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水系鹼性電池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2021-02-14 材料科學與工程

近日,哈工大深圳校區柔性印刷電子技術研究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燕在水系鹼性電池循環穩定性和自癒合特性上取得重大進展。研究成果分別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影響因子:21.875)和《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102)。論文題目分別為「Solid-State Rechargeable Zn//NiCo and Zn-air Batteries with Ultra-Long Lifetime and High Capacity: the Role of a Sodium Polyacrylate Hydrogel Electrolyte」和「An intrinsically self‐healing NiCo//Zn rechargeable battery by self‐healable ferric‐ion‐crosslinking sodium polyacrylate hydrogel electrolyte」。

水系電池採用水作為電解質溶劑,解決了易燃有機電解質引起的安全問題,在柔性可穿戴電子領域受到研究者的重視。但是,水系電池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其凝膠電解質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易失水,使得離子導電率下降,電解質成分偏析,容量劇減,最終導致電池循環穩定性差;另一方面,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它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變形和局部應力的影響,嚴重限制電池的壽命和可靠性,最終導致電子系統的故障。

針對上述問題,校區黃燕教授合成出新型聚丙烯酸鈉基水凝膠電解質。

聚丙烯酸鈉與水分子間的高相互作用能量使其具有超保水特性,同時丙烯酸酯負電荷基團在負極表面形成類SEI膜有效抑制枝晶形成。採用該電解質製備的柔性鎳鋅和鋅空氣電池都展現出了最長循環穩定性能,循環次數/時間比目前所有文獻報導的結果高出8-40倍。


上欄:聚丙烯酸鈉水凝膠電解質示意圖及柔性鹼性鎳鋅(左)和鋅空電池(右)的循環穩定性比較;下欄:本徵自癒合鹼性鎳鋅電池癒合前後圖;

此外,聚丙烯酸鈉水凝膠分子鏈通過鐵離子交聯以促進整體網絡的動態重建。這些非共價交聯在水凝膠被切斷時重新連接受損表面,為電池實現固有的自我恢復能力提供最終解決方案。因此,使用該水凝膠電解質的鎳鋅電池可自主自愈,在4次斷裂/癒合循環後保留超過87%的容量。

    

黃燕教授的獨創性成果大大解決了水系鹼性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本徵自癒合問題,並且在這些指標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推薦閱讀:

江西理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試車成功!

北科大:鉀離子電池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技能】免費下載100+頁精美PPT模板

中國版Sci-Hub,還能下中文文獻!

讓更多人了解你的成果、產品!

投稿郵箱:mse_material@163.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vae6791

或者QQ1248284077

長按識別,材料行業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材料學院在水系鋅基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本站訊(通訊員 徐福聖)相比於傳統的有機體系電池,水系電池有著極高的安全性、較低的成本和高的能量密度,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成為儲能和電池領域研究開發的熱點。鋅基電池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缺乏高效的雙功能催化劑電極材料,氧還原和析出反應緩慢;電解質穩定性較差;充放電過程中容易產生鋅枝晶等。
  • 哈工大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獲重要進展
    在國家重大水汙染專項課題和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的資助下,哈爾濱工業大學陳志強教授課題組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深度脫鹽和去除重金屬方面的研究日前取得重要進展。
  • 哈工大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前從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李欣教授課題組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利昂·斯皮西亞教授合作開展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相關工作近期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十八烷基三氯矽烷表面改性調控基於水系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電子複合》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
  • 新加坡國立大學: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電極材料設計及研究進展
    簡要概述了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的最新進展,從工作機理角度比較了鋅鹼性電池、鋅空氣電池和鋅離子電池的區別和相似性。2. 全面綜述和總結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的電極材料設計,並詳細地總結從電極材料的基底來設計和優化電極材料的性能,進而得到性能優越的全電池和柔性電池。
  • 進展|水系鈉離子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水系鈉離子電池兼具鈉資源儲量豐富和水系電解液本質安全的雙重優勢被視為一種理想的大規模靜態儲能技術。此前,我們針對這水系鈉離子電池體系做了一些探索(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 6401;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5, 5, 1501005;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7, 7, 1701189)。
  • 進展| 水系鉀離子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相較於水系鋰離子電池和水系鈉離子電池而言,水系鉀離子電池則更具優勢。然而由於很多電極材料在水中存在溶解現象,傳統水系電解液電壓窗口較窄(小於2 V)等問題,大大限制了電極材料在水系電池中的選擇。因此探索高性能的鉀基正極、負極以及寬電壓窗口的電解液成為水系鉀離子電池領域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 我校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報訊(肖克/文)記者日前從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我校理學院化學系李欣教授課題組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利昂• 斯皮西亞教授合作開展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相關工作近期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十八烷基三氯矽烷表面改性調控基於水系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電子複合》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Chem.Int.Ed.2014
  • 東北大學理學院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東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劉曉霞教授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提出銨離子在氧化錳材料內部的存儲機制,豐富了儲銨材料能源化學基礎理論,並為製備新型高性能水系銨離子可充電電池提供了新的機遇。
  • 華中科大《Science》水系熱化學電池取得重要進展!
    9月11日,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刊發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周軍教授團隊最新研究進展「Thermosensitive-crystallization boosted liquid thermocells for low-grade heat harvesting」。
  • 哈工大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楊玉林教授與範瑞清教授帶領的光電功能材料團隊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科研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275),並選為「Hot Paper」。
  • 我國科學家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鍍動力學研究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陸子恆與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張標協作,對有機配位小分子對水系鋅離子電池電化學電鍍過程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鋅負極電鍍過程。
  • 我校自主研發的水系鋅基電池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投入運營
    我校自主研發的水系鋅基電池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投入運營本站訊(通訊員 孫慧超)近日,全國首個由新型水系鋅基電池電芯組成的光儲充一體項目在溫州樂清投入運營。該項目技術由天津大學材料學院電化學儲能研究團隊自主研發,是水系鋅基電池在國內儲能領域的首次應用,為電網儲能和電力調峰成功配備上了「大型充電寶」。
  • 天津大學自主研發的水系鋅基電池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投入運營
    近日,全國首個由新型水系鋅基電池電芯組成的光儲充一體項目在溫州樂清投入運營。該項目技術由天津大學材料學院電化學儲能研究團隊自主研發,是水系鋅基電池在國內儲能領域的首次應用,為電網儲能和電力調峰成功配備上了「大型充電寶」。
  • 高安全性水系鋅基電池應用於國家電網光儲能系統
    天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近期在綠色電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能量密度和循環性等關鍵問題上取得重要進展,開發出了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功率、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產生汙染的水系鋅基電池,相關成果發表在材料領域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能源》和《自然·通訊》等上。更讓人欣喜的是這項綠色電池成果並沒有停留在論文上,而是在天津大學電化學儲能團隊的努力下進入了國家電網光儲能系統。
  • 上海光機所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大學合作,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技術研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材料,解釋了DIO添加劑對電池效率提升的貢獻,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上。
  • 深圳先進院等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鍍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陸子恆助理研究員與香港理工大學張標助理教授協作,對有機配位小分子對水系鋅離子電池的電化學電鍍過程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鋅負極電鍍過程。
  • 科學家研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帶領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耐低溫、經濟、安全、環保的水系鋅基電池用混合電解液。
  • 哈工大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新成果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能夠在降解水中有機汙染物的同時發電,在廢水處理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日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尤世界教授的研究成果「基於有機金屬框架結構的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強化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研究」在國際著名期刊《先進能源材料》上發表,為設計高效、廉價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大連化物所開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
    通訊員 常娜娜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盧真珍本報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出了一種耐低溫、經濟、安全、環保的水系鋅基電池用混合電解液。
  • 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研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帶領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耐低溫、經濟、安全、環保的水系鋅基電池用混合電解液。