不同種。長頸龍的脖子幾乎不彎曲,且長度可達軀幹的3倍。人們早先發現的化石中,有的標本長達6米,有的則長約1.5米。在新發表的研究中,科學家指出即便體型類似、生活在相同水域,但種種跡象表明,它們以不同獵物為食,彼此間獨立存在。
  • 脖子是身體的3倍長,頭部像鱷魚
    現在已經可以證明在2.42億年前,有一類動物,堪稱水中的長頸鹿,脖子的長度竟然是身體總長的三倍,這要得益於古生物學家的一種3D頭顱骨骼分析重造技術,使我們可以看到這類動物的真容。它那匪夷所思的超長脖子卻是古生物學歷史上最荒誕的構造。
  • 科學家發現長頸龍新種,海底捕食陸上產卵
    本月初,古生物學家在《當代生物學》發表文章,指出100多年前就被人們找到的化石標本,其實是長頸龍屬的兩個不同種。  長頸龍的脖子幾乎不彎曲,且長度可達軀幹的3倍。人們早先發現的化石中,有的標本長達6米,有的則長約1.5米。在新發表的研究中,科學家指出即便體型類似、生活在相同水域,但種種跡象表明,它們以不同獵物為食,彼此間獨立存在。
  • 走進神秘的恐龍世界(5)——長頸龍
    ,就叫做長頸龍。      和蛇頸龍相比,長頸龍的脖子比較僵硬,它們主要生活在水岸邊,依靠用脖子伸進水裡捕魚為食。可達12米的體長,讓它們也能稱得上恐龍世界裡的龐然大物,小朋友們,你們能區分蛇頸龍和長頸龍嗎?快拿出粘土跟著教程做一做吧!
  • 課程|長頸龍
    長頸龍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米。主要的特徵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米,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因為長頸龍極長而僵硬的頸部,它們經常被假設是水生或半水生爬行動物,並且以此假設重建它們。這個理論因長頸龍化石在半水生地點極常發現而獲得支持,而半水生地點很少發現陸地動物化石。今天我們就來畫畫這個長頸龍。
  • 2.42億年前海洋生活著一種怪異爬行動物:脖子是軀幹3倍長 鼻孔朝天...
    科學家們將這種奇怪的生物和它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頸鹿般的脖子描述為「古生物學上的荒謬之處」。這種生物屬於長頸龍屬(Tanystropheus),它的化石早在1852年就被發現了,從那以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如果這種生物在三疊紀中期在陸地上遊蕩的話,專家們不知道它是如何支撐起它那滑稽的長脖子的。
  • 對蛇發女怪龍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蛇發女怪龍,拉丁學名為Gorgosaurus,也稱魔鬼龍或戈爾岡龍,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蜥形綱、雙孔亞綱、蜥臀目、暴龍亞科的一種動物,生存年代是08億至073億年前,出現時期是白堊紀早期,族是暴龍族,體重35噸,身高:34米,身長是8米。
  • 下列鳥中,常被稱為長脖老等的是 森林驛站7月10日每日一題答案為你...
    下列鳥中,常被稱為長脖老等的是 森林驛站7月10日每日一題答案為你呈上時間:2020-07-10 16:00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下列鳥中,常被稱為長脖老等的是 森林驛站7月10日每日一題答案為你呈上 下列鳥中,常被稱為長脖老等的是?鸕鷀、鷺、鵜鶘。
  • 印度地下有怪魚,蛇身火焰尾,科學家稱「看過的人都說像龍」
    洞螈印度有怪魚,神似東方龍隨著科研的繼續發展,人們在印度南部的地下水域中發現了一種怪魚這種魚身體細長且布滿鱗片,背部和腹部都有「加長」版的魚鰭,而尾部則呈火焰狀,與傳說中神龍尾極為相似,整體來看,除了頭部像魚及沒有四爪之外,渾身都透露出龍的神韻,這也難怪發現它的科學家說:「所有看過照片的人都說它像極了傳說中的龍」。
  • 方舟生存進化:脖子比身體還長的蛇頸龍,馴服它好像也沒啥用
    蛇頸龍外形蛇頸龍又有小夥伴叫他蛇精龍(神經龍)。蛇頸龍的脖子很長,據小編觀察,蛇頸龍的脖子佔了它身體總長度一半以上,蛇頸龍的四肢像船槳一樣,移動速度快,並且攻擊距離遠(脖子都那麼長了攻擊距離還不遠啊)。蛇頸龍是深海的生物,在海裡我們只能使用魚槍或者十字弩進行射擊。
  • widefire——蛇發女怪龍模型
    蛇發女怪龍是種頂級掠食動物,位在食物鏈的頂層,可能獵食大型的角龍科及鴨嘴龍科。在一些地區,它與其他暴龍科共同生存,例如懼龍。雖然這些動物的體型相近,但證據顯示它們佔據者不同的生態位。蛇發女怪龍首先由古生物學家勞倫斯·賴博於1914年描述。模式種是G. libratus,也是唯一的種,過去曾有其他種被歸類於蛇發女怪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