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學家揭秘「25時區」事件

2021-01-20 新聞晚報

事情開始於網絡上一篇關於法科學家宣布全球將增添第「25時區」的新聞。法國天體學教授讓·皮埃爾·杜飛聲稱,「25時區」並不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時區,而是充當「計時器」的作用。他還進一步闡釋,「25時區」代表著對世界「絕對性」的承認和尊重。抽象地說,它收集了那些人類與現實生活錯過的時間。

外媒就此採訪了杜飛教授,就他建立「25時區」的緣由和操作原理,做出了更細緻和深入的解釋。

針對大眾的普遍發問:「我們真的要被劃成25個時區了?」杜飛教授的答案是:「『25時區』和目前我們使用的24時區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它不會影響和改變24時區制。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時區,相反可被認為是一個虛擬時區。」

那何謂虛擬時區呢?「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個計時器,用以計量因地球自轉速度變化而產生的時間差,通俗點來說,就是專門用來記錄那相差的一秒鐘。」是的,也許教授口中的「相差的一秒種」對你我來說也許並不意味著什麼,但對某些特殊產業,一秒鐘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比如網際網路、金融業等。

凱文教授接著強調,「25時區」並不僅僅是時間的簡單計量器,它還是世界變化的記錄者。如果世界沒有了統一的標準,人們的生活無疑會陷入混亂,社會將逐漸失去共同認知。

目前,科學界對此已經做出紛紛回應。一位名叫卡爾文,就職於法國物理天體學院的教授在twitter上就發表了自己對此時區建立有著積極作用的觀點陳述:「『25時區』具有的是普遍的科學意義。但是我認為『25時區』的設立是一種出於人文意義的考慮。在我看來它是個人文主義的產物。」





相關焦點

  • 法科學家擬定增添「25時區」計劃是真的嗎?
    法國科學家已經將增添「25時區」計劃提上日程。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沿用一百多年的24時區時代已經結束? 如果「25時區」一旦落實,我們的時間該怎麼改變?這一消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火熱討論。 全球將被劃分為25個時區?「25時區」增添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適用了一百多年的全球24時區制將被徹底改變?答案是否定的。
  • 「MEET」街區挖寶藏,在「靈感25時區」找回自己
    沿著「枝蔓」垂下的方向看去,「靈感25時區」幾個大字像是被施了魔法般地出現在眼前。▼圖/主辦方供圖進入這裡的一瞬間,就像進入一個結界,嘈雜的人聲、轟隆隆的列車聲和工作中的焦灼、生活裡的煩躁瞬間被切分出體外。
  • 法國足球為啥黑人球員多?曾經的殖民帝國現在領土仍跨12時區
    法國作為足球強國,一直打不過德國隊。痛定思痛,法國也走上了身體型打法的道路。注重身體的選材標準在整個青訓系統實施: 除非百米能跑進11秒,否則你14歲還沒1米8為什麼還選擇踢球。這樣的一套標準在98年世界盃和2000年歐洲杯讓法國隊嘗到了甜頭,於是此後變本加厲。黑人球員在身體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越來越得到教練青睞,在國家隊人數也逐年上升。
  • 關於時區的10個鮮為人知的事實
    因此遵循既定的垂直時區。但出於純粹的商業原因,他們同意到雪梨只需觀察30分鐘的差別就可以保持競爭力。此外,澳大利亞的一些地區不承認本國的日光節約措施在其邊界內形成了縱向和橫向時區。4、沒有時區的世界中國東西部邊境線大約有240公裡,但他們只在全國採用了一個時區。這最終意味著太陽的最高點是在國家的最西部下午3點,而在遠東的上午11點。其起源自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後掌權的中國共產黨。在此之前,中國有五個時區,從邊境到邊境。崑崙、新疆-西藏、甘肅-四川、中原和長牌時區。一個共同的時區被認為是統一國家和人民的一種方式。在實踐中,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一些實際問題。
  • 揭秘太空離奇事件:女太空人竟集體懷孕 神秘外星人竟是水棲的
    揭秘太空離奇事件:女太空人竟集體懷孕 神秘外星人竟是水棲的時間:2016-04-19 23:30   來源:伊秀女性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太空離奇事件:女太空人竟集體懷孕 神秘外星人竟是水棲的 ET火了很多年,但現實世界中真的有外星人嗎?外星人長什麼樣子?
  • 二十四時區制的誕生淵源:美國鐵路系統對於各地太陽時差異的解決
    引言提及時區,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在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時區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目前,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時區這一概念是緣何而提出的,更不曾想到時區制與美國鐵路的密切聯繫。
  • ——我們身邊的這個國家竟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時區
    美國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也劃分為了六個時區。雖然中國現在在全國統一使用北京時間(東八區),但理論上中國的國土實際上跨越了5個時區。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世界上橫跨時區最多的國家,不是俄羅斯,不是美國。竟然就在我們身邊——法國!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世界上的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在地理上我們都知道有個世界時區的表,這個表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在不同的國家的時間,一般的來分析時間時區上有一定的規則的。先看下全球的時區分布情況。俄羅斯時區劃分再說說美國,美國的領土也是經度跨度較多,美國本土,包含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總共有六個時區。如下圖所示,從左至右它們分別是:美國東部時區 EST,美國中部時區 CST,美國山區時區 MST,美國太平洋時區 PST,以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也分別擁有各自的時間標準。
  • 揭秘|北京時間從哪兒來?
    「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老一輩科學家不畏艱難,協作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自主研製生產出了所有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100%。」日前,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研究員自豪地說,出於安全考慮,長波授時臺建在了地下,深度達26米,相當於八九層樓,地上只有4座高聳的鐵塔承載著15噸的倒錐形天線體。該項成果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我們為什麼不在同一個時區
    無論如何,時區決定了無論我們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所使用的時鐘都必須與太陽時保持一致,當你穿越多個時區或與遠在他鄉的人交流時,時間的不同真的會讓人感到痛苦。鐵路如何使時區標準化直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對時間的準確性產生困惑。當時,火車開始使人們能夠快速地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突然間,人們經常錯過火車,並開始有火車相撞的事故發生,受時區混亂困擾的不只是歐洲,在美國,一開始有300個當地時區,後來鐵路系統將其壓縮至100個。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虎嗅網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一口氣看懂「時區」裡的秘密
    但是隨著航海大發現,啟蒙運動,一二次工業革命等等事件的發生,世界已經緊密地連接成一個個體,在幾萬公裡以外的美國剛發生的事情,一秒鐘就能通過網絡傳遞到你的手機上,在這個時候,每個地方的時間不一樣就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如果每個地方都把日出時間定為早上六點,那世界上會有無數個早上六點,各種國際會議,國際航班基本都無法進行了。
  • 搞清日期、時間與時區
    夏令時與冬令時 Daylight Saving Time(簡稱 DST)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採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間」。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提前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
  • 【戰疫全時區】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25萬例 累計逾2357萬例
    【戰疫全時區】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25萬例 累計逾2357萬例 摘要:截至北京時間1月14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3571760例,累計死亡病例
  • 法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一群人穿越7個時區呆五天,包一臺飛機回來
    當我飛翔在三萬英尺的高空,路過西伯利亞的雲端,那一場唯美的日落告訴我,飛行14個小時後,我在距離上海9766公裡的法國土魯斯,這個有著玫瑰之城浪漫稱號的法國西南部城市,對於我的這次旅行,有著非一般的意義。
  • 幅員遼闊的中國為何只用一個時區?
    華盛頓/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召開地但不是所有國家都遵循這樣的規定,不同國家跨度和國境線差異極大,要求各國各地區嚴格按照時區所產生的標準時間也不現實。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 中國橫跨5個時區,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即東八區!我們來看看這些實行了時區的國家是怎麼區隔時區的?中國又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 瑞士美度表領航者系列 雙時區防水腕錶型格
    本文轉自【消費日報網】;為滿足跨海旅行者的需求,瑞士美度表推出全新領航者系列腕錶,配備頗具實用性的雙時區功能,精準讀取家鄉時間與當地時間。絲光打磨黑色錶盤搭配耀目藍色陶瓷單向旋轉表圈,鮮明的色彩對比亦彰顯了領航者系列雙時區防水腕錶的卓爾不群。該腕錶搭載美度Caliber 80全自動機械機芯,提供可達80小時動能存儲,並配備第二時區指示。
  • 「閏秒」事件全揭秘
    20世紀中葉,科學家提出利用量子現象測量時間,即原子時或原子秒。1967 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用原子秒取代天文秒。北京處於東八時區,中國在7月1日7∶59∶59後面增加1秒,於是就有了7∶59∶60的特殊現象。而英國是零時區,在6月30日最後1秒實施閏秒。取消閏秒可以消除世界計算機網絡災難性故障的一個潛在來源,如果你不把一秒鐘列入考慮範圍,一秒鐘可能成為一個問題。——美國海軍天文臺的主要計時員傑夫·切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